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36章 心有余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成福運小娘子

  顧天成只轉了個念頭,便問康豪:“這是衙門的意思吧?”

  不等康豪回答,他接著又自語:“這倒是個好辦法。”

  康豪帶著期待問道:“顧兄也覺得這樣做比較好?”

  顧天成點頭:“這事兒衙門的確不好出面,若是百姓能自發的主動避禍當然最好。我們這一兩天也打算整理投遞行的物品,暫避城南。

  “既然康兄領了這差事,我們的投遞員熟悉通州街巷,便也幫著康兄,給各處百姓吹吹風。”

  康豪立即起身,拱手致謝:“那就多謝顧兄,也是給再水添麻煩了。”

  他沒忘了秦向儒,拱手說道:“昌河之災若真波及通州,秦公子給朝廷的上書,就是一份大功德。”

  顧天成三人起身還禮,秦向儒更是連稱“不敢”。

  就在當日,誠運投遞以及在衙門做事的衙役、捕快、各種文書小吏的家眷,開始急匆匆整理打包家中物品,推車什么的也都準備到位。

  而通州的街頭巷尾,也開始有人議論昌河是否會發洪水,洪水是否會波及通州。

  不知人們都是怎么討論的,很多人都統一了口徑:

  家里的家具、被褥、鍋碗瓢勺,那都是用家里男人的血汗錢置辦下的。一旦損失,對于咱貧苦百姓家里的老老小小,完全就是滅頂之災。

  既然這樣,大家不妨費點事,避上些時日。沒有水患最好,大家回來照樣過日子。

  若真發生了嚴重洪災,這個避禍之舉,就是救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自然是趕早不趕晚。

  于是,更多的人加入到整理物品、準備裝車、跑路的行列中。

  還有一些狐疑不定的人家,同樣也有人前來勸說:

  收拾家當物品,家里的女人孩子就能做,不耽誤家里青壯年出去做事。最后的大家伙裝車和搬運,也不過耽擱一兩天的時間。

  一兩天不上工,相比損失了全部家當以及老人和孩子的性命,孰輕孰重,這還掂量不明白嗎?

  就這樣,短短三天時間,城中的大部分百姓都搬到了城南高地。

  好在現在天氣炎熱,搭個簡單的棚子,并不耽誤人們日常生活。

  有錢人家就比較費事了,光是打包家中細軟和值錢的擺設,就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相比家徒四壁的平民百姓,有錢人家搬家反而落在了后面。

  康豪和他那一干兄弟,一邊分頭散布各種消息,勸說相熟、不太熟和一點兒不熟的人搬家。

  一邊讓人找各種擺渡小船的船家,勸他們日子若還過得去,最好近期歇工,盡量把船停在船塢或者小水灣,以求安全。

  就在這種混亂而又焦灼的氣氛中,又過了兩天,各種搬遷已經接近尾聲。

  就在這日的申時初,已經冷清下來的通州城中,依然有零星的人在街巷之間來往,也有個別固執的人還守在家中。

  所有這些人、在這一時刻,無一例外的,都聽到遠處有隆隆聲傳來。

  這種沉悶而又巨大的聲音,似乎重重敲在了人們的心頭。

  不同的人神色都有變化,不約而同的放下手中活計,側耳傾聽。

  那隆隆的沉悶聲,像是有萬馬奔騰,就在傾聽的過程中快速的迫近。

  緊接著,震得人心顫的悶響,夾雜了嘈雜的驚呼尖叫。

  這種尖叫傳得很快,似乎一轉眼,就傳進了所有人的耳中:

  “發水了!”

  “洪峰!洪峰到了!”

  “決堤了!”

  “逃啊!”

  “逃啊!”

  而就在人們明白過來怎么回事的時候,那摧枯拉朽、人力完全無法抗拒的洪峰,像近在咫尺的大廈傾倒一樣,劈頭蓋臉的向著通州城壓了下來。

  巨大的洪峰和洪峰過境的傾軋,把人們的驚慌呼叫全部淹沒。

  轉瞬間,通州的半個城和萬頃倉所在的那片地方就成了一片汪洋。翻滾的汪洋中,夾裹著瓦礫、樹干等多有能靠蠻力帶起來的雜物……

  通州以南的那片高地上,站了無數的人,一個個全都臉色發白、面色驚懼,看著眼前慘象。

  若不是親眼所見,他們誰也不敢相信,幾天前還無比繁華的通州城,頃刻間就灰飛煙滅了。

  在那一片汪洋中,也只有通州城南的少半個城池,能看見密密麻麻的半截墻壁和屋頂。

  “真的毀了啊……”李長治心有余悸。

  幸虧他們想了辦法,幸虧朝廷派來了廖相爺。不但清空了萬頃倉的糧食,還轉移了絕大部分百姓。

  否則……他看著被洪峰余波沖擊的通州城,感覺自己的腿都有點軟了。

  他之前想過昌河的洪水也許會波及通州,但也沒想到災禍會如此巨大。

  如果百姓和眾多商家還如往常那樣在城中居住生活,現在的眼前,將會是怎樣的人間慘劇?

  出來避禍的百姓更是后怕,驚懼的人群中已經有啜泣聲響起。

  雖然他們已經把家中大部分物品帶了出來,但在他們的內心,還是希望通州城能平平安安,他們的家也依然還在。

  但現在,一切都沒有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