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英公務員

  日韓的一些犯罪行為,終究是小問題,這種事你不說我不說,兩個英語世界輿論霸權的國家都不說,它就不會傳到別人的耳朵當中。

  戰后雖然是工黨首相艾德禮代替了丘吉爾執政,但英國的戰后主導思維,仍然是和國家政治挑戰快速變化的時期內維持英國全球大國和帝國主義大國的地位。

  平心而論,即使蘇聯在戰后立即退縮為不作為的國際政治力量,英國也要把上述政策作為重中之重。

  通過領導話語、影響能力以及打腫臉充胖子等方式維持英國國際強權的形象和事實乃是英國國家規劃人員、軍方和政界相當一部分心態。

  帝國主義政策沒有壽終正寢。中東、遠東仍然是帝國重要的堡壘,英國在許多地區仍然駐留了大量部隊,如波斯灣、馬來亞、肯尼亞;駐軍規模不可小視。

  艾倫威爾遜正式在這種情況下,用學貫中西的刮地皮手段,讓英國盡快回血。

  事實上,英國在一九四五年就制定過入侵蘇聯的計劃,制定這個計劃的人就是馬上從無上之權威位置上離開的諾曼·布魯克。

  天知道丘吉爾當時是怎么想的,不過認為戰后英國經濟萎靡只是暫時性困難的人,在當時的英國政府不在少數。

  恰巧,艾登就是這批人當中的一個,保守黨認為,這是勝利的代價,美國人一定會幫英國人買單的。英國戰爭勝利后的國際地位卻發生下滑,對英國官僚和政治家來說,這簡直是反常現象。

  最終買單的并不是美國,而是被掘地三尺的英屬印度,以及在關鍵時刻幫了英國一把的加拿大,但不管怎么說,保守黨認為的反常現象發生了但又沒完全發生,失血過多的英國走出了重癥監護室。

  在這種情況下,艾登是不會同意肯尼迪那種不把英國當回事的主張。。

  現在艾登和肯尼迪想的都是同一件事,如何讓對方妥協呢?

  “法新社對本次首腦會議的報道,這是塔斯社的,德國的反應和法新社大體類似。”艾倫威爾遜將歐洲各國的新聞報道匯總,上交給首相艾登。

  這都是從倫敦經由電報到拿騷的,其實有很多聲音,都是被叫做歐洲團結俱樂部的聲音,這就是包括舒曼在內的那個歐洲范圍意義上的深層政府,天天嚷嚷著什么歐洲一體化。

  英國就不用說了,連戴高樂對這些人都不感興趣,但在英美首腦會議的時刻。敵人的敵人也可以是朋友,這些人既然支持英國,那自然就是英國的籌碼。

  這部分是歐洲國家的聲音,英國自己輿論的聲音還側重于批評美國的好戰性。其實對美國的好戰性批評,從朝鮮戰爭就已經開始了。

  如果不是艾倫威爾遜一副沒人比我更懂東方,自干英鎊的疏通關系,艾德禮政府一定會被帶進朝鮮戰爭當中,這會讓英國剛剛平衡的財政再次失衡,當時英國還沒還完美國的債務呢。

  也就是從朝鮮戰爭開始,英國越來越警惕美國,越來越警惕美國的冷戰政策,美國變的越來越好戰,越來越傾向于先發制人,英國只好努力管控好雙方對冷戰戰斗方式的政策分歧。

  一旦熱戰開始,美國離得遠,英國本土可是就在歐洲,蘇聯是能夠夠得到英國的。

  古巴導彈危機的爆發,最終導致了土耳其導彈的撤離,更是讓英國堅定了這一點,艾登更是不可能同意,美國把英國當成離岸平衡歐洲的前線。

  “談判確實是相當艱難。”擺拍了一天的艾登,聽完拉博·巴特勒……身后的艾倫威爾遜匯報之后,沉重的點頭道,“肯尼迪這個人,經過一天的接觸,令我感覺到,他這個人想法很多。”

  “想法不多,會把阿美石油送給沙特,會把華爾街控制的鋼鐵產業調理的死去活來么。”艾倫威爾遜一臉的膩歪,“我看他還不一定能連任呢。石油集團和鋼鐵集團,都是美國國內根深蒂固的強大實業集團,目前為止,我根本沒看到肯尼迪進行利益交換,只是不斷的打壓。”

  艾倫威爾遜倒不是在艾登面前說肯尼迪肯定會樂開花,只是說肯尼迪有下臺的可能。

  肯尼迪會不會被刺殺,這個倒是不用懷疑,肯尼迪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以處決的方式被干掉的,說明要干掉肯尼迪的勢力不是一個兩個。要知道美國總統的權力,在歐美是極為少見的,按照一些鍵道中人的總結,美國總統擁有者皇帝一般的權力。

  從中國歷史來看,太子死不明不白的很多,成年掌權的皇帝有幾個被當場干掉的?

