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1章 買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人生在世天地寬

  黃信義、周國強兩個其實就等著這話呢!

  這位相先生既然喜歡文玩,在榮寶齋還干得不講道理,那自家服務部瓷器為主,也有可能如此來一回。

  不講道理歡迎呀,越不講道理越好,最好能“喪心病狂”的把服務部給搬空!

  到門口掛上塊“暫停營業”的牌子,這就暫時包場了!

  這邊相偉榮對漢斯道:“我還得大采購一批,暫時不能陪你們。

  這樣,你們難得來華夏,晚上我做東,五點半,全聚德?”

  一等翻譯玩,漢斯笑著道:“前天去吃了一回,真是美味。

  不過要我來請客!”

  相偉榮搖搖頭,道:“你們來華夏,哪能讓你們請客,由我來盡地主之誼。

  就這樣,五點半,全聚德,不見不散!”

  漢斯沒再堅持。

  剛才說了,他們還要去附近轉轉,感受一下普通京城人的生活。

  就離開前說了句:“那下次相先生和您的朋友們來德國,我請客!”

  暫時告別,晚上見。

  黃信義送走了這幾個老外,現在得忙嘍。

  瓶瓶罐罐、盤盤碗碗、亂七八糟、稀奇古怪,只要是官窯,無修無病都得要看。

  搬著麻煩,走著瞧,邊看邊選,邊挑出來放一邊等打包。

  “我說,老黃、老周,我聽說文物商店有批發的規矩吧?

  能不能優惠點?”

  兩個老行家一對眼,周國強道:“總價一萬外匯券以上,九點五折,五萬以上九折,十萬以上八點五,這是最高折扣,再往上沒有了。

  這也是死規定,相先生。”

  “好,就這么算。”

  只要官窯,民窯懶得看、沒意思。

  選著走著,半道上黃信義指著一展柜內十來個體量不大的花瓶,還有一對大賞盤道:“這些是前段時間我和老周從倉庫里整出來的,今天上午才放進去。

  記得前幾年一個年輕人送的收購站,估計抄了哪個藏家,真是倒霉催的!

  東西不貴,就是個少見,還有這工藝近乎登峰造極,如今都很難做出來了。

  一件洪憲的‘居仁堂制’款真品,至少我們兩個這么判斷。

  幾件‘洪憲御制’、‘洪憲年制’款的民國頂級仿制品,還有‘靜遠堂’,‘延慶樓’,‘觶齋’的,要不要拿出來看看?”

  “你等會,先讓我腦子轉轉,我可比不了兩位都玩了半個多世紀這些玩意...”

  真得想想,不是想要不要看、要不要買:袁大頭的“御窯”,有一件還應該是真品,不要傻蛋!

  這就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稀少!

  自個想的是:“袁大頭稱帝,他這瓷器有幾個款?

  對,只有一個,其它全假。

  還有這靜遠堂是個什么款?”

  想了半天,想明白一小部分,大部分沒想起來,或者說自己還修煉不到家。

  沒辦法呀,兩輩子南方人,這是個堂、那個齋的,北方這邊的很多款識,自己真沒見過。

  地域原因、圈子層次與范圍,沒法克服的先天劣勢。

  其實就算見過,也不能說了解,甚至記不住名號!

  當然,這個“居仁堂制”款還是知道的,袁大頭的御用款嘛,來龍去脈回想一下就記起來了。

  15年底袁世凱稱帝,改年號為“洪憲”。

  83天的短命皇帝,還被全國老百姓罵成了豬頭,但這個倒行逆施的“王朝”,卻留下了一批民國瓷器史上品質最高的仿古瓷——洪憲瓷!

  16年初時,袁大頭委派庶務司長郭葆昌,前往贛省監燒洪憲御瓷。

  為了這批瓷器,袁大頭居然撥出了140萬塊大洋,折合白銀大約一百萬兩!

  據說這批瓷器最終成品四萬件,但也有記載稱只有六千件的。

  其實無論是四萬件還是六千件,分攤到每件瓷器上的成本,都非常高,近乎不計成本!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要知道根據清史檔案的記載,乾隆時期,景德鎮御窯每年要上交瓷器四到五萬件,而清廷一年撥付的費用才三萬兩白銀。

  平攤一下,乾隆御窯瓷器,每件不到一兩白銀的造價。

  而這洪憲瓷,明面上一件就是25兩白銀,差了至少30倍!

  就算白銀的實際購買力,在前后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有差距;就算這督辦洪憲瓷的官員沒少中飽私囊,但這造價也夠讓人咋舌的。

  洪憲瓷不計工本,結果就是燒造得極其精美,它就是民國時期貨真價實的官窯瓷!

  不過這洪憲瓷也被人叫做沒年款的御窯,有人猜測袁大頭用“居仁堂制”款,大概是不大好意思把“洪憲”兩個字用上去。

  至于黃信義說的其它幾個款,想不起來,干脆不恥下問。

  不難看,自己看著不到三十歲,問問很正常,不丟面。

  黃信義也沒藏著掖著,都是些京城圈子里基本上都知道的事,沒啥不好說的。

  這會就道:“這郭葆昌到了贛省后,最先給袁世凱督燒“居仁堂”款的瓷器。

  不過同時,還給徐世昌燒了批“靜遠堂制”款的專用瓷器,曹錕也有,署的是“延慶樓制”款。

  至于‘觶齋’款,就是郭葆昌為他自己燒的,還有‘觶齋主人’、‘郭世五’、‘陶務監督郭葆昌謹制’等等一堆的款識,這柜里前幾樣都有...”

  洪憲瓷其實款式不多,除了一些陳設瓶,就是杯、盤、碗日用瓷和成套的餐具,還基本上都是些小件。

  小都這么貴,結果就是件件精致玲瓏,磕碰就易碎,難以長久保存。

  “洪憲”帝號轉瞬即逝,真正的洪憲瓷又稀有,藝術欣賞價值高,又能滿足人的獵奇心理,結果嘛...

  袁大頭才剛死呢,就有一大幫人借此造假牟利、大造贗品,居然還受到追捧!

  “洪憲年制”、“洪憲御制”款的假洪憲瓷民國時風靡一時,上至高官巨賈,下至中產之家、升斗小民,無不趨之若鶩。

  特別是在京津兩地,到處都是,還是什么器物都有。

  那時候不少人都把這些假的洪憲瓷作為珍品家傳,當做禮物贈送,搞得別說現在,就是當時都難辯真假。

  特別是一些高仿品,款假,可這器物本身工藝是好得不能再好,絕對的民國版“高仿、正品”一個樣。

  柜子里這些都拿出來,將來是價格沒高得離譜,就幾萬、幾十萬的檔次,但實在是稀少不過,工藝又高、看著漂亮。

  買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