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五章 這盛世,可曾如你所愿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開局綁架了隋煬帝

  陽城外。

  徐世績剛剛收到了李密的問罪,苦笑著搖了搖頭。

  和李密麾下那些老將不同,徐世績如今才二十四歲,在李密麾下,屬于最邊緣的一個。

  他在十七歲的時候便目睹大隋王朝飄搖直下,無藥可救,便投入了瓦崗軍,當時在翟讓麾下。

  兩年前李密入瓦崗,在斬殺了張須陀后,便是他力勸翟讓退位讓賢,奉李密為主公。

  甚至自發替李密收買人心,可謂是對李密忠心耿耿。

  但近兩年來,隨著各路反軍加入瓦崗,李密對他們紛紛委以重任,轉而對他愈發排斥。

  這一次,攻占洛口倉的大功,也與他無緣。

  只能被派遣到陽城之外負責盯守。

  “我豈會不知孫穎昨天夜襲?王世充養寇自重,借我瓦崗水漲船高,如今成了大隋兵馬大將軍,我若想立功,正要借孫穎此人方可!”

  放下了李密的問罪書,徐世績眸中光芒閃爍。

  在骨子里,其實他還是把自己當作了反賊。

  畢竟天下乃是大隋的天下,深入人心,瓦崗軍造反,名不正言不順。

  除非有朝一日,瓦崗奪取了天下,那么他們便是替天行道,順天應民。

  一直以來,他自負胸懷韜略,卻不被李密重視,連立功的機會都沒有。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李密越輕視他,他越沒有立下戰功的機會,無法展現自己真正的才能。

  而如今……

  徐世績望著十里外的陽城,嘴角翹起。

  此時陽城外部,連串的商船正在緩緩駛入,陽城守軍正在沿岸護送,防止他偷襲。

  而他,根本沒打算騷擾。

  “孫穎啊,你對主公造成的威脅越大,我的功勞就越大!”

  徐世績默默望著這一切,傳令全軍,不可輕舉妄動。

  在暴雨之后,他面對陽城守軍,一直采取觀望態度。

  他們挖掘護城河時,他在觀望。

  昨夜里他們奔襲洛口倉方向的后勤部隊,他也在觀望。

  等到李密他們都無法應對孫穎的時候,他立功的機會就到了!

  洛陽城,賀若莊。

  在送走了第一批商船后,許牧的心情非常好。

  一日四萬石的糧食,試問天下同行,誰能做到?

  如今萬民城的仙味居也已經步入了正軌,隱隱霸占了整個洛陽高端的餐飲市場。

  三大酒樓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昨日里,段玄坤甚至親自找上門,向范逐求和。

  許牧編篡的那個童謠,傳遍了整個洛陽城的大街小巷,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三大酒樓的丑陋面目。

  這個時代的百姓淳樸,這種八卦事件傳播得非常快,導致三大酒樓的生意每況愈下。

  所有人寧愿去仙味居排隊,也不去吃三大酒樓的殘羹剩炙。

  所以段玄坤請求范逐不要再推波助瀾,暗中操盤了。

  只要仙味居不再推波助瀾,百姓們很快就會淡忘這件事。

  久而久之,三大酒樓還能撿起一些老客人。

  畢竟整個洛陽城,酒樓市場非常大,遠非仙味居一家能夠獨占的。

  然而……

  范逐卻正色拒絕道:“不好意思,仙味居正打算在洛陽開第二家分店。”

  言外之意,便是仙味居要吃下整個洛陽酒樓市場!

  段玄坤聽后,面色陰沉,一句話沒說,直接拂袖離去。

  這些自然是許牧授意的。

  他的計劃里,就是進行行業壟斷。

  民以食為天,先從餐飲開始,壟斷整個洛陽城。

  因為這塊蛋糕實在是太大了,經過了許牧的粗略計算,洛陽城人口達到了百萬!

  而且能夠在東都洛陽居住的百姓,都小有資產,消費能力更是堪稱這個時代之最。

  所以他在永康里開的一個酒樓,絡繹不絕,每日盈利兩百貫。

  一月下來,便是六千貫的恐怖數字!

  而若是壟斷了整個洛陽城的酒樓市場,每日盈利甚至有機會達到兩千貫!

  一月下來,便是六萬貫!

  再晚幾十年的唐朝,將誕生形容富商的一句詩: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對許牧而言,若壟斷了洛陽城酒樓行業,不過是兩個月的盈利而已。

  想到這里,許牧在賀若莊又坐不住了。

  帶著王昭,許牧進城開始選址。

  首選人流量大的區域。

  逛了一上午,許牧便確定了東市和西市兩個地點,可以開設新酒樓。

  中午的時候,正好逛到了白馬寺,許牧干脆在白馬寺外的一個小攤邊隨便吃了點面餅,準備下午接著逛。

  三家酒樓,顯然不足以覆蓋百萬人群。

  要消化這些百姓的飲食需求,至少要八家仙味居。

  “這個面餅……”

