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始言封賞,群臣神情盡皆一正,
  “眾卿,朕該如何封賞對匈奴鮮卑一役的諸將啊”
  “陛下”,袁隗走出,以主職大漢兵事的太尉身份,首先諫言,“臣以為,此役一眾將領,都應厚賞”
  此言一出,天子目光立時頓住,
  他說重賞,這便是定了基調,可太尉袁隗,卻諫言厚賞,這其中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對此,
  群臣明顯分為了三派,
  以袁逢和袁隗為首的袁氏一黨,開始摩拳擦掌,既然太尉需要卡住劉備的仕途,他們自然要跟隨著出力,
  而以司徒楊賜和衛尉楊彪為首的楊氏一黨,則眼瞼偏移,明顯想要置身事外,
  宗正劉齊和光祿大夫鄭玄勢孤力薄,看向袁隗的目光飽含深意,
  袁氏此舉,
  朝堂上的三個派系,被劉備一下就看了個通透。
  “太尉覺得,該怎么個厚賞法啊”,天子面色如常,語音也聽不出喜怒,
  袁隗回道,“啟稟陛下,劉備以軍候之身立如此大功,當官升四級,進位封號將軍,賞萬金,
  其麾下立下大功的關羽張飛,可晉校尉,賞千金,
  作為關張副手的吳懿夏侯蘭,可晉軍司馬,一任屯長,可晉為軍候,其余人等,按功勞大小賞以錢糧”
  說罷,
  袁隗還看向劉備,滿臉真誠地道,“玄德認為如何?”
  見劉備被他反將一軍,天子目光不由得微微瞇起,
  這一招太陰損了,
  袁隗這是陽謀,明堂地告訴一眾朝臣,我就是在阻劉備的封侯路,
  只是其手段之高明,讓人難望其項背,厚賞劉備一眾麾下,挾眾意而施壓,削劉備這個主將之功,
  劉備若是因此點頭,封侯之事就此作罷,剛好中了袁氏下懷,
  可若是劉備拒絕,于袁氏一門也是好處多多,
  今日之事必然會外傳的,若是其麾下知曉劉備為了封侯,必然會因此背得離心,
  我等追隨你拋頭顱灑熱血,到頭來你卻只為自己,斷卻了所有人的高位,如此行徑,還值得我等追隨?
  最嚴重的是,他在軍中的威望,必然會因此大損。
  劉備陷入兩難,人心不可負,否則他未來的道路勢必艱難,若是袁氏再繼續推波助瀾,他的名聲就徹底臭了,
  可若不能封侯,國運無法臨身,他的未來就要重蹈原有的覆轍,勞碌半生一事無成,
  看向袁隗,劉備的目光終于多出了一絲慎重,這些久經政壇的重臣,能爬到現有的位置,真的沒有易于之輩啊!
  “陛下,臣以為太尉此言,萬萬不可”,劉齊走出,最先開炮,
  “宗正何出此言?”
  “陛下,按我大漢軍制,為將者不可無統御神通,劉備正值年少,進位中郎將都不能,至多可為一校尉,封號將軍一說……實屬荒謬”
  你不是抬高劉備一任麾下逼迫劉備低頭嗎?我也從根源上跟你掰扯,劉備都止步于校尉了,他一任麾下,晉職能比劉備還要高嗎?這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職位無法晉升,如此大功又不可不賞,那就只能是封侯了。
  深深地看了劉齊一眼,袁隗心里一陣可惜,
  他不傻,知道自己是阻止不了天子和萬民的意志的,劉備立下如此功績,若是不能封侯,天下民意沸騰,就算是天子也扛之不住,
  但若是劉備自己放棄,世人自然不會妄言,所以他才把主意打到了劉備身上,
  只是此局,卻被劉齊破了。
  劉備感激地看向劉齊,終歸是自家人才靠得住啊!
