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給他添亂不行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秦時世界里的主神余孽

  再收到天澤來信的當天,流沙議事團即刻對天澤的請求,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其實參與討論的只有韓非,紫女,以及張良三個人,衛莊成立逆流沙以后就很少再摻和流沙的運轉了,莊曉更是不管事。

  但盡管只有三人,意見也沒能第一時間達成一致。

  當日,桑海城,紫蘭軒。

  “九公子,這件事我們完全沒有插手的必要。”依舊一襲紫色裙衫的紫女,十幾年絲毫未變,當然,氣質更加成熟了。

  韓國雖已滅亡,但叫了好些年的九公子的稱謂卻改不掉了,紫女,弄玉等人都是如此。

  而一旁身穿儒家弟子素服,即使遭逢了國破家亡也依舊不減當年溫文爾雅氣質的張良跟著附和道:

  “紫女姑娘所言不錯,百越之地,真的沒必要再去理會了。”

  張良雖然敵視帝國,但是,他的眼睛看的分外清楚,如今帝國挾帶著橫掃天下之余勢,兵鋒正盛,君臣可謂上下一心,主有謀,臣有智,將有能,無可匹敵。

  短短十年就天下一統所造成的根基不穩的問題,在這個時候,被死死的壓制住了,所以,還需要等待時機。

  不過紫女和張良的話并不是在勸說韓非,相反,在他們看來,韓非一定也是不會同意天澤的請求的。

  因為韓非從來都沒有表露過反秦的意愿。

  雖然韓非和張良同是在秦滅韓后丟失了家國的亡國之人,但韓非對此事卻始終表現得很釋然,反而是性格一貫淡然溫和的張良對此耿耿于懷。

  韓非自然恨秦國,這是毋庸置疑的,儒家從不教導人以德報怨,國仇家恨就是國仇家恨。

  但天下一統這件事卻是韓非所希望看到的,這也是他昔日的人生目標。

  可惜,韓國無能,他韓非無能,失敗了。

  失敗了就是失敗了,他不會因為秦國滅韓而把這筆帳也算到秦國頭上,還是那句話,國仇家恨就是國仇家恨,也只是國仇家恨,無法原諒,但也不至于什么都算進去。

  看著天下一步步在秦國的攻勢下走向統一,韓非明白,這就是大勢所趨。

  盡管戰火會給天下百姓帶來無法磨滅的創傷,但這是必要的陣痛。

  周失其鼎,天下已紛爭數百年矣,該統一了。

  韓非相信,或者說這本就是他的主張,天下,應該由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統治。

  拋開雙方立場不談,嬴政的行為就是在一步步踐行著韓非的治國理念。

  他當然不愿意去阻礙這個過程。

  所以秦滅六國的過程中,在韓非的授意下,流沙拒絕了山東六國各個反秦勢力的邀請,絲毫沒有插手秦滅六國之事,只是默默的發展著自己,積蓄著力量。

  “不,這一次,我選擇幫助天澤。”韓非摩挲著酒杯,緩緩說出了一個令紫女二人頗感意外的答復。

  出于多年相處產生的信任,紫女和張良都沒有急著出言勸阻,韓非既然會做出這個與往日風格截然不同的決定,那就必然有其原因。

  “韓兄,你的意思是……”

  “帝國不該發動這場戰爭!”韓非幽幽的說出了緣由。

  “天下初定,帝國不該再妄動刀兵,尤其是攻伐嶺南。”

  攻占百越,對于大秦而言,除了能收獲一些當地的象牙,珠玉之類的特產以外,就只有人頭軍功了。

  于國真的無益。

  也許攻下百越之后,那片地區在帝國統治下可以得到快速發展,在日后產生不小的價值,但這些事不該現在做,不該急于一時。

  這些道理,韓非一提,紫女和張良就領會到了。

  紫女輕嘆一聲,素手拿起酒壺,倒了杯酒,無奈回道:

  “連續十年的滅國戰爭,帝國的武功勛貴已經習慣了一場接著一場的戰功,如今想要停下,卻是難了。”

  韓非握緊酒杯,“沒人能一直贏的,何況一個國家。”

  “這誰知道呢,也許那位始皇帝陛下可以做到,畢竟他已經做到了千古未有之功業。”紫女晃著手里的杯子,語調平淡的回道。

  “那他就更應該收手了。”

  張良遲疑一下,開口勸阻道:

  “韓兄,我等并非秦臣,這些輪不到我們考慮,也沒必要去考慮。”

  如今帝國勢力正盛,不宜做任何動作,所以張良從不多問廟堂之事,嬴政做的事合不合時宜,都不在他的考慮范疇內。

  于帝國有益也好,于帝國有害也罷,都是人家秦國君臣考慮的問題,關他一個亡國之人什么事?

  “況且,這場戰爭從根本上來說,還是那位皇帝陛下的意志,那些武臣還沒能力左右他的想法。”

  那些軍功世家最多只能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這個國家,真正能做決定的,還得是始皇帝嬴政。

  “是啊,”韓非一點頭,“所以我沒想讓帝國收手,我選擇給他添亂不行嗎?”

  這是什么心態?怒其不爭,所以打擊報復?

  張良有些不理解,”韓兄,這么做真的有意義嗎?如果百越各部真的完全聯合起來,就能擋住帝國的兵鋒了嗎?”

  張良對百越了解不多,最多也就是對昔日的百越王國,現在的大秦閩中郡有些了解,那里算是百越所有區域里最為富庶和……呃,安全的地方,因為據傳百越的其他地區環境都極為惡劣。

  所以張良不敢對帝國此次的伐越之戰早做判斷,但是,就明面上的情況來看,百越贏面實在不大啊。

  除掉已經被大秦占據的區域,百越剩下的地盤的總人口也不足百萬,而帝國這次動員了近五十萬大軍,大部分是當初伐楚的老兵,剩下的部分是昔日楚國的降卒,二者對百越都算是比較熟悉的。

  再加上負責大軍后勤的徭役和民夫,帝國發動的人手估計會達到一百五十萬,幾乎是百越總人口的兩倍。

  而且百越苦寒,生活物資匱乏,根本不能供養大軍,屆時雙方軍隊數量差可能達到十倍之巨。

  就這種戰力懸殊,除非吳起復生,帶著五萬魏武卒來打,不然怎么看都沒有贏的可能啊!

  百越人那群蠻子,懂兵法嗎?會軍陣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