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十四章 道人傳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白金之軀

  是否與諸天有緣,玉微并不在意。

  此時占據他整個心神的,還是道人剛才提到的幾個詞語。

  太易紀天庭、三十六諸天、無數宇宙。

  這幾個詞語,讓玉微心中震顫,生出無數的想法。

  他更發現道人言語中,并無對天庭的敬意,只是一種描述古老歷史存在的感覺。

  這令玉微生出一個可怕的猜想:

  “天庭,或許已經不存在了。”

  這一點,其實從道人的行為就隱有體現。

  天庭的天條,訂立者之一便有道德天尊。

  這位天尊講究道亦存于微末,仙人只是求道之人,是攀爬名為“道”之高山的人。

  在這道途中,不止有天地之道,亦有人道,仙人之道便是仰望天穹,踏足人世。

  其立下道德,便是講述人世之善,以善為德,以德修道。

  因此天庭的基調,便是仙曾是人,尊人便是尊仙,絕不會輕易橫掃凡人念頭。

  這一方面,也是因為天庭極高的文明程度與素養,讓每一位凡人都可稱得上未來的仙神,是未來的道友。

  同為永恒,相較于未來永恒共處的歲月,眼下年幼的時光只是短暫的,最好不要在人家年幼之時隨意窺視,惡了未來的仙神。

  總之,過往的天庭仙神,對凡人會保有尊重,因為凡人就是他們的過去,也是未來的同道。

  但道人方才的行為,輕易用神念透視人心,雖無惡意,卻對凡人心靈沒有太大的注重。

  這也許是因為來到異世界,或者此世人族與所謂“諸天”之人有物種差距。

  可是修道人講究德行合一,才能用純粹之心修行,他個人的行為,與其“道”是相通的。

  從這種不經意的習慣,就能看出“諸天”與天庭的差異。

  天庭,也許不存在了,玉微的過去,也被埋葬于道人口中的“太易紀”、“古老時代”。

  現在,剩下的只有“諸天”。

  這樣的念頭,讓玉微的意識混亂了一個瞬間。

  這時,道人的下一句話傳入耳里:

  “此緣,乃是天緣。”

  耳邊的聲音,讓他勉強壓下心里的波動,保持正常的表情。

  他抑制心中各式各樣的想法,在面上故作困惑的回答:

  “遙不知仙人此言何意?”

  為了防止有探查真名的手段發現“玉微”,他悄悄改換自稱,把名字放在“路遙”。

  玉微說道:

  “遙這一生,未曾見過什么諸天,也不曾見過仙人,何來之緣?”

  道人并不知曉玉微心里的復雜念頭,自顧自的道:

  “此緣非見面之緣。”

  “我仙道不講究那種緣分,卻也說天人感應。”

  他星眸凝視玉微,悠然道:

  “只要氣機有相應,命數便有糾纏。”

  “現在看來,小友便與我諸天有“天人感應”。”

  “貧道在無窮的宇宙中“傳道”,機緣巧合來到小友的世界,又得到感應,尋到小友面前。”

  “此等緣分,堪稱罕有。”

  道人的門派,在諸天中也講究命數,追尋天機。

  他對于這種“巧合”一樣的命數特別敏感。

  身為上層諸天的修道人,會來到無靈氣宇宙,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又在這樣的世界,生出氣機感應,可謂巧到不能再巧。

  這背后,不是異常的緣分,就是“太上”另有安排。

  想到這里,道人星眸一轉,認真的觀察玉微。

  他看著玉微的模樣,首先對其相貌贊嘆了一番,認為十分出塵,符合仙人之姿:

  “白發金瞳,可謂天生異象。”

  接著神念掃過玉微的體內,點頭道:

  “骨頭齡十歲,體內微型單元遍布,血肉中力量龐大,已經練成此界的凝血境界,在這里堪稱萬古未見的絕世天才。”

  這里,就算看“根骨”,從中看見此界神魔精心打造的凝血肉身。

  而玉微的凝血肉身,可以稱得上此境最完美,比起那些天生道體都優秀。

  道人的神念又接著掃過,似乎從玉微的“大腦”中獲取什么記憶,心中道:

  “原來如此,是天生武骨,又激發氣血,從小就有氣血孕育,一練武就原地功成。”

  他腦中浮現一幕幕畫面,卻是玉微打坐后,半日大成。

  道人“看”著玉微紀錄在大腦海馬體中的部分信息,目光一亮:

  “喔,還不只身體資質優秀。”

  “更難得的是,智慧也十分驚艷,將此界功法在半日之內參悟成功,自行控制氣血。”

  “一夜之間,對一個體系有如此造詣,可稱悟性絕佳,在我“諸天”也能大有所成。”

