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巧珍臉色很不好的跟在康豪身后,同時也在心中疑惑著。
她嫁給康豪將近一年,真沒看出康豪哪方面有過人之處。
硬要說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犯傻。整日里拿著銀子,和無親無故的人在外面吃吃喝喝。
只要對著他多哭幾次窮,他就能把自己身上的錢白送人家。
連巧珍現在很懷疑康豪的能力。
康家能過上現在的日子,那是她未嫁之時,就把做點心的方法告知康家,讓康家有了賺錢的營生。
否則,就沖康豪這敗家行徑,他家過日子都艱難,更別提發達了。
連巧珍很討厭康豪滿身酒氣的回來,若他交往的是正經用得上的人,連巧珍也認了。
但不是啊,那真的都是狐朋狗友,沒一個體面有身份的。
夫妻二人面色不虞,各懷心事,一路打聽著,尋著早擠下的客棧而來。
康豪來之前,易水縣鄭捕頭給他做了推薦,衙役們公干常落腳的一家客棧,價格便宜、干凈整潔。
出門公干還帶著媳婦,康豪一個年輕人,還頗有些不好意思。
匆匆和店小二要了房間,交了房錢,再把連巧珍待到客房安頓好,便往縣衙去了。
連巧珍不是康豪,她上一世不止一次來過通州,對通州府還算熟悉,所以沒有陌生感,更不會害怕。
康豪離開之后,她鎖了房門,去前堂詢問店小二,附近可有雜貨店。還特意說了,最好是夫妻二人開店或者老板娘開店的,她一個女子,買東西方便些。
說出這個理由,登時讓店小二對她增加了若干好感。
新住店的外鄉人,難免會缺東少西的,看人家這小媳婦,多規矩,買東西都找女子開店的。
店小二熱情介紹,出門左拐、前轉、再走幾步。若不是還得看店,只怕要出門給她指路了。
連巧珍也是連忙道謝,往店小二推薦的雜貨店去了。
去雜貨店買東西只是個幌子,她是找雜貨店的老板娘攀談,打聽通州府這邊點心食肆和酒樓的行情,還有通州各處店鋪的租金多少。
她上一世主要是經營點心鋪子的。酒樓生意也有涉及,只是一直沒做起來,勉力維持著易水縣一家而已。
即使是她最擅長的點心鋪子,也只占據著易水縣和周邊縣城鎮子。
最早時,袁冬初曾經建議她,來通州府開店試試。
只是通州府的房價極貴,她根本買不起。就是租店鋪的銀子,對于那時的連巧珍來說,也著實可觀了些。
那些銀子賺的不容易,她的日子才有些底氣,哪能再把銀子全部舍出?
通州府那么大的地方,她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婦道人家,萬一把銀子賠進去……只要想想,連巧珍就覺得像摘了心肝似的疼。
而且,連巧珍當時的生意做得,那叫一個紅火,在延浦鎮簡直就是首屈一指。
只要提起秦家媳婦,那都得挑大拇哥,贊一聲秦家有眼力,娶了個精明強干的財神娘娘進門。
她的父母親戚,以及街坊鄰里熟悉不熟悉的,投向她的眼神,不是羨慕就是嫉妒。就連袁冬初和她父親做河運,那時也比不過她的名頭。
那玩意兒風險極大,紅火的時候是挺讓人眼饞,可一旦運貨途中出點狀況,那損失,跑多少趟船也不見得能補回來。
所以,在那個時候,無論吃喝穿戴、還是居家擺設,袁冬初都比不上她。更有在外面風吹日曬的,袁冬初那模樣……更是差得遠。
連巧珍對袁冬初是有些不屑的,更懷疑袁冬初建議的不懷好意。
等到連巧珍覺得銀子已經賺得挺多,她的生活有足夠的保障,完全有能力去通州租店鋪時,她才赫然發現,她以為屬于她獨家的點心,通州府已經有了,賣相和味道甚至更好。
好幾家點心鋪子都是大商號在做,而且已經形成氣候,根本沒有她插足的余地。
因為怕白舍了錢財,連巧珍沒留在通州,而是又返回了易水縣。
等到又過了幾年,她在易水縣及周邊的生意順風順水,甚至還開了間酒樓,生意也是紅火。
而當時,顧天成和袁冬初成親也有兩年了,河運行做的風生水起,不斷的擴展范圍,時不時的就能聽到,誠運南北的顧老大又收服了幾個碼頭。
暗地里較勁的連巧珍坐不住了,帶著銀子再次前往通州,甚至買了一間二層的店面,做酒樓生意。
結果卻賺不到銀子,無論經營策略,還是大師傅的手藝,她都無法和通州大商號和權貴相比。
隨著她手中的新式菜品不斷被別家復制并提升,原本的客人不斷減少,撐了兩個多月,連巧珍便轉手了店面,回到延浦鎮。
從此,她便絕了擴大生意的念頭,只一門心思的攢錢、攢銀子,只有銀子放在自己手里,不斷的增加著,她才最安心。
只是,看著越來越風光的袁冬初和周彩蘭,她心中怨恨不已。
怨恨袁冬初只管自己賺大錢,卻忘了,誠運南北起家的銀子是她連巧珍幫忙賺的。
她還怨周彩蘭,周彩蘭的丈夫有權有勢,可她卻從未想過提攜貧賤之交,反而去巴結本就富足的袁冬初。
她更怨恨秦向儒和秦向儒一家。
怨恨秦向儒立不起來,不像個男人,不能給她博來富貴榮華。還有公爹秦睿,秦睿是做過大官的,好歹也有些故交老友。可秦睿卻從未幫襯過他們一家。
而且她拋頭露面的打拼賺銀子,還時不時的會被人威脅前朝余孽,讓她每每做起事來,都束手束腳,不敢太出頭。
這一世,那些掣肘都沒有了,她不會重蹈那樣的覆轍,她要提前再通州做起點心鋪子。
還有深藏在她心里的菜品方子,她要提前做好準備,早早把酒樓開起來,早些具備遏制袁冬初起勢的力量。
還有康豪……連巧珍皺了皺眉,她還得賺錢提康豪謀取前程,她要當上人人羨慕的侯夫人。
不愧是熟人推薦的客棧,非常靠譜。店小二認真負責,推薦的雜貨鋪,的確是一對中年夫婦經營的。
連巧珍先買了些針頭線腦,見他家還經營胭脂水粉。雖然不是很好的成色,卻也不很差。
在易水縣的話,平民百姓之家,是拿得出手的禮物。
于是,連巧珍挑選著買了些。
來一趟通州,總要帶些東西回去。尤其要哄得小姑開心,公婆和丈夫才會滿意 在這條不算繁華的街道上,有人一下子買幾盒胭脂水粉,可以算做大主顧了。
所以,連巧珍挑選物品時和老板娘聊天,老板娘極具熱情。可謂是知無不言,把她知道的事情,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腦說給連巧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