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一章 今天,長高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白金之軀

  伊舍世界,是一個異常的世界。

  這樣的異常,當然不是說天空昏黃、大地漆黑而已。

  作為一顆質量數十萬米,比“歲星”還大上一圈的類地行星,它的種種參數都很異常。

  這么龐大的地質星球,和小型恒星比都不遑多讓,它的地表沒有被壓成更致密元素,依然是土壤結構,已經十分古怪。

  而這顆星球的“時間”,更是怪異無比。

  武道世界因為某些原因,被塑造成地星同款樣式,自轉一圈同樣要十二個時辰,而在這里,過大的星球讓自轉的“一天”,有三十四個小時。

  而它龐大質量造成的引力,也讓時間膨脹,武道世界主觀時間的一天,在這里可能不到十八個小時。

  引力越大,時間越慢,這漆黑行星的質量,讓時空的扭曲遠大于武道世界。

  換句話說,若不計算宇宙本身的差距,兩顆星球就在處在同一個星系團、同一個星系群、同一個星系,也會有巨大時間差。

  這待上“一天”,武道世界就會過去兩天。

  和“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倒有幾分共通。

  但以它的體積來看,伊舍世界的“天空”矮小的異常。

  這世界的天空,因為魔素的沾染絕不算正常,永遠處在昏黃色,或者太陽落下后的暗紅。

  可這片異常的天空,卻在六百千米的高度散逸掉所有氣體。

  以伊舍世界的質量來看,其重力足以留住巨量的大氣,理應有著厚重無比的大氣層,幾百公里厚都是正常。

  但它和武道世界一樣,氣體只充盈十公里對流層,一萬米就抵達邊界層,再往上就離開大氣包覆,不算狹義上的“星球表面”。

  而大氣層內,也和武道世界一樣,有著一千“百帕”的大氣壓。

  或許應該說,和“地星”一模一樣。

  它們甚至有著一樣的重力。

  蘋果在地星、武道世界落下,一秒會落下近十米。

  那蘋果在伊舍世界落下,一秒內同樣會掉落近十米。

  仿佛大質量造成的引力,一進入大氣層就消失了。

  “時間”確實被影響了,但往內一看,人們又活在跟地星、武道世界一樣的大氣、一樣的重力。

  似有某種力量,維持這“薄薄”的大氣層,扭轉內部的重力。

  這一刻,“薄薄”的大氣層卻被撕裂。

  大氣層像一個薄膜,被“頂破”,萬里流云顫抖著退遠。

  就像開天辟地的神明,撐開了天穹,分定清濁。

  一尊白金色的巨神,頂著層層大氣,很快站起身子。

  清氣在它周身暴動,呼嘯成狂風,破開一個能塞下大陸的巨洞,比任何臺風眼更龐大。

  濁氣在它腳下顫抖,大地連綿震蕩,碎裂個不停,像是碎掉的雞蛋。

  天與地之中,神明站直了白金之軀。

  圓球狀的世界,被它踏在腳下。

  若從宇宙空間來看,伊舍世界是一個很大的黑色球體。

  把武道世界擺在旁邊,看起來會像一顆乒乓球。

  而現在,一個小小的“人影”,正站在黑球上。

  人影渾身都是純粹的白金色,散發金屬一樣的盈盈光澤,體表和正常機神一樣,是身披重鎧一樣的裝甲身軀。

  但白金人影身上的鎧甲,畫風稍微不同,已非“天馬座”的全身鎧甲,而是頭頂金盔兜鍪,披戴星宿玄甲,腰束腹甲玉帶,整體嚴然是一尊“天兵”!

  一尊高達幾十萬米的白金天兵!

  玉微的雙腿踏著大地,就成為兩個龐大的“柱子”,令天空破開,地面晃動。

  星球表面的云層,只能在他腳邊退開,能從宇宙觀察到的巨大氣旋,在其腳下也向著小干冰,因為巨神站起的“威風”被吹到幾千公里外。

  還沒開始活動,就令云氣退散,狂風粉碎。

  這樣一個身高幾十萬米的巨神,是如何的“突破天際”?

