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13章 密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李逵的逆襲之路

  任何人都有煩惱。

  皇帝也有。

  趙煦為什么會對向家如此優待?

  一個向家就有兩個異姓王,雖說在大宋,郡王也不過是俸祿多一點,地位高一些,特權多一些,死的時候風光些。

  想要有干預朝政和控制軍隊,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但即便如此,大宋分封的異姓王也是有數的,最近活著封王的一位還是仁宗曹皇后的弟弟,受封為濟陽郡王。可實際上,濟陽郡王本來就是他繼承了父親的爵位而已,他只是繼承爵位的時候沒有被降而已。

  但是一個向家,就有兩個郡王爵位,這是絕對不正常的。就算是向太后因為是神宗皇帝的正室,她為皇帝的嫡母,但也不至于讓小皇帝將兩個郡王爵位給向家。皇帝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想法,而這個想法就是讓向太后親自提出來,給他母親朱氏封太后。

  畢竟,作為兒子,趙煦即便是皇帝也無法讓他爹神宗皇帝多一個正室。這必須是他長一輩的嫡母提出來,才有說服力。

  當然,他的皇祖母提出來就更好了。但讓趙煦失望的是,正是他的皇祖母,才讓他的皇帝位變得尷尬起來。年幼的趙煦沒有感覺到母親被封為太妃帶來的壞處,等他發現了,已經晚了。

  皇帝的母親是太妃,預示著皇帝的皇家血統不純正?

  甚至會動搖趙煦使用皇權的根基。

  但是向家,拿了好處,卻故意裝傻。

  向家可是詩書傳家,其祖父還是前宰相向敏中,這樣的門第出來的子弟,會琢磨不透皇帝的真正用意?他們當然明白,皇帝的深意,但卻不愿意讓皇帝如愿。

  一方面,是貪婪。

  只要向太后一天是神宗皇帝的皇后,那么趙煦想要帝位穩固,就只能是向太后的嗣子,即便朱氏是趙煦的生母,也不能以母子相稱。而向氏兄弟,向宗回和向宗良兩兄弟,就是皇帝名義上的舅舅。國舅從外甥這里拿好處,天經地義。

  可要是朱氏也成了太后,向太后就無子嗣了,向氏兄弟的國舅爺身份就名不其實了。

  其次就是向太后不樂意。當然,這也不是一點風險都沒有。趙煦的生母沒有封太后,那么向太后就是趙煦的天,他不能反對向太后所有的要求。這關乎于綱常。可如果朱氏被賜封為太后,趙煦在向太后這里得不到支持,大不了可以不理向太后。這個結果看似眼下不會有任何影響,一旦爆發了,向家有可能在向太后活著的時候,就被趙煦打壓。

  但只要向太后是趙煦唯一的倫常上的嫡母,這種局面在向太后活著的時候,就永遠不會發生。

  她不喜歡趙煦,甚至神宗皇帝的所有兒子她都不喜歡。任何正妻面對庶子基本上都是這種態度。更讓她生氣的是,這大宋的江山原本是該給自己兒子留的,因為她沒有生出皇子,卻讓個賤人的兒子霸了去,她心里頭能舒服才怪了。

  不管是何種原因,皇帝趙煦都如鯁在喉,他已經將能給向家的所有好處一股腦的都給了,但是對方將包裹了糖衣的好處都吃下去了,將毒藥吐出來了。其實也不能算是什么毒藥,只是讓向太后可能以后生活在宮中,沒有像以前那樣暢快而已。按照趙煦的性格,他也做不出將向太后家族打壓的事來。

  但向家就是不讓他如愿。

  原本的趙煦,都已經準備放棄了。他也看出來了,他的那點小伎倆向家人早就看出來了。

  李逵提出的建議,讓趙煦再一次內心火熱起來,但是代價……如果讓李逵因為這件事,承受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能回朝的后果。趙煦也于心不忍。

  同時,他但心自己會失敗。他從來都不是那種自信滿滿的人,面對朝臣,面對長輩,他十幾年來,都是戰戰兢兢的活著,突然間要做一件離經叛道,甚至是陰謀詭計之類的大事,他也會猶豫,緊張:“李卿,此事莫要聲張,容朕好好想一想。”

  “臣愿意等,但時機不能等。”李逵故意給趙煦加了點緊迫感,慫人逼一逼,說不定就能做出讓人瞠目結舌的大事出來。

  趙煦恐怕就是這樣的人,他一直缺乏自信,即便是親政了,表現出強硬的姿態。但實際上,這種姿態能夠延續多長時間,連他自己都不清楚。

  果然,趙煦被李逵的言語帶動了情緒,開始踱步起來,突然抬頭看向李逵,問:“時機?什么時機?”