  艾倫威爾遜想來想去,覺得李淵倒是適合這個標準,那也不看他兒子是誰?再說李淵他沒死啊。

  “但現在肯尼迪在美國的支持率還是很高的。”拉博·巴特勒有些難色。

  “所以我在會談的時候,表示要用英國的輿論影響力,談一談土耳其導彈是否要撤離的問題。”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道,“當然我們并不想這么做,只是希望肯尼迪總統注意到英國合理的呼吁。”

  最終艾倫威爾遜還是要表示顧全大局,他畢竟是英美特殊關系的代言人。英國和美國鬧翻是不明智的,因為美國軍力比英國強。

  但在本次會談的一些問題上,英國還是不能答應,就如同艾倫威爾遜所說,美國連朝鮮戰爭都打不贏,真以為蘇聯的陸軍是怕了駐德美軍?那是怕核武器,蘇聯不愿意用自己的命換歐洲的命。

  蘇聯要是在加拿大的位置上,那輪得到今天美國在拿騷趾高氣昂?早就叫爸爸救命了。現在的情況就是美國和英國談駐美英軍的問題,而不是反過來。

  與此同時,肯尼迪也在和迪安·臘斯克談論本次首腦會議的僵局,關于比較搶戲的某外交部常務次長,肯尼迪倒是不太在意,“威爾遜爵士和羅伯特的關系很好,你想想,他可是麥卡錫為數不多的朋友,什么成分已經不用說了。”

  “問題不在于某個談判代表,而是英國首相乃至于英國政府,仍然在固執的維護著所謂英國的榮光。”

  肯尼迪還是不相信一個艾倫威爾遜有多么強硬,對方都不是英國的文官長。只是一個外交部的二號人物,怎么可能代表英國政府呢,最多就是被推出來的一個談判代表而已。

  說不定還是被故意推出來的,用這個和美國政治有所交集的官員,來爭取更大的籌碼。

  艾倫威爾遜要是在肯尼迪面前,肯定會說一句,“總統高見……”

  他不過是一個區區的外交部二號人物,哪有什么深層政府啊,簡直是開玩笑。在說深層政府肯尼迪又不是沒見過,美國的深層政府不是被整的死去活來么?

  從迪安·臘斯克這里,肯尼迪也聽到了英國對美國的一些不滿,英國認為美國是刻意扶持德日,對英國的優勢產業進行競爭,這倒是真的。

  英國認為美國現在的軍事政策過于于侵略性,這一點肯尼迪認為和自己無關,朝鮮戰爭又不是自己做總統的時候打的。

  兩天的談判,不能說是毫無進展,但也基本上可以說是毫無進展,而這一次的談判已經被全世界關注,肯尼迪簡直感覺比應對古巴導彈危機還要艱難。

  在第三天,肯尼迪終于忍不住親自下場,“英鎊的價值是不穩定的,如果美國拿出來一些黃金儲備,就能把英鎊打入廢紙行列。”

  艾登不慌不忙的拿出來了,一年之內戴高樂比比叨美元是美國剝削歐洲的言論,當然這些言論都是艾倫威爾遜收集的,因為歷史上的拿騷會議,肯尼迪就威脅要做空英鎊。

  “如果總統先生非要這么做的話,我只能說,英鎊變成廢紙的代價,就是美元也不會比廢紙有價值多少。”艾登氣定神閑的道,“這會摧毀布雷斯頓森林體系的秩序,而這個秩序,是華盛頓應當竭力維護的,如果被摧毀了。總統先生的政治路途,可能不會久遠。”

  布雷斯頓森林體系確實維護了美國的霸權,但是這個體系也相對公平,屬于是互相拿捏對方的小辮子,而不是讓美國為所欲為。

  正是因為相對公平,當時支持美國貨幣主張的國家,才超過了支持英鎊的國家。難道其他國家都是蠢貨么?讓美國用美元在全世界范圍之內為所欲為?

  如果肯尼迪在這個時間,以黃金儲備支撐的美元體系為代價,要對英國做點經濟上的攻擊,毫無疑問這就是在挖美國霸權的墻角,沖著自己的背后連開八槍自殺是唯一結局。

  英國陣營中,有一個隱藏的兩面人,已經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常務次長,表示美國的訛詐可能會在英鎊上,但是不要緊,這是自殺式的威脅。

  肯尼迪其實也擔心美國的貿易逆差,導致黃金儲備下降,動用黃金儲備打壓英鎊的結果,就是布雷斯頓森林體系崩塌之前,肯尼迪一定會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