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零一章 農家野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詩畫田園

  喬生知道最近在教村里的孩子們論語,可沒想到,這些熊孩子的應用能力這么強。

  雖然用的地方,以及用方式有些不倫不類,可這已經是一個好的開端了。

  大家哄笑著,那些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也過來湊熱鬧,

  李老大家的兒子李長貴笑著對鐘發道:“你家那兒子看著也要有出息哩,就小木那性子,我看著就機靈,哪像我家的那個,打了不知道躲,打后還不記事,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就這我爹還說那是穩重。”

  鐘發說道:“你也別說你家云子,那孩子不錯,不說話,那是心里啥都懂,上次下雨后,我出門就碰見一群孩子聚到一塊玩,別的孩子那是那有水往那跳,鞋上,褲子上,身上全弄得是泥水,尤其我家那小子,那水深就往那跳,可你家那木子就不一樣了,專走干凈的地方,離那群孩子老遠,也不跳水。我當時就問他:‘云子,咋不跟他們玩水哩’,你知道那孩子咋說?”

  一個婦女笑著道:“能咋說,不想去唄,怕回家挨打。”

  鐘發立刻搖搖頭,也不賣關子了,就說道:“那小子當時斜著眼,那表情這樣。”鐘發不會形容,就學著當時云子那斜著眼,一臉驚訝的表情,捏著嗓子說道:“鐘發叔,我又不傻。”

  一群人頓時又哄笑起來,喬生樂的跟頭大鵝一樣,鵝鵝鵝地直笑,差點都喘不過來氣一樣。

  大姑娘小媳婦的更是笑作一團。

  鐘發繼續說道:“你們不知道,當時那孩子的眼神看我跟看個傻子一樣。”

  這下,大家就更樂了。

  喬生也想到了那個叫云子的孩子,在村里見過幾次,也在書院里見過。喬生對他印象確實有些深刻。

  那孩子不是太活潑,整天跟個小大人一樣,也不是太愛跟其他孩子玩。

  笑完了,說完了,大家休息夠了也不用人喊,就都散開繼續干活了。

  喬生正在翻石頭的時候,身邊的喬子儀哎呦了一聲,喬生抬頭望,見他丟下鎬頭說道:“這咋這么硬哩。

  喬生走過去,看著喬子儀沒事,然后用手里的木棍敲敲地上,而后又彎下腰去,扒開上面的石塊土壤。

  然后就露出了一個光滑且有紋路的石頭來。石頭沒有露出全貌,喬生就撿起喬子儀丟下的鎬頭,把那石頭周圍的石塊,泥土全劃拉開,又叫來了人,把石頭周圍都給挖開。

  不多時,那石頭就露出了半截,看著是一塊碑。

  喬生跳下挖出來的坑,擦了擦那碑上的泥土,最后露出上面刻著不少的字,喬生也看不懂,就對周圍看熱鬧的人說道:“這許是那個人的墳碑哩。“

  喬子儀點頭,然后就說道:“沒啥大驚小怪的,這山里有不少墳里,據說這秦嶺是龍脈,那些王公貴族都把墳挖到這來了,說是埋在龍脈里,能庇佑子孫,咱也不動那風水啥的。只是早些年倒是見過有人往深山里去,那些人都穿著發喪的衣服,還找人抬著棺材,后來也沒見人出來,許是從別的地方出山了。沒想到咱們這也有這個。”

  李勇笑著說道:“那可得好好挖挖,說不定還能挖出金子銀子哩。”

鐘發說道:“埋得這么淺,能挖出啥好東西,別費那勁了,有錢的,把那墳都挖得老深了  李勇道:“那這可說不好。你看這碑上的字,花。這肯定老時候那個當大官兒,當大官的都有錢,埋得也肯定有金餅子,銀餅子。”

  喬生倒是說道:“還是別挖了,要是下面真有墳,挖了也對先人不敬。再說了要真是大墳,那墳里都下了套,能進去出不來,還是算了。”

  喬子儀也笑道:“生子說得對,大家還是忙別的吧!”

  李勇也知道,這挖別人墳頭不吉利,憨笑道:“我也就是瞎說,大家可別信,要是半夜出來偷偷摸摸出來挖。挖不出什么好東西來,可別怪我。”