  許牧咬了兩口,便覺得有點一言難盡。

  在隋朝,全國流行吃餅,甚至有的人家三餐都用餅來代替。

  只是平日里吃慣了仙味居的飯菜,許牧吃了兩口后,便覺得寡然無味,放在了一邊。

  倒是王昭,從不挑食,吃的津津有味,不多時,就把他的那份吃得干干凈凈。

  許牧正準備餓著肚子接著逛,突然看到小攤邊上,幾個乞丐小心翼翼地偷瞄著他桌上咬了一口的面餅。

  說是乞丐并不準確,許牧轉頭看去,發現他們居然都是小孩子,大約七八歲的模樣。

  被許牧盯著,他們連忙低下了頭,不敢和他對視。

  只是腹中不停咕咕叫著,還有喉結不斷蠕動,時不時偷瞄著他桌上只咬了一口的面餅。

  “洛陽城,還有乞丐?”許牧喚來了這個面餅攤的主人。

  面餅攤主連忙笑著解釋:“公子有所不知,這些人原本不是乞丐,應該是城外的佃農,前些日子漲了一場大水,沖毀了無數房屋,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他們能夠僥幸活下來已經是天公憐見了。”

  “似這樣的人,在白馬寺的南邊,還有不少,都聚集在那兒哩。”面餅攤主指著南面,唉聲嘆氣道。

  許牧臉色一皺,看著這所謂的大隋盛世,搖了搖頭。

  在亂世之前,隋朝有九百六十萬戶,總計約五千萬人。

  但到了唐初天下平定,統計人口,卻發現只剩下兩百余萬戶。

  雖然有不少變成了流民,無法統計,但因徭役,賦稅,戰亂,災害等原因,死亡的百姓,恐怕不計其數。

  “王昭,再買十斤面餅,給他們分發一下吧。”

  許牧低頭看了眼桌上被自己咬了一口的面餅,心情頗為沉重。

  “公子仁善,必然大富大貴,世代公卿。”面餅攤主露出了喜色,連忙說道。

  他方才一番感慨,正是這個目的。

  上白馬寺祈福的大多是貴人,這些貴人有的心善,憑借他幾句悲天憫人的感慨,大多數人都會在他這里多買些面餅。

  許牧一眼邊看穿了這個攤主的小心思,微微搖了搖頭,但也沒有揭穿。

  難怪這個攤主看到這些乞兒聚集在面餅攤附近,也不驅趕。

  “給。”

  王昭買了十斤面餅,拿著分給了這些乞兒。

  頓時引得一番爭搶。

  力氣大的多搶了些,力氣小的便只拿到了少部分。

  但每一個臉上都洋溢出了滿足之色。

  他們年紀都很小,因為長期挨餓,營養不良,導致面黃肌瘦,弱小的身子在風中搖搖欲墜。

  身穿著滿是破洞的衣服,這群乞兒得到了面餅后,居然沒有抓起來就吃,而是亮著小眸子,悄悄抬起。

  先前他們不敢直視許牧,現在也不敢,只是匆匆一瞄,便低下了頭,紛紛跪拜在地,朝著許牧叩頭。

  叩得非常響,實實在在地叩在地上。

  做完這一切后,他們便把面餅捂在了懷里,一溜煙地往南邊走了。

  許牧看著他們消失在了視野里,才緩緩站起身。

  “公子?要不要讓仙味居送些吃的過來?”王昭看許牧吃不慣路邊攤,輕聲說道。

  許牧還是看著白馬寺的南邊,擺手道:“走,我們跟上去看看。”

  雖然給了他們十斤面餅,但許牧還是想看看他們到底居住在哪里。

  是什么,讓這群十歲不到的小孩在白馬寺下乞討。

  而且得到了食物,居然不舍得吃,而是捂在懷里,帶了回去。

  當真正走到白馬寺南邊的時候,許牧望著眼前……難民窟,久久無言。

  尤其是他跟著那些乞兒回來,發現那些乞兒欣喜若狂地喊著“大人”,然后各回各家。

  說是家,其實不過是簡陋的,不能遮風,也不能擋雨的木框架搭建的臨時住所。

  連茅草都沒有幾根。

  隨后,各家中都傳來了歡笑聲。

  這些出門乞討的小孩,家中父母大多臥病在床,年少的他們便承擔起了家庭重任。

  而他們唯一能做的事,便是外出乞討。

  這些難民們看到穿著齊整的許牧走了進來,紛紛以異樣的眼光望著他。

  目光復雜,有驚慌,有害怕,有自卑,有希冀……

  許牧圍繞著難民窟逛了一圈,發現這個難民窟里,大概有一千余人。

  都是自發聚集在這里。

  因為遭了難的原因,洛陽官府也選擇了睜只眼閉只眼,沒有驅趕他們。

  而且災后通常都是疫病叢生,尤其是冬春之際,這些難民們,大部分人都染上了各種病癥。

  通常,在難民窟里,得了病的結果,只有一個。

  這是一個貧民和難民都不敢生病的時代。

  “老楊啊,這個盛世,可曾如你所愿?”

  許牧在心中長嘆了一聲,想起了還在萬民城的楊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