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音放下弓子,從兜里掏出了一個五毛錢硬幣大小的黑色橡膠圓。
  橡膠圓的中間有兩個鏤空的洞,洞的下方還有微不可察的兩道小縫隙。
  順著兩道縫隙,李文音將黑色的橡膠圓安在琴碼前方的中央兩根琴弦上,但并沒有將其套在琴碼上,任由其掛著。
  小提琴的消音器!
  橡膠制品的消音器,一旦被演奏者扣在琴碼上,可以有效的降低小提琴的共鳴,以此來減弱音量。
  一邊調整著,李文音一邊笑著對觀眾們說道。
  “歐洲之行,讓我了解到一個浪漫的民族,你們知道是哪個民族嗎?”
  觀眾們聽聞李文音的話語,忍不住互相對視著,猜測著李文音嘴里的那個“浪漫的民族”。
  會是哪個民族?
  日耳曼?
  雅利安?
  亦或是布列塔尼?斯拉夫?
  李文音安裝完畢,笑了笑,開口說道。
  “他們是羅姆人。”
  羅姆人?!
  觀眾們互相對視一眼,似乎有一些人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但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羅姆人是誰?!有沒有吊大的解釋一下?”
  華國的網友們睜著黑眼圈,來了興致。
  “羅姆人就是吉普賽人!只不過,羅姆人認為吉普賽人這個稱呼是對他們的侮辱,所以李文音在這個場合,只能說是羅姆人。”
  “這樣啊!吉普賽人很浪漫嗎?”
  “浪漫不浪漫我不知道,但都挺窮的。”
  “窮?全都窮嗎?!”
  “當然!吉普賽人很奇怪,歐洲很多,他們屬于一個與現代社會有些格格不入的民族,一個流浪了無數年的民族!”
  網友們在討論著,對李文音的這些話頗有些不解。
  而臺下的觀眾們,也是感到有些古怪。
  吉普賽人似乎與好的名聲從來都不沾邊。
  騙子,乞丐,小偷,巫師,裝神弄鬼,邋遢瘋子。
  尤其是在歐洲的某些年代里,吉普賽的女郎,甚至與J女劃上了等號。
  在歐洲,許多普通的大眾們,對吉普賽并沒有什么好感,甚至會有很大的歧視。
  甚至在猶太人遭殃的時候,羅姆人也一并被迫害。
  “我感嘆于他們的生存方式,也感嘆于他們的能歌善舞。”
  李文音感慨的開口說道。
  “所以......這首曲子是為他們寫的,叫做......《流浪者之歌》!”
  這是一個居無定所的民族,他們或許常常想的是,何處是我家?
  他們遭受過迫害,遭受著歧視,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貧窮生活。
  但他們即使流浪了幾個世紀,也視若珍寶的傳承著自己的文化。
  他們堅決的不與外族通婚,堅決到了苛刻的程度。
  甚至有科學家將吉普賽人視為了研究人種基因的珍貴樣本。
  全世界散落著吉普賽人。
  但無論大小部落,這些吉普賽人的人種基因,完全沒有任何的不一致。
  這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種族!
  似乎與世界格格不入。
  歐洲人總希望吉普賽人繼續在營火邊彈著吉他歌舞。
  但同時卻又希望他們定居下來,有正常的職業、定期繳所得稅,把小孩子送進學校受教育。
  然而,吉普賽人卻不這么想,他們要繼續活得像個吉普賽人......
  到處流浪!
  他們有過很多稱呼,茨岡人,波西米亞人,弗拉明戈人。
  但他們獨有的生活方式,獨有的藝術,卻令人沉迷不已。
  他們擅長占星術,讀心術。
  用水晶球,塔羅牌來給人占卜。
  他們能歌善舞,神秘,放蕩不羈。
  熱情且自由!
  獨特的弗拉明戈舞蹈,配合吉普賽人自有的小調,形成了獨一種的美妙藝術。
  看到樂團準備就緒,臺下也頓時變得安靜無比。
  李文音沒有說很多。
  在觀眾們的注視下,王學民教授翻動總譜,示意一下,旋即揚起指揮棒。
  驟然響起的管弦樂合奏,充滿了一種悲傷與哀怨的壯麗之美!
  聯系到這個民族,觀眾們仿佛看到了,順著歷史的河流,衣不遮體,貧窮的吉普賽人,跨越歐印大陸,遷徙幾個世紀。
  充滿著波瀾壯闊的悲壯!
  李文音富有穿透性的琴聲悠揚的回蕩在音樂廳之中。
  G弦的低沉充斥著一種悲涼的浪漫。
  恍若鏡頭拉進到了個人!
  略顯寒酸的吉普賽人漫無目的的走著。
  他們是流浪者,他們四海為家!
  這充滿了悲劇色彩的琴音,恍若他們的人生一般,沒有目的,沒有方向,只有眼前的生存。
  猛然間,李文音拉響華彩!
  富有吉普賽特色的音階,不斷的上揚,下降。
  一如吉普賽人短暫一生中的跌跌蕩蕩。
  一個撥弦,聲音驟然止住!
