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45章 都是好演員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李逵的逆襲之路

  遇到這么個上司胡亂指揮,做下屬的或許就越權告狀去了。

  可遇到這么個皇帝,遼國的臣子也很無奈。

  除了捏著鼻子忍下來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路可走。遼國的臣子們也不能跑去析津府的行宮里,質問耶律洪基:“陛下,嚴肅點,打仗呢!”

  這話要是說了出來,官職就別想要了。就連小命能否保得住,都難說。

  不得不說,任何一個王朝都有所謂的氣運。在王朝強盛的時候,就算是皇帝不入流,他身上大部分的缺點都能被王朝的強大所掩蓋。而在王朝氣數將盡的時候,一個有雄心,還有不少優點的皇帝,被人看到的都是他身上被放大的缺點。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說唐明皇。

  這位連自家兒媳都不放過,唐朝有安史之亂這場劫難,就不用說了。

  而耶律洪基很幸運,遼國如今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草原帝國。從石敬瑭手里吞并了幽云十六州之后,遼國甚至連草原部落最為稀缺的工匠,都擁有了很大的數量。這樣一個帝國,除非有另外一個強大的草原部落崛起,要不然是不會被顛覆的。

  耶律洪基這才有了折騰的資本,畢竟,好大喜功的耶律洪基怎么看都不像是個明君。可是遼國確實強盛,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耶律洪基愣是還沒有將遼國折騰完。

  “大帥,這陛下的命令?”

  韓資讓像是吃了一口蟲子似的,胸口翻江倒海,卻又無可奈何,面對屬下的不解,他只能用權勢來維護皇帝的尊嚴:“你敢抗旨不遵?”

  “不敢,屬下不敢。”

  “不敢還不快去!”

  守衛易縣的遼軍將軍看到命令,氣地面紅耳赤的怒罵:“哪個混蛋下的命令?”

  “是陛下!”來人輕聲告訴了對方,別亂說話,惹怒了皇帝你可吃住不起。

  五大三粗的易縣守將,頓時蔫了,心虛道:“要我說還得是我們陛下高瞻遠矚,這肯定是為了生擒宋軍主將而籌謀的計策。”

  “算了,你也別拍馬屁了,陛下不在,你說的再好聽,他老人家也聽不到。”

  韓資讓是來自于小部落的底層小貴族。而他不一樣,他姓李,叫李大毛。乍一看,中原的小伙伴們還以為這個李大毛是漢人。其實不然,李大毛是真正的契丹人。

  這得從天可汗李世民說起,當年李世民征服草原,契丹貴族帶著族人投靠了唐朝。李世民一高興,就將投靠大唐的契丹貴族賜李姓和孫姓。這也是契丹上層貴族很多都姓李和孫的原因。但是這些契丹人和中原的李氏和孫姓族人放在一起,特征還是非常明顯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至于契丹百姓,在太宗皇帝賜姓之前,契丹的貴族都沒有姓氏,老百姓隨便叫個名字就的了,還要什么姓氏?

  這么說來,李大毛的名字雖然不咋好聽,但在契丹貴族圈內,算是祖上闊氣的權貴公子。

  而韓資讓,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夠看。

  說起來,契丹人的姓氏真的很有趣,要說契丹皇族耶律家族。其實,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因為崇拜漢高祖劉邦,改姓為劉。于是耶律在契丹話中,就有了劉的意思。

  因為崇拜漢朝的皇帝,而執意要改姓劉,這也就是契丹人了,全天下就這么一個國家的皇帝會這么干。

  老大改姓氏了,當小弟的瞪眼一看,也得改姓氏,隨即乙室、拔里比兩個大部落的首領眉頭一皺,當即決定他們以后就不姓乙室和拔里比這么土氣的姓氏了,改成蕭。

  有人問,這也有講?

  當然啦,劉邦配蕭何,就像是白菜配粉條,這簡直就是絕配啊!

  于是,契丹部落之中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姓行動,大部分都變成了漢人的姓氏,可是走起路來是草原漢子,開口也是草原的語調,穿著也是草原人的皮裘……可契丹人自信啊!自從改了姓氏之后,一順百順。

  耶律阿保機順利統一了草原,各部的首領也覺得改了姓氏之后,智商都好像提高了,智謀一下子高到能夠理解中原權謀的精華了。當然也有死不悔改的,叫哈嘞,昆塔之類的姓氏,都是按照山川河流為姓氏標準。不過這些都是不大的部落,大部落受到漢化的程度非常高。甚至擁有漢化姓氏的遼國貴族,會鄙視那些沒有漢化姓氏的同伴。

  就像是高貴的貴族,看低賤的奴隸一樣,優越感油然而生。

  對此,李大毛這樣的老牌貴族是不屑一顧的,他們有自己獨有的驕傲。他們甚至要比皇族更加高貴的存在。要不是在大唐末年,被耶律家族下手快了,說不定草原上的主人如今就姓李了。

  雖說出身高貴,可是皇帝交代下來的任務,李大毛不敢耽擱。完不成,也得想方設法的完成。

  五百人,面對兩萬人的時候,能否全身而退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但要是拖延一些時間,加上有城墻的保護,應該可以做到。可還是得死,李大毛覺得自己不該死,死了,啥都沒了。自己的妻子被兄弟霸占,自家的兒女也不知道會恓惶成什么樣子。他得活著,好好的活著。

