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
  緊接著,四十多位學生們對王通道了聲老師好。
  王通聞言,露出了笑容,看著這些學生,頷首道:“同學們好。”
  他這話一出,崔績身軀一顫,露出了震驚之色。
  要知道,王通身為當世大儒,已經很多年沒有收弟子了。
  哪怕是講學,他也從未收過弟子。
  大多數是點撥了一番,而那些被點撥的人,卻是自愿執弟子禮。
  對外,卻從不敢對人宣稱自己是王通的弟子。
  包括他。
  可是此時,王通的一句“同學們”,卻讓崔績心中掀起大浪。
  尤其是這還是一群……黔首百姓。
  他們能學到什么東西?
  他們除了種田,還懂什么?
  居然被王通統統收為了弟子?
  他們何德何能?
  一時間,崔績心中五味翻滾,在裴矩的拉扯下,坐在了一邊旁聽。
  隨后,就是正常的上課時間了。
  崔績深吸了一口氣,王通授課的機會難得,他也不由自主地打起精神,準備認真聽課。
  “那是何物?”
  只是隨后,崔績看著王通拿著一截白色的短木棍,在漆黑的墻面上,居然開始涂涂畫畫起來。
  “這叫做粉筆,那堵墻叫做黑板,是主公專門研究出來,給王先生授課用的。”裴矩對此倒是頗為熟悉,解釋道。
  他現在之所以對萬民城徹底歸心,主要是因為見到了王通。
  聽到了這個當世大儒講解的一堂課。
  主公府大樓每個房間里貼著的四為句,也是在王通的講解下,他才恍然明悟。
  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方向。
  “這一堂課你可得好好聽,很重要。”裴矩嘴角翹起,對老友崔績提醒道。
  崔績還沒應答,臺上王通便在黑板上,寫下了一行字。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看著這四句話,崔績神情一凝。
  這句話,他不是第一天看到。
  在他加入萬民城的第一天,就在主公府大樓里見到了。
  每個房間都有。
  而王通在寫完這句話后,便指著這句話,道:“凌象山,你來解釋下,這句話的意思。”
  接著,那個年紀最小稚子居然一點也不怯場,站在了凳子上,才堪堪露出了一個小腦袋。
  稚聲稚氣地說道:“老師說過,這是我們人生天地的根本所在。”
  “為天地立心,便是為天地塑造道德準則,讓世界能有序運轉。”
  “為生民立命,便是為百姓開創生存之基,讓百姓能安生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便是為歷代先賢延續文明,繼承經典,并且繼往開來,推陳出新。”
  “為萬世開太平,便是世界開創一個沒有戰爭,百姓能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
  在他說完后,王通便微微笑道:“你所說的,只是書本中記載的,并非你的志向。”
  “你們都是學堂開設以來,成績最優異者,經過了幾輪挑選,方才進入了為師門下。”
  王通望著下方四十多個學生,繼續道:“今日是為師給你們講的第一堂課,這堂課不講其他,只講志向!”
  緊接著,他便向在座的每個學生詢問起來他們的志向。
  “我要當大官!”
  “我要賺很多錢!”
  “我要讀很多書!”
  “我要變得跟先生一樣!”
  “我……”
  四十多個學生們,陸續說完了自己的“志向”。
  五花八門,稀奇古怪。
  聽完他們的志向后,王通不由莞爾一笑:“這些也不是志向,而是你們的目的,真正的志向……”
  他緩緩轉過身,在黑板上寫下了大隋兩個字。
  “你們可知,自己為何淪落到了萬民城?”
  提起此事,所有百姓們紛紛低下了頭。
  外界兵災四起,疫病橫行,旱災洪災更是數不勝數。
  時值亂世,不管興亡,都是百姓最苦。
  “沒錯,一切的根源,都源于這個亂世!”王通望著下方四十多個學生,沉聲道。
  “若不終結這個亂世,你們覺得,你們剛才所說……能實現嗎?即便實現了,能長久嗎?”
  王通繼續質問著這些百姓。
  這個環節,是許牧特意要求他加上的。
  就是為將來的萬民城,培養足夠忠誠,能奮力同心的人才。
  “有主公在,一定能終結亂世!”
  在下方的學生中,忽然有一個人說道。
  緊接著,一個接一個說道:“沒錯,有主公在,一定能終結亂世!”
  許牧給他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甚至說給他們帶來了一切也不為過。
  他們也知道,現在的主公,正在為了萬民城的未來,在外征戰天下。
  就是為了終結這個該死的亂世!
  “你們說的沒錯!主公一定能終結這個亂世,但……”看著這些百姓,王通流露出了由衷的欣慰之色:“主公可以終結亂世,但誰又能保證,幾百年后,我們的后世子孫,會不會再遭遇我們一般的處境?”
