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218章 鐘會的防御策略(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最后的三國2興魏

  對于司馬師的寬容,鐘會是大為感動,同時也明白自己的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了,幽州失守之后,整個冀州面臨著北面和西面的雙重威脅,整個冀州的形勢,變得極為嚴峻起來。

  原本對付并州,鐘會并不是太過于擔心,畢竟并州和冀州之間,隔著極為險要的太行山,冀州的兵馬只要守好那幾個重要的關隘,并州軍是很難進入到冀州的。

  但幽州的失守,卻讓冀州的防御形勢變得吃緊起來,因為從幽州南下,幾乎都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無險可阻,而并州軍最為強悍的軍隊,就是騎兵,這樣的平原戰場,正是騎兵最理想不過的舞臺了。

  雖然鐘會在冀州新募軍隊三十萬人,加上冀州牧鎮北將軍呂昭手中原有的五萬人,冀州的總兵力達到了三十五萬人,但絕大多數都是步兵,鐘會清楚,這樣的軍隊在野戰之中,是不堪一擊的,根本就不具備和并州騎兵正面交鋒的實力。

  唯一的辦法,就是按照既定的方針,堅守城池,構筑冀州城池要塞的防御體系,避免與并州軍野外作戰。

  但冀州的地域寬廣,城池眾多,別看鐘會手中握有三十五萬大軍,真要是把這些兵力平均分配到各個城池之中去,那么每座城池的兵力便會少得可憐,這樣的防御方法,只能是給并州軍提供各個擊破的可能。

  所以這兩年多來,鐘會一方面狠抓新兵的訓練,另一方面,就是不斷地調整防御布署,希望找出一個最佳的防御方案來,以解決冀州的防御難題。

  冀州下轄安平、常山、中山、河間、清河、平原、廣平、陽平、東陵、趙國、巨鹿、渤海、魏郡等十三個郡,一百多個縣(侯國),這么多的城池,做到平均分配肯定是不成的,所以必須要有所取舍。

  經過反復的斟酌推敲,鐘會最終確定了以鄴城和信都為中心的南北兩大防御體系。、

  在冀州北部,建立以信都為中心的防線,向東延伸到渤海和河間,向西則延伸到中山和常山,這四座郡城和州城信都將會構成一道弧形的防線,并以周邊若干縣城為輔助,以達到封鎖南下道路的目的。其余不重要的城池,則進行了戰略性地放棄,并將其人口遷往北線御帶內,就算并州攻下這些城池,也不過是空城廢城,沒有任何的價值可言。

  如果并州軍想要從幽州南下,首先就必須要突破這個防御帶,就算并州騎兵可以從這個防御帶之中穿過去,但隨后他們的糧草輜重卻始終處于被攻擊的范圍,所以,并州軍在打不開缺口的情況下,肯定無法大舉南下。

  而這些城池的防御,則成為了重中之重,尤其是信郡和四座郡城,一旦某一點被并州軍攻破,這條防線也就宣告破產了。

  鐘會深知,并州軍不光是騎兵厲害,投石車也是相當可怕的,一般的夯土城墻,根本就無法抵御并州軍投石車的輪番轟擊,所以想要提升城池的防御力,就必須對城墻進行加固,在夯土城墻的外圍,使用磚石進行砌筑,并對城墻加寬加高,以提升城墻的抗打擊能力。

  一些靠山的城池可以采石,但大部分的冀州城池都在平原上,從數百里之外運送山石,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平原地帶最不缺的就是黃土,鐘會下令在冀州各地興建了上百座的磚窯,取土燒磚。

  大部分的磚窯都建在城外,燒好的青磚直接就運抵城下,在原有的城墻外面進行砌筑,等同于給原先的夯土城墻披上了一層戰甲,城墻的防御能力陡然地予以提升。

  戰爭原本就是一個矛和盾的關系,投石車的出現,必然會導致城墻的升級,以前的投石車威力較小,夯土城墻還可以勉強堅持,現在并州軍的配重式投石車威力變大,如果鐘會不思改變的話,那么這些夯土城墻在并州軍的攻擊面前,必然會土崩瓦解。

  窮則思變,弱則圖強,這個道理鐘會自然比誰都清楚,他在冀州大搞城池防御體系,不把城池建得固若金湯,那么他的防線豈不就是紙糊的一般,一捅就破。

  但建磚窯取土燒磚,又將是一筆不匪的開支,現在冀州全民皆兵,經濟已經是趨于崩潰,賦稅收入基本為零,這么一大筆的開支單憑冀州本地是無法消化的,鐘會只能是向朝廷求助。

  還好司馬師對冀州的防御是全力支持的,鐘會遞交的奏章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批準,朝廷又調撥了大量的錢糧,以幫助鐘會對冀州這些城池進行升級換代。

  當然鐘會也沒有力量對冀州所有的城池進行加固,他也是有選擇的進行,鄴城和信都做為南北防御的核心,自然是建設的重中之重,其次是各個郡城,這些城池是必須要保證不失的,最后就是那些防御帶上的各個縣城和關隘了。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修筑,冀州的這些重點城池已經是舊貌換新顏,不但城池高大了,而且是煥然一新,青色的方磚統一用白灰勾縫,整齊而漂亮。

  這樣的城池可不是花架子,用青磚加固的城墻抗打擊能力成倍地提高,這也讓鐘會是信心倍增。

  北線的防御鐘會交由呂昭來負責,而鐘會則專心致力于南線的防御。

  和北線的那條弧形的防御帶不同,在南線,鐘會則只苦心地來經營鄴城,光是在鄴城及周圍,鐘會就布署了十萬大軍,堪稱是銅墻鐵壁。

  鄴城是曹魏的陪都,也是黃河以北的政治中心,別看冀州的州治在信都,但鄴城的地位,卻從來也沒有動搖過,這兒有天子的行宮,更是商賈的云集之地,繁華程度絲毫不亞于洛陽。

  守住鄴城,就等于是守住了冀州,守住了河北,鐘會深諳這個道理,自然把防御鄴城做為頭等大事來抓,就算是北線防御失敗,鄴城也將會是中流砥柱,決不容失。

  請:m.ddxstxt8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