  大家哄鬧了一陣之后,就都散去干活了。而那碑,也沒人動,直接被喬生幾個人給埋了。

  接下來再沒發生什么奇怪的事情,等快中午的時候,半山腰以下的那些草木灌叢倒是整齊出來了,不過也只是一面,山的那一面還沒動。

  大多數石頭和樹根都還沒挖出來,而那些挖了石頭和樹根留下的坑,也填了大半。

  女人們都回家做飯去了,很少有留在山上的,老爺們都留了下來,繼續干活。等女人們把飯送來,能上山的,都送上山,不能送上山的,也都喊著人,讓人到山腳去吃。

  山村人田間地頭忙了的時候,是沒空回家吃飯的,所以也就造就了別樣的野餐風景。沒有后世那種專門為了野餐而野餐的情調,可也有讓人感到美好的幸福。

  這個時候,可不是拼各家老爺們誰干活最下力氣的時候了,而是拼女人們手藝的時刻。

  村里送飯的時候沒有城鎮上酒店里的那般要弄個食盒,擺個盤啥的。

  女人們都是在家里,把菜扣在碗里,餅子用干凈的抹布包著,放上幾個干凈的碗一塊放到籃子里去,再用干凈的陶罐盛了粥,或是面。而后擓著籃子,提著陶罐就來了。

  喊到了自家在山上干活的人,就把籃子里的菜,餅子都拿出來,而后在碗里倒上粥,這就要開飯了。

  三五家人這個時候聚在一塊,你看看我家的飯菜,我嘗嘗你家的粥,混搭著吃,好吃了,就多吃兩口,再夸贊一下對方的女人是如何地賢惠,做飯有多好吃了云云。

  不好吃了,也要多吃兩口,表示對人家飯菜地認可,這不是虛偽,而是一種尊重。

  做飯不好吃的人家,吃了別人家的菜,對比之下,自然清楚誰家的好吃。心里也不怪自家的女人,對于飯菜,大家現在還都一樣,能吃飽了就行。

  張槐和張杏兩個人提前回了家,然后幫著喬巧把飯菜送到了山下,喬巧喊了人,喬生就和喬子儀兩人就下了山,而李承乾根本不用喊就直接圍在了那飯菜的籃子面前。

  張杏拿出菜,張槐給碗里倒粥,倆人弄好了,就跑回家去吃飯了。喬巧也只看著幾人吃,她等著喬生等人吃完了,再回家去吃。

  這邊剛吃上飯,那邊李勇、豆子和李氏就過來了。

  李氏也是剛送過來飯,三個人正準備吃。可豆子看見喬家,非要往這邊湊。

  李氏哪能不知道自家孩子的心思,要不是李勇管著,豆子能天天在喬家吃飯,臉皮厚的不行。

  雖說,現在他們家跟喬家現在離得近,走的也近,可每次這樣,李勇和李氏都有點不好意思。

  李氏最近也常往喬家跑,除了陪懷孕的喬氏說話,再一個就是跟喬家人學手藝,現在雖然也會做了,可還是有些不精。

  她現在看明白了,最主要的,還是自家孩子想跟喬家扎堆罷了。

  豆子過來,毫不客氣地從喬家地飯食里拿了一個餅子,然后樂顛顛地吃了起來,李氏無奈,笑著把自己帶來地飯菜和喬家人放在一塊,也沒說分什么你我了。

  喬生等人嘗了李氏的手藝,都點頭,很不錯。

  一頓飯吃完,大家伙又開始上山干活了。

  連續半個月的時間,所有人幾乎都在山上忙碌著,小碗村附近的四個山頭全部都給清理了出來,而后在一場雨過后,大家都開始進林子里找果樹。

  一顆顆果樹分辨種類,然后送到各個山頭上移栽下去。挖坑,填土,澆水,完成了之后,暫時就不管了。

  接著,大家伙又開始進山去采山貨了。

  三月下旬的時候,喬家一家人都去梁家和兩個孩子的滿月酒,那個場面相當大,梁家沾親帶故的來了,一些與梁家有生意來往的人來了。

  一片鬧哄哄,等人都走了,梁老爺子和梁耀宗都已經喝得醉醺醺不省人事了,喬家人也是幫著收拾了殘局才走的。

  在梁家的時候,喬生特地問了茶樹的事情,喬生的大舅母告訴喬生上榆村自家包下的那兩個山頭,茶樹有很多枯死的,不過也都重新補種了,也請了人專門來打理,不用喬生操心什么。

  長安鋪子的生意還在開著,現在徹底由梁耀祖執掌著,偶爾會傳回來信,說一下店鋪的生意情況。

  到了四月初,小碗村的人才開始忙著給周圍的地開荒。

  原本,加入小碗村的流民開荒出來的地是要分一半給村里的,可現在,馬村正也說了只要他們老老實實地在村里,不惹事,不鬧事。之前說的就當是玩笑話。

  村里人也沒反對啥,于是開墾荒地的時候,這些新來小碗村的人,都是賣力地給自己家開墾出一片片土地來。

  今年開墾出來的土地,其他人家都種上了糧食,只有喬家,種了無數的辣椒和西瓜,一共是五畝多的地。

  之前沒有開墾土地是因為種了也種不過來,現在只恨土地少了。

  好不容易清閑些了,這春雨又開始淅淅瀝瀝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