  想要活命,就得想辦法。

  很快,辦法想出來了。易縣的防御依托于一條河,易水。只要易水的渡口丟失,易縣的防御就等于失去了一大半。加上守軍人少,撤退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李大毛先命令手下,選拔出來五百人,準備守城。他帶著其余的兵力,退守涿州。

  被李大毛留下的校尉蓋天保氣地對著視線遠處的軍隊罵娘,卻也無計可施。

  可上司的命令不能不服從,但如何能保住小命,還能找到足夠的借口就要動腦筋了。突然,他站在城墻上,看到易水上的渡口。

  已經是深秋了,易水上的水位下降的厲害,寬度也不及春汛時的四分之一。

  渡船在河中散落在岸邊。

  要是想要固守易縣,即便易水水位下降的厲害。但也應該保護好渡口,控制所有的渡河工具。但是蓋天保眼珠子一轉悠,先到了辦法。既能夠讓他的撤退找到足夠的借口,還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他對手下道:“將所有的船都運送到對岸,然后將對岸渡口的人都撤回來。”

  這不是將好好的渡口全部讓給宋軍嗎?尤其是將船只給了對方,豈不是幫著宋軍渡河嗎?這要是丟了易縣這個戰略要地,誰擔待得起?

  手下懵了,這不是資敵嗎?

  但是他敢反駁蓋天保的命令嗎?

  蓋氏,可是大貴族,而他連個姓氏都沒有的平民。

  不得已,只能埋下腦袋服從道:“屬下這就去辦。”

  至于上司有可能資敵這種事,就不是他該去考慮的問題了。至少他可以保證,蓋天保不是宋國奸細,這就足夠了。

  反正南下的廣順軍要是回來沒有渡口,也能通過別的辦法渡河。

  且不說遼軍配合他們的皇帝賣力演戲。

  再說宋軍。

  飛廉軍主力騎兵斥候已經抵達易縣的那一刻,還真的有點傻眼,仿佛他們不是來打仗,而是來做客似的,遼人深怕宋軍渡河不方便,甚至連易水上的船只都送到了宋軍的眼前。

  這一刻,連李云都吃不準了,只能命令斥候立刻聯系中軍。

  等到李逵帶著親衛抵達渡口的時候,就看到易縣方向突然城門打開,遼人爭先恐后的從城門口出去,一騎絕塵地往北逃跑。

  李云吞了口口水,艱難的問李逵:“二哥,這是什么路數?”

  李逵翻了翻白眼,心說:“我哪兒知道?”

  遼人跑的快,李逵也不能無動于衷。命令李云:“你帶著五百騎立刻過河,輕裝出發,盡量咬住遼人,能抓回個探子就更好了。要是見情況不對,立刻回歸本陣。”

  李逵琢磨了一會兒,又道:“我估計遼人不太有可能有伏兵,這連渡口和渡船都敢送出來,這契丹人肯定要的不是一個小小的偷襲,而是所謀甚大。你的任務就是要讓遼人覺得自己的計謀沒有被看破,追個幾十里之后,就可以回來了。”

  “得令!”

  李云命令而去,他還真的想要看看遼人到底是賣什么關子。

  隨著李逵帶著人渡河,立刻控制了易縣城內。

  可讓他吃驚的是,縣衙好好的,倉廩好好的,就連房子都是好好的……就像是匆忙之中撤退似的,完全都像是一場意外。

  但是這樣的意外,李逵說什么也不肯相信。

  因為真要是意外,倉廩中的糧倉為何是空的?府庫中的軍械,為何被搬空了?這也是遼國早有準備。

  李逵站在空蕩蕩的公廨之中,冷笑起來:“既然你們想玩,爺就陪著你們好好玩玩。”

  站在李逵身后的魯達等人倒是坦然,他們跟著李逵時間久了,已經習慣了李逵的性格。包括,那種陰森森地冷笑,有點瘆人的感覺。

  劉法可沒習慣,他如今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按照遼人的舉動,連他都看出來了,這明顯是個圈套。這么明顯的事,難道李逵看不出來嗎?

  他更傾向于李逵已經看出來了,既然主帥已經看出來了,按照劉法的想法,涿州肯定是刀山火海般的地獄,還是不去的為妙。按理說,打下易縣,也足夠緩解真定府的危機了。但是李逵接下來的反應,讓他看不懂了起來。

  只見李逵接連下令:“派遣信使聯系河北西路宣撫使安龍圖,讓他在遼軍撤軍之后,立刻派遣大軍北上。”

  “立刻聯系仁多保忠節度使,命令其部騎兵尾隨撤退遼軍北上。”

  李逵所有的命令,都不像是要走的樣子,而是將他自己當成了誘餌。這時候劉法也坐不住了,低聲對李逵進言:“大人,不退兵嗎?”

  “退兵!”李逵瞪眼道:“這多掃興啊!這樣的陣勢,至少也是遼國的南院大王搞出來的陣仗,甚至遼國皇帝親自指揮都有可能。他想要困死我,我要是不去囚籠里一遭,豈不是讓他失望?”

  天才一秒:m.173kxs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