  隨著王學民教授輕柔的動作,樂團小心翼翼的演奏出輕柔的斷奏。
  李文音再次拉響了小提琴。
  觀眾們仿佛順著李文音的琴聲,走進了吉普賽的部落之中。
  走進吉普賽人之中,人們仿佛認識了一名美麗熱情,年輕的吉普賽女郎。
  人們驚嘆于這名吉普賽少女的美麗。
  柔美的雙音與琴聲,恍若美麗的吉普賽女郎含淚的傾訴。
  女郎似乎在一點一點的訴說著吉普賽民族的美麗與憂傷。
  顛沛流離,飽受歧視的生活,忍不住令人唏噓萬分。
  輕巧的泛音恍若少女哀愁婉轉的歌喉。
  華麗的左手撥弦,一如美麗的吉普賽少女,一邊彈奏起基塔琴,一邊用美妙歌聲,描繪著自己流浪的悲慘生活。
  他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為何流浪。
  但卻依舊堅守著外人無法理解的信念,就這么流浪著。
  他們的流浪,是在追求什么呢?
  是生命的意義?
  是心中的夢想?
  還是注定的使命?
  我們不知道,或許他們也不知道。
  但他們會一直的流浪下去。
  即使遭受旁人不理解的歧視。
  這個民族,似乎便是如此的矛盾。
  一如那熱情奔放,能歌善舞的吉普賽少女心中,潛藏著那美麗的憂郁一般。
  李文音滑奏,泛音,撥弦,跳弓,雙音,穿插在這如歌如訴一般的音樂之中。
  仿佛正是那吉普賽音樂舞蹈最為顯著的特點。
  即興!
  跌宕起伏的音階,似乎正如吉普賽人那如浮萍一般的生活,起起落落。
  美妙的琴音回蕩在音樂大廳之中。
  隨著少女的傾訴,憂郁而傷感的情緒,似乎正在一點點的積蓄在心中。
  壓抑,悲涼,凄苦。
  琴音輕輕降低。
  終于,悲傷的情緒達到頂點。
  昂揚的長笛輕輕的吹響,幽怨婉轉,仿佛如同少女的悲歌。
  一瞬之間,觀眾們仿佛有一種想要落淚的沖動。
  李文音輕輕的推上弱音器。
  小提琴奏出了那充滿傷感情調的旋律。
  悲傷的情緒,渲染到了極致。
  仿佛沒有明天,卻又有對明天的希望。
  一如矛盾的吉普賽人。
  仿佛是少女傾訴后的沉默,不僅傾訴者陷入深沉的哀傷,聽者亦入境,唏噓落淚。
  仿佛是訴說著,等到明天太陽升起,吉普賽人又要繼續流浪!
  但這樣的旋律,卻是如此的優美,浪漫。
  輕輕的,漸漸的。
  琴聲越來越小。
  觀眾們,只感覺,仿佛做了一個夢。
  在夢里,他們看到了顛沛流離的吉普賽人。
  飽受著貧窮清苦,世人的歧視,甚至是承受著他人的暴行,受到人世間種種的傷害。
  卻美麗,熱情,能歌善舞。
  李文音微微蹙眉,輕輕的拉響這一串上升的琶音音階,聲音似乎漸漸消失。
  摘下消音器。
  猛然間,樂團奏響了急促的鼓點與管號!
  觀眾們仿佛感覺,剛剛那悲傷的夢,被悄然打碎了一般。
  歡快的跳弓充滿著愉悅與熱情。
  一幅吉普賽人歡歌樂舞的畫面躍然映入眼簾。
  輕巧的顫弓,一如吉普賽民族自己特有的舞曲一般。
  觀眾們仿佛感覺到,剛剛與自己傾訴生活的苦悶,愁腸百結的吉普賽少女,似乎破涕為笑,拉住自己的雙手,熱情洋溢的邀請自己共舞一般。
  管弦樂仿佛如同吉普賽人那歡快的舞步一般奏響!
  這密集的音符之中,夾雜著神奇的滑音。
  便仿佛是靈巧的吉普賽少女,正如同美麗的蝴蝶一般,在自己的眼前不斷的起舞。
  少女的眼中,似乎不復凄苦。
  反而充滿了一種光芒。
  這是一種由音樂與舞蹈帶來的希望之光。
  他們苦中作樂,活在當下。
  即使再如何黑暗,再如何困頓!
  哪怕就是在心中最凄苦的時期,只需要一曲音樂,一支舞蹈,就可以把氣氛點燃,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熱愛生活,熱愛歌舞。
  但似乎,卻沒人愛他們。
  但那又如何?
  熱情樂觀的音符,似乎正如吉普賽人那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不斷擴大到了極致的悲傷,本已讓人為之落淚,卻被這歡快跳脫,靈動愉悅的舞蹈所擊潰!
  許多觀眾似乎有了新的想法。
  這或許不僅僅是在說流浪者。
  這仿佛是一首送給追夢人的歌,每一個追夢人,都在追夢的旅途上流浪。
  前方盡是荊棘與磨難,充滿了凄苦與悲涼!
