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95章禮儀之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熙元六年春,劉志下詔表彰北匈奴戰爭中的功臣。

  奮威將軍段颎,加封為鎮西將軍,加食邑三百戶,伏波將軍皇甫規,加封為鎮北將軍,張奐為鎮東將軍。

  羽林軍中郎將全旭沒有升官,但卻封了宜亭鄉侯,食邑三百戶。

  其余將領皆論功行賞,不一而足,這一仗也算是全了劉志的心愿,將北匈奴這個帝國頑疾給徹底解決了。

  要知道,自從戰國末年開始,幾百年間匈奴都是大漢的頭號敵人,使得西北邊境長期不安,嚴重拖累了國家經濟。

  不過,也正是因為強敵在測虎視眈眈,所以大漢一直以來都枕戈待旦,不敢稍有松懈。

  即便后來國家羸弱不堪,在軍隊戰斗力上,卻一直都十分強悍。

  后世說“漢獨以強亡”,雖然夸張了些,不盡不實,但也自有其道理。

  如今劉志勵精圖治,整頓軍威,戰斗力更是成倍增加,所以說北匈奴敗得不冤。

  隨著春季來臨,劉志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疫情反復,畢竟春天本就是傳染病的高發期,而泗水郡瘟疫又沒有徹底阻斷。

  幸而九江郡那邊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有張賓坐鎮就夠了,竇云立刻趕赴泗水郡,親自出馬調控。

  等到春天過去,最擔心的事情終究沒有發生,劉志這才松了口氣。

  隨著夏季來臨,疫情終于被完全撲滅,等竇云帶隊回到京師,劉志為他主持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并下詔為所有參與抗疫的醫師請功,竇云被封侯,這也讓醫師的地位瞬間水漲船高。

  劉志趁勢在京師舉辦了醫學院,專門培養醫學人才,并在城郭修建了大漢第一所國立醫院。

  經過了這一輪抗疫,大漢人對于醫學有了很大的信心,相信只要努力,許多從前望而生畏的疑難雜癥都能被戰勝。

此時的竇云聲望如日中天,贏得了舉國尊重。汜減ZUiZAoXiAoshUo汜  這日他突然來到中德殿求見劉志,“陛下,臣年紀大了,不適合再擔任太醫令,希望陛下能批準。”

  劉志吃了一驚,這才注意到,僅僅一年的時間,竇云便已經老了很多,須發花白,就連背脊都已經微微佝僂。

  “這些年確實辛苦你了,退下來也好,不過這醫學院院長之職,卻不能辭。”

  竇云笑了,“這是自然,臣也正是因為精力有限,想專心著書育人,所以才辭職的。”

  “那就好,竇院長,朕還有一事要與你相商。”

  見竇云并不是打算當甩手掌柜,劉志總算是放了心。

  “此次瘟疫雖然暫時消失了,但若是源頭不滅,恐怕過不了幾年又會卷土重來。

  你呈上來的調查報告朕也看了,瘟疫主要是通過水源傳播,所以朕想頒布條例,解決這個問題,防止瘟疫死灰復燃。”

  竇云聽了雙眼一亮,“大善,陛下此舉真是造福萬民,臣這就回去召開會議,討論下該如何防范于未然。”

  “那就辛苦你了,還有太醫令的接任人選,也請你費心推薦一位。”

  這竇云是個急性子,只要有了想法,一刻也不能等,匆匆拱手道:“繼任者臣早就想好了,就是張賓,無論是威望和醫術,還有醫者仁心,他都是不二之選。”

  張賓本是揚州名醫,此次抗疫和竇云同心協力,兩人相互交流醫術,互相都很敬重。

  且張賓的年齡要比他小了十幾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出任太醫令確實合適。

  這邊竇云急匆匆而去,他做事雷厲風行,三日后便將商議好的條例呈了上來。

  劉志將之拿到朝堂上討論了一下,眾人都是一致贊成,于是便以公文形式發布天下。

  條例規定,任何人不得污染飲水源,舉凡死豬瘟雞等等動物尸體,必須挖坑深埋。

  洗澡洗衣等等用水,最好與飲水源分開使用,提倡有條件的家庭都飲用燒開的熟水。

  民間盡量撲滅老鼠,防止其傳染病菌,不得隨地大小便等一系列衛生措施。

  其中如發現有人惡意污染水源,將進行嚴懲,最高刑罰可判流放之罪。

  天下苦瘟疫久矣,聽說此乃竇云親自制定的,都深信不疑,大部分人都是嚴格遵守。

  當然,燒開水這一條,普通百姓有許多無法做到,古時候主要靠打柴燒火,即便劉志發明了沼氣,也只在相對富裕的地方傳播。牺如 9bzw.com 牺如

  在一些偏僻邊遠之地,家中缺乏勞力的,根本無力辦到,只能盡量飲用山泉或者井水。

  條例是發布下去了,但大漢人民的衛生習慣與觀念,卻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構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見成效的。