  “陛下,您忘記了,過幾天就是坤元節了,要是那天提出來,滿朝文武在第一時間都能知道,省去了傳播的時間。此事重大,斷然不能讓謠言在皇城里傳的滿天飛,尤其是不能給向家準備應對的反應時間。必須要一錘定音,將事做實,且朝堂上意見統一,當天拿下。一旦拖延,必然夜長夢多。”

  李逵明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尤其像是頒布遺詔,只有兩條路可走,不成功便成仁。尤其是越是拖延,成功的可能就越小。最后甚至可能成為不了了之的事。

  之后想要再用計謀將朱氏扶到太后的位子上,自然是千難萬難。

  “朕,將此事托付李卿,不管成功與否,朕都不會辜負李卿的厚愛。”皇帝都把這話說到了這個份上了,惹得郝隨等人眼熱不已。

  李逵這家伙之前就已經簡在帝心,要是把遺詔的事做成了,以后只要不給皇帝甩臉子,當眾給皇帝難堪,這大宋他可以橫著走了。

  郝隨當即跪下,也跟著道:“陛下,臣等愿為陛下赴死。”

  對于其他人的效忠,趙煦根本就不在乎,他成為皇帝之后,有數不清的人嚷嚷著要為他效忠。可有多少人是真心實意,趙煦真沒看出來。但今后,趙煦心里恐怕就有一個標準了,李逵。

  這段日子,新任樞密使李清臣大人心情很不順。

  當然,不順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他和章惇之間產生的裂痕越來越大,雖不至于讓他直接和章惇開戰,但雙方已經失去了合作的基礎。以后要是自己出點事,章惇可以成為一個在邊上幸災樂禍的看客,也可以是事后收拾爛攤子的倒霉蛋,但絕對不會和他戰在一起,承受壓力。

  這一點,李清臣之前在自己身上就感覺到了,他想要看章惇的笑話。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卻讓章惇先看了他的笑話。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邢恕。

  這家伙也不知道算是那頭的,之前和自己走近,突然間又幫起了蘇轍,詭異的很。

  在眾人眼中,邢恕就是反復小人,這樣的人是會被處處提防的不安定因素。可這家伙卻渾然不自覺,竟然跑到自己家里來。他們之間又不熟,沒什么可談的道理。

  “你來做什么?”

  李清臣最終還是沒有讓邢恕吃閉門羹,如今的樞密院,似乎在朝堂上成了眾矢之的,誰都可以來踩上一腳。更讓他奇怪的是,之前蘇轍上奏皇帝,他故意將蘇轍的奏章歪曲成將皇帝比作漢武帝,皇帝是生氣了,發怒了。

  但是卻沒有了下文,臺諫發動的彈劾被皇帝留中。

  自己上陣,還是被皇帝以蘇轍乃宣仁太后留下的顧命大臣而壓住。

  感覺到皇帝已經失控的李清臣想要和章惇合作,但被拒絕。種種跡象都讓李清臣感覺到了時態的嚴重。他原先不想做什么樞密使,他連紙上談兵的本事都沒有,更不要說掌控大宋的軍隊了。這種事根本就不是他一個文人能夠做的來的。

  可如今呢?

  李清臣感覺到,他的這個樞密使都要當到頭了。

  這種擔憂一旦出現,心緒的煩躁,讓他誰也不想見。

  可邢恕還是來了,他也不想來,可問題是李逵逼著他來。皇帝同意了計劃,李逵就拿著雞毛當令箭,驅使他這個二品大員當馬前卒,想到這么個結果,邢恕恨不得將李逵掐死。可他沒辦法,之前李逵沒有皇帝的認可,都能在語言上壓著邢恕一頭,這會兒功夫,李逵明顯是漲行情了,耀武揚威的不行。

  邢恕悠哉悠哉的喝著茶,故作高深道:“邦直兄,小弟來是來幫你來了。”

  這話李清臣能信?

  邢恕之前是蔡確的附庸,這家伙善用權謀,但最終還是把蔡確給坑了。當然,他能卻在短暫的倒霉之后,還被啟用了,不得不說,這家伙善于經營的手段著實不凡。但如今邢恕的地位,恐怕已經不需要附庸誰了。

  這讓李清臣疑心大作,指著邢恕道:“明人不說暗話,這次想要害誰?”

