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03章 誰害死了盧象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末乞丐皇帝

  這次秦宇不但舉行了隆重的誓師大會,還發布了一道檄文,大概意思,自然是狠狠地對崇禎和文武官員貶低,抬高自己。

  軍事永遠和政治脫不開干系,這點秦宇還是知道的,以前他是流寇,自然可以不考慮,但想得天下,政治上就不能忽視了。

  莫說像老將那般,搞個三分政治,七分軍事,或者是某黨的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但兩分政治,八分軍事還是要搞一下的。

  張嫣卻被那勞什子檄文氣得不輕,若眼神能殺人,早將臺上威風八面的秦大王殺死了數百遍。

  事實證明,這道檄文的威力還是很大的,因為當即就有數名秀才改名加入了華軍。

  可見隨著檄文擴散,今后怕不是會有源源不斷的有識之士來投奔。

  秦宇自然是歡喜,心里也是感慨,來到河南,一路上他雖然救濟災民,沒有亂殺大戶,但始終沒有有功名的文人來投奔,就連一個李巖還是紅娘子硬綁來的。

  現在他打出了顧全大局,北上打韃子,當即就有秀才文人來投奔,可見中華從來就不缺熱血之士。

  第二天,也就是大明崇禎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秦宇就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渡過了黃河,向東北而去。

  1000親衛營打頭陣,然后是7500名步兵和6000名火器兵,最后才是5000戰兵,以及1000女兵和1000工兵,總計兩萬兩千余人。

  這次大軍是輕裝前行,只帶了半月的糧草,由3000多匹騾馬馱著,晚上露宿也是選大一點的村鎮。

  秦宇這邊大軍剛渡完河,孫傳庭就收到了消息,一百多里快馬也只需半個多時辰。

  “你們當真沒看錯,渡河的全部都是賊軍主力?”

  “回督師,屬下敢用性命擔保,絕不會看錯,兩萬多人幾乎人人都有甲胄刀槍,軍陣嚴整,渡河時井然有序,絕非普通士兵可比。”

  “好,賊軍北逃,傳本督軍令,大軍即刻渡河,追剿賊軍!”

  “末將遵命!”

  孫傳庭大喜,頓時大喝一聲,一眾將領都是齊齊抱拳,沒有一人敢站出來質疑。

  同樣,于當天天黑之前,兩萬多人就從鄭州附近渡過了黃河。

  顯然老孫早就做好了準備,只等秦宇動身。

  可同樣是兩萬多人馬,孫傳庭這支才編練了一個多月的新軍,就顯得有些亂糟糟,比起秦大王的兩萬精兵,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次日,兩位主帥就像是商議好似的,非常的有默契,孫傳庭又率先帥著兩萬大軍直接北上向著大名府殺去。

  本來若孫傳庭不上道,繼續等華軍先動身,秦宇還打算派人去暗示一下他,現在見他率先動身,不由得暗道,名臣果然不是吹出來的。

  于是也不耽擱,帶著兩萬人向東北而去。

  孫傳庭此時已經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秦宇先渡河給了他一個借口,自然不會再計較誰先動身,因為算算時間,盧象升已經被圍七天了。

  鄭州到巨鹿,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整整五百余里,孫傳庭帶著大軍幾乎日行七十里。

  雖然由于秦宇的搗亂,讓兵部尚書楊嗣昌,提前離京前往湖廣收拾八大王。

  但盧象升和他的天雄軍,依然如歷史上那般被圍困在巨鹿附近的賈莊,所以盧象升的死和楊嗣昌當真沒有關系。

  也不存在盧象升主戰,楊嗣昌主和,見死不救將盧象升害死在賈莊。

  因為清軍都已經入關了,正在往南攻城掠地,這時候說議和那不是笑話嗎?

