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四十七章 百姓流失事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開局綁架了隋煬帝

  沒過多久。

  在太原郡就已經傳出了有人拉到了親戚朋友前來定居的消息。

  然后……

  主公府當著當地百姓的面,給這些人發放了獎勵。

  一個人頭一石糧食,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

  看到真的能夠領到糧食,越來越多的百姓都加入了這個隊伍。

  太原郡和京兆郡有所毗鄰。

  每年都有大量的彼此通婚。

  要么是太原郡的嫁入京兆郡,要么是京兆郡的遷來太原郡。

  在政令公布的三天后。

  已經有好些個百姓……

  親自前往京兆郡。

  向京兆郡的親戚朋友們宣傳太原郡的好處。

  “姐,你就聽我一句勸吧,回來吧,咱們太原郡現在可好了,主公府執政以來,就免除了我們第一年的賦稅!”

  “不只這樣,兩稅法給咱們家都定了稅額,以后我們每年只要交兩次稅,每次稅只要交一點點錢,其他時候一點賦稅都沒有!”

  “而且咱們家還被分配了土地,你現在就算和姐夫他們一家人都回來,咱們家也養得起你!”

  類似這樣的事,數不勝數。

  許牧沒有明說。

  但他們都開始自覺宣傳起太原郡的好處。

  而事實上,太原郡的確是有非常多不同于其他大郡的新政。

  就連這一次的聯產承包……

  被推出來后,也讓不少精明的百姓看到了實惠。

  河南郡的那些高產種子已經得到了普及。

  他們對于這些種子的產量沒有任何懷疑。

  那么大一批農田,他們集中種植……

  豈不是說他們都成了地主?

  準確的來說,他們都成為了商賈。

  采取了集營的方式來種植大批量農田。

  農田日后所得,按照商賈的方式來分配。

  已經讓他們從固定的小農思想里脫離了出來。

  而這一次的拉人頭行動……

  短短七天時間。

  主公府就發放出去了三千石糧食!

  也就是說……

  足足有外郡三千人被拉入了太原郡。

  雖然人數并不多,不足以讓李淵和竇建德傷筋動骨。

  但……

  其中代表的影響,卻能讓李淵和竇建德重視。

  長安。

  得知了境內百姓流失情況的李淵再次召開了朝會。

  特地商討此次人口流失的情況。

  如今這個時間點……

  李孝恭率領二十萬大軍,剛剛抵達蒲州。

  正準備對蒲州進行動手。

  李淵沒想到河南郡又出了新動作。

  “陛下,臣已下令,讓兩郡邊境的守軍多加看守,防止境內百姓逃亡太原,同時也防止太原百姓進入我京兆!”

  大殿群臣首位的裴寂拱手道。

  李淵眉頭微微舒緩了一些,但依舊有些憂慮:“雖如此,但卻治標不治本啊!”

  他深知百姓的尿性。

  正所謂疏不如堵。

  百姓是有逆反心理的。

  你越不讓他去……

  他越覺得你在害他。

  就越想去。

  加上這一次太原郡的妖言惑眾,以分土地,免賦稅等條件來吸引……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動心了。

  如今京兆太原交界處的幾大郡縣的百姓蠢蠢欲動。

  即便一時能控制住,但長此以往……

  還是擋不住百姓的流失。

  “這個房玄齡也不知許牧是從何處而得!將河南太原兩郡的內政處理的井井有條,毫不見紕漏!”

  李淵凝望著裴寂,感慨了一聲。

  裴寂老臉一紅。

  連忙低下了頭。

  他深知自己處理政事的能力遠不如房玄齡。

  但被李淵如此一說,更加羞愧。

  “玄真也不太太過在意,朕只是隨口一提。”看著心腹老臣的模樣,李淵又安慰道。

  “只是以前朕之麾下,人才濟濟,何其之多,誰能想到今日……”

  李淵掃視著下方各大世家的大臣,嘆了口氣。

  實際上這些事,是從李世民叛變是開始轉變的。

  在這個時候,裴寂忽然提議道:“陛下,要不我們給毗鄰太原的那些郡縣也免除一年賦稅?”

  在這個時代,百姓對賦稅可以說是深惡痛絕。

  所以太原郡拉人才會如此簡單輕松。

  不然也不會出現那么多人為了躲避賦稅,逃到深山里去了。

  李淵聞言。

  略作沉吟,蹙眉道:“河南太原可以如此,因為他們建立了衛所,衛所之兵,閑時為農,戰時為兵,為農之時,可以自食其力,不費兵餉。”

  “為戰之時,又甚短,消耗兵餉不大,所以河南太原可以免除一年賦稅,而且……”

  李淵再次掃了一眼在座的所有世家。

  接著說道:“他們制定了兩稅法,所扣賦稅甚少,更不征糧食為賦稅,我京兆郡一旦免除一年賦稅,軍餉和財政該如何維系?”

  這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沒有糧食和錢的話……

  這些世家出錢嗎?

  顯然不現實。

  一次兩次可以,但讓世家來養他李唐的大軍,這些世家肯定要撂挑子不干。

  這一次朝議的結果……

  也是無疾而終。

  李淵并不敢舍棄世家,而討好百姓。

  在他看來,百姓只是被統治的,他統治天下,要依靠的,還是這些世家。

  甚至打下天下,都要依靠這些世家。

  太原與京兆交界的邊境。

  長安下令之后……

  已經開始禁止兩郡的百姓私自交流。

  甚至連通商都已經禁止了。

  起初兩天,還沒有什么百姓流失。

  但……

  在第三天的時候。

  一件震驚了長安的事再次發生了。

  在主公府的幫助下,一次性引導了一千多百姓集體偷渡到了太原。

  這些百姓都是京兆郡內對前往太原有意向的百姓。

  他們偷偷組成團,然后找人想辦法和太原方面聯系。

  最后得到太原方面的人接應。

  成功實行了大規模偷渡計劃。

  這件事情傳到長安后……

  李淵勃然大怒。

  直接呵斥裴寂:“裴相就是如此督管此事的?才幾天過去,百姓流失之事不僅沒有緩解,而且變本加厲!”

  “百姓背長安而向太原,是你之過也!”

  他這話的語氣說的非常重。

  嚇得六十多歲的裴寂連忙匍匐在地,磕頭謝罪。

  裴寂也沒有想到……

  這些百姓們逃往太原的決心這么大。

  被斷絕了交流后,采取了私自逃竄的方法!

  簡直是屢次禁不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