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不死的和小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孤才不要做太子

  “梁玄莫者,字師都,安定烏氏人。隋末刑部尚書梁毗從子。出身隴西豪右,拜鷹揚郎將。大業十三年,殺死郡丞唐世宗,自稱大丞相。聯兵突厥反叛隋朝,割據雕陰、弘化、延安等郡,即位稱帝,建立梁國,年號永隆。

  其勾結突厥外人割據我中原江山,又獻媚始畢可汗,受封大度毗伽可汗,不斷慫恿突厥南侵中原。我大唐統一全國后,其勢力孤弱,內部矛盾加劇。

  去年,我朝廷遷使告諭,以其對反隋有功,不愿征伐,怎奈誓死不從。今頡利突利內戰,無暇顧及大唐,可謂取其良機。如今我大唐各路反王僅剩其一,雖關內蝗災,但出兵征伐梁國,不至負擔國內。”

  大殿之上,杜如晦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

  確實,頡利和突利的反目成仇,可以說是天賜良機。梁師都的梁國,只是因為夾雜在大唐和突厥之間,才讓大唐投鼠忌器,不敢隨便動手。

  如今頡利突利內戰,這么好的機會不揍他丫的,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杜如晦是兵部尚書,雖然不能直接下達攻伐的命令,但是卻可以在朝堂之上提出。

  隨著杜如晦的建議,武將們都笑得見牙不見眼。

  如今大唐各地安定,大家都過上了富貴生活。可是美酒美食吃多了,總容易讓人懈怠。如今能撈到仗打,實在是太痛快了!

  李靖想了一會兒,等杜如晦說完,毫不猶豫的站出來說:“啟奏陛下,頡利與突利如今內戰,我大唐可坐等漁翁之利。若是拿下梁師都,我朝邊境線就能北推,伺機北上。此可謂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御座之上的李世民,閉目思考了一段時間。

  作為曾經統帥的他,自然不是軍事白癡。大唐對付梁國,可謂是殺雞用牛刀。驅動軍隊動手拿下這么一塊雞肋,的確得不償失。可若是對北上進攻突厥有幫助的話,莫說取之無用,就是虧本也能承受。

  想明白了后,李世民就點點頭,起身道:“命:夏州長史劉旻、司馬劉蘭成謀取其地。抓獲俘虜,便放回充當反間,以離間其君臣。邊軍派出輕騎蹂躪其莊稼,使其糧儲空虛。命柴紹、薛萬均帶兵兩萬,合力進討,命令劉旻率精兵直據朔方東城。若是頡利派兵過來支援,反擊之!”

  武將隊伍中,柴紹和薛萬均喜不自勝,趕緊出列,單膝跪地。../../

  雖然梁國攻伐起來沒有什么挑戰性,可是對于處在安樂窩子時間太長了的他們來說,根本沒得挑剔。

  解決完出兵梁師都的事情后,半晌都沒人出來啟奏。

  房玄齡托了托袖子里的兩個本章,嘆息一聲,還是決定站出來。

  太子和太子太師不可能不知道走正規程序,他有資格截下這兩封奏折,但他們就是這么做了。

  皇帝針對五姓還只是在聲望上打擊,而這兩位,是打定主意釜底抽薪啊!

  房夫人雖是五姓女,可他作為宰相,這個時候再偏向五姓,就說不過去了。

  人不能當墻頭草,關鍵時候,得站到合適的隊伍里啊!

  “啟奏陛下,中書省收到了東宮太子與太子太師的奏折。自流民事件以來,尚是首次。老臣覺得二人都言之有理,故希望朝廷采納。”

  “哦?太子又上奏折了?這倒是新鮮事兒。既然你帶著,就直接幫他們念一念吧。”

  看到房玄齡做出了選擇,李世民說話都不由自主的變得溫柔了一些。

  本來以為舉薦的事兒,李世民已經對房玄齡很有意見了。但是現在看來,這家伙的心到底還是向著自己的。

  太子的書信就在龍案上,就算兩封奏折被中書省留下,學院的建立依舊是不容置疑的。

  李綱的宏文,訴說了自戰國時期以來,教育就總難普及開來。如今大唐已然安定,當立刻開始教化天下....

  李承乾的奏折則是直接訴說了建設學院的各種好處,一條一條的寫了足足一整張紙。莫說全讀下來,就是讀一半,也能讓人心生贊同之意。

  讀完兩封奏折,房玄齡拱了拱手,無視了幾道怨恨的目光,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太子既然要建立學院,那就由得他去吧。儲君不關心朝政,關心大唐的教育,這是朕樂見其成的。不止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皇帝的話音剛落,戶部左侍郎王澤就急不可耐的跳了出來:“陛下,臣以為不妥。聞太子之言,所建學院需要容納成百上千的學員,完全不是弘文館、崇文館所能比較的。若是建設起來,恐怕足足有一個坊市之大。如今正歷蝗災,兵部又要出兵,戶部沒辦法承擔。所以,建立學院之事,萬萬不可啊。”

  早就知道會有人站出來,所以李世民也沒有生氣,而是笑著說:“太子的奏折里已經說清楚了,所有花費,不取國庫,都由東宮一力承擔。”

  眼看著王澤站出來后又黯然退場,黃門侍郎崔郢也出言道:“啟奏陛下,教化天下也是臣等夙愿。只是,如此嚴肅的事兒,怎么能讓太子主持?倒不是臣小瞧太子,太子年幼,所尋教書先生的質量,未必能有多好。微臣不才,愿意舉薦族中幾位宿老擔任此職。”

  讓你們族里的人擔任教書先生?那豈不是引狼入室?

  早就料到會有人這么說的皇帝,笑容不變:“看樣子你們都沒有認真聽啊,太子太師李綱的奏折里說的清楚,教書先生的選拔,當是由他主持。老先生相識的大儒滿天下,會缺這幾個人?愛卿多慮了,退下吧。”

  看著皇帝笑吟吟的樣子,崔郢心里一片凄涼....

  奏折的內容,他自然沒有仔細聽,因為只是開頭介紹到老不死的李綱和小賊太子的想法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了他們真正的意思。

  皇帝威脅他們五姓還要靠皇權,而這兩個人,更是兇狠,居然直接對他們家族的根本之一動手了!

  若是這個學院真的建成,而且真的教導出了大量的讀書人,他們五姓,該何去何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