  當然,他看見的記憶,都有經過玉微的加工。

  一些隱密的記憶,涉及前世的思考,玉微從來不放在腦子里,只儲存于仙人真我。

  大腦之中的記憶,則是一些處理后的信息。

  單看那些記憶,只會發現一位絕世的武道天才,有堪稱宿慧的大智慧。

  看著這樣的“天才”,道人一雙星辰般的雙眸閃亮。

  他瀏覽過玉微的記憶,用最平和淡然的語氣道:

  “小友的天資,不下于貧道啊,幾乎想收為嫡傳弟子了。”

  玉微眨了眨眼,沒有回話。

  道人看著玉微,卻是越看越順眼。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原因,是他眼前突然亮起的文卷。

  上面的文字,清楚的寫著“傳法于此界有緣者,路遙”。

  這是“太上”發下的個傳道任務,只要傳下仙道之法給眼前的孩童,就有不菲的“功德”收入。

  這對傳道者是常有的事情,有許多人物,在未來會于自身世界做下一番大事,被太上窺破天機,轉換為仙道中的人才,似乎能汲取某種氣運。

  每每遇見這種人才,太上便會以功德獎賞,讓傳道者對其傳授仙道法門。

  “功德”對傳道者來說,是重要的資源,可以進行各種功法寶物的兌換,當然是多多益善。

  本來,太上的任務也無法打動道人。

  身為諸天中的上層天門派,他收徒可謂精挑細選,是用來傳承的,就算有任務也會考慮拒絕。

  若以功德利益要求,更只會讓道人不屑:

  “太上想用功德來收買貧道嗎,這是對貧道的侮辱!”

  可惜玉微的資質實在太好了。

  這種天資,他以往從未看過。

  心境優秀,天生道心,彷佛謫仙人降世,萬古難遇。

  意念明徹,心思靈動,少有后天沾染,好似出生后沒有后天記憶影響。

  智慧通達,能明辨道理,有天生的大智慧,一法通萬法。

  越是看,道人越驚嘆。

  在他眼里,玉微不論心境、意念、智慧都式上上之選。

  實際上,這都是理所當然的東西。

  心境與道心,好歹是一位仙人,前世修到神仙境界,先天靈光跟法力沒了,但這些心靈上的可沒有丟掉,心靈境界仍存。

  而意念明徹,理由更加簡單。

  玉微主要的記憶儲存在仙人真我,大腦中可以說是空空的,只儲存部分信息,當然看著心思純凈。

  最后的智慧通達,則是腦中累積了仙道無數載的知識,看什么都有相似的道理可取,自然就一法通萬法。

  但不論背后原因,玉微確實是修道上最佳的人才。

  都能修到神仙位業,豈會差勁?

  這是貨真價實的“神仙之姿”!

  這種資質,讓道人心動,覺得此子恐怖如斯,必須要收入仙道才行。

  否則如此驚才絕艷之人,在百年厚化作黃土,豈不可惜?

  不如經他引導,成為一位修道人,百年后或許又增一位道友,甚至成長到能幫襯自身道途。

  修道前人提攜后人,后人成為道人,反過來與前人同行,眾人前后相攜,一齊開拓道途,方是修道門派存在本意。

  道人有意提攜玉微,便道:

  “小友的資質,若修仙道,必有大成就。”

  “我觀此界武道,雖有可取之處,但修至巔峰也不過數百之壽,還有不少隱患。”

  “若修我仙道,則可享長生,有千般大道,萬般神通,可移山填海,捉星拿月。”

  道人說這話的時候,有一股神念照入玉微心底,衍化一片宏偉圖景。

  玉微認出是神念灌注信息,沒有危害心智的力量,便任由其作用。

  很快,就有無數畫面在他腦中浮現。

  在那畫面中,有凡人服氣修行,筑成道基,煉就法印,金丹九轉而成道,于是呼風喚雨,飛天遁地。

  在那圖景中,仙人朝游北海暮棲息梧,天地兩端來去如意,坐觀滄海滄田,笑看凡間王朝更替。

  更有運轉五行,點石成金,枯木逢春,撒豆成兵,剪紙為月,火里種金蓮,種種玄妙術法層出不窮。

  這些畫面在玉微的心里變化,隱約有一股跌宕起伏的情感要醞釀,讓人由衷升起修道之念。

  那是無數的凡人,受困生死,束手于無力,因此向往長生,向往神通,自然而生的情緒。

  是凡物渴望蛻變到更高層次的本能。

  但這些澎湃的情緒,卻絲毫不影響玉微的念頭。

  仙人的真我淡淡看著這些畫面,心中不知在思考什么。

  神念印入心中的畫面緩緩消散,道人的面龐重現,他十分溫和的道:

  “可愿入我諸天修道?”