  或許無數個夜晚,都會因為自己遙遙無期的未來,一事無成的當下而愁苦。
  但那又如何?
  即使別人再不看好我們,只要還有夢想,就如同那流浪了無數時代的吉普賽人一般,只要還有音樂與舞蹈,就會樂觀的走下去一般!
  哪怕不知道為什么要流浪,更不知道未來的路上會有什么!
  輕巧的旋律告一段落,李文音又用小提琴的撥奏開始新的旋律。
  緊接著,就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斷奏所構成的旋律。
  充滿舞蹈氣氛卻細若游絲,如同吉普賽少女的舞步那般輕靈。
  人們的心中,被音樂與舞蹈充滿了。
  就像是吉普賽人,即使不知道為何流浪,也依舊流浪吧。
  因為那已經不重要了!
  正如同正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我們。
  目標是否會達成呢?
  我們又為何會奮斗呢?
  重要,卻又不重要。
  至少,我們努力過,這沿途美妙的風景,就是我們最寶貴的回憶!
  追夢的意義,似乎從來都不在于開始的目標與最終的結果。
  李文音那急促的顫弓卻越來越快!
  逐漸朝氣蓬勃!
  恍若天邊升起的那明亮的太陽!
  趨于高潮之中,樂曲卻戛然截止!
  如夢似幻的泡沫破碎!
  一切都仿佛一場夢!
  演奏結束!
  臺下沒有任何的動靜。
  觀眾們似乎依舊沉浸在那余音繞梁的音樂之中。
  這首曲子,給所有的觀眾們帶來了震撼!
  技巧性絕對可以說是頂尖!
  復雜的指法,多變的弓法。
  而音樂性?
  這首曲子的旋律,是這樣令人如癡如醉。
  優美的旋律,華麗的節奏,蘊含在極度悲傷哀愁后,驟然燃起的快樂舞步,直到醞釀到最后的激昂,更加令人感到情感上的震撼!
  如果說之前的《鐘》是技巧的震撼,那么這一次,就是來自情感上的震撼!
  充滿了幻想!
  一如吉普賽人那般,漂泊,哀愁,卻熱情向上。
  即使生活艱難困頓,但那美妙的音樂,華麗的舞蹈,卻讓吉普賽民族充滿了希望與生機。
  一如李文音所說的那般。
  吉普賽人,是浪漫的民族。
  跌宕起伏的作品,一如吉普賽人跌宕起伏的人生。
  片刻后,觀眾們終于鼓起了掌。
  掌聲一開始并不激烈。
  但卻越來越大,越來越響!
  經久不息!
  觀眾們感嘆著,而音樂家們,眼眸之中更是透露出無比傾佩的目光。
  阿貝爾的目光之中充滿了感慨。
  法國人平時就很浪漫,且多愁善感,熱情奔放。
  所以,阿貝爾更能體會到,這首音樂之中蘊含的那種美感!
  這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巔峰作品!
  凄苦,卻不做作!
  情感豐富,跌宕起伏!
  這是一首小提琴旋律性與技巧性結合完美的作品!
  李文音手中以音色見長的名琴,也在李文音的手中,綻放出了美麗的火花!
  掌聲雷動之中,李文音頗有些感慨。
  感受著臺下觀眾們火熱的目光,李文音再一次感覺到了音樂的美妙。
  那種詞語所無法描繪的美!
  維也納公立醫院中,霍克曼已經清醒了過來。
  躺在床上生無可戀。
  我暈了?
  所以被抬走了?
  坐起身,霍克曼看了一眼旁邊掛著的點滴,忍不住有些著急。
  對于自己而言,能夠來觀看那名奇跡少年的音樂會,絕對是彌足珍貴的機會!
  當初,霍克曼向朋友炫耀這張門票的時候,得意的不行,看著朋友嫉妒到扭曲的臉,想著即將觀看的神奇少年演奏的音樂會,霍克曼覺得整個人都要飄起來了!
  結果呢?!
  怎么就這么不爭氣的暈了呢?!
  霍克曼甚至敢打賭。
自己朋友如果得知,自己就聽了兩首曲子就暈了過去,肯定會拍桌狂笑,然后開一杯香檳助助興  這讓自己以后如何抬頭?!
  搖了搖頭,霍克曼拔下右手上的針頭,按住傷口,站起身來。
  回想著那突破了想象力的演奏,霍克曼甚至覺得,自己的思維無比的清晰。
  似乎許久沒有進展的課題,閃過了一絲若有若無的靈光。
  剛剛走出房門,護士就急忙阻止霍克曼的行動。
  “這位先生,您還需檢查一下。”
  “檢查個屁!”
  霍克曼的白須有些顫抖。
  “你們別攔我!我好著呢!我要去聽音樂會!”
  “這”
  護士似乎有些猶豫。
  “聽可以,但是你得先把賬結了”
  “沒問題!”
  聞得此言,霍克曼急匆匆的摸了摸兜。
  表情猛然一僵,人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