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時候,校長回來了。
虞幸在睡夢中感到一陣驚悸,幾乎是在某種強大壓力從虛空中壓迫而來的瞬間,便在床上睜開了眼睛。
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鬼沉樹愈發沉不住氣的急迫,他在學校副本中的感知力已經逐漸變得可怕起來。
被吞噬的好處就是他和鬼沉樹的某些感覺幾乎重合了,鬼沉樹掩埋在地下的、無處不在的枝椏,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虞幸的眼睛。
醒來的一剎那,他仿佛看見周身被透明的、無形的樹枝包圍,那些糾結盤曲的枝條正緩緩滑動著,試圖趁他不注意將他鎖住。
被他發現的一瞬間,這個畫面就泡沫一般破碎了,虞幸無言地坐起身感應了一下,沒有在周圍發現任何鬼物和死氣氣息的波動。
剛剛的畫面,應該是完全屬于精神層面的東西?
象征?預示?亦或者是他隱藏起來的靈感?
傍晚放了假,但晚上的查寢倒是沒有松懈,此時過了查寢的點,走廊里卻并不安靜,隔著薄薄的門板,虞幸依稀可以聽見隔壁和對面宿舍里學生們有些激動的聲音。
馬上要進行測試了,不少人都知道這個測試的成績意味著什么,他們這幾天的壓力有多大,或許無限接近于選擇生死。
而他們寢室,趙一酒和溫青槐都睡著了,負責守夜聽走廊動靜的是趙謀,免得宿舍樓的任務關鍵出現,卻被他們錯過。
“怎么起來了?”趙謀輕聲問,他的小隔間散著光亮,依稀可見一個人影靠在床頭,手里捧著本書正在消磨時間。
“感覺到一點東西。”虞幸也輕輕回答,“剛才看到了一些畫面,好像是校長回來了。”
“校長……長什么樣?”趙謀問。
虞幸失笑:“我又不是千里眼,是看到了‘校長’這個存在,而不是真看到了這個人。”
“能確定的是,校長和鬼沉樹之間的聯系很深,大概是傀儡一類?”
“傀儡中的高層。”趙謀聽到這里打了個比喻,“這樣才能確保學校副本處于鬼沉樹的掌控中,員工也有很多直接被樹枝連接。”
趙一酒在床上翻了個身,不知道是不是睡夢中被吵到。
他實在是太困倦了,白天從曲銜青那里抽離了污染,但已經產生的疲憊,直到晚上才得到緩解。
虞幸等了兩秒,確定沒把人吵醒,才接著道:“是這個道理。”
“你想見校長?”趙謀翻了一頁書,語氣平靜,“校長辦公室是隱藏空間,你想進去拿東西,對么。”
這件事虞幸并沒有完全的告訴過隊友們,因為之前校長預計是還有好幾天才回得來,他們的重點放在白發女孩發布的五個任務里,自然不需要把精力再分散。
所以虞幸有點好奇:“你怎么知道的?”
“呵,你是為了什么才邀請我進隊伍的啊。”趙謀好像有些無奈,“我當然不會那么無知無覺,甚至你今天單獨和阿酒說的話,我也能猜到一點。”…
“啊,確實。”虞幸不得不佩服一下,“那我就不說那么多了,明天那個校長八成要見我,我在學校作威作福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趙謀:“……”敢情你也知道自己在作威作福?
虞幸佯裝不知道趙謀內心的吐槽,繼續分析道:“我鉆空子空手套白狼套出了心理老師的‘承認’,借此得到很多老師這方勢力的優待,但吉恩主任智商不夠,校長卻不可能同樣這么笨。”
“今天我問他,校長回來之后,我是不是能見到校長,吉恩主任給了我肯定得答復。”
他和趙謀聊了幾句的功夫,來自看不見的枝椏的觸感逐漸褪去,虞幸覺得冷,把自己裹回被子里,閉上眼睛:“校長一直在外面,干擾不多,從旁觀者角度,他應該很容易看出我在這一連串事情里做的梗才對。”
從一開始,他做的一切就是權宜之計,就算沒有副本這個概念,他真是一個學生,那他也不可能在畢業后成為教職工,因為校長不可能承認。
“你的意思是,校長明天要見你是鴻門宴?或者一次試探?”趙謀順著他的話,瞬間就能想明白。
“不,他一定很歡迎我,因為……‘樹’迫不及待了,‘枝’要做的,就是把我送到樹的面前。”虞幸難得正經,說出的話卻不知為何,總讓人感覺到一陣陣涼意,“明天就是個好機會,有校長親自押著我,我一定跑不出鬼沉樹的攻擊范圍。”
“……”趙謀知道,虞幸能這么淡定的把敵人的計劃說出來,就意味著一定有反制方法,但他還是有些語塞。
“大晚上特意醒過來跟我說這些。”他道,“看來除了對阿酒有任務交代,對我也有。說吧,要我做什么?怎么配合?”
“明天,想辦法好好注意我。”虞幸說,“我在哪兒消失,說明校長辦公室就在那里,記住位置,在不被注意的時候進去,我八成會把關鍵物品拿到手,藏在……就藏在校長自己檢查不到的地方吧。”
在校長的辦公室里,把校長的東XZ到校長找不到的地方?
行,很有靈性,也不知究竟是在考驗誰。
趙謀笑出聲:“交給我吧。”
“不過,得做個約定。”
虞幸探出一個頭:“什么約定?”
“你有自己的事要做,這一點,從為了一支體驗師那里得來的筆的提醒而選擇死寂島時我就有心理準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和,你只是終于要開始走上于你而言的正軌了。”趙謀叨叨一大段。
直到這時,虞幸才有種“不愧是天乩,偶爾還是能說出和神棍一樣的話”的感覺。
“一個月吧。”趙謀說,“一個月后必須親自回來見我們,親口告訴我們你還活著,畢竟,你還有個拍賣會的邀請在身上,錯過了多可惜啊。”
虞幸有種想把拍賣會入場券交給趙謀的沖動,不過想了想還是算了,干脆地答應:“行,一個月之內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