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30章 一人對一群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全科醫師

  一個接著一個發言。

  都很輕松。

  不就是一個胃底癌切除術嗎?

  很簡單。

  輪到劉牧樵了。

  主持人看著劉牧樵,問了一句:“你就是傳說中的劉牧樵嗎?”

  劉牧樵“嗯”了醫生。

  “你還沒發言。”

  “好的,我現在發言。剛才前面10位專家都發言了。不過,我有一點小小的不同意見,兩點。”劉牧樵說。

  眾人一聽,都把耳朵舉了起來,想聽聽劉牧樵的“高論”。

  這樣清晰的疾病,你還能找到不同意見?

  劉牧樵直了直身子,說:“第一,胃癌有局部轉移浸潤,已經浸潤到了胰尾部。”

  他拿起核磁共振片,指了指大體的范圍。

  眾專家沒一個相信的,也沒一個感到驚訝的,他們都是老手了,看核磁共振片看了幾十年了。

  劉牧樵也不管別人贊不贊成,又指著核磁共振片說:“患者還有肝轉移,尾葉,很小。所以,這不是一臺小手術,牽涉到3個臟器。剛才所說的手術方式就需要更改了。”

  劉牧樵話說完,突然變得很寂靜,主持人看著各位教授,似乎都不想做出頭鳥。

  主持人只好點名了。

  “老郝,你贊成劉牧樵的觀點嗎?”

  “不贊成。”

  “不贊成。”

  “不贊成。”

  都不贊成。

  怎么辦?

  主持人略微遲疑了片刻。

  他在琢磨,只有兩種可能,一種就是劉牧樵水平太低,一種就是劉牧樵水平太高。

  10比1,怎么決斷。

  假如這時候是其他事情的決策,就很好辦,聽大多數人的,少數服從多數也是通常的法則。

  但今天不同。

  萬一呢?

  萬一他是對的,那可是一條人命啊!

  不是有一句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嗎!

  他在猶豫。

  劉牧樵提出了解決的辦法。

  “你們陸大應該有非常厲害的影像學專家吧?把他請來一下片子不就明白了嗎?”

  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也許是唯一的辦法。

  肝臟有沒有轉移,打開腹腔也沒辦法分辨,腫瘤在肝臟內,并且非常非常小,也就綠豆大小,做穿刺診斷都無法進行。

  再說,胰臟有沒有浸潤,也不是打開腹腔就能分辨的,有輕微的粘連也很難發現,血糊糊的。

  主持人對身后的工作人員說,“把陸總醫院,協和醫院的影像學專家請過了,馬上!”

  不到一個小時,來的影像學專家還不止兩個,而是5個。

  “請你們來,看看這張影像學的片子吧。”主持人說。

  幾個人看了一會,說:“這種片子看不出什么,我們到機房去看原始資料。”

  “行啊!”

  5個專家下去了。

  很多專家輕聲議論。

  當然這個議論不是贊揚劉牧樵,而是譏笑和鄙夷。

  他們認為,劉牧樵是為發言而發言,為標新立異,為搏眼球,這不是技術問題,這是人品問題。

  如果是人品問題,那即便是天才,路也走不多遠。

  劉牧樵都聽在耳朵里。

  他不露聲色,也沒有任何表情,只是一個人一個人看過去。他也沒有鄙視別人。

  他之所以強,是因為自己的閱片能力強,宗師級了,還有什么病變圖像看不到?

  而這群胃腸外科醫生,閱片的能力連大師級都達不到,不能怪他們。

  “劉博士,你在京大一院讀誰的研究生啊?”協和的胡教授問。

  他在內心責怪劉牧樵,你提出不同意見是想打我們幾個老家伙的臉嗎?

  在座的教授、主任醫師,雖然不是全國最頂尖的專家,但他們是活躍在手術一線的高手,做手術,他們絕對是第一流的。那些頂尖專家,都已經不在臨床一線了,在寫專著,或者帶學生做實驗。

  你一個研究生,就想打我們的臉,倒要問問你的老師是誰。

  胃腸大專家就那么幾個,誰不認識誰呀,比這里10個更高水平的,好像也找不出誰了。

  “龍教授。”

  “龍教授?龍教授不就是我們這里出去的,專門搞胰腺外科的嗎?”陸大的宋教授說。

  “他不是搞胃腸專業的?”

  “那么,劉同學,你應該讀的是胰腺外科吧?”

劉牧樵說:“是的。不過,空腔臟器全文免費閱讀就在我的書城  也懂一些。”

  懂一些!

  哈哈!哈哈!

  這個組織者也真的糊涂,怎么把一個搞胰腺外科的碩士研究生弄到專家組來了?

  而主持人也在想,京大一院也是亂彈琴,怎么推薦他呢?現在好,簡單問題復雜化了。

  “劉同學,你看核磁共振片的水平很高啊。”另一位專家諷刺說。

  他說的是反話。

  核磁共振,可以說,這里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比他強。

  核磁共振片上的影像,并不是均勻一致的,特別是很小的陰影,并不一定代表病變,劉牧樵一定是把那個什么血管影、膽道影看作是腫瘤了,現在耽擱這么多的時間。

  不過也好,就作為消遣,一段小插曲,羞一羞京大一院,你們平常不是很傲氣嗎,自以為已經超越很多老牌大醫院了嗎?

  劉牧樵聽到有人這么說,也知道是說反話,就接著說:“我看核磁共振片,還有點心得。”

  不知天高地厚!

  你對看核磁共振片有心得?

  真的要笑掉大牙!

  要知道,影像學必須有兩方面的基礎,一是醫學專業,二是影像學專業,加上一個很長的訓練時間。

  一個成熟的影像學專家,培養的時間至少15年,比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不會輕松到哪里。

  “劉同學,工作幾年了?”

  這也是揀劉牧樵的痛處捅。

  他們對劉牧樵確實了解得少,胃腸道專家,還沒有人注意到劉牧樵的存在,和胰腺外科、神經科不同,后者對劉牧樵有相當的了解。

  “工作嘛,加上實習時間,還不到一年半。”劉牧樵回答。

  “嚯!天才啊!”

  不友好的話,越來越明顯。

  這些專家已經認定,他們的診斷不會有錯,剛才影像學專家都沒發現問題,那么,劉牧樵所發現的問題就肯定不是真的有問題。

  越來越不友好。

  劉牧樵也感覺到了。

  他沒有發火。

  沒必要啊!

  等會就會真相大白的。

  有些事情最好不要爭論,讓事實說話,那才是風度,那才是素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