  那真是將天元都突破了。

  群山在它腳下,只是小小的溝壑起伏,不平的小碎石。

  云層蒼穹,還不到它的膝蓋。

  玉微平視遠方,甚至看不見陸地,只能見到宇宙星空,和極遠處的一團大火球。

  玉微轉動腦袋,將星空盡收眼底。

  神話中常說的“頂天立地”,在此呈現的淋漓盡致。

  唯一可惜的,是它高過頭了,已經沒有“天”給它頂了。

  它頭上,只有星空,和一輪大日對著它照耀。

  它腳下,則踩著一片板塊。

  說踩也不正確,考量到這星球古怪的地質,玉微防止自己因剪切力和質量沈進地心,已是半飄在天上。

  于是,它能頂天,也能立地,如今卻上不見天,下不沾地。

  巨神的意識轉動,對此笑了一下,不由調侃一番:

  “不過,至少算今生身高最高的時候。”

  可不是,玉微如今身高少說三十萬米,比原本高了數十萬倍。

  作為常態大約一米二的白發男孩,除去神魂出游化回天兵,如今可終于“長高”了。

  這或許正是成長期的奇跡,十多歲的男孩,確實正值長高的時候,一下從一米二長到近三十萬米,也在情理之中。

  只能說,仙道與泰坦在長高方面,有著獨樹一幟的增高方式!

  巨神仰望了會星空,凝視大日良久,才低頭望向大地。

  黑色大地,在它身下延展,卻不再是“一眼望不到盡頭”。

  玉微能看見到極其遙遠的地方,看見星球露出圓形的弧度。

  整個大陸,彷佛變成一個圓形廣場,任由巨神俯視。

  到這等大小,就算堪稱“泰坦星球”的伊舍世界,也顯得“狹窄”起來。

  這個世界,確實正常星球大上很多。

  或者說,非常多!

  伊舍世界有著遠超尋常星球的巨大體型,幾十萬公里的直徑,質量是武道世界的萬倍以上。

  這樣巨大的星體,是能填進無數武道世界的龐然大物。

  其上的“土地”,縱使海洋占據九成以上,無邊黑海中僅有一塊露出水面。

  但那“一小塊”,也造就面積六億平方公里的“歐羅巴大陸”,南北兩端相距足夠有兩萬公里。

  玉微前世的“地星”表面積也才五億平方公里,就算把地星攤平,五大洲七大洋都灑在歐羅巴大陸上,都還有剩余空間。

  黑色的大地,確實遼闊無比。

  可架不住玉微當前體型太龐大,躺下來都有數百公里,不用飛、不用化光,平平踏出一步就有一百公里。

  兩百步之內,南北兩萬公里的“歐羅巴大陸”就會被它橫穿。

  只要小跑起來,三兩下就能踏遍整個大地!

  這讓玉微不由想道:“世界,真是渺小啊。”

  “但說小,卻又很大,我現在的身軀也只有億萬分之一。”

  玉微瞇起眼,凝視下方:“要不,再變大些?”