  何況楊嗣昌人在京城,是戰死和根本由不得他說了算,也由不得崇禎說了算。

  而是由統領大軍的盧象升和高起潛說了算。

  其實真正害死盧象升的,還是剛剛接任宣大總督的陳新甲,也不知他出于何種心態,從事后他被崇禎斬殺,楊嗣昌,高起潛卻相安無事,就能窺見端倪。

  畢竟盧象升的戰死,對大明軍民士氣的打擊,那絕對是無法承受的。

  盧象升是總督天下勤王援軍,起因就是韃子入關了,結果連督天下援軍的總督,都被人家韃子弄死了,這簡直就是將臉打得啪啪作響。

  按照崇禎的性格,誰害死了盧象升,不殺他九族才怪。

  與歷史上一樣,得知韃子分兵兩路南下,盧象升立即就建議同樣分兵兩路追擊。

  因為敵方分兵,明軍最好的選擇也是分兵,否則各自防守一地,勢必會被各個擊破,追擊一路,另一路又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而此時集結在京城附近的各鎮兵馬共有七萬多,真正的韃子卻只有兩萬多,兵力上絕對占據著優勢。

  崇禎也采納了盧象升的建議,分兵追擊,由監軍高起潛率領三萬余大軍,沿河間府南下,追擊韃子左翼兵馬。

  盧象升率領四萬余大軍,沿保定,真定府南下,追擊韃子右翼兵馬。

  高起潛也知道自個兒的本事,明白在野戰中,是絕對打不贏韃子的,所以行軍拖拖拉拉,畏敵不前,壓根兒就沒想和韃子野戰。

  作為擁有不凡軍事能力的盧象升,自然也明白這點,本就打著高起潛只要牽制住韃子左翼就行,等他收拾完右翼后,再合兵夾擊左翼。

  所以說,說高起潛不救援盧象升,那絕對是鬼話,無非就是那些文人將鍋又扣在太監身上罷了。

  因為盧象升竟然敢追,還積極尋找韃子右翼兵馬決戰,作為一名統帥,那絕對是有把握在野戰中戰勝對方的,絕不會拿大明的精銳去開這種玩笑。

  不然被圍了,還要另一路大軍救援,那干嘛還要分兵?這不是坑隊友嗎?

  畢竟韃子的右翼兵馬可沒有聯合左翼圍攻盧象升,而是僅憑右翼兵馬就將盧象升圍困在了賈莊。

  事實是盧象升被圍在賈莊,高起潛還在天津裹足不前,兩地相距千里之遙,根本就來不及救援,不救援高陽倒是事實。

  盧象升也確實有把握在野戰中戰勝韃子右翼,起碼能拼個兩敗俱傷,重創韃子。

  因為此時盧象升統率著大同,宣府,山西三鎮兵馬,外加山西巡撫標營,大同巡撫標營,和他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天雄軍,近四萬大軍。

  所以才急吼吼的南下想找韃子決戰,卻一直找不到。

  而這時,陳新甲卻傳來敵報,說賊軍已過龍泉關進入了山西。

  盧象升自然想不到陳新甲一位封疆大吏會謊報軍情,聽說賊軍都過了龍泉關,立即就讓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大同山西巡撫標營回援山西,打算自己則帶著天雄軍東進,與高起潛夾擊韃子左翼。

  畢竟山西不比河北南部,韃子長年叩關,但沒過兩日,山西的一監生,又傳出韃子主力在石門附近,一部甚至都過了固關,進入了太原府。

  這導致盧象升誤認為韃子右翼又分兵了,于是急急忙忙的帶著天雄軍南下,直撲石門,欲與韃子決戰。

  可當抵達石門后,才發現韃子根本就沒有過固關入山西,而是南下了,只得又繼續南下追擊。

  結果在巨鹿附近遭遇韃子的右翼大軍主力,直到此時,才發現韃子并沒有分兵入山西,奈何為時已晚。

  最后一場大戰,由于身邊只剩下了一萬多天雄軍,韃子卻足足有萬余騎兵和數千漢兵,寡不敵眾不得不退往賈莊,因為巨鹿縣城早已被韃子封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