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四十八章 身份洗白,老子不是太監(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合伙人

  宮后苑,堆秀山,御景亭。

  周皇后和朱媺娖相伴崇禎左右而坐,沈浪坐在崇禎對面,王承恩則在一旁服侍。

  場面一片和諧,似乎絲毫不關心外面正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假太監事件。

  假太監的當事人沈浪竟然還好好的坐在這里,這要是讓外人知曉,恐怕會瞬間驚掉眼珠子。

  而知道沈浪假太監身份的人,除了不在場的太子朱慈烺,其他人都在這里了。

  這些都是崇禎最信任的人,若是沒有崇禎的允許,他們肯定是不會泄露出去的。

  那這件事情突然被曝出來,難道是崇禎授意的嗎?當然不是。

  倒是被有些人給猜中了,沈浪假太監的身份被曝光出來,確實是沈浪自己推波助瀾的結果。

  原因很簡單,他想要洗白這個身份。

  對于一個現代人來說,太監的身份比頭上頂著一片青青草原還讓人難以接受。

  當初沈浪捏著鼻子給自己安上一個宦官的身份,就是為了更快的上位,然后盡快的做些實事。

  若是沒有自己這么巨大的犧牲,哪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老子為大明付出的犧牲太大了。”

  沈浪不止一次這般想著,所以他每時每刻都想著怎么摘掉太監這頂帽子。

  直到這次滅清回歸,他覺得時機到了,若這次都摘不掉,那以后就更難了。

  所以,他毫不猶豫的向崇禎提出了此事。

  崇禎立即應允并支持,畢竟這可是自己未來的女婿,若沈浪無法洗白太監的身份,那接下來怎么迎娶娖兒?

  周皇后也大力支持。

  可是,崇禎即便是皇帝,整個大明也不是他的一言堂,不是他一張嘴就可以將這件事情直接揭過去。

  所以,此事還需要小心運作一番。

  前段時間,《明報》每期至少有一半的版面都在為沈浪造勢,大力宣揚沈浪這幾年來的各種事跡和數不清的功勞。

  同時,又編排一些劇目在全城進行巡回表演,讓沈浪的形象更加光輝高大。

  錦衣衛還在暗中將輿論向沈浪這邊推動,引導人們對沈浪更加崇拜。

  在這樣一番聯合操作之下,幾乎全城的人都對沈浪敬畏有加,將沈浪當成了拯救大明于水火的天縱之才,是大明的大英雄。

  時機差不多后,再將沈浪是假太監的事情放出風去,然后就鬧出了如今沸沸揚揚的假太監事件。

  崇禎將剛才從下面呈上來的一份奏報推到沈浪面前,笑道:“你看看,這周萃菴為了你,可是連自己的前程都不顧了。”

  沈浪連忙拿起來看了一遍,原來這是在遼東的周遇吉通過無線電給自己求情的話,句句動人肺腑。

  沈浪大為感動,因為周遇吉根本不知道事情的原由,只是單純的從道義和感情上來為自己求情。

  一般人恐怕是唯恐避之不及,要是心再黑一點,坐到周遇吉這個位置,還巴不得壓自己一頭的沈浪倒下,這樣自己就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了。

  但是,周遇吉卻沒有。

  而且他其中的一些話說得很直白,甚至都沒有顧及到崇禎的感受,這要是計較起來,他自己都要惹禍上身的。

  沈浪感嘆一聲:“這是一個很純粹的人,不為私利,不為前程,只為心中的那份坦蕩。”

  崇禎笑道:“你們兩人倒是惺惺相惜。”

  沈浪連忙道:“周萃菴的性子陛下也清楚,不會官場上的那些彎彎繞繞,一個典型的職業軍人,有時候說話不過腦子,容易得罪人,還望陛下不要和他計較。”

  崇禎故意臉一板的道:“幸好這些話只有我們這些人知道,要是他在朝堂之上,當著百官的面這般說,看朕會不會和他計較。”

  “什么叫只是讓朕的顏面有失,難道朕的顏面在他周萃菴的眼中,就這般一文不值?”

  沈浪苦笑:“陛下息怒。”

  周皇后也在一旁插話道:“咱們大明就需要沈大人、周大人這般純粹的人,他們不比那些只會討陛下歡心的人強百倍?”

