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八章 太子設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不良人

  左右典戎衛,原名太子衛率。

  是太子東宮府的官職之一。

  這個職務自秦漢便設立,一直延用到隋唐。

  唐龍朔年間,李治和武媚娘給朝廷中許多官職更名,左右衛率也改稱為左右典戎衛。

  名稱雖變,但職能不變。

  是掌太子府的兵仗儀衛。

  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分轄所屬折沖府。

  簡單來說是個清水衙門,沒什么實權,按著章程點卯,節慶或重要日子,安排一下太子的儀仗即可。

  從品秩上說,蘇大為現在軍職為正四品下,品秩并沒有提高。

  然而看官職不能這么看,從朝廷的官,變成東宮太子的官,這可以視為天子的一種恩賞,是天子信任的表現。

  雖然沒實權,也沒升官,但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權當鍍金。

  從今以后,便是打上太子府人馬的烙印,沒法跳船了。

  蘇大為心中苦笑,百般滋味上心頭。

  看來李治是打定主意,藏他幾年,好好磨一磨性子。

  接下來一段時間,蘇大為進入到一個平靜期。

  可以說是他這十年來,在長安最清閑的一段時光。

  都察寺那邊,三位掌實權的少卿,所整理的卷宗和事務,每十日向蘇大為請示一次。

  若蘇大為有事,他們也可自行決定。

  大理寺的職務解了。

  長安縣不良帥的職務早就交還了。

  蘇大為身上,如今除了軍中的散秩官,就是掛了太子府的典戎衛。

  還是個副職。

  頭上還有個右衛率。

  至于頂頭上司右衛率,蘇大為第一天去點卯,看到對方眼中忍笑促狹的模樣,愣是半天說不出話來。

  站在面前的,一臉絡腮大胡子,腆著個啤酒肚,身高體壯,一身鎧甲的大將,赫然是程處嗣!

  “處嗣,你……你是右衛率?什么時候的事?”

  “就在最近。”

  程處嗣向蘇大為呵呵一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咱們可以一起共事了放心以后我罩著你。”

  他的身高比蘇大為還矮上半頭,這一下仰著頭拍打著蘇大為肩膀場面頗有些滑稽。

  蘇大為開始還有些驚訝。

  轉念一想其實也算題中應有之意。

  當初的那批軍二代小伙伴,尉遲寶琳已經襲封鄂國公的爵位右領衛大將軍,正三品掌宮禁宿衛。

  蘇慶節現在是左武邑縣公尚輦奉御。

  這個職務品秩正五品,屬殿中省尚輦局,主要負責皇帝出行的車乘儀仗。

  算是一種榮譽職務。

  程處嗣則被封明威將軍,折沖府都尉并及太子府右衛率。

  明威將軍是武散官從四品下。

  右衛率的品秩稍高,正四品上。

  至于薛仁貴,則因功封右領衛大將軍。

  品秩同尉遲寶琳一樣。

  尉遲寶琳是實職,每日要在大明宮中任事,而薛仁貴是虛職主要是彰顯榮耀。

  另外,薛仁貴從遼東戰場撤下來后直接一紙調令,匆匆趕去西北填防備胡人及吐蕃那個大坑去了。

  他目前任瓜州府長史,在瓜州刺史手下任事。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有程處嗣罩著蘇大為除了點卯其余時間都在家里一邊教李客武藝,一邊陪著聶蘇和柳娘子,閑暇還看點書。

  如此過了月余,這天他剛在衛率府點了卯,正想像往常一樣翹班回家,不料卻被程處嗣喊住。

  “阿彌。”

  “什么事?”

  “你最近也太懶散了一點,眼下這么好的機會,怎么不在太子面前多表現?”

  “太子面前那么多人,什么時候輪到我上前了,再說那種拋頭露面的事,我也懶得做。”

  “還是一個懶字。”

  程處嗣拍了拍自己的大肚,斜瞥著蘇大為,頗有一種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感覺。

  “你可知這月余,有多少人在我面前說你散漫?再如此下去……”

  “當初誰說要罩著我的?”

  “呃……”

  一向外表粗獷,實則精明有余的程處嗣一時噎住。

  他瞪了瞪眼,摸著下巴上的濃須道:“好吧好吧,我是說過……別說兄弟不罩著你,眼下機會來了,今日太子要設宴,需要一些幫手,你帶幾個人,替我過去應付一下場面。”

  “那你呢?”

  “把機會讓給你,我自然就值守宮中羅。”

  “呸,你少來,是不是約了寶琳去喝酒?”

