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九十章 宋朝遺民戰妖清,山河沉淪不堪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諸天道宋

  四川自經明末張獻忠抵抗妖清失敗,十室九空,往往數百里路無有人煙,把這一個天府之國鬧得陰風慘慘,如同鬼市一般。

  妖清入關后,疆吏奏請將近川各省如兩湖、江西、陜西的黎民百姓移入四川,也加上四川地大物豐,樣樣需要之物皆有,移去的百姓,大有此間樂不思故土之感。

  這樣的賓至如歸,漸漸地也就恢復了人煙稠密的景象。

  這一日,從巫峽溯江而上的有一只小舟。

  除操舟的老船夫外,舟中還有三人,其中一對是父女二人,一肩行李,甚是單寒;另外有一個行囊甚是沉重,好像里面裝的是鐵器。

  那老頭子年才半百,須發已是全白,抬頭看人,眼光四射,滿臉皺紋,一望而知是一個飽經憂患的老人。

  而那女子年才十二三歲,出落得異常窈窕,依在老頭子身旁,輕言細語地指點煙嵐,問長問短,顯露出一片天真。

  最后一人,看上去年齡也不大,說二十也可,說三十也行,一身儒服,但卻沒有留金錢鼠尾的長辮,而是扎了個道士的發髻,用根木頭簪子栓住。

  當然,那老頭也未剃發,在這個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時代,能保持這種堅持,顯然也不是凡人。

  儒服道發青年自上船以來,與那父女二人簡單的寒暄了幾句話便坐在了船尾,手里捧著本線裝泛黃的書籍,津津有味地看著。

  那少女本是好動的心思,旅途漫漫,一度想與同行人說說話,解解悶,但青年一心苦讀,兩耳不聞世事,讓少女絕了說話的心思,只看著風景奇絕的三峽,看著滿江的煙嵐,倒也不苦悶。

  這時候已經暮煙四起,瞑色蒼茫,從那山角邊掛出了一盤明月,清光四射,鑒人眉發。

  那老頭兒一臉心事,此時更是悲從中來,忽然高聲說道:“那堪故國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何時才能返吾家故物啊!”

  言下凄然,老淚盈頰。

  那少女從滿江景色中收回目光,勸慰說道:“爹爹又傷感了,天下事各有前定,徒自悲傷也是無益,還請爹爹保重身體要緊。”

  正說時,那船家過來說道:“老爺子,天已不早,前面就是有名的烏鴉嘴,那里有村鎮,我們靠岸歇息,上岸去買些酒飯吧。”

  船家又朝船尾看去,見那道人模樣的書生還在看著書,打斷了道:“那書生,時間不早了,你可要去吃些飯菜,填填肚子,老夫可代購……”

  趙佶將手中線裝書卷起插在腰間,露出了“宋史”二字,就聽到那老頭說道:“好吧,你只管前去,飯錢不局多少,要五人的量。我今日有些困倦,就不上岸了。”

  “書中自有千鐘粟,船家自去吧!”趙佶背著手站在船尾,看著湍急的三峽大江,一人獨立,圓月高懸,別有一種氣質。

  “咯咯……”少女笑了起來,巧笑倩兮,心中暗自笑道:這書生讀書讀傻了,哪有不吃飯的,到了三更天腹中雷鳴,就知道書沒有飯香。

  趙佶莞爾一笑,也不多言。

  那船家更沒有多說,到了目的地,便自上岸買飯菜去了。

  不多時,船家返回,已是月明如晝。

  那父女二人,將船家買來的酒菜擺在船頭。

  老頭兒添了一副碗筷,朝著船尾說道:“這位兄弟,粗茶淡飯,不嫌棄的話陪老夫小酌一杯……”

  趙佶看著眼前李寧父女,心中暗惱。

  他一月前到得此界,見妖清主宰九州,山河沉淪,涂炭生靈,好好一個華夏天下,弄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所謂“穿清不造反,菊花套電鉆”,又知此次穿越乃是蜀山劍俠世界,立刻便行李代桃僵之法,了平南王尚可喜,奪了他的權柄,暗中替換軍隊,以宋朝遺民身份,在嶺南猥瑣發育,以圖中原。

  當千算萬算,卻是少算了蜀山一脈端的不當人子,竟然以天意妖清當興、不可違背天意行事為由,很快就派了幾個劍仙對大宋在嶺南的布局發動了攻擊。

  此戰,表面上看,趙佶未輸,蜀山幾個劍仙慘敗。

  但暴露實力,猥瑣發育失敗,在戰略意義上,卻是大宋大敗,損失慘重。

  如果說蜀山為代表的正道以積善行德為本,不介入王朝紛爭、滿漢爭斗等涉及政治的糾葛。

  那么趙佶不介意和他們好好相處,共同發展。

  但以蜀山為代表的正道眼中,妖清當興乃是天意,天意不可違背,萬民陷入水火亦是視而不見,反而助紂為虐,這就說不過去了。

  立刻,趙佶就調動了神朝過半破碎虛空等級以上的高手,另有三萬百戰精兵,大威天龍小成的士卒,以宋朝遺民身份入主嶺南,立國大宋,抗擊妖清。

  大宋神朝,從來不慫!

  既然暗中發育已經不可為,那么硬剛又如何?

  三萬將士嘶吼大威天龍,凡間誰人能擋!

  安排好嶺南事宜,趙佶則以氣運護體,混淆推算之道,深入蜀山,要掀他蜀山一個底朝天。

  很慶幸,第一時間就和李寧父女接觸到了,若是策反了他們父女,也不知道蜀山峨眉什么反應。

  不過,卻是不能強行擄掠。

  長眉老祖飛升之后,二英三云大勢已定,李寧之女李英瓊這種命合峨眉的重要人物命數極其敏感,稍有觸動,就會引起長眉真人的好友門人探究。

  從嶺南而來的這些時日,趙佶以神念感悟天道。

  這方世界因果之嚴密,簡直到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程度,當真是舉頭三尺有神靈。后臺頗大,渾水頗深,趙佶即便是大宋人皇,暫時也難以撼動。

  畢竟,他所仰仗的朝運龍脈,在此世可用不上,為妖清朝運龍脈乃至于天道所壓制。

  天道在妖清,此言不虛!

  趙佶大大方方落座:“鄙人趙佶,老丈客氣了。剛剛見老丈言語悲戚,家國憂思,著實感同身受,便與老丈飲此苦酒。”

  “小老兒李寧,這是小女李英瓊!”

  李寧介紹了一下,給趙佶倒了一杯濁酒。

  聊的是山河破碎,家國沉淪。

  趙佶也不吃菜,只與李寧飲酒,不動聲色道:“李兄,我入蜀之前,聽說嶺南有宋朝遺民渡海而來,起三萬精兵抗清,已經滅了妖清平南王尚可喜,立國大宋。李兄有這身好本事,不去嶺南可惜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