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268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最后的三國2興魏

  和施績當初的壯志雄心相比,昨日之戰,吳軍的表現堪稱是災難級的,這無疑要徹底地打擊了陶基想要堅守番禺新城的信心。

  而今天魏軍襲擊高要峽的消息,完全地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陶基既然提出了遷都方案,那就意味著他已經是放棄了堅守的打算,現在就只差施績來表態了。

  對于施績來說,這確實是有些打臉啊,可和生死存亡比起來,臉重要嗎?

  沒有經過實戰的洗禮,施績也不清楚交州軍方面的戰斗力究竟如何,昨天打了這么一仗,算是讓他徹底明白了,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一回事,以交州兵戰五渣的實力,想要守住這個孤島,那真叫個困難啊!

  所以昨天戰事結束之后,陶基提出了換防,施績想都沒怎么想就一口答應了下來,陶抗的人馬確實是難當大任的,如果讓他繼續來守北面的主陣地的話,新城的失守恐怕根本用不了幾天,所以這個急難險重的任務,也只有施績自己來承擔了。

  可日子剛過了一天,就又發生了這樣的變故,戰場的形勢之變幻莫測,讓施績也是沒了頭腦,如果想要維護他的顏面,繼續地堅守不動,恐怕陶基那邊也不會答應了。

  雖然說論官職施績和陶基一個左丞相一個右丞相,兩人是平起平坐,論私人關系兩個也是表兄弟,比較的親近,但如果兩人在遷都問題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話,那么所有的一切恐怕都是浮云,甚至撕破臉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自從施績到達交州之后,陶基對他倒是比較謙恭禮讓,相當的尊重,幾乎施績提出來的所有方案和建議,陶基都很少有反對的時候。

  那怕是事關遷都這樣的頭等大事,起初陶基也是力主遷都到交趾的,只是在施績的勸說之下,才放棄了這個念頭,可見陶基對施績是如何的言聽計從。

  不過尊重和遷就施績并不意味著陶基沒有自己的主見,隨著昨日一戰之后,陶基也是認清了形勢,對施績的這個方案產生了質疑,再加上今天魏軍突襲高要峽,讓陶基明白了如果全聽信施績的,很有可能會被他帶到溝里面。

  所以這次陶基直接將自己的建議當著孫奉的面就說了出來,等于是將了施績一軍。

  以陶基在交州的影響力,他的話可以說是一言九鼎的,如果陶基真心要遷都走的話,沒有任何人能阻擋得了他。

  現在施績真如果繼續抱著的他的計劃不放的話,那很可能陶基就會和他分道揚鑣,如果陶基的人馬一撤,施績就算是再有通天的本事,也是不可能守住這個孤島的。

  所以權衡了一下利弊之后,施績也自然是放棄了他的計劃,同意了陶基的遷都方案,也避免了吳國的分裂。

  以現在吳國小朝廷的實力,完全是經不起任何的折騰的,施績和陶基精誠合作的話,還有些許的機會,但如果兩人決裂的話,那絕對是玩完的。

  不過這次的遷都,可不會再帶這么多平民百姓走了,從番禺到交趾,至少也有兩三千里的路程,如此漫長的路途,帶上這么多的平民百姓,那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累贅,到時候,誰也休想走得脫。

  所以陶基和施績商量了一下,決定放棄平民百姓,只帶軍隊走,這些平民百姓,就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去吧。

  番禺新城所在地是在一座沙洲上,西去交趾的話,首先就必須要搭建出幾座浮橋來,當初為了保證與西面諸郡的聯系,陶基到是讓人保留了兩座浮橋的,如果魏軍從這個方向攻來的話,守橋的吳軍可以在第一時間將其拆除。

  而現在要大撤軍了,這兩座浮橋倒是幫了吳軍不少的忙。

  為了加快撤離的速度,陶基又讓人用竹板搭了兩座浮橋,吳軍連夜撤離,燈火不熄。

  當然對外宣稱可不是遷都撤軍,而是聲稱調動兵馬去守高要峽的,這樣的軍事調度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會引起民眾的懷疑的。

  施績和陶基原本也是商量著做好有序的撤退,他們最先安排的陶璜和陶浚率領的軍隊先出發,趕往的地點也是高要峽,他們必須首先要前往高要峽,來阻止魏軍的渡江,一旦被魏軍渡過郁水,后果可真就不堪設想了。

  至于陶基、陶抗和施績的軍隊,則是陸續地進行撤退,當然主要的目的,也是為了防止魏軍渡江來追擊的,同時為了掩人耳目,讓交州這些百姓不會產生恐慌的情緒,給吳軍的大撤離帶來麻煩。

  施績則主動地拖在后面進行斷后,他防守的北面陣地,也是魏軍的攻擊的主要方向,一旦魏軍發現吳軍的大撤離,肯定是會進行渡江追擊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施績堅守陣地,以阻止魏軍的攻擊。

  但天下哪有不透風的墻,如果說僅僅只是陶璜和陶浚的兩支人馬趕往高要峽,不會引起交州百姓的懷疑,但接下來吳軍更大的規模的撤離,這些老百姓又不是眼瞎,又怎么可能看不到?

  于是這些平民百姓直接就不干了,當初從番禺城遷出來,許多的百姓其實是不情愿離開的,但被吳軍所脅迫,不得不拋家棄業,渡江來到了所謂的番禺新城。

  本來這里原本只是一個荒島,除了一些漁民會在這里歇腳之外,基本上沒有什么人居住,這一下子涌入了十幾萬人,立刻讓這里變得擁擠不堪。

  一座城池的正常運轉,那是需要一些日積月累的,尤其是維持十余萬人的生計,那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目前番禺新城沒有其他的經濟來項,只能是依靠官府發放口糧度日。

  而那些平民百姓也是整日無所事事,既無田地可以耕種,也無商鋪小買賣可做,而官府發放的口糧也是十分有限的,僅僅勉強可以糊口而已。

  最讓百姓擔心,是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一個盡頭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