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零七章 閃耀的光翼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才不是魔女

  海船在白冰海深處駐扎下來,洛蘭希爾利用圣物斬鐵·斯托維特的力量制造出長長的鐵索,然后深入海底,嵌入海底的巖床中將其固定。

  這樣,有了約四根鐵索的錨定,白色的海船在這海面上逐漸穩定下來,也不會隨著海流逐漸偏離位置。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洛蘭希爾和薇彌雅負責下水去拓印這海底遺跡上留下的紋理,然后交給海上船內的眾人解讀。

  如此用了一周的時間,大致將專門用于解讀的紅色石柱上的紋理全部拓印下來。

  “應該回去了。”結束完一天的行動后,大家一致認為該返航了。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會離開,還得有人繼續留在這里看管發現的遺跡,防止被其他人和魔獸破壞。

  “就由我留在這里吧。”薇彌雅對眾人說道。

  “洛蘭還需要回去調動大家,你們也有各自的事業和家庭。”她那海藍的眼瞳在橙黃的燈光下柔和。

  “薇彌雅姐姐……”夜靈和其他人看著這位人魚的歌姬,心中有諸多情緒涌起。

  最后,大家在薇彌雅前齊身致謝,然后乘上來的白色海船,慢慢的起航向著白冰之海的遠方駛去。

  就這樣,這位水藍長發的人魚歌姬輕唱著記憶中那遙遠之極的歌謠,送別著這些朋友。

現在仿佛聽見你的聲音  一聲〈過來吧〉

你對著在孤獨中快要倒下的我說如今又看見伱的身影正向著閉著眼睛等待著你的我緩步而來直至昨日還悲傷的流著淚  而現在我的心…

我們目光交匯的時刻我們手牽手的時候那曾是我們旅途的起點如今能感覺到你的目光盡管彼此分離但身體里依然感到溫暖如今我堅信你的愛所以請即使在遠方也好好守護我直至昨日還悲傷的流著淚  而現在這個世界…

我們目光交匯的時刻我們手牽手的時候那曾是我們旅途的起點已經不再是一人因為有了你再也不是獨自一人因為你還在這里再也不是獨自一人因為你還在我心中  這首略為熟悉的歌謠勾起洛蘭希爾記憶深處的某些回憶,明明不是生離死別,明明僅僅是數年的小小分別,但不知不覺已經淚流滿面。

  她看著淚眼中那模糊的藍發身影,對她揮動手臂,不斷的述說,述說今后一定會盡快回來看她,也會重新撿拾起這首歌中傳達的無盡憧憬和懷念。

  在人類的20世紀末,那是個輝煌欣欣向榮的時代,結束大戰后,世界進入難得的和平時期,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從進入太空到登陸月球前后相隔不過幾年,各種科幻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地球上兩大利益集團還未完全墮落,為了證明彼此道路的正確,不斷的革新著。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在改善,全世界都充滿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各種科幻想象的動畫,電影,,層出不窮,創意、點子有如爆炸一般,層出不窮的涌出,以至于人們以為這樣的世界會一直持續下去。

  但幻夢終究破碎,只留下無窮無盡的遺憾,很難想象,在之后的數十年里,科技逐漸陷入停滯,即便想重新登月還得靠考古發掘以前的技術,無人再關心遠方這瑰麗而無垠的星空,而困頓沉湎于內部無窮無盡的爭斗和瑣事中。

  而日后直到異變降臨,現代歷史結束,黃昏時代開啟,人們才重新撿拾起曾經那千禧年之初的遺憾和夢想。

  ‘是時候重新起航了。’

  在回去的路上,洛蘭希爾站在船頂的甲板上,一手扶著圍欄,仰望頭頂那蔚藍的天空,還有天空外,那隱匿其中的遙遠星辰。

  潔白的衣裙在海風中擺動飄起,海浪拍打著船舷,激起陣陣細微清涼的水珠,有如亙古不變的旋律。

第三紀1729年起航之年  位于白冰海發現的遺跡為整個世界帶來了塵埃中的歷史,以及未來的希望。

  各國各族的船隊載著人員、物資穿越茫茫的萬里海洋,不斷的向南進發,越過赤道,穿過遙望海,在破碎的白冰海中跋涉,最后抵達這夢想的起源之地。

  三萬年前,人類從南極深處的休眠裝置中醒來,開啟了輝煌而絢爛的黃昏時代,而今天,人類又一次在這南極的寒冷深海中挖掘出過往歷史留下的饋贈,將其中的知識、遺憾、教訓、經驗再次傳承下去。

  三年后,初步可居住近十萬人的海上都市‘菲碧’在白冰海的遺跡旁建立,其采用挖掘出的全新技術,搭配反重力裝置,成為海上的浮游都市。

  新建完畢后,約有十七家大型研究機構在都市內成立,近萬科研人員常住于此,他們一邊解讀海底的遺跡,一邊嘗試重現曾經的技術。

  又兩年后,大型的磷蝦養殖場在都市南側建立,這樣最基本的飲食問題得到緩解,而海上都市‘菲碧’的常住人口也增長到20萬。其中有從事科研的工作者、打撈人員、文藝創作者,翻譯員、教師、學生、遠洋海運人員、以及為以上工作者解決生活問題的廚師、工匠,建筑師、醫生等等。