  竇云在醫學院牽頭,組織了一個專門的瘟疫研究機構,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夠攻克這道世紀難關。

  朝廷內部,劉志重新加強了民族融合政策,但對于北匈奴,僅僅是安撫恐怕還遠遠不夠。

  畢竟這個民族彪悍不羈,戰斗力強大,又與大漢有著綿延數百年的仇恨,要想像羌族那樣短期內融入大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劉志令素來剛柔并濟的皇甫規,帶兵駐守漠北,由于那邊地域遼闊,又強制遷移了許多軍戶過去,協助守衛邊疆。

  北匈奴雖然是打下來了,可對于他的治理卻任重而道遠,恐怕不是一代兩代人能夠完成的。

  數百年的血海深仇,一二十年的時間,怎么可能就被遺忘了。

  所以,在安撫的同時,凡是背地里有異動的行為,都嚴懲不貸,一個字“殺”。

  而康居國的形勢卻完全不同,雖然有著文化上的隔閡與差異,但兩國并無上代的仇恨在。

  劉志采取了懷柔政策,任命一名親漢的康居皇族為都護府都督,原先的貴族大臣們,只要沒逃走的,幾乎都能在都護府任職。

  當然,劉志也委派了一批有志向的年輕臣子過去,其優惠政策與其他都護府相同。

  絲綢之路也重新打開了,并且還派人開始探索北部路線,從那里去羅馬的話,路程更近一些,要少走很多冤枉路。

  這一年大漢最主要的任務是休養生息,去年的戰爭和瘟疫,嚴重拉跨了國家經濟。

  雖然向天竺和身毒購買了一批糧食,但國庫支出太大,但即使這樣,劉志也頂著強大的壓力,沒有恢復收稅。

  只是這樣一來,他之前計劃開挖運河的打算,又得無限期地推遲了。

  是年劉志在西域大面積推廣種植棉花,為了解決水源問題,軍民齊心修建坎兒井,從雪山上引水灌溉。

  那邊雖然不適合種植水稻,但旱地作物和瓜果類卻產量豐富,只要開發好了,將來荒山變綠洲,也不是夢幻了。

  而且,他加大了對遼東的投入,經過數年的逐漸移民,加上本地居民也開始接受農耕文化,稻谷和大豆的產量成直線上升。

  如此發展下去,要不了幾年,就能成為大漢的重要糧倉。

  荊、揚、豫、徐等傳統糧食產區,也逐漸恢復了生產力,目前為止,沒有受到影響的地方,只有交州一帶。

  雖然目前國家糧食存倉告急,但劉志卻一點兒也不擔心,以大漢的人口數量和土地面積,只要政策穩定了,糧食問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

  這年秋天,身在海外的鄧演,派了一名長史回京師,帶來了許多南洋特產,并向劉志匯報情況。

  隨同他一同前來的,是南洋各國的使臣,他們清一色地表達了依附歸順之意。

  代表其國主像劉志遞交了國書,表達了稱臣納貢的誠意。

  在歷史的長河中,劉志一直覺得有個現象非常奇葩,歷朝歷代在對待各個屬國的時候,都習慣充大方。

  接受一點象征性的禮物,然后真金白銀地打賞,搞得那些小國家每一次來京師朝貢,都好像是來打秋風一般。

  在頗好面子的隋唐盛世,藩國眾多,皇帝號稱天可汗,每年都會接受屬國朝貢。

  一來二去的,賞賜居然成了國家的一筆龐大開支。尤其是隋煬帝,規定藩國使臣可以免費住宿和吃飯,以至于民間怨聲載道。

  劉志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們歸順自己的目的,就是因為我足夠強大,能夠在武力上保護你。