  “如這次攻訐沈大人的那些人,有幾個是真正為咱們大明著想的?”

  “連臣妾都能想到那些人肯定以為是陛下要查辦沈大人,所以才想討陛下歡心,不遺余力的肆意攻訐。”

  “若陛下不加以遏制,黨爭恐怕又會死灰復燃。”

  周皇后很少在政見上發表言論,但這次還是有些忍不住了。

  畢竟這次的事件直接牽扯到了拯救大明、拯救自己一家于水火的沈浪,這可是朱家和大明的大恩人呀。

  而且,沈浪還是自己的未來女婿,自家人不幫自家人,幫誰?

  更有甚者,竟然提議將自己的未來女婿施以宮刑,簡直豈有此理。

  若不是有些說不出口,周皇后真的恨不得請求陛下將這些人統統給閹掉,這些混帳太惡毒了。

  沈浪也記住了這些家伙,他娘的,簡直不是人啊,這些文人搞起人來,一點不比錦衣衛遜色。

  不過,任由那些渣渣怎么都不可能想到,他們根本不是在與沈浪一人對抗。

  而是在與沈浪、崇禎、周皇后、太子、公主、錦衣衛、甚至是東廠一起抗衡,這簡直是最強天團了。

  而且,他們還是在明。

  不過,沈浪和崇禎也沒有大意,所以這幾天也是讓錦衣衛繼續引導輿論。

  京師百姓并沒有因為假太監事件對沈浪抱有什么惡感,反而都很同情。

  畢竟沈督師的功勞太大了,若是因為這件事情受到嚴懲,那是大明的損失,軍中將士恐怕也會寒心。

  收到錦衣衛調查的反饋,沈浪和崇禎都覺得火候差不多了。

  于是,崇禎親自出手了,他在《明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敘述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一時間引起巨大轟動。

  原來,假太監事件是沈浪不想再欺瞞陛下,主動到陛下面前真心悔過而自曝出來的。

  所以,若是沈督師不主動說,根本沒人會知道。

  同時,崇禎還在文章中寫到,沈浪這幾年在宮中,除了隱瞞未凈身的事實之外,并未做出任何出格之事,更沒有做任何對大明不利的事情。

  反而在大明遭遇巨大危機時,挺身而出,為大明滅虜平患沖鋒陷陣,嘔心瀝血。

  另外,崇禎表示自己也相信沈浪是真心悔過,不然沈浪完全可以在遼東的時候說,而不是選擇在回京之后。

  這樣一說,大多數人都瞬間明白了,在遼東時,沈督師可是手握二十萬精銳之軍。

  若是在那種情況下請求陛下赦免其罪,陛下恐怕也要三思吧。

  可是,沈督師并沒有,反而僅率軍兩萬回京,然后只身入宮在陛下面前陳述此事,這是何其的真心啊。

  一時間,所有人對沈浪更加敬佩和同情。

  而在文章最后,崇禎公開表示,自己雖然有些憤怒,但對沈浪這個忠義又能力出眾的忠臣良將,實在是恨不起來。

  可是,此事又涉及到皇家顏面和大明律法,他一時也不好決斷。

  所以,他決定讓全城百姓一起來處理此事。

  若是全城百姓都覺得沈浪之罪可從輕處罰,朕便特赦他,若全城百姓覺得其罪可誅,朕也必定不輕饒他。

  這還用問,全城百姓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持對沈浪從輕處罰。

  事情這般戲劇性的轉變,一下子打亂了很多人的計劃,之前一些瘋狂攻訐沈浪的人,連忙見風使舵,又開始為沈浪求情起來。

  崇禎順勢而為,立即在朝堂上宣布,將此次沈浪率軍滅清的功勞進行功過相抵,既不敘功,也不定罪。

  雖然很多人為沈浪感到可惜,但這個結果也基本讓支持沈浪的人感到滿意,大呼陛下英明。

  至此,沸沸揚揚的假太監事件算是圓滿的劃上了一個句號。

  沈浪心滿意足的摘掉了太監的帽子,可以光明正大的喊出來,老子不是太監。

  頭頂上那道揮之不去的陰霾徹底消散了,心情也極為舒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