第三紀1740年  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在龍脊山脈的曠野試飛,在天空最高加速到0.6馬赫,并保持了三分鐘的正常飛行,落地后,這架原型機也獲得了名字‘龍吼一號’,該項目成功后,強烈的激發了各國研究者的信心和競爭欲。

  之后的兩年,各國皆有噴氣式飛機陸續試飛,其中克蘭西亞有‘鋼星’系列,翠星聯合有‘月枝’系列,南方群島有‘海妖’系列,蒼蘭之朝有‘風鳥’系列,冰精靈有‘極光’系列。

  在進入技術大爆炸的時代后,各國的飛機速度也接連突破,其中以蒼蘭之朝的‘風鳥’系列最甚,最新的‘風鳥7型燕’可達到3馬赫(即三倍音速)。

  同時,高速飛行的客機也逐漸現身于天空,它們體型巨大,可快速往返于各個大陸之間。

  得益于此,各國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各國的流行風潮開始相互影響,東方的印繡風傳入西大陸,西大陸簡約的建筑風格也融入東方,各國都發生著各自的變化。

  貫穿嘆息山脈的三條鐵路干線全面通車,克蘭西亞已經開始家家戶戶通電,家用機動車逐漸普及,北方冰精靈們的餐桌上有了南方群島的新鮮熱帶水果,東方開始了建設熱潮,平坦的現代道路普及到村鎮。

  次年,首顆衛星升空,并在太空播放了偉大的克蘭西亞賢者、星星和奇跡的魔女、風之大天使長、翠星聯合創始者、緋紅火焰之歌姬、蒼蘭王朝之葭蘭之鳳、冰精靈的永遠朋友、預言中的終焉天使,洛蘭希爾殿下歌唱的《霞光》。

  音頻信號覆蓋整個大陸,至此以后家家戶戶都可用相應的設備收聽到那婉轉不膩的歌聲,這也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回憶。

  又五年,第一臺搭配顯示器的計算機在東方出現,四葉晶在獲得專利后,開始大量生產這種計算機,并用于科研,商業,政府機構等,白色顯示器右上角的四色花葉逐漸傳遍東方和西方,受到無數人的喜愛和熱衷。

第三紀1750年  為了在應對混沌幻影的來襲中獲得優勢,洛蘭希爾在第317次賢者大會中提議重啟艾竭卡計劃。

  在計劃提出之初,諸多賢者表達反對和質疑,但隨后洛蘭希爾在大會的投影屏幕上詳細展現了計劃的分級階梯式進行,以及各種防護和抵御措施,這才打消不少人疑惑。

  最后,這項在大會中以62人員贊成,35人員反對,3人員棄權的情況下通過。

  同年7月,第一個艾竭卡研究實驗室在無盡海中的島嶼上建立,因為初期時仍然有不少人質疑,試驗進行的很謹慎,但也逐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為世界晉升規則的改變,如今的超凡有著遠超以往的對混沌侵蝕抵抗力,這使得在面對低烈度的侵蝕時可以保持長時間清醒。

  初期試驗成功后,計劃進入第二階段。

  實驗者穿戴搭配的防護設備,進入封閉的橢圓的艙體中,該艙體將會改變內部的空間維度,讓其逐漸上升,抵達艾竭卡之海所在的維度。

  相比曾經桃樂茜時代的的艾竭卡技術,這種方式無疑要緩和可控許多,必要時還能緊急彈出。

  進入高維的艾竭卡之海后,首先會面臨其內的紊亂潮汐沖擊,其沉浸程度越深,面臨的沖擊越大,同時沉浸程度越深,就能獲得越快的修習效果,讓自身的魔力提淬更快,更快的進階。

  這樣循序漸進的深入艾竭卡之海,讓人能逐級的鍛煉對抗混沌侵蝕的抵抗力,而不至于一開始就面臨完全沉浸的沖擊。

  另外,不修習時,也能從深入艾竭卡之海中脫離,避免重蹈覆轍,和輝煌時代的超越者一樣,在面臨不可抵御的巨大魔力潮汐中,全體覆滅。

  試驗一步步進行,起初裝備設施造價極其高昂,控制起來也很是繁瑣,但隨著一年又一年的不斷優化和改進,終于在第八年后,慢慢變得能小范圍普及開來。

第三紀1759年聯合之年  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以及統合整個文明的力量,地球聯合政府在經過多方的斡旋和協商后成立。

