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37章 戒心很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成福運小娘子

  各地的災報,像雪片一樣送進朝廷,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這次水患受災的,不單單是通州。昌河下游也有部分堤壩被沖垮,大量民居和良田被淹。

  加上昌河中上游近兩個月的陰雨連綿,可以預見,昌河兩岸大部分田地會因此顆粒無收。

  各地災情已經如此嚴重,

  但通州的局面相比之下,更加觸目驚心。

  一天過去了,五天過去了,八天過去了,通州城的災情沒有絲毫減緩和降低,還維持在原來的水位。

  通州府衙是最早搬遷的那一波,

  甚至在徹底搬遷之前,

  已經開始把各種卷宗文書、桌案箱柜移至新址。

  如今,

  府衙上至各級官員,下至捕快、雜役,人員及物品都很齊整。

  在洪峰下去的第一時間,府衙就派出快馬,給京城送去災報。把通州的受災情況做了簡要說明,請求救災放糧。

  接著便是組織人手,一邊安撫避難出來的百姓。一邊派人征用能夠在洪水區域中行駛的小船,去救助洪水沖擊下的幸存者,并打撈遇難者遺體。

  康豪和他那一眾兄弟,在這上面便起了很大作用。

  早些時候,便是他們勸告擺渡小船的船家,把他們的船只停靠在安全區域。

  府衙統計下來,發現可用的小船居然很多。而那些被朝廷征用小船的船主,見到康豪等人,都是沖上來千恩萬謝。

  從第五天開始,通州南城的民眾,開始通過各種能漂浮在水上的筏子和物品,返回自己的居所,

  想去看看,

  能打撈些什么。

  畢竟,南城的地勢較高,很多民居只被淹了半截。

  即便如此,他們打撈些可用之物的想法也無法實施。

  在很多人多次的努力試探之后,大家發現,淹沒他們房屋的不僅僅是水,水下還沉積了很厚的淤泥。

  家里、院子里的大多物什,全部被掩埋在淤泥中,根本無法辨識。

  衙門也沒閑著,官員衙役乘載擺渡民船,在通州城內各處進行試探勘察。

  各處回稟的情況,讓廖相爺和李長治都是臉色難看。

  大約是這次水患的沖擊太大,帶起了昌河和大河的大量淤泥。通州城不僅僅被水淹了,還被厚厚的淤泥掩埋。

  知道了這個狀況,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平頭百姓,所有人都冷汗淋淋。

  幸虧萬頃倉提前清空,幸虧通州十之八九的百姓早一步搬離。

  否則,

  整個萬頃倉、和倉中近二百萬石糧食,將會被埋在厚厚的淤泥之下,

  再也沒有出頭之日。

  而通州損失的人口,

  在洪水的沖擊和大量淤泥的掩埋下,就算沒有十之八九,怕是也會近半。

  通州撤出來的百姓,基本上把家中糧食全部帶了出來。而周圍淹沒村落的村民,卻都是只身逃出來的,并沒有糧食傍身。

  雖然通州守著新倉偌大的糧庫,但沒有朝廷的允許,糧庫卻是不能私自開倉。

  面對越來越緊迫的饑民,無論廖相爺還是李長治,都在焦急等待朝廷的公文。

  通州遭災的消息很快流傳出去,各種流言散播,說什么的都有。

  和通州郡緊鄰的慶州并未被洪水波及,但通州全城被淹的消息,也讓人們唏噓不已。

  已經嫁入聞遠伯府的連巧珍,如今正在慶州的一座大宅子里,過著她榮華富貴的伯夫人的好日子。

  去年九月份,她出嫁到慶州府虎平縣聞遠伯主宅。

  一個月之后,聞遠伯馮達和連巧珍夫婦二人,雙雙前往慶州的一座宅子,開始了余慶酒樓和余慶點心鋪子的經營。

  酒樓和點心鋪子開張時間都不算太長,但生意卻好的很。

  余慶酒樓位于慶州一條繁華街道,三層磚木結構,比連巧珍當初那個酒樓大了三倍不止。

  這么大的酒樓,能接待更多的客人,需要的廚子、幫廚、伙計自然也更多。

  除了她陪嫁過來的趙掌柜等人,其他大部分都是聞遠伯府的下人,少量伙計是伯府管家雇來的。

  點心鋪子和酒樓在同一條街上,兩層的門面也很是寬闊。而在用人上,掌柜、點心師傅和伙計,就都是聞遠伯府的人了。

  連巧珍的戒心很重,雖然到目前為止,馮達并未插手酒樓和店鋪的經營。但這樣的用人方式,讓她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全感。

  當時在通州,她通過馮達轉賣梅瓶和硯臺時,因為被康豪的衣著和態度刺激,便答應了馮達關于結親的條件。

  條件便是她繼續經營酒樓和點心鋪子,替伯府、同樣也是替她自己的兒女積累財富。

  連巧珍當時把握到的關鍵詞句,是她能繼續經營酒樓和點心鋪子。

  至于賺到的銀子需要納入聞遠伯府公賬,她到也沒什么異議。只要生意是她在掌管,賺多少銀子當然就是她說了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