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線會像一把刀子般,割向中間?”
  聽到榊誠的推理之后,目暮十三有些懷疑的問道:
  “橡膠假人的重量應該有二十斤以上吧,釣魚線真的能承受住這樣的重量嗎?”
  “還有...”
  “假設犯人把釣魚線纏在花盆上,死者舉起花盆的時候,理應發現才對啊!”
  面對目暮十三的疑惑,懷抱花盆的柯南,做出了解答:
  “目暮警部,其實完全能做到的。”
  “一般人來到天臺上,所看到的一定是花盆正對大門的那一面。”
  “而犯人只需將釣魚線繞過左側欄桿,固定在花盆底部,這樣一來,死者只要舉起花盆,勢必會扯動釣魚線...”
  “沒錯。”
  榊誠頷首點頭,走到梯子旁,接住宮野大小姐,笑著說:
  “至于釣魚線承受重量的問題...實在太簡單了。”
  “目暮警部一定不常釣魚吧。”
  聞言,目暮十三愣了一下,說道:
  “確實,我沒有多少時間釣魚。”
  “怪不得...”
  搖搖頭,榊誠解釋道:
  “對于釣魚愛好者來說,使用何種魚線,是垂釣前最重要的事情,否則...”
  “一旦釣上大魚,可線承受不住重量,斷了,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所以,釣魚線質地極其堅韌,拿最常見的尼龍線為例,一根直徑0.44mm的釣魚線,就能承受12公斤的拉力。”
  “而犯人使用的魚線屬于陶瓷線,是高強力釣魚線的一種,由曰本桑萊印株式會社開發的新種魚線,也被稱作太陽線。它采用了高分子聚合材料,填充樹脂,不僅提高了線的抗拉強度、還增加了耐磨性。”
  “這樣一根小木棍,可承受不住它的切割。”
  榊誠亮出手中的兩截木棍,上面被魚線切割的痕跡十分清晰。
  如果將木棍比作魚竿的話...
  在釣魚界,這種現象被稱作爆桿。
  高木涉等人湊上來,仔細檢查了木棍,確定上面的痕跡與魚線吻合。
  但....
  還有問題讓他們感到不解。
  “為什么死者要舉起花盆呢?”
  節目錄制尚未完畢,可齋藤相田擅自離開大廳不說,還一路上了天臺,舉起花盆...
  怎么想都不正常。
  “目暮警部,你說一個人來到天臺舉起花盆是為了什么呢?”
  榊誠似笑非笑的瞥了一眼山口義男,意有所指道:
  “若花盆不小心脫手掉落,砸到人可就不妙了。”
  眼睛猛地瞪圓,目暮十三赫然望向山口義男,剛到電視臺的時候,他就知道今天日賣電視臺有節目要錄制。
  其中劇本要求山口義男偽裝尸體,那么問題來了...
  花盆從天臺掉落,會不會砸中他呢?
  答案幾乎能夠脫口而出了。
  齋藤相田登上天臺的目的,不是為了給花花草草澆水,而是...
  殺人!
  他的目標,就是山口義男!
  “山口先生,請問你和死者有什么關系?”
  被團團包圍的山口義男抿了下嘴唇,沉默不語。
  他不想說。
  “我知道我知道!”
  急于證明清白的副臺長站了出來:
  “山口義男的前妻,是齋藤相田的現任妻子!”
  “山口義男和他前妻生有一個孩子,但這個孩子前不久得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但在進行術前DNA檢測時候,發現孩子的父親不是山口義男!”
  “質問妻子之后,山口義男才知道妻子結婚前,就已經和齋藤相田有染,而他們是奉子成婚,也就是說...山口義男替齋藤相田養了8年的孩子。”
  大哥。
  這是什么倫理大劇啊!
  榊誠一度好奇山口義男在得知此事后的心理狀態。
  是個人就受不了啊!
  難怪要下此毒手...
  水無憐奈和節目組的員工們驚訝的打量山口義男,他們只知道山口義男和齋藤相田關系不好,沒想到其中隱藏了這么深的緣由。
  隨著副臺長將事實說出,山口義男變得有些面目猙獰,逐漸赤紅的眼睛和突突直跳的太陽穴,表示他內心的極度不平靜。
  不過...
  即使他和齋藤相田有著‘不為人知’的瓜葛和充足的動機,也不能以此為依據判斷他就是犯人。
  “這么說的話...”
  目暮十三將話題轉移回案件上:
  “犯人提前準備了一個假人,可地上只有一具假人啊!”
  “山口義男和土井眀拋下去的假人去哪兒了?”
  “就藏在日賣電視臺的角落里。”
  榊誠賣了個關子,淡淡的說:
  “所有人都是幫兇,無意識的幫兇。”
  “角落里...”
  仔細想了想,目暮十三發現山口義男完全沒有藏匿假人的時間。
  畢竟攝像機拍下了一切,山口義男自始至終都呆在道具室,沒有離開過。
  莫非犯人不是他?
  百思不得其解的目暮十三又問道:
  “你剛才還說了反光布、繩索,按照常理,齋藤相田舉起花盆后,釣魚線切開了他的脖子,假人應該會一直向下墜落...”
  “確實我們在地面上的假人身上發現了繩索纏繞的痕跡,可反光布和繩索呢?”
  “不翼而飛了啊!”
  離奇消失的作案道具,使得警方一頭霧水,對案件束手無策。
  柯南爬到天臺邊緣,探出腦袋,學著榊誠的動作向下張望,卻被毛利蘭攔腰抱起,訓斥道:
  “太危險了!不要到處亂跑!”
  火光明滅,青煙裊裊升起,榊誠點起一支香煙,輕聲說:
  “我剛剛說的,只是犯人作案手法中的第一個觸發式機關。”
  “在這起案件中,犯人利用道具、手法配合,完成了一次偷天換日。”
  “攀巖的時候,攀巖者經常會用到一種繩索打結方式,叫做活扣。”
  “打了活扣的繩子,只需拽動預先留好的繩索,就能使繩索脫落,很方便的小技巧。”
  “活扣我倒是知道...”
  撓撓頭,目暮十三說:
  “可就算使用了活扣,也不能讓假人消失啊!”
  “不,這起案件中,做關鍵的一環,就是活扣!”
  唇角上揚,尼古丁開始作用于神經系統,榊誠舒了口氣,說道:
  “假人身上有一根繩索,而釣魚線,就是綁在繩索上的。”
  請:m.3z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