  玉微看著那雙星辰般的眸子,陷入沉默。

  他能感覺到道人言語中的善意。

  那是真正在進行傳道傳法。

  這讓玉微真正開始思考,是否要同意去那個“諸天”。

  良久,他才輕輕開口:

  “仙人展示的仙道,遙自然也是贊嘆不已,心生向往。”

  “若以心論,遙愿意修行仙道。”

  但玉微又是一頓,轉而言道:

  “然而,遙家中仍有父母,有生養之恩未報,無法拋棄父母而去。”

  這句話,是玉微的一個理由。

  他確實不會丟下父母,自己去“諸天”,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想在力量低微時去那等不知底細的天地。

  玉微也明白,根據道人的言論,“諸天”或許是有靈氣之地,能讓人繼續修行仙道。

  可是玉微的天機感應告訴他,此時不是去往諸天的時候。

  即使沒有這股感應,他也隱約猜測出天庭已然不存,諸天是一個新的勢力。

  那這樣的勢力,對他這種“太易紀”的古老神仙,態度不知會如何。

  先行前往,暗藏身分,危險也太大。

  即使去諸天可以修行仙道,也不值得立刻冒險。

  這名金丹境界的道人看不出他的身分,難保“諸天”沒有什么大能可以看出。

  他可沒忘記,這名道人背后,站著能讓其跨越宇宙的勢力。

  這種跨越宇宙的力量,連曾經的天庭都沒有,難說諸天的仙道發展至什么程度。

  也許,玉微現在已經暴露在那勢力的大能眼中。

  但就算如此,他也打算獲取更穩妥的力量再前往諸天。

  道人聞言,也沒有被反駁的不悅,反而認可的點頭:

  “此言在理,世上豈有不忠不義的神仙?”

  道人的眼里沒有被拒絕的不快,反而閃過一絲好感。

  天人感應,氣機交互,自然也存在生養之間的關系,會對道途心境產生影響。

  佛門叫了結因果,仙道則是氣機通順,念頭通達,以正德來行正道。

  道人對此表示理解,他看了玉微一眼,拍了一下手:

  “無妨,貧道也不差這幾百年,若你了斷牽掛,便能來諸天尋我。”

  道人灑脫的一語,盡顯仙道的時間觀念。

  要盡孝,那就等個幾百年,看你是要等父母歸去,自身也看破再來修道,還是要提攜父母一同修道,都沒有問題。

  這不僅出于血脈父母的角度,也同樣出自門派師長。

  連生養之恩都可以轉眼拋棄,那怎么知道你不會因為其他人而拋棄授業之恩?

  要知道,修行者的師徒關系,可比父母血緣都更緊密,那是跨越彼此漫長的生涯。

  如果連凡人短暫的孝道都無法去行使,師長又怎么會放心認你為弟子。

  玉微聞言“大喜”,向道人感謝:

  “多謝仙人。”

  道人的態度,倒是讓玉微也有了好感。

  這種“忠義”的態度,十分符合他這名天庭天兵的三觀。

  他暗想:“看來在對待凡人雖有不同,但基本的道德之理仍在仙道傳承,行事也講究德行。”

  這一刻,雙方的觀點一致,彼此的好感度都有所上升。

  這就是相似三觀帶來的天然認同感,也是天尊推行道德的一大目的。

  道人笑道:

  “小友的心性,倒十分合貧道胃口。”

  道人說了這句話后,又搖搖頭,語帶惋惜:

  “可惜貧道此行尚有要事,否則能駐留此世指點你,也算一樁大功德。”

  “大功德?”玉微心中一轉。

  還不待他思考出什么,道人就果斷道:

  “好,既不與貧道同去,便先傳你一法。”

  說等他幾百年再來,自然要先留下一些修煉之法,不然還來不及入道就老死了。

  道人的神念一動,就有無數信息流淌,向著玉微的大腦灌注。

  玉微只覺“轟!”一聲在腦中炸響,整個心神恍惚了一下。

  接著,在他的腦海中,一張玄妙莫測的圖像浮現。

  那是一位高大的帝君,姿態威嚴神圣,周身有宇宙萬象流轉,足踏一朵云彩,卻是由數億星系共筑,是一個星系團化作的“星云”。

  而帝君形貌,以日月為眸,混洞做瞳,群星為冕,億萬星光為流蘇,浩蕩的的銀河束身,無窮星系星盤繪于帝袍,盡顯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群星諸天羅列。

  帝君的圖像一現,便震蕩玉微的心神,感受到其上玄之又玄,彷佛直面大道的氣息。

  看著帝君圖像,腦中就有無窮玄妙道理生出,闡述一種星辰運轉,宇宙萬象的無上至理。

  祂是那樣的宏大、那樣的偉岸,像宇宙的化身,星辰運轉道理的實質化,讓人本能生出敬意、崇拜的感情。

  就像看見直視了太陽,讓人忍不住閉眼,看見地表的火山噴發,讓人本能畏懼,將自然之威敬為天神,虔誠供奉。

  那種威嚴,便是自然之象,宇宙之浩瀚,已近乎道!

  玉微的真我再次震驚,在心里訝然道:

  “這是⋯紫微帝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