  “咳咳,看破不說破,還是好兄弟。”

  “惡賊”

  蘇大為還是乖乖去太子府幫忙去了。

  一來是程處嗣開口了,二來,他也確實想近距離,多觀察一下太子。

  太子李弘,對蘇大為來說不算太陌生。

  當年去百濟前,武媚娘曾專程向蘇大為介紹諸子女。

  并曾當著李弘等子女的面,要他們對蘇大為以“叔”視之。

  不過這種話聽聽就算了。

  生在皇家,親情有時候都拋一邊,他這個一出去就是多年,跟太子公主們幾乎沒見過幾面的外人,更談不上有多深的感情。

  話雖如此,如今身為東宮臣屬,為將來計,還須多解李弘的品性為人。

  是否真的像朝中官員們傳頌的一樣仁德。

  李治曾夸說李弘“仁愛類我”。

  意思就是“和我一樣善良”。

  這話聽在蘇大為耳里,總覺得有哪里不對勁。

  鐘鼓報時聲響了數響。

  東宮中,侍女婢嬪依次在席間擺上果蔬菜式,殿中香氣繚繞。

  殿角的香爐騰起陣陣香霧。

  唐人愛香,拜河西走廊連通東西貿易所賜。

  從西域的各種香料源源不絕的匯聚于長安,再分發天下。

  唐人從皇室,到世家大族,乃至富戶百姓,無不愛香。

  日常除了衣物要用香熏。

  屋中要用香爐。

  就連隨身都會帶著香囊。

  而且唐人的香囊并非后世的布袋香囊,而是金銀所制,實為袖珍熏球。

  無論主人如何行動,內里裝香的機括都始終保持水平,香料不會灑出半分。

  蘇大為帶了幾名右衛率的將士,原本以為是要替太子打儀仗和撐門面,結果到了東宮才發現,值守和充門面的禮儀官早就安排好人了。

  他帶著將士只在殿門旁的偏廳候著。

  蘇大為也沒等候多久,就被太子府內小太監傳喚入內。

  一進殿中,首先看到的是坐在席中的太子李弘。

  比起過去,李弘的精神和氣色都好了許多,原本蒼白的臉上,也有了一絲血色。

  眼中多了些少年人應有的神采。

  見到蘇大為,李弘主動站起身,向蘇大為行禮道:“弘兒見過叔叔。”

  蘇大為吃了一驚,忙側身避讓,口稱不敢。

  然后向太子叉手禮道:“當不得太子厚禮,我乃太子之臣。”

  “母后曾言,‘蘇大為與我親如兄弟,爾等皆以叔視之’。”

  李弘笑道:“還請叔叔入座,不然讓母后知道了,定會怪罪弘兒無禮。”

  話說到這個份上,蘇大為只得一邊稱謝,一邊按李弘的示意,在太監的引領下,在李弘左手邊這一席坐下。

  入座的時候,他才有機會打量一下全場,發現這次太子東宮的酒宴,請的人并不完全是東宮臣屬。

  首先,坐在離李弘最近位置的,乃是孫思邈孫仙翁。

  此老鶴發童顏的臉上,眼中神光燦然,他手拈白須,正向自己微笑頷首。

  一見到他,蘇大為立刻明白,太子身體快要大好了。

  這次是李弘私人的一次“答謝宴”。

  主角應該便是李弘和孫思邈。

  坐在蘇大為身側的,是一位年長的官員,身穿官服,坐姿挺拔。

  看他的面容清峻,三縷黑須從頷下生出,一雙丹鳳眼微瞇著。

  氣質像是位飽學大儒。

  李治主動介紹道:“叔叔,這位是吾師郭瑜,現為崇賢館學士。”

  蘇大為向對方叉手行禮道:“見過郭學士。”

  郭瑜,原為太子洗馬,在貞觀年前,受詔助玄奘譯經。

  一身學問精湛。

  李弘為太子后,李治令其教導李弘功課,曾向李弘講解《春秋左氏傳》。

  郭瑜也輕輕回禮:“蘇副衛率。”

  蘇大為暗自苦笑,在座的除了孫思邈地位超然,只怕自己的官職最低微了吧?

  李弘依次介紹道:“叔叔,坐郭師旁邊得是王及善,如今是左奉裕率。”

  蘇大為心中略一思索,記起此君的父親是王君愕。

  王君愕是唐初將領,隨太宗征遼東時,大戰高句麗于駐蹕山,力屈而死。

  太宗深痛悼念,追贈左衛大將軍、都督六州軍事、幽州都督、邢國公,陪葬昭陵。

  王及善年紀大約四十有余,看上去面貌威嚴,目視前方,不茍言笑。

  見蘇大為向自己行禮,此公微微頷首,算是回禮。

  蘇大為多看了他兩眼,見他雙耳極大,忽然記起來關于此人的一些事。

  據說太子李弘居東宮時,曾有一次宴飲玩嗨了,命東宮臣屬拿大頂,玩倒立。

  輪到王及善時,他拒絕道:“殿下自有樂官司,臣只應當守自己的本職,這倒行而舞不是臣的任務,臣如奉命,恐怕不屬對殿下輔佐之事。”

  李弘聞言赧然道歉,此后越發敬重。

  李治聽說了這件事后特別獎勵了王及善,賜絹百匹,不久又授右千牛衛將軍。

  蘇大為再次深看了王及善一眼,暗道這是個有底線,為人方正之人。

  李弘再介紹道:“王及善坐旁的,是司尉少卿楊思儉。”

  說完,李弘的面上微有些羞赧:“這位也是我未來岳父大人。”

  蘇大為忙向楊思儉叉手行禮。

  司尉少卿只是從四品,蘇大為品秩比對方還高,但架不住人家這身份。

  太子岳父啊。

  蘇大為猛然記起,這位楊思儉據說有一位女兒極為美麗,李治知道后,特地為太子指婚,已經定下婚約。

  不過這事后來有點糟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