  白金巨神一邊思索,目光一邊穿透下方云層,將地上的全景一覽無遺。

  神注視地上,但在同時,也有更多的目光注視這尊巨神。

  那是屬于“人”的仰望。

  玉微化身突破天際的白金巨神,伊舍世界的人除非瞎了,否則就都有所驚覺。

  不,就算是瞎子,也能感受到巨神造成的天地異變。

  這等巨大的存在,對腳下星球造成的影響,自然是不可計量。

  巨神的腳下,第一時間就完全毀滅,粉碎到不能再碎。

  吉利斯城邦所在地,于伊舍世界被稱為“亞歷歐平原”。

  這個平原十分遼闊,一眼望去幾百公里都不見起伏,看起來一派平坦。

  在其他世界,它算是非常廣大的空間,占據大洲的一角,但在歐羅巴大陸只算一個小平原。

  它也不算特別起眼,甚至其平坦,或許是過去被機神與魔獸廝殺轟平的。

  但不論它有怎樣的地形、怎樣的歷史,現在都變成了過去。

  亞歷歐平原,已從世上消失,變成一個巨大空洞。

  因為巨神爬起來,帶走了堪比幾十座山脈的質量,挖空整個亞歷歐平原,原地憑空多一個上百公里的坑洞,深達三萬米。

  放其他地方,這已經是“掀開地層”的狀態。

  正常的星球,三萬米往下,就是流質的地函,充滿灼熱的巖漿。

  但伊舍世界過于龐大,巨神帶走的質量,尚未鏟開地殼,只留下一個幽暗深坑。

  深坑周邊,萬物震蕩不止。

  巨神起身時用雙手一撐,然后整個人推進上升。

  這個過程,無窮的力量傾瀉到地面,讓亞歷歐平原完全消失,余波更飛速奔往全世界。

  歐羅巴大陸板塊的兩邊,都狠狠震動一下,幾千公里都微微向上傾斜。

  期間造成的大地震是自然的,狂風也是連綿不絕。

  但最顯眼的影響,就是“天黑了”。

  亞歷歐平原的另一端,已經入夜了。

  這并非因為太陽西下,而是因為大半個天空,都被遮住。

  大日的光芒,被一個“人”所擋住,投下幾千公里大小的影子。

  影子下,正巧有一座城邦,城中萬民迷茫的抬頭。

  因為魔獸的誕生關乎區域魔素濃度,每個城邦不會建的太近,都會留下寬廣的緩沖帶。

  “比鄰”吉利斯城邦的另一個城市,已在數千公里外的彼端。

  尋常時候,吉利斯城邦就算發生天大狀況,他們也看不真切。

  可今日,所有都能看見一道“墻壁”覆蓋天際。

  隔著上千公里,也像近在眼前,讓人震撼,發自內心的感到壓抑。

  和整個星球相比,巨神實在不算太高。

  但高矮本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對一米六的人來說,一米八的人就很高了。

  兩米,對常人來講就是巨人,需要抬頭仰視。

  三米,凡人看見就會震驚,認為那不是人類,而是巨大的異常生物。

  十米,已經要出動巨大決戰兵器對戰,算是大型器械。

  五十米,變成輕易推倒樓房的大怪獸,人類在其腳下就如螞蟻,只能四散奔逃,可能要請光之巨人來解決。

  一百米,在幾十樓都能平視,視力不好的人甚至看不到頂部,光是抬頭看能造成暈眩感、壓迫感。

  那一千米呢?

  一萬米,超越世界第一高峰的高度?

  或者如現在,幾十萬米高的巨神!

  它的“高”,又該以什么角度來看待?

  以這個城邦的人來說,就是“看不到”。

  他們只能看見兩個白金色的龐然大物,充塞了視野,擋住了陽光。

  有人說,不可直視神。

  但在這個時候,或許只是神的存在太過龐大,人的視野甚至“看不全”其樣貌。

  就像現在,白金巨神遮蔽了蒼穹,凡人卻根本不知道發生什么事情。

  于是,他們開始騷動、茫然、驚慌,最后只能像神明祈禱。

  在眾人跪下祈禱時,唯有一名白發男子抬起頭,嚴肅道:

  “好大的家伙!”

  “塔莉法那家伙回報時,我還以為是普通的機神,沒想到半個小時內,就變成這種龐然大物。”

  他的語氣訝異,面上卻沒有表情,顯得極為矛盾。

  男子穿著一身布衣,面孔也不俊朗,看似平凡,就算有著一股驚人的氣度。

  縱使巨人占滿了天際,傳來山巒倒塌一樣的壓迫感,他也只是盯著天穹,沒有如旁人一樣低頭。

  他永遠抬著頭,永遠直視前方,永遠面無表情。

  世上彷佛沒有事情,能讓他開懷一笑。

  世上彷佛沒有美景,能讓他分心注目。

  世上彷佛沒有敵人,能讓他低下頭顱。

  只要看一眼,就能讓人明白,他并非凡人。

  所以凡人不見神的樣貌,就先向神跪拜,而他既不跪拜,也看得見神的樣貌。

  白發男子不是凡人,天邊的云層無法阻攔他的視線,他一眼便如天文望眼鏡,能看到宇宙星空的景象。

  但縱使是他,也很難一覽白金巨神的全貌。

  因為,實在太大了!