  這種情況下,憑什么我出了力還要出錢,天漢之國的面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在這一點上,從前的大漢也不例外,之前烏桓和遼東、遼西的部落來朝貢,哪一次不是賺得盆滿缽滿的。

  現在,劉志改變了策略,與他們簽訂盟約,里面正式規定,會在必要時出兵幫助他們御敵。

  也會在大的災難時期伸出援手,在兩國貿易上,會放寬條件進行互市。

作為報答,藩國將會貢納一定數量的錢財,但具體數額并沒有強行規定,按照當年該國的情況而定。汜減zUIzaOXIaOshUO汜  而劉志也會有些禮貌性的賞賜,不會太多,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

  關于這一點,最開始提出來時,還受到了許多朝臣的反對,認為此乃祖宗舊例,而且我大漢地大物博,應該讓爾等小國見識禮儀之邦的恢宏氣度。

  劉志對此嗤之以鼻,作為東主國,我沒強行奴役爾等,就已經是仁義之君了。

  如果還要我倒貼的話,只能說是內心不夠自信的表現。

  當初西漢初年,之所以會形成如此特殊的現象,還是因為當時的國家剛剛建立不夠強大。

  只能用這種方式給些小恩小惠,算是半賄賂半收買的意思,結果到后來竟然形成了慣例,一直保留下來了。

  如今大漢武力值超群,周圍的小國家心生仰慕,或者說震懾于他的強大,這才起了歸附之心。

  朝堂上一番唇槍舌劍之后,由于劉志本人態度堅決明朗,最后大部分朝臣都妥協了。

  于是劉志打鐵趁熱,將這一決議以朝廷對外制度的形式保存下來。

  這樣等到了他的子孫后代,也一樣成了祖宗舊例,朝廷制度。鄧演上書一封,向他講述了海外發展情況。

  黃金半島已經被他蠶食鯨吞,正式納入了大漢版圖,一邊整頓地方政務,一邊開始疏通象牙海灣。

  在海峽的前后兩頭,各選了一處合適的地方,正在日以繼夜地修建港口。

  不過這兩處港口也略有區別,前面的港口面向茫茫大海,主要作用是商貿,因此多是商船。

  而后面的港口在內海之中,里面停靠的主要都是戰艦,隨時準備出擊。

  與此同時,從內地派去的大量工匠,正在當地伐木造船,這也帶動了當地的冶鐵工藝。

  鄧演請求劉志再派一批官員前往海外任職,統治和發展當地的經濟,而他自己準備在情況穩定之后,揚帆起航,去大海中探索更加廣闊無垠的天地。

  對于他的工作能力,劉志一向都十分信任,此次除了選派官員之外,還將鄧演的妻子楊宜和年幼的兒子,一并送了過去。

  這些年來,他為了國家東奔西走,夫妻二人聚少離多,到現在為止,鄧演都只有一個兒子。牺如 yuebiqu.com 牺如

  這讓劉志深感愧疚,想到他不久又要啟航,便將楊宜秘密送了過去,也算是給他一個驚喜。

  也希望他們夫妻兩個,能夠再多生幾個孩子,讓本就人丁單薄的鄧家,開枝散葉。

  鄧演的小弟鄧遠,如今也已經長大成人,從小他就跟著兄長學習經商,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他對遠洋探索也同樣興趣高漲,自請護送嫂嫂去南洋,希望能夠加入遠洋船隊,去更遠的海外看一看。

  劉志很欣賞他的志向,但卻有些猶豫了,畢竟鄧家總共就這么兩個兒子,總不能都派去探險吧。

  海上風云變幻莫測,時時刻刻都有傾覆的危險,劉志顧慮到宣夫人的想法,讓皇后鄧猛回家詢問了她的意圖。

結果出乎他的預料,向來寵愛小兒子的宣夫人,卻十分贊成,并轉頭向皇帝求情,希望他能夠成全兒子的志向。羋何zuIzAoXIAoShuo羋  鄧猛回話,“母親說了,好男兒志在四方,當初先夫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遨游四海。

  可惜天不假年,如今他的兒子正好繼承父親遺志,也算是了結了她多年的一個心愿。”

  劉志十分嘆服,宣夫人為人大氣,心胸開闊,是個難得的女中豪杰。

  也只有那樣豁達通透的母親,才能養育出如此優秀的兒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