  “宗正,劉備官位既然無法晉升,那該如何啊?”,天子一臉難色,演技入木三分,
  “陛下,臣以為,劉備雖晉升校尉,卻難以表其功之萬一,不封侯不足以激勵軍心,不封侯不足以慰天下民意”
  “宗正此言,大善”,鄭玄走出,作為劉備老師的他,終于也下場了,“陛下,劉備破王庭,毀神殿,得祭天金人,斬左谷蠡王,俘虜匈奴三巨頭和鮮卑王,讓匈奴鮮卑二族奉土獻民”
  “如此豐功偉績,足以與霍驃騎比肩矣”
  “臣附議”,蔡邕走出,讓人意外,他可是楊賜一派的人,
  見蔡邕這個老好人表態,楊賜嘴角抽了一抽,
  伯喈這人吶!就是太過良善了,凡事只求公心,因而樹敵不少,仕途也是一波三折,
  “臣~附議”,司徒楊賜跟著走出,群臣都知道是為何,若非蔡邕,楊氏一般是不會主動與袁氏杠上的,
  “臣附議”,老子都走出了,作為兒子的楊彪自然再不能裝傻,跟著附和,
  隨即,
  楊氏一派的人,都跟著走了出來,
  大勢已定。
  袁氏兄弟見此,目光看向了天子下首的張讓,若是宦官一黨出手……
  可今日的張讓,卻是極其的乖巧,并不插言,
  天子的意志,他早就摸清了。
  “司空,你意如何?”,見袁逢久不出聲,天子開口問詢,
  袁逢走出,“啟稟陛下,臣~無異議”
  “哈哈……眾卿忠心恤國,朕心甚慰啊”
  “陛下圣明”
  見此,劉備吊著的心終于安穩的回到了肚子里,
  瑪德,朝堂爭鋒,自己還是太嫩了。
  “劉備聽封”,天子朗聲,目光看向了劉備,
  劉備急忙拜伏在地,
  “劉備作為皇室宗親,無負我強漢威名,破王庭,毀神殿,得金人,斬殺左谷蠡王,俘匈奴大單于與左右賢王,擒鮮卑王檀石槐,功高蓋世,今晉為奮威校尉,入北軍聽用,封中山縣侯,食邑中山縣,欽此”
  “臣謝天子圣恩”,劉備拜伏,體內突然鉆進了什么東西,躥起了汩汩暖流,
  他感應到了龍魂的歡快,似乎……多出了一種靈性。
  “玄德,你今后當繼續奮進,勿要辜負了朕”
  劉備頓時表態,“臣必萬死以報陛下”
  “呵呵……平身吧”
  “謝陛下”
  劉備在一眾朝臣的艷羨中起身,縣侯啊,以后他們遇上,都得稱上一聲中山侯了,
  “擬旨,此番進擊草原的關羽、張飛,晉軍司馬,賞萬金。吳懿、夏侯蘭晉軍候,賞五千金。其余人等,由劉備自行擢用封賜”
  “陛下圣明”
  天子沉吟了一下后,又道,“擬旨,涿郡郡守侯其有用人之明,晉為幽州從事。北軍主將朱傕,討伐鮮卑有功,加封為護鮮卑中郎將,賞萬金,即日班師回朝。并州丁原將功折罪,不賞不罰”
  “陛下圣明”
  散朝后,
  群臣走出大殿,
  劉備這才得以朝老師鄭玄行禮,“弟子見過老師”
  “哈哈……玄德今日封侯,老師慰甚”,鄭玄笑出了聲,從未有過的快意,
  一眾朝臣也紛紛恭賀,
  “恭喜中山侯”
  “賀喜中山侯”
  劉備一一回禮,雖身著戎裝,一身的文氣卻散發了出來,
  這時劉齊也走近了前,“中山侯立此功勛,不愧是我皇室宗親吶”
  “族叔謬贊,備受寵若驚”
  “哈哈……老夫這可不是謬贊,你而今可是我宗親之驕傲”
  他是由衷而發,隨著漢室的逐漸式微,他們這些宗親的威望也都有所下降了,如今劉備重振皇室之威,他們都跟著沾光。
  劉備笑笑,看到走出的蔡邕,朝鄭玄和劉齊一禮后,他快步走上了前去,
  “學生劉備,謝蔡師剛才在朝堂上仗義執言了”
  蔡邕回了一禮,“中山侯不必如此,你為漢家立此功勛,老夫也不過是秉持公心罷了”
  “蔡師忠君恤國,當是我輩之楷模,請再受學生一拜”
  劉備作揖,蔡邕坦然而受,忠之一字,是他一生的堅守,忠于君,忠于民,
  待劉備直起身,他才展顏道,“中山侯若是有瑕,以后可來老夫府上走動”
  “學生必定叨擾,求學蔡師”
  鄭玄這時也走上前來,“伯喈今日可有空暇,我等邀幾個老友一起小聚一番”
  “康成兄相邀,邕不敢辭”
  “如此甚好,老夫說不得也要去討杯酒喝了”
  “宗正能致,鄭玄必掃榻相待”
  劉備靜靜地聽著幾人交談,并不插言,
  這時,
  吊在最后的盧植走了出來,劉備背對著他沒有發現,鄭玄幾人交談甚歡,也沒有看到他,
  等他臨近玉梯后,劉備才看到了他的背影,急急的追了上去,
  鄭玄幾人一愣,也看了過去,
  “鄭老師”,劉備呼喝,追上了他,
  鄭老師?
  這個稱謂,讓未走遠的一眾朝臣詫異,
  盧植轉過身,有些意外,
  “中山侯這是……”
  劉備笑容真摯,“弟子劉備,見過盧老師”
  所有人見此,面色都變了,
  后方走上前來的鄭玄幾人,面色也都僵住,劉備如此行徑,為何?
  他的老師可是鄭玄,卻對另一個人摯弟子禮,自稱弟子,這于鄭玄而言,是背叛,
  盧植也是慌了,鄭康成大概會殺了我吧!
  “中山侯莫要如此,你的老師是鄭玄”
  劉備自然清楚自己的行徑,回道,“盧老師容稟,弟子雖無緣被收為入室,只以旁聽生的身份在您門下求學,但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備受盧老師教誨良多,此恩~不可或忘”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蔡邕在后低喃,看向鄭玄的目光,多出了一股酸意,
  “鄭康成,你有如此弟子,邕嫉妒啊”
  這這個極重品質的時代,劉備所表現出來的恩義,讓他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