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10章大考在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因為這些調整基本上都是在尚書臺內部進行,沒有損害到其他機構的利益。

  只要尚書令袁盱不反對,就不可能有人提出異議。

  劉志處心積慮要將大漢的官制架構,朝著三省六部制靠攏。

  之前他不顧反對將諸曹從太尉府遷出,劃歸尚書臺,就是為了現在做準備。

事先他與太尉黃瓊和尚書令袁盱打過招呼,與他們商量了一下。攫欝最早小說XInzz攫欝  袁盱對這般調整十分贊同,尚書臺職責范圍廣,諸事繁雜,各曹之間分工過細,有時候同一件事都需要數曹配合才能完成。

  這大大增加了他的工作量,每天日理萬機,忙得暈頭轉向的,關鍵效果還不好。厺厽 妙笔库 miaobiku.com 厺厽

  其實作為尚書臺的掌舵人,袁盱已經清晰地意識到,尚書臺的架構分布有問題。

  但自從尚書臺重組以來,朝廷一直各種變故,根本沒有時間討論此事,現在陛下主動提出,他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劉志給出的改組方案也十分合情合理,精簡機構,各司其職,何況還增加了工曹這一大類。

  使得尚書臺的職責范疇又擴大了不少,現在,他名義上是與九卿平級,但實際的權力甚至已經超過了太尉府。

  劉志用這種不動聲色的手段,一點一滴的改變著大漢的朝廷結構。

  他要改革,改變東漢皇帝受世家節制的現狀,三公九卿制,就已經成為他最大的阻礙。

  劉志深知自己根基未穩,大刀闊斧地砍掉重建,無異于自取滅亡。

  所以他只能旁敲側擊,就好像一棟摩天大廈,只要將根基一點點撬掉,終有一天會轟然倒塌。

尚書臺,御史臺,翰林苑和司隸校尉,就是他向腐朽制度開的第一刀,而且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慢慢改變著朝堂的格局。巘戅妙筆庫MiaOBiKu巘戅  如今的尚書臺,已經越來越接近于后世的六部尚書,具有了戶部、工部、兵部和刑部的所有功能。

  吏部也初成規模,暫時受制于太尉府,只有禮部還無法獨立出來。

  畢竟,掌管典禮的太常,和掌管對外事務的大鴻臚,都屬于九卿之一,你要是把他們降級并入尚書臺,不拼命反對才怪。

  說起來,漢朝是中國古代進入封建制度以后,第一個成熟的王朝,但許多制度都還殘留著奴隸社會的痕跡。

  再加上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這才導致了如今的復雜局面。

  要想如后世一般,成為君權高度集中的王朝,還需要經過艱難而漫長的歲月去改變。

  他沒打算完全照搬三省六部制,但大的框架結構會借鑒,劉志的下一個目標,是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等等。

  在東漢官制中,這幾個官職主要起著溝通皇帝和尚書臺之間的作用,侍中由士人充任,中常侍、黃門侍郎則由宦者擔任。

  侍中有事才入禁省,中常侍、黃門侍郎則日常居住在省中。

  因此,雖然三者之中侍中的級別最高、中常侍次之,但與君主的親密程度,則以中常侍為最。

  在劉志之前的數代皇帝,都無法親政,皇太后臨朝稱制,只能依靠這些宦官來傳達命令。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了級別不高的中常侍,反而權傾天下,成為朝廷的主要勢力之一。

  但當皇帝親政之后,他們的作用就明顯減少,權力范疇也就日漸萎縮。

  其實,這三個部門,正好構成了未來三省中的門下省。

  隋唐時門下省是重要的國家機構,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并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

  但現在,這個機構卻沒有起到他該有的作用,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地位。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侍中的權力被邊緣化了,被黃門侍郎和中常侍所壓制。

  所以,他想在合適的時機,擴充侍中的配制,并將黃門侍郎改為由士人來擔任。

  而中常侍則保留原樣,不做改變。

  當然,他不覺得現在是個好時候,剛剛才動了御史臺和尚書臺,總得給那些世家們一些時間來消化適應。

  何況他不想將未來的門下省交給世家來掌控,那樣他處心積慮豈不是白忙一場,反而更增加了他們的權力。

  嗯,還是等到大考之后再說吧。

  到時候如果能夠選拔到一批寒門學子,就先放在翰林苑和地方去歷練,然后選擇優秀者擔任侍中和黃門侍郎。

  將來再一點點增加侍中權限,使之成長為能與士大夫階層抗衡的機構之一。

  所以,對于這場破天荒的大考,他內心充滿了期待。

  進入十月中下旬以后,大部分州的考生已經陸續抵達京師,統一安排在城郭那邊。

  除了路途遙遠的交州和益州部分郡考生還未趕到之外,其余的地方都差不多了。

  令得劉志很意外的是,西域都護府居然也有考生過來。

東漢西域都護府的范圍無法與西漢鼎盛時期相比,主要轄它乾、柳中  、新疆新和縣、鄯善縣等地。

  在他的認知中,那邊都是以胡人為主,能說漢話都已經很不錯了,經史子集之類的就不用想了。

  誰知道居然還有十幾名考生,千里迢迢地騎馬趕了過來,劉志驚訝之余,對他們未來的表現不由得很好奇。

  各地遞交上來的考生名額,總數足有五百多,其中京師獨占了一百多名,由此可見世家對考試的操縱,依然存在。

  因為此次考試的特殊性,劉志下詔規定食宿都由朝廷統一提供,主要是為了照顧那些寒門學子。

  當然統一提供的標準都比較簡素,如果考生不滿意,可以自行解決,只需要提前登記即可。

  結果,五百多名考生,居然有三百大幾十人愿意自己解決食宿,剩下的一百多人,還未必都是寒門出身。

  其中有部分是世家旁支學子,或者懶得提出申請,偶爾來吃幾頓的那種。

  雖然劉志從一開始就沒指望能發掘多少寒門人才,但看到黃瓊呈報上來的情況,心中還是有些失望。

  眼看著大考在即,朝堂上卻還在激烈的討論主考官人選。

  本來眾臣都以為非太尉黃瓊莫屬,畢竟這次舉薦制度改革,就是他極力主張發起來的。

  誰知事到臨頭,他卻堅辭不干,這下子,群臣都打起了主意,眼饞這個主考官之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