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66 旅鴿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全球挖寶

  水下有什么東西都不知道。

  向藏寶圖的位置走了約10公里。

  朱晨陽好像踩到什么東西。很硬。

  朱晨陽用腳踩住,好像是烏龜,朱晨陽也沒有用手去摸,手指不要了,

  試探的用腳踩在烏龜的頭部,然后用手將烏龜摸出來,好大的烏龜,鍋蓋大,很兇,咬到手指肯定能咬斷手指,

  朱晨陽說道,“這烏龜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直播間的網友,幫我查一下,這烏龜叫什么名字,在合眾國是不是保護動物。要不然,我一吃它就有大麻煩了。”

  過了一會兒。

  有網友在直播間里發言,“我查到了,在合眾國以及路易斯安那州并不是保護動物。”

  朱晨陽說道,“那就好辦了,肉可以吃,龜殼可以做燒水和煮食物的容器。”

  手里拿著烏龜繼續前行。

  到了傍晚,還有大約半個小時光照,精疲力竭。

  仍沒有走出洪泛區,沒辦法了。

  只能在這里過夜。

  無法生火,烤干衣服,也無法燒水,對水進行過濾雜質處理,所以,無法喝到干凈安全的水,也不能煮烏龜吃。

  朱晨陽在附近尋找枯樹干,搭一個高于水面1米多的擔架形。今晚就睡在上面。用樹干做一個籠牢,困住它。

  ......

  第二天,起了一大早。

  最難熬的一夜算是過去了。

  沼澤里蚊子多。

  朱晨陽在臉上,腳上,手臂涂一層泥巴才免于被釘。

  拿著烏龜,繼續出發。

  到了下午約3點。終于見到陸地了。

  走了約10分鐘,離開了洪泛區,踏上了陸地。

  又渴,又餓。又累,身心俱疲。

  朱晨陽在附近尋找枯枝,干柴,枯草,生了一堆火,將烏龜處理了,將肉放在殼里,用身上的T恤,利用T恤細小的網孔過濾一下水,反復過濾5遍,至少能夠過濾水中90%的雜質。再燒開,殺掉水中的病菌,己經是相對而言,是安全可飲用的水。

  用石頭搭一個簡易的灶臺。龜殼放在上面煮肉。

  肉煮熟了。

  開吃。

  吃完,終于身體恢復了力氣。

  看了一下天色。

  大概下午4點半左右。

  今晚要在這里宿營了。

  用了一個多小時,搭建了一個庇護所。

  在火堆前,拿出手機來看一下,

  看了會新聞。

  看完了陳翔最新更新。

  在手機上,玩夢幻西游,刷了兩輪師門。捉了一個小時的鬼。

  休息。

  ......

  第二天起了一大早,精力恢復了很多。

  繼續出發。

  在中午的時候。

  發現一把破雨傘。

  颶風刮來的。

  前面說到了,這里是颶風的王國。

  這可是好東西,

  傘布可以鋪在庇護所頂,擋雨。

  傘柄中空,

  往里面埋充入木炭,木炭吸附水中雜質,就可以做凈水管。

  傘骨磨細磨尖彎勾可以做魚勾。

  也可以做穿刺陷阱。磨尖,挖一個陷坑,插在坑里,尖端向上,野豬腹部都能刺穿。

  下午,一點鐘,找到一雙人字拖。海洋垃圾,颶風,海水漫溉到這里。也帶來了海洋垃圾。

  釣魚的浮標有了。

  繼續前進。

  到了下午4點半。

  朱晨陽發現樹上一群鳥。

  仔細一看,有點像一種滅絕己久的鳥類。那就是旅鴿。

  旅鴿,當時是北美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鳥類。在整個19世紀,目擊者描述了旅鴿子遷徙的樣子:它們鋪天蓋地,數以千萬計的鴿子需要花上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才能經過一個地點。它們經過的時候,天空變暗,它們翅膀的撲打聲,讓人類連正常的對話變得聽不見。

  ”據估計,從16世紀到19世紀初,北美棲息著30億至50億只旅鴿,占該大陸鳥類總數的25%至40%。

  北美早期最杰出的鳥類學家奧杜邦回憶說,“整片天空充滿了鴿子;中午的光線被它們都遮擋住了,糞便散落在地上,就像融化的雪花一樣。”

  ......

  不過,這么龐大的種群,卻是滅絕了。

  17世紀,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沒多久,旅鴿因為肉味鮮美,成為這些開拓者的食物,旅鴿的噩夢從此開始。

  1800年到1870年間,旅鴿的數量以比較緩慢的速度下降,但當旅鴿的肉被大眾廣泛接受之后,大規模的商業捕殺開始。

  1805年的紐約,一對旅鴿賣兩美分,旅鴿肉由火車從美國西部運來。18世紀和19世紀美國的窮人除了旅鴿外,往往見不到其他的肉食。

  ......

  1857年,一些學者向俄亥俄州立法會議提出了一項議案,要求保護旅鴿。但是立法會的專項委員會以“旅鴿數量龐大,棲息地四處都是,覓食地寬敞開闊”為由,拒絕立法保護旅鴿。

  19世紀70年代,美國國內戰爭結束后,鳥類學者已經很難發現大片的旅鴿群,各地發現野生旅鴿的記錄也越來越少。

  ......

  1897年,密歇根州終于立法,在10年內禁獵旅鴿,但為時已晚。

  19世紀90年代中期,旅鴿已經非常少見了,再往后,幾乎沒有了旅鴿的野外記錄。

  1898年,芝加哥大學的惠特曼教授將自己搶救回并飼養繁殖的僅剩的幾只旅鴿贈給辛辛那提動物園,希望能通過動物園專業人員的飼養,保留下這個珍貴的物種。

  1900年3月22日,在俄亥俄州派克縣的郊外林地里,一位14歲的少年獵人用自己的氣槍打下了一只野生旅鴿,這是迄今為止最后一例野生旅鴿的記錄。

  1910年,所有人工飼養的旅鴿陸續死去,只剩下“瑪莎”獨自活在世上。

  1914年9月1日中午,“瑪莎”也死了。旅鴿數量歸0了。宣布絕滅了。

  美國威斯康辛州賴茨維爾州立公園立有一塊旅鴿紀念碑,上書︰“該物種因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絕滅。”

  這就是旅鴿。

  最有名的物種滅絕事件。沒有之一。

  朱晨陽從額頭取下直播鏡頭。

  對準樹上的鳥,調大焦距,清晰的畫面可以看清楚鳥身上的絨毛了。

  形似斑鳩。

  鳥喙筆直,平常的長度,比較纖細,

  鳥身體修長,鳥喙黑色。虹膜亮紅色。腳爪胭脂紅紫色。頭部和側面淡藍色。喉嚨、前頸、胸部和兩側淺棕紅色,......。

  這確實是旅鴿。

  直播間數萬網友也看到了直播畫面。

  還數了多少只。

  一共38只。

  這是奇跡。

  旅鴿并沒有滅絕。

  還有38只。

  這可能是最后38只了。

  如果,合眾國人不把握這個機會,捕捉回去,通過人工干預旅鴿繁育,擴大旅鴿群數量,那么,不用幾年,這38只也將絕滅了。到時候,是大話西游的經典臺詞了,曾經我們滅絕了旅鴿,現在有一個機會,......,但是我沒好好把握,如果,......。

  -------

  感謝來自就是那么真打賞5000。很驚訝。謝謝。

  感謝三千代的500打賞。謝謝。

  感謝風天使的打賞。

  書友們,看得還可以,一個,謝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