  “現在的我們,是幸運的,能遇到主公,可幾百年后,誰又能來拯救我們呢?”
  王通接連質問,把這些百姓問的啞口無言。
  是啊,他們無比幸運。
  能在亂世里,遇到主公,被帶入了萬民城。
  所以才能吃飽肚子,穿上棉衣,睡上棉被,擁有暖爐,住進石頭房子……
  “普通百姓可以不用想的這么長遠,因為幾百年后的子孫,不關他們的事,他們也管不到!”
  接著,王通的目光繼續流轉在每個人身上:“但你們不一樣!你們是為師的弟子!你們是讀書人!你們學習了大道理,你們掌握了學問,你們就要……學有所用!”
  “不然你們是為何而學?”
  最后一句話,問到了每個百姓的心坎里。
  萬民城的學堂開設以來,他們是經過了無數次考試,被挑選出來的“人才”。
  他們都背完了千字文,三字經,甚至有些人都開始嘗試學習先賢經典了。
  他們都有個共同點,喜歡學習,熱愛學習。
  不然的話,他們在學會了規定的千字文后,拿到了獎學金,便會選擇退學。
  畢竟……現在的學習,都要家里承擔學費,學堂不再包吃包住,也沒有獎學金可以拿。
  為何而學,四個字,傳蕩在教室里。
  不斷叩問著每個人。
  包括崔績和裴矩。
  他們想起了自己少年剛讀書時的情景。
  夫子來家中給他們授學,卻從未問過他們這番話。
  他們當時想的是,讀書,才能明理,才能高人一等。
  可如今的他們,都已經六七十歲了。
  經歷了世事滄桑的他們,比年輕人想的更多。
  “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崔績喃喃著這幾個字。
  這一堂遲到了幾十年的課,在大儒王通的教授下,一下子進入了他的心扉。
  他們不再年輕,已是半只腳入土的年紀。
  金錢對他們而言,已經沒有什么吸引力了。
  而仔細想想一生,卻發現自己并沒有什么可以稱道的。
  裴矩想了想,發現自己的一生,在未來可能會被世人稱之為奸臣。
  畢竟當年他為了保全自身,一直選擇諂媚逢迎。
  崔績想了想,發現自己的一生,就寫了一本《區域圖志》。
  寥寥無幾。
  未來史書上,估計他也是籍籍無名的那種。
  “不,不對,若老夫能夠完成主公所說的世界版圖,把東海之東,西域之西,突厥之北……這些地方都探索而出,刻畫出完整的世界版圖……”
  崔績一時間,仿佛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呼吸不由急促了起來。
  若他真能夠完成,未來的他,必定名流青史!
  裴弘大都要靠邊站的那種!
  而這一課,裴矩早就上過了一次,因此受到的觸動,遠沒有崔績這么大。
  不過當時的他,給自己重新制定了方向,就是打造一個遍布天下的情報體系,幫助主公……
  攻伐天下!
  終結這個亂世!
  他的前半生,當了一生的逢迎諂媚之臣,雖然未曾陷害同袍,但一直被世人所詬病!
  而歸入萬民城以后,見識了萬民城的種種之后,了解的越多,他就對萬民城,對許牧越有信心。
  在兩人進行內心反問的時候,其他學生們,則在王通的引導下,順利產生了一個正確的志向。
  “我的志向是輔助主公,終結亂世!”
  “我的志向是打造一個太平盛世!”
  “我的志向是百姓不再受苦挨餓!”
  眾人紛紛你一言我一語。
  說著各自的志向。
  而王通見狀,不由露出了笑容。
  這些百姓是淳樸的。
  只是欠缺引導而已。
  在學堂里,他將給他們引導向正確的方向。
  未來的他們,成長起來后,可以入職主公府,成為優秀的小吏。
  也可以加入軍隊,替主公南征北戰。
  總而言之,如主公所說,這些人,才是萬民城的未來。
  他要實現“四為”,必須要依靠他們。
  “還好主公和我都還年輕,有足夠的時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王通望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學生們,心中如此想著。
  這堂課結束后,崔績心事重重地走出了學堂。
  裴矩跟在他身后。
  崔績此時的狀態,像極了他聽到王通那堂課后的樣子。
  可走著走著,崔績忽然停住腳步,轉過身,看向裴矩,神情鄭重地問道:“萬民城真能終結亂世,攻破突厥,掃平南越,打穿西域嗎?”
  這一連串的發問讓裴矩一愣,思考片刻,深吸了一口氣道:“老夫以性命擔保,普天之下,若有人能終結亂世,必是萬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