  道不同不相為謀,李清臣對于鄙夷的同僚,說話一直怎么直來直去。他自喻為君子,自然看不起小人行徑的邢恕。面對蘇轍,李清臣還能敬佩他的道德文章,也贊同蘇轍的堅持。但這是政敵之間的較量,不聞手短,只問結果。

  可邢恕不一樣,這家伙出手的必然是陰謀詭計。

  果不其然,邢恕一開口就讓李清臣氣地發抖起來:“豎子爾敢,如此顛倒是非,雖為陛下正統,但惡已做下,今后有防效者,必然以你為始作俑者。我李清臣雖起于阡陌之中,但也是不是那種蠅營狗茍的小人,如何會讓你如意?”

  “章相已經答應了!”

  邢恕開口就扔出一個驚雷,嚇住了李清臣。

  可李清臣也不是那么好哄騙的,冷笑起來:“章子厚高傲無比,怎么可能答應你這等離譜的要求?”

  “老爺,刑尚書走了。”

  “去了哪里?”

  “太學附近。”

  李清臣心說,什么章惇答應了,這貨根本就不敢去找章惇說。在他想來,如此大事,章惇怎么可能答應下來?

  事實上,李清臣拒絕的原因很簡單,其他人答應,查出來了,最多是從犯,但他之前是翰林學士……可是要寫詔書的啊!要不然遺詔就不符合規矩,怎么原本自己是個從犯的身份,突然間變成了主犯。李清臣雖然如今的地位危機,但也沒必要以身犯險。

  同樣的一幕,在范純仁的宅子,蘇頌的宅子,還有蘇轍的宅子里發生。

  越來越多的大臣們被牽扯其中,當然,李逵也不能躲著,比如蘇頌就是被他說服的,說服蘇頌老爺子不難,他只要告訴他,皇帝為此事擔憂。四朝老臣的蘇頌,自然明白該怎么辦。

  范純仁費了一些功夫,但最終也被說服了。

  只有蘇轍,堅持了很長時間,李逵都已經準別放棄的時候。突然也答應了下來,讓他很奇怪,到底范純仁和蘇轍說了什么。

  都事堂。

  符寶郎吳樾驚恐地看著一群朝堂大佬,圍著他,虎視眈眈的眼神讓他有種丟下大宋符寶撒腿就跑的緊張。

  作為掌管朝堂用寶的官吏,符寶郎是很特殊的一個。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看守玉璽,在合法的條件下,蓋章。

  這是大宋工作最為單一的文官了。

  可是眼下的局面,即便是已經做了兩年的符寶郎,吳樾也嚇得不敢出聲。讓他更為驚訝的是,和他一樣品級的小官李逵也夾在其中,釋放著和大佬們截然不同的威壓。吳樾心頭悲憤不已,心說:“你一個直秘閣,還敢欺負我堂堂符寶郎?和皇帝走的近,了不起啊!”

  還真的是了不起。

  至少吳樾本尊面對一群一二品的大員,是一點脾氣都不敢有的,可李逵呢?

  夾在其中,談笑風生。

  想到自己要做的事,吳樾又悲憤了起來:“啥好處都沒有,為什么要讓他擔干系?”

  “快用印!”

  “諸位大人,宣仁太后的遺詔不該是用太后的私章嗎?”

  “少廢話,宣仁太后的私章入葬了,你難道刻一個?”作為主事人之一的邢恕有點不耐煩起來。反倒是蔡卞心領神會,對吳樾道:“用玉璽一樣合乎朝堂規矩,對了,你做符寶郎多少年了?”

  “兩年了。”

  “也該外放了,禹州通判的缺空出來了,就看你表現了。”楊畏心知肚明,幫著蔡卞給好處。

  吳樾大喜,當即打開了玉璽的寶匣,見鬼的符寶郎,這破官他一刻都不想做了。整日守著玉璽,正常人都要變不正常。

  三日后,坤元節。

  向太后在女官的服侍下,穿上了太后的儀服鳳冠,邊上是兩個弟弟,巴結著說著好話。可她卻并不高興,坤元節本來就是她的生日,大宋會將皇帝,皇后,太后的生日作為節日,當天大宴群臣。按理說,這是個母慈子孝的場面,但趙煦并不是她的兒子,做樣子,做給誰看?

  大慶殿。

  李逵作為直秘閣并沒有固定的座次,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故意留在了邢恕的身邊。

  而邢恕拿著那份遺詔腿肚子都在發抖,一旦錯了一步,他這輩子就完蛋了。遺詔到時候該不該遞上去?

  邢恕猶豫起來。

  “太后駕到!”

  天才一秒:wap.2mcn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