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眾臣聽了李成梁說出虎兒哈、爾瓦喀這從未聽說過的部族,都有些呆愣,對李成梁暗暗佩服。張居正想深了一層,暗道李成梁在玩火,今日下山后,要約其見面,好好敲打他。
李成梁繼續奏道:“臣還打聽到,住松花江的、黑龍江兩岸的,為虎爾哈,又稱剃發黑金,但其發式與女真金錢鼠尾完全不同;住烏蘇里、松花江、黑龍江三江匯流處者,為不剃發黑金,他們都是不剃頭的。兩者雖發式衣著不同,但言語相通,都為赫哲語。”
朱翊鈞聽了李成梁奏言,容顏甚喜。夸獎道:“朕曾覽成祖奴兒干都司之設,只有野人女真,尚未有赫哲之說。寧遠伯無愧‘通遼事’也!嗯,野人女真,其果為野人乎?”
李成梁回奏道:“臣不知其首領、也未知其部落如何統聚。但據臣所知,海西女真雖號稱善戰,但數十年逐漸南遷者,起因就是被赫哲部所擊!”
眾臣聽了,低低的哄了一聲,都為這遼事發愁。心說這部族一個接一個的興起,雖然滅了王杲,但十年二十年之后,這赫哲族再壯大了,兵事將伊于胡底?
在座的只有朱翊鈞等寥寥幾個沒有被李成梁唬住,但也沒和他爭辯。聽了李成梁的話以后,朱翊鈞笑問道:“依寧遠伯所見,若想一勞永逸,解決東邊之事,朝廷如何做為好?”
李成梁當然選擇對自家最有利的說辭:“以臣之淺顯見識,仍用劉總督之法,朝廷居中鉗制,令各虜部相互攻殺,誠為妙法。”
朱翊鈞聽了哈哈大笑,吩咐魏朝道:“寧遠伯忠心體國之意朕已知之,賞他銀五十,表里兩件。”
李成梁流淚謝恩后,暗自心喜,心說得此彩頭,今日勝過戚繼光遠甚。但這皇帝的話里話外,好像老是有些別的意思,需要回去跟長子好好參詳。
皇帝賞了李成梁后,又問在座諸臣道:“諸卿,朕有一問,若想令虜眾歸心,朝廷再無邊患,最好的方法為何?”
眾臣聽了皇帝這問題,個個暗驚,心說國事如稠之際,這皇帝的心思都在邊事上,恐非國家之福。但今天過節,場合也不宜進諫,只好將心思都放在問題上。
翰林們早就蠢蠢欲動,聽皇帝提了問題,都如孔雀開屏一般,回答起來。
簡單粗暴的,說的和李成梁差不多,先讓其相互攻殺,等時機到了,再改土歸流,最后把他們變成華夏子民,從而泯滅族別差異;有異想天開的,稱可對虜部加以優柔,并教化之,使之仰慕中華而逐漸歸附。還有的已經意識到宗教的作用,建言說可用宗教引其向善,然后再行改土歸流之法。
朱翊鈞微笑聽了,見翰林們都點出唯有改土歸流才是解決虜患的最好辦法,點了點頭。
然后以目視戚繼光,點頭示意。
戚繼光早知道皇帝心中的正確答案,知道這是給他樹立威信呢,等討論稍歇,就發言道:“皇上,以臣之見識,應該先施之以暴,再懷之以柔,令各虜都知:‘不歸附中華者,將如王杲部族一般,其民無譙類!’”
這殺氣凜然的話說出來,眾臣都聽呆了,心說這戚繼光煞氣好重。戚繼光心里嘀咕道:“這話不是我說的,是皇上說的。”
見皇上拍手稱贊,好像在表揚他說的好,戚繼光嘴角抽動了幾下。隨即又聽到皇帝道:“汝接著說。”
戚繼光點頭應是,接著奏道:“皇上,臣戎馬經年,先抗倭,后又拒虜。不管倭還是虜,都是畏威而不懷德的。”
翰林官羅萬化出列捧哏道:“靖海伯,這倭、虜畏威而不懷德,世人盡知。然倭寇和邊虜屢寇中國,非獨禽獸之心使然,也為糊口而已。若朝廷許以互市、開海,其患必然緩解。——君不見今日之俺達,乃朝廷之順義王也!”
戚繼光聽了,微笑反問道:“羅修撰,戚某帶兵斬首真假倭首級累積數萬時,朝廷雖未開海,但其時有倭寇乎?”
羅萬化聽了,默然歸坐。眾臣這才想起,這戚繼光和戚家軍威震天下的時候,李成梁還沒承襲世職呢。怪不得殺氣重,這斬首數萬的大功,封個伯應該!
戚繼光接著道:“皇上,隆慶四年,朝廷許俺達封貢。雖朝廷許的是漠南蒙古,但行商求利之人,早已遍布大漠草原。若按羅修撰所說,虜部不應再寇中國。然而僅去年,薊鎮就被董忽力犯邊三次,最多那次董忽力和侄子共帶兵三萬。——不過是強盜之心未歇而已!”
“以臣的見識,這虜部今年建州強,明年可能就是哈達強,若出現一個類似王杲那樣的雄主,一旦統合諸部,則又成邊鎮大患。”
“朝廷這邊呢,也不能怕麻煩——若想一勞永逸,只有把其人心殺平,再許以賞賜、互市之利,等時機成熟,即行改土歸流。”
眾臣聽戚繼光的一番言論,雖然嗓子癢癢的要和他辯駁,但見皇帝在御座上露出贊賞的表情,心說這奏本還是等朝廷做不出來遼東魚鱗、黃冊等編戶齊民檔案的時候,再往上參奏不遲。
朱翊鈞環顧勛貴、眾臣,讓他們就李成梁和戚繼光的兩種治女真方式進行討論。
除了張居正未發言外,其余在場勛貴、大臣言語中多數還是支持李成梁的方法,一者朝廷不必興兵——現在也沒錢興兵;二者這編戶齊民、改土歸流之事甚難,部族降而復叛,所在多有——大明西南,全是這樣的例子。
當然,有些擔當的臣子,還是向朱翊鈞建議,采納戚繼光的意見。朱翊鈞未置可否,先問問張居正,張居正笑道:“回皇上話,今日為重陽節,此處也非皇極殿,何必著急呢?”
朱翊鈞聽了,先是哈哈一樂。對張居正道:“老先生說的對,朕竟然在此處研究起軍國大事來了。不過既然研究了,總的有個結論。”
他這話說完,帷帳內雅雀無聲,都等著他作出裁斷。朱翊鈞聲音轉冷,說出一番話來,讓勛貴眾臣心里都沉甸甸的,一時失聲。
大家的感覺都一樣,仿佛一股寒流掠過了他們的心頭:“靖海伯之言,深得朕心。女真丑類,多年來視王杲為本部豪雄,視中國為孱弱之主。雖然此次在古勒城絕了王杲苗裔,但建州、海西等輩仍無歸化之心。其不以金錢鼠尾為丑,更未放歸昔日擄掠之漢民。——乃視朕為可侮之主乎?”
“朕決意下旨遼東,凡受朝廷敕封之女真,于今年十月底之前,將所奴役之漢民、朝鮮之民一律放歸;萬歷三年二月初二前,一律完成蓄發、右衽,與中華之人相同。若有抗旨者——絕其部眾,盡殺無赦!”
“待殺平其反抗之心,女真各部,要編戶齊民,改土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