  第一任首席為洛蘭希爾,其余五位國家領導人擔任副席,議員365位,下設各個機構組織,整合整個星系內的資源。

  為了獲得大量優質的礦石和金屬,進入伊瓦爾星系內部的小行星帶采集計劃開始實施,預計在五年內建立第一個采集基站,然后十年內開始穩定運輸航線,二十年內達到正常開采的水平。

  同時,考慮到應對混沌幻影沖擊時,將其消滅在恒星系外圍是最為妥當的方式,而要與之抗衡,就要建造出適合太空戰斗的靈活戰機,且能大幅度抵御混沌侵蝕。

  為了實現這樣的星間作戰飛行器,各國的高端工坊,機構,大學內的研究力量都被召集起來,共同協商方案。

  另外針對混沌幻影的湮滅武器也在放上的了議程,在政府和民間不斷收集方案,并大力投入資源進行試驗。

  當確定發生戰斗后,混沌幻影會以極為不規則且高速的方式在星空中游移躲避后,聯合政府決定以高速且靈活的宇宙戰機作為應對戰爭的主要武器,并搭載艾竭卡沉浸系統,以獲得駕駛員及機體高速增幅魔力并快速恢復的能力。

  當主要目標提出后,又根據實際需要列出更為詳細的關于武裝、續航、作戰、抵御、等一系列要求。

  目標提出后,各方人員組成的小組開始了各自的構想和實踐,并在兩年內構建了初步的六架原型機“NW0”。

  NW代號意為新世界,0則意味著初始的原型機。

  六架原型機在初步試飛后,其中0d型和0f型表現最佳,得到通過,其他四種型號淘汰,之后以‘NW0d’為模板開始了'NWA'系列,和以‘NW0f’模板開始了‘NWB’系列。

  'NWA'系列和'NWB'的區別在于,'NWA'使用天使序列分子合金裝甲,表面的紋絡電路可以極大的隔絕混沌幻影的沖擊,從而堅持較長的時間,而'NWB'系列采用惡魔序列增幅羽翼,可以使得戰機獲得更為高效的湮滅攻擊能力,并且速度更快甚至超過'NWA'型近兩倍。

  經過約7個月的準備和不斷試驗,其中'NWA'制作了八架,'NWB'制作了五架,隨后洛蘭希爾將這十三架宇宙戰機送入恒星系外層與零散的混沌幻影戰斗,進行數據收集。

  盡管'NWB'型獲得了更好的戰績,但在結束戰斗后,其駕駛員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后遺癥,這使得'NWB'系列暫時擱淺,而'NWA'型獲得大量資源傾斜投入。

  次年六月,新一批的'NWA1'型制造完畢,共十二架,其長15.3米,最大翼展14.7米,高4.2米,空重12.6T,機翼可前后變動,最大變動角度為50°。

  引擎為雙發卡里忒斯重工,塔利亞(Thalia),LL1760魔熱引擎,單發推力約10.5T,其在2.6馬赫以下時以熱能渦扇運作,2.66馬赫時以高速沖壓模式運行,以及6馬赫以上時為超載極限沖壓模式。

  機身內置重力控制系統,后置可變二元矢量噴口,因為噴口材料對耐熱和結構韌性要求極其苛刻,因此在噴口處布設防御紋絡電路以增強材料強度。

  戰機頭部布置冰宮(冰精靈工坊)的‘北極光’雷達,擁有IFF敵我識別系統,TACS紅外線熱像儀,光學傳感器,以及圣域十二宮提供的‘圣歌’混沌識別裝置。

  戰斗形態時,天使序列的圣潔抵御陣列能將駕駛艙包裹,并在機身表面布設隔絕能量層,大限度的放置混沌幻影腐蝕和扭曲。

  機艙采用透明金屬材質,金屬內部在制造時布設毫米級魔力網絡,可通過灌注魔力來產生防御屏障,但強度低于外部裝甲,因此,在進行激烈戰斗時,駕駛艙會全部沉浸入戰機內部,必要時才會升起以讓駕駛員獲得與外界瑪娜更高程度的聯系,以便恢復自身魔力和提高武器攻擊效力。

  駕駛員戰斗服采用透明鋁制造,肩部內置壓縮氧氣瓶,頭盔內置HUD具備視線制導和眼球傳感系統。(即根據眼瞳的焦點自動鎖定目標)

  戰機尾部為六角形噴口,裝載雁行工坊的五聯裝扇葉部件,可控制噴氣流量,并調整方向已達到靈活變向的功能,另外尾翼設立可動導流片。

  機身下部搭載兩門‘白鴉’級湮滅能量炮,激光照準裝置,必要時機翼可激發銳化魔力紋絡,以達到切開敵人和從大量的混沌幻影圍堵中脫身的效果。

  在'NWA1'制造完畢后,進行了5次實戰模擬,收集完資料和信息后進行陸續改進,最終在年底完成穩定可量產方案,并確定為‘NW圣潔’,獲得正式稱呼。

  第三紀1762年6月,閃耀的光翼圍繞地球飛行一圈,無數人為之歡呼慶賀。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