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零二章 二次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開啟國風時代

  李虎是個讀者,他擅長發現一些稀奇古怪,小眾,但是文筆和劇情都極好的書,紅樓夢,就是他發現過的,當時才幾章,現在已經是高掛在榜首了。

  因為一直壓著紅樓夢的九重天已經是過了新書期,不再參與新書榜的爭奪。

  今日份的文藝報準時的送到他家里。

  看到姜然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有點熟悉。

  因為知否知否這首歌的傳播,還是很普遍的,很多喜歡聽歌的,會注意到新歌榜的變化,哪怕是沒那么喜歡聽歌的,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這首歌。

  這首如夢令他知道,是音樂才子,姜然的作品,無論是做音樂,還是歌詞的創作,都是一流的。

  再加上這段時間,歌聲新時代已經進入了一線,所以,姜然的微博粉絲又增長了幾十萬。

  現在已經擁有二百萬粉絲的姜然,已經是個不大不小的公眾人物了。

  看了看這兩首詞,“看看,這才是音樂才子,哪怕是每個字都懂,連起來我看不懂也并不妨礙欣賞。”

  這兩首詞非常好,在他看來,尤其是那首如夢令,短短幾句,再加上知否知否這首歌曲的宣傳,他看到的第一眼,已經是在心里默默的唱了出來。

  如夢令是現象級的詩詞,無論在哪個朝代,在哪個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哪怕是不知道它好在哪里,看了之后,也會覺得有種滋養心靈的感覺。

  很快,一張文藝報就被他看完,上面的東西很有內涵,都是一些大學者的論文,或者是一些文藝報發現的一些可刊登,有思想,有靈魂的文學作品。

  讓人看了后,不會覺得食之無味,也不會覺得味如嚼蠟。

  相反,文學的滋潤,能夠讓人忘掉許多煩惱憂愁,如沐春風。

  翻過來打量一下,“什么東西,占了這么大的篇幅。”

  當他看到那幾個黑體大字的時候,腦子已經快轉不過來了。

  《紅樓夢》?

  這三個字他懂。

  但是為什么會出現在文藝報上?

  前一頁的版面是記錄文學作品,覆蓋面極為之廣,后一頁,幾乎都是《紅樓夢》?

  收錢了?

  他記得以前后一頁是歷史雜談來著?

  現在直接給取消了,來放置這本小說?

  每一次翻,都會有新的收獲,但是這并不是霸占文藝報這么大個版面的理由啊?

  文藝報自建國之初便是存在,負責收錄整個國家的文學作品,有濃郁的時代意義。

  各個地區都會設立文藝報,負責各個地區的作品收集,作品指導和修改,這樣的文學作品,很大一部分都是編輯們自己發現的,接受投稿,但是投稿的很少會通過。

  各地的文藝報,都是不同的,只不過作品確定之后,需要向總部審核報備就是了,只有每月一次的匯總,會由總部收錄進來各個地區的優秀作品,收錄成冊,幾乎就記錄在文藝報的歷史里了。

  可能真的是寫的好吧,才會被文藝報看上,并且收錄。

  抱著這個想法,他再一次的看了一遍紅樓夢的前五章。

  從甄士隱好了歌悟道,到林黛玉進賈府,再到金陵十二曲記錄的十二位女裙釵。

  “精彩,精彩至極。”

  紅樓夢好就好在能夠讓人看進去,節奏緊湊,發生了什么事情,一目了然。

  雖然形容詞多了一點,但是看的不讓人膩味,這也只能歸功于古人不會水。

  五章里交代了很多事情,也出場了極多的人物。

  這些人物,都有著各人鮮明的特色。

  網絡的更新比較快,他已經追到了最新章,對于紅樓夢的理解不限于這五章,但是,短短的幾章,真的交代了太多的東西。

  個性鮮明不說,每個人的神態,以及性格特點,都是一目了然。

  再到后面,王熙鳳毒設相思局,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這都是將人情世故體現的淋漓盡致,想來,作者的情商非常高,才能字字珠璣,寫出那么多段對話來。

  “紅樓夢能上文藝報不是沒有緣由的,作者是誰?”

  “姜然?”他錯愕了一瞬,不是“皆然”嗎?看來這個是真名了。

  但是,這個名字......

  他迅速的翻到了前面,兩首詞,果然都是出自姜然之手。

  “這還是人嗎?”

  不,是神吧!

  一次上了三部作品,文藝報自創立之初,也就只有王淮一人做到過了。

  那個時候,王淮意氣風發,一篇關于孔子的論文把儒學研究者的思想幾乎是倒過來翻譯,結合時代背景,以及思想對于現實的意義,幾乎是形成了現代儒學的思考方式,獨特的理念震徹文壇,引以為文壇領袖。

  “所以說,紅樓夢是歌手寫的?”這一刻,李虎覺得有些夢幻。

  什么時候,網文這一行,歌手都能來插一腳了。

  寫的還這么......富有年代感?

  如果不是真的親眼看到,很難把姜然和紅樓夢聯系起來。

  他打開了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在后臺編輯著。

  他推過一次紅樓夢了,那個時候,還是剛剛發布的時候,直接把紅樓夢推到了新書榜第二。

  號召力還是有的。

  《紅樓夢》的二次推薦。

  標題寫出來之后,他耐心地敲著。

  以往的推薦,都是寫一本書如何好,適合某種讀者,但是紅樓夢,反倒是不好推薦。

  怎么形容它怎么好?

  亮點太多了,無法描述。

  適合什么讀者?

  至少,在他看來,老少皆宜,男女不忌,適合全人類研讀的作品,光是里面的人情世故,就夠一個人拿捏的了。

  鳳姐見了劉姥姥會說,“親戚們不大走動,都疏遠了。知道的呢,說你們棄厭我們,不肯常來;不知道的那起小人,還只當我們眼里沒人似的。”

  劉姥姥只管回,“我們家道艱難,走不起,來了這里,沒的給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爺們看著也不像。”

  鳳姐,“這話沒的叫人惡心。不過借賴著祖父虛名,作了窮官兒,誰家有什么,不過是個舊日的空架子。俗語說,‘朝廷還有三門子窮親戚’呢,何況你我。”

  各色人物,人生百態,盡顯眼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