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禪機妙理,是他所參不透的。
  雖然盡力的在想,但是卻越發的覺得,這里面蘊含的東西太過于深奧了。
  淺薄和渺小,在詩句面前,顯露無疑。
  這是一首簡單的詩,并非是姜然最為拿手的婉約詞,但是都是一樣的清麗,如同一杯水一樣,雖然看似平淡寡味,但是卻可以廣博到極致。
  “拍下來吧,留做紀念。”江妍笑著說道。
  邱健點了點頭,拿出手機,像素調到最高,畫面由此定格。
  一行小詩,清秀雋逸。
  從詩詞的角度上來看的話,這首詩完美到了極致。
  欣賞了一會兒桃花,按照江妍的意思拍了很多張照片,有兩人自拍,也有大和尚給兩人拍的。
  大和尚倒是笑盈盈的看著兩人,絲毫沒有什么誤入世俗的感覺。
  緊接著,邱健將照片發給了王淮。
  ......
  王淮是個著名學者。
  詩詞歌賦,整個古代文化之中出現過的烙印,他都一清二楚,引經據典,更是體現在了生活中,五十多歲的年紀,依舊是儒雅如昔。
  一襲長衫,這是他父親留給他的禮物。
  家中是書香門第,祖父更是乾元年間的狀元。
  只不過時代更迭,學問已經不再是入仕的唯一條件了,他也只想潛心專研學術,所以,選擇了雷州大學,這個詩卷氣沒有那么濃郁的地方。
  由于這里上個年代一直被軍閥所統治管轄,到了近代,雖然沒有以前的盛況了,卻依然保留著尚武的習慣。
  國術。
  從來沒有沒落,在早些年間,西洋的大力士,倭國的鬼武者,都曾敗在過雷州名不經傳的小武館的館主手上,這里臥虎藏龍,傳奇從未沒落。
  這樣一個氛圍中,讀書人是最受人尊重的,他們崇尚知識,深知自己這一代是糙人,不想下一代也和他們一樣,胸無點墨。
  所以,王淮這樣的大學者,幾乎在雷州境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此刻,他正在拿著筆,慢慢的寫著什么。
  字跡已經是完全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什么地方落筆,什么地方該頓,什么地方該揚,都是自成一家,如果姜然在這里的話,一定會驚訝于,王淮的書法,已經是邁入了宗師之境!
  而,此刻王淮寫下來的,正是如夢令!
  “一首聲聲慢,已經可以稱為千古絕唱了,另一首如夢令,哎,現代的婉約派大家啊。”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是多美的意象啊,能寫出一首詞,是巧合也說不定,另外一首,就是真才實學了,年輕人總是充滿著朝氣。”
  這個世界上并不缺少天才,在初唐,有位英年早逝的人物,僅僅是二十余歲,便是寫下了傳世的千古名篇騰王閣賦,引一時動蕩,可謂是才氣沖霄。
  所以說,姜然能夠寫出這等詞,并不讓他意外。
  甚至還讓他有些驚喜。
  “可惜了,這樣的人才,不是出現在雷州。”王淮輕輕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他倒是有些羨慕翟斌了,一個云州的未來學術界梁棟,現在已經是初露崢嶸了。
  憑借著這一手婉約派的詞,天下之大,皆可去得。
  微信上浮現出一行消息,他看了看,是邱健。
  他的學生。
  平時雖然不怎么聊,但是還是有些了解的。
  邱健也非常喜歡詩詞古文,兩人算是合得來。
  “這小子,給我發什么消息了。”王淮輕輕地放下手中的筆,手機滑動,剛剛點進去,便是看到了一張照片。
  “什么照片,風花雪月?”王淮臉色輕輕地抽了抽。
  上面,分明是他和他女朋友在那里親昵的在桃花林里拍照。
  郎才女貌,身后還有一個大和尚做背景板,兩人倒是玩兒的很開心。
  看著那張照片,王淮的臉扭曲到了一起,一臉的嫌棄。
  剛想說點什么,就見到,“對方撤回了一條消息。”
  “發錯了,尷尬......”
  緊接著,又是發過來一張,這次,王淮再次的點進去。
  那是一面墻壁。
  墻壁上,是一首詩。
  點開了圖片。
  “這個字不錯,有一種自己的風格了,但是還不成熟,應當是剛剛融會貫通,走出自己的路。”王淮看到了字跡之后,便是點頭。
  字跡雖然還修煉的不到家,但是實力,還是很棒的,至少,能夠從前人的基礎上加以改良。
  能夠走出自己的路的大家,哪一位都是基本功無比扎實,水滿則溢,溢出來的那部分,才是自己的。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僅僅是兩句,便是讓他眼前一亮,人間,對應著山寺,這是一種常見的對比寫法,但是,卻是襯托出來山寺的縹緲出塵,另外,人間芳菲已盡,山寺的桃花剛剛開放,四月,是了,可見詩人很注重細節。
  這兩句寫得很好。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王淮一巴掌猛然拍在了桌子上,“絕了,絕了!”
  “千年以后,這就是名句啊!”
  他完全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么,悵然若失,失魂落魄之中,找到了一絲慰藉,卻有種柳暗花明的感覺。
  對比,這種對比的手法,運用的是出神入化!
  一個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和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對比,兩者比對之下,顯示出了一重驚喜,再者,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又是第二重的驚喜,一個是桃花帶來的,一個是春意帶來的。
  峰回路轉,春意并沒有消逝,而是轉到了這里。
  想到剛剛的那片小情侶拍照的桃林。
  詩人應該就是寫的這里吧。
  真是將景色和情緒描寫的淋漓盡致。
  讓人拍案驚絕。
  “這種對比手法......”王淮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透露出濃濃的驚喜,“是姜然,沒錯了,這種對比手法,如夢令之中也是這么用的。”
  如夢令之中,寫的是詞人自己和卷簾人之間的對比,一個愛花惜花,另一個并不在意,只說道一句“海棠依舊。”
  海棠確實依舊,但是,卻已經是憔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