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四章 盧州月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開啟國風時代

  一首歌很快唱完,主持人緊接著開始報幕。

  姜然看了譚凱一眼,譚凱給了個加油的眼神,姜然就信步走上了舞臺。

  到了姜然這里,背景的風格有些變化,跟周鑫野的背景圖片完全不同,天上掛著的是一輪彎月,下面是一個小小的古代城市縮影。

  在凄冷的夜色里,顯得極為的寂寥。

  或許,姜然拿出來的每一首詞,都是寂寥的。

  每一首音樂,都是傷感無情的。

  畢竟,哪有人會在真正放松的時候聽音樂啊。

  都是想要在歌聲之中找到慰藉,找到那種靈魂上的共鳴,然后,可以借著共鳴來實現著精神上的永生。

  前奏響起,歌名也在大屏幕上浮現出來。

  《盧州月》

  這是一個很平常的名字,在眾多歌曲里面顯得毫不顯眼,甚至都沒有剛剛的妃子笑有吸引力。

  只有譚凱知道,這是一首很好聽的歌,并且,可能會創造一些新的奇跡出來,這首歌在他心中的位置,從姜然拿出來開始,又一次的刷新著。

  畢竟,姜然創造的奇跡實在太多了。

  從第一首戲腔的歌曲,到現在還被一些小眾的音樂軟件推崇備至,或者,在商場之中,能夠清晰的聽到,有《知否知否》的聲音傳出來。

  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或者說,是古風音樂的魅力,代表著一種典雅,嚴格來說,并不算國風,但是姜然把其中的詩詞單列出來,歌詞之中有著屬于這個國家的故事,或是顛沛流離,或是希冀,訴說著一段真情,這就是國風。

  古典詩詞是點睛之筆,很多人都會買賬。

  無論是那首聲聲慢,還是如夢令都是極好的。

  今天還要再加上一首名為浣溪沙的詞。

  再者,知否知否的曲調并不平淡比聲聲慢要強上一些更適合普及大眾。

  可以說,現在只要是上網聽歌的很少有人沒有聽過知否知否的了。

  姜然雖然也沒有大火,但是卻積累了一批很好的聽眾。

  姜然很明了的讓人想到了這幾首詩詞能夠給人們的審美方式帶來的改變。

  原來古典的詩詞這么美原來近現代,也能夠有人寫出這么絕美的詩詞,并且經典的讓大學者都嘖嘖稱奇。

“兒時鑿壁偷了誰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如今燈下閑讀紅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虛妄”

  在第一句,感情就已經帶入進去了姜然站在舞臺上仿佛有一種氣場,只要他站在那里,就是整個舞臺的中心,整個舞臺,都圍繞著他在轉動。

  聚光燈打在他的身上姜然很喜歡這種感覺,唱歌的時候沒有絲毫的分神,全神貫注。

“三月一路煙霞鶯飛草長  柳絮紛飛里看見了故鄉”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還在盧陽  一縷青絲一生珍藏”

  場面一度靜悄悄的在大屏幕的兩側,出現了歌詞所有人都享受在歌詞里面。

  略帶感傷的調子帶著一絲凄苦。

  這是一幅很美的景象卻帶著寂寥,像是空曠的一座城,心上的人兒并不在其中。

  城中,熟悉的,只有那三兩月光,糅合了故鄉的土壤,如同冰雪覆蓋。

  困頓,疲乏的身心難以找到合適的避風港。

  歌聲唱出來,仿佛見到了一位歸家的游子,半生沉浮之后,回到家鄉。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故鄉易辯,心情應是忐忑不安的。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還在盧陽。

  回到這座城之后,不禁感嘆世事變遷,感慨自己的顛沛流離,面對著故鄉的月,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拋于腦后。

  轉過身來,只剩下兒時玩伴的一縷青絲,一生珍藏著。

“橋上的戀人入對出雙橋邊紅藥嘆夜太漫長月也搖晃人也彷徨  烏蓬里傳來了一曲離殤”

  走入空城,迎面而來的景色,讓人倍感凄清。

  曾經走過的橋上,一對對身影淹沒過去,他們含情脈脈,他們往來穿梭,往事像是潮水一般,漫上心頭。

  月色下,景色倒是一如當年,只是心境,再也不是當初的那個少年了。

“盧州月光灑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太多的傷難訴衷腸  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一句的情緒唱起來有些遞進。

  所有人完全的沉浸在了故事之中。

  盡管姜然只是個講故事的人,卻也像是其中的那個歸來的遠客。

  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這是一種豁達,放下心結,和故人道一聲久違,兩者對坐,相顧無言,不知道說些什么,在眼神中,卻又像是訴說著一些當年的故事。

  緣分輕薄,少時不負,從而后,倒是不知何時能再見了。

“盧州月光梨花雨涼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家鄉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初見只一回,余生來世都幸會,故鄉的月,是難忘的,也是引人悵然的。

  因為一個人,愛上了一片月,一座城。

  這是無價的,仿佛所有的情感都容納在了月色當中,那些傷感的,難忘的,懷念的,顛沛流離的,以及少年熱血的。

  在月色的籠罩下,像是平添了一層寂寥,也像是浮上了一層薄紗,讓人心中凄苦,讓人彷徨無措。

  聲音落下,久久不息,余韻繞梁。

  姜然悵然的眼神,對上了大屏幕上的那一輪月光。

  月色如水,佳期如夢。

  讓人心中升騰起一片憐惜。

  很奇怪,眾人哪怕是有些看不懂文縐縐的歌詞,不熟悉其中的典故,也能夠體會到故事里面的一些內容。

  音樂是一種全人類共通得藝術,由此展開,含情脈脈。

  又是一首好歌!

  甚至不比《知否知否》差!

  并且,意境上,超出了太多了。

  幾位導師都是鼓起掌來,他們很難去評價這首歌,這是一首,真正的國風音樂!

  此前的國風,也只是一個新潮的代名詞,現在這首盧州月,讓他們能夠完全感受到那種國風級別的震撼!

  如果說知否知否,只是講述的一段感情的話,盧州月便是講述的是一段故事,完整的故事。

  歌詞,作曲,演唱,無一不是上乘。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