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百九十四章 以什么借口打韓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朕真沒想敗國啊

  杜如晦的話,到是一下子提醒了眾人。

  將爭搶開戰權的眾人給拉到了更現實的問題。

  葉慶看向了李儒跟郭嘉:“文優你跟奉孝說說吧!”

  李儒朝著郭嘉示意了一眼。

  郭嘉站起來道:“那還是我來說吧,畢竟文憂的錦衣衛有一些事是不能公布出來的!”

  “根據錦衣衛還有我收集的楚越國方向的地圖以及揚州地區的楚越國人透露出來的消息。

  揚州之南,到大海這一段山里,全是南越人。

  用楚越國人的稱謂叫山越。”

  “一直南下,過了大海,有一大島名曰夷洲,夷洲之大如其名,差不多是我們中原一州之廣,其上有民無數。

  具體如何有待查。”

  “不過只要不下海,不南攻夷洲,應該不會與之產生矛盾,發生戰事。所以夷洲不影響我們對揚州的用兵與統治!”

  眾人聞言皆點頭,就算是水軍為主的周瑜也沒有什么要插話的。

  水軍只是在大江上橫行。

  大海究竟如何,還沒有拭過。

  接著郭嘉又道:“揚州之東,盡是大海,海之東南有島國琉璃國,國不過數郡之地,海域卻極大。

  琉璃之東北有島國倭國,倭國之大有一州之地,分三個主島,一個副島,以及上千小島組成。

  其國其民彪悍野蠻,不過國力并不強,善水戰,也不會影響到我們對揚州的進攻與吞并。

  不過需要防著楚越國引琉璃國與倭國之軍相助,畢竟他們都有水軍,方便往來。”

  “如此說來,進攻楚越國,拿下揚州之后,我們還需要提防琉璃國與倭國從海面的襲擊,需要布防一定的兵力在沿海以及大江出海口。”杜如晦朝著葉慶躬身道:

  “陛下,我覺得暫時可以不打楚越國,應該多練水軍,同時增兵擴軍,以備日后海防。”

  葉慶看向了其它人。

  荀攸站起來道:“按杜大人之人,那進攻魏國也是現階段不可取之策。

  因為魏國北部有鮮卑還有遼、金等蠻夷,魏國東部同樣是大海,渤海的另一邊還有高句麗跟三韓之民。

  如此一但攻下魏國,我在周要面對的敵人會更多,需要更多的兵馬陳于北部與東部。”

  荀攸是青龍集團軍的軍師。

  這話潛臺詞就是中部開花,先打韓國為主了。

  這是幫著韓信的。

  誰都有私心!

  雖然同為帝國服務,不過爭功,搶戰,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帝國安全的允許范圍之內。

  為各集團軍爭取合理的利益,無可厚非。

  薛仁貴咳嗽一聲道:

  “北方蠻夷好打,只要攻下了魏國,北面之敵可以由我們玄武集團軍負責,魏國本土以及東部,由開陽集團軍負責,完全沒有問題。”

  “而且我們有著草原部落必須的東西,可以在不開戰的情況之下,互利互惠,暫時和睦!”

  身為北方軍團,薛仁貴不能在裝聾作啞了。

  他的玄武集團軍一直在打配合,并沒有真正做過主角。

  算下來,各方各軍都立下大功,他反而成了路人甲。

  在不爭取,玄武集團軍的將士們該鬧了。

  這一下可熱鬧了。

  南北中三路都爭奪利害。

  都想做來年第一槍。

  葉慶還是沒有表態,依舊看向了文官。

  商鞅這時站出來道:“大將軍、張尚書,我們的兵馬能夠支撐得起三路一起推進嗎?我們的糧草能支撐得起至少三十萬大軍同時行動嗎?”

  法家從不偏向哪一方,公平公平公開。

  如果大周足夠強大,足夠富有。

  魏國、韓國、楚越國同時打,又有何不可。

  三國都被大周打過,勢必暗中結盟了。

  打哪一國,其它兩國都會暗中支持。

  索性一次滅了三國。

  如果是以前,商鞅是斷沒有這般豪氣,不敢有這樣的奢望。

  但是如今之大周,國土增長了兩倍還多。

  人口同樣增長了兩倍還多。

  國力財力都大大增加。

  各方面發展良好。

  并不是不能與三國同時開戰。

  眾人聽到商鞅的話,也是一愣。

  同時打三國,三路同時進兵。

  這個你還真敢想啊。

  白起與張居正對視一眼。

  然后白起站起來道:

  “兵馬是夠了,但是因為新接收之地太大了,需要兵馬鎮守,短時之內不宜抽調太多兵馬到前線。

  我的意思是還是以穩為住,我大周最不缺的就是時間,等消化好了所占之地,在往前推進,會更順利!”

  “而且巴蜀的路,還有通朔州的直道也還沒有徹底貫通,也需要時間,等這兩條大道弄好,我們便可以抽調更多的兵馬與民力來傾向東邊了。”

  張居正也道:

  “以我們現在的錢物力,可以支撐得起四十萬大軍同時行動半年所需,不過我也不建議同時進攻三國,因為所占之地的交通還沒有完善,法制還不健全,土改也才剛剛開始。

  百姓的歸屬感還沒有上來,現在就征調錢糧與兵丁,容易造成新得之地百姓的反感,不利于我們以后的管理!”

  “如此,就當我沒提!”商鞅點頭坐下。

  隨著帝國的擴大,新得之地太多了。

  善后工作才是最難的。

  奪取新地不難,難的是治理。

  張良站起來道:“商鞅所言無非是擔心三國同盟,攻一國而其它兩國會支持。所以為了避免三國同盟,形成統一,更是為了日后少一些麻煩,我覺得我們可以在南北兩向騷擾性的推進,以牽扯魏國與楚越國的精力。

  然后主力以突破韓國為主,韓國一滅,三國同盟就瓦解了。

  因為韓國才是勾連起魏國與楚越國的關鍵。

  沒了了韓國,魏國與楚越國之間的關系也就名存實亡,兩國也弄不出實質性的東西了!”

  張良的話,算是指明了方向。

  對呀。

  三國同盟,韓國才是關鍵。

  沒了韓國,魏國與楚越國都被大周給隔離在了南北。

  想聯合也沒有機會了。

  畢竟溝通都不通暢,還談什么合作。

  “陛下,我也覺得還是先打韓國吧!”

  “陛下,打下韓國,以后不管打魏國還是楚越國都更方便,我也贊成!”

  葉慶見眾人都同意先打韓國。

  夾了一把牛肚,唰了一下,沾了料這才咬著吃下。

  “你們想用什么借口打韓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