  幾十萬米,等同幾百公里的高度,與萬里星辰比起來似乎不算什么。

  但巨神一站起來,這小小的數字就化為實際的壓力。

  它的龐大,令凡人平時仰望的“天穹”變得微不足道。

  光是腳底板的厚度,就堪比連綿的山峰。

  平均位于千米高度的積雨云層,甚至會撞上它的腳趾,無力的四散。

  數千米高的卷層云,只堪堪達到巨神的腳踝高度。

  覆蓋天際的云海,在巨神的小腿處分開,向著遠方飛速退去。

  凡人將頭抬到極限,眺望視野的盡頭,恐怕都看不見巨神的膝蓋。

  它的宏偉,以人眼根本無法觀望,連膜拜全貌都做不到。

  因為它的膝蓋,已經超過平流層,遠在五十千米之上的“天際”。

  五萬米高空,已經是太空邊緣,再無“云”或“風”,是正常的航天載具的極限,再往上就是“太空載具”的領域。

  現在它被巨神的膝蓋貫穿,讓紫外線和臭氧不停從兩旁流過。

  而白金之軀依然向上延伸,直至“太空”的領域。

  在某些世界,需要用火箭噴射跨越的距離,巨神只是站起來就完全超越。

  黑色的宇宙空間,巨神的上半身終于顯露真容。

  它穿戴白金鎧甲的胸膛,直挺挺貫穿十多萬米的熱層,與無數等離子氣流為伴。

  這里已是“外太空”,匯聚大量恒星短波,形成高度電離化的“等離子云層”,相當于從恒星發射來的無數電漿炮,被大氣阻擋在外。

  如果有修行者都神魂飛上來,都能遭受一番轟炸,變成某種意義上的“九次雷劫”、“化生陽神”。

  無數等離子光流爆發,一波波掃過它的胸膛,卻無法損害巨神分毫。

  它挺著胸,承受無數宇宙射線、微波,和一波又一波的等離子體轟炸。

  而巨神的頭顱,則位于極天之上,俯瞰無窮大地,只有大日群星相伴。

  白發男子把抬到極限,也無法望見其面龐。

  這令他雙眼發亮,不知在想什么。

  不知何時,一名斗篷人出現在他身后,對他點頭:

  “確實,很大。”

  斗篷人冷靜的進行分析:

  “能運用以太物質,形成如此巨大身軀,已經超越常理了。”

  白發男子面無表情,口中理所當然道:

  “強者,本就應該超越常理!”

  他保持抬頭的樣子,對斗篷人道:

  “尋常生物遵循自然,緩慢的進化,強者則能飛越式的提升,進化到難以想像的層次。”

  “這就是進化,讓強者變得更強!”

  “就像我,還有他!”白發男子指了指自己,又指了天邊的巨神。

  言語間,居然把玉微的“白金泰坦”和自己并列,當成同一檔次。

  斗篷人看了他一眼,溫和一笑,居然也沒有否定。

  他只是對男子提問:

  “就算只有質量,這也是更勝“大帝”的強者,不論有何打算都會打破三大勢力平衡吧。”

  白發男子冷哼一聲:

  “打破平衡,好啊!”

  “那些不思進取,只想用犧牲延續他們小小世界,還阻礙我們“進化之道”的家伙,最好都被粉碎!”

  “確實。”斗篷人點頭,又補上兩句:

  “但這尊機神,是教團的天馬座,又保護了帝國的城邦,如何確定它不會與我等“魔軍”為敵?”

  “你打算如何呢,艾博魯特?”

  白發男子——伊舍世界最強的“魔人”、“進化者”艾博魯特閉上眼睛,握起拳頭:

  “我要去招募他!”

  他睜眼,雙眸似燃起了火、亮起了光:

  “去懇求、去拜托,或者去戰斗,讓它愿意與我們一起改變世界!”

  有人從巨神身上,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但有的人則陷入動搖。

  巨神龐大的存在感,讓整片大陸都能看見它的身姿。

  世界各地,都有人看見這個巨神。

  其中最為的震驚的,當屬斯達巴大帝。

  正在發號施令,想要召集大軍的列尼達大帝,第一時間“看見”這個“巨神”。

  也是第一時間,把幾十萬米高的巨神和“天馬座”聯系起來。

  然后,大帝陷入沉默。

  良久,才有將軍小心翼翼的問道:

  “陛下,您還要出征嗎?”

  列尼達大帝吸了口氣,道:

  “號令全軍,停止動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