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46,專訪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擺攤從麻辣燙開始

  “還行吧,跟美食節那三天沒法比,就混口飯吃。”

  “你沒吃飯吧?我請你吃麻辣燙,前天多謝你的幫助了。”

  林小建糾結著說道,試著主動跟外人相處。

  請張吟吃飯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想法,畢竟人家是切切實實的幫了自己忙,請客一點兒也不違心。說句真心話,他還覺得請麻辣燙檔次太低了呢。

  “哈哈,好啊,給我來份無敵魔鬼辣的吧——這名字真拗口。”

  “我今天來除了蹭飯外,主要是想給你做一篇專訪,你看有沒有空?”

  張吟坦然的接受了林小建的好意,然后直接了當的問道。

  在他這么多的采訪生涯中,這趟算是寒酸的,一碗麻辣燙就把他打發了。要是采訪那些實業大佬,多少能撈些土特產回來。

  印象最深的是前年采訪一家種橘子的農業合作社,拿了十幾箱橘子回來,塞滿整個車后座,按市場價得1000塊錢了。

  “什么?采訪!?”

  林小建詫異的說道,哪怕已經決定改變自己,從今往后要做個優越感膨脹的人,但驟然聽到這個印象里只有大佬才有的禮遇,還是忍不住露出錯愕的神情。

  “對啊,這次是專訪哦。”

  張吟有些愉悅的看著林小建表現的如此驚詫,這就是記者這個無冕之王的身份帶給他的榮譽感。

  “之前我給你的麻辣燙寫過一篇文章,類似于游記或是散文,刊登在文化生活版面上,和今天這個采訪的力度還有角度都不一樣。”

  張吟說的幾個專業詞匯,讓沒接觸過的林小建摸不著頭腦——上報紙好像也分三六九等,今天這趟聽起來比普通報紙要有逼格。

  “好啊好啊!”

  他忙不迭的答應下來,手上細心呵護著大記者的那份麻辣燙,爭取給他留下個好印象。

  誰會嫌名氣大呢?反正上報紙不要錢,印出去后,多多少少能吸引幾個顧客吧?

  張吟四處打量這家小有名氣的麻辣燙,設施非常簡陋,和幾天前比起來沒什么兩樣。破破爛爛的棚子下面擺著三張木桌,桌面上橫七豎八的紋路流露著滄桑的痕跡。

  從一個見多識廣的記者角度看,小林麻辣燙的口味是合格了,但環境次了點,夠不上網紅店的檔次。

  許多網紅店,從環境上,就跟傳統飯館拉開了層次,通常比較小清新,光線明亮,有各種時髦元素點綴。

  像小林麻辣燙這種白手起家的路邊攤,另一個方案是往蒼蠅館子方向發展,徹底擯棄裝修,塑造跟環境截然相反的可口風味。

  通常裝修環境越好,顧客對餐廳的期望值就越高,10塊錢的番茄炒蛋和30塊錢的番茄炒蛋的要求肯定不一樣。但要是路邊攤,本來就沒什么期待,味道過的去、吃的飽就行,能少放些油鹽味精等重口味調味品,就算得上是很講究了。

  “你好,林老板,現在可以開始了嗎?”

  “好的好的,可以了,你看我要不要換身衣服?”

  “沒關系,你今天很精神。話說林老板平時有做面部保養嗎?怎么皮膚這么好?我印象里廚師的皮膚都有點兒粗糙,這個應該算是職業病吧?”

  “啊?還好吧,沒什么保養啊,我一個大老爺們整那些玩意干啥,一星期用一次大寶洗面奶算嗎?”

  “哈哈……我們正式開始吧,就隨便問幾個問題,不是直播,你可以放松一點。”

  張吟吃好后,端著相機,在攤子里到處拍照。同桌的食客納悶的看著他,不知道這家伙是干嘛的,一家平平無奇的路邊攤,有什么好拍的?等到食客們漸漸散去,他才坐回到桌上,跟林小建聊道。

  “林老板是哪里人?來這多久了?”

  “西南省卷煙市咕嚕縣紅河溝鄉深溝里村,來風州一年不到吧。”

  “出身微末,自強不息。”

  “……”

  “賣麻辣燙之前,有做過別的工作嗎?”

  “在一家塑料廠里當過機械學徒,因為不喜歡管制,就出來擺攤了。”

  “天真爛漫,無拘無束。”

  “……”

  “是什么促使你賣麻辣燙的呢?有接觸過餐飲工作嗎?”

  “沒啊,新聞上不是號召全民擺攤嗎,剛好之前賣麻辣燙的老鄉不干回老家了,我就把東西全接了過來。什么也不會,從零開始學的。”

  “天資聰穎,勤奮好學。”

  “……”

  “你的麻辣燙湯底,鮮甜原味和魔鬼辣都與眾不同,是你自己發明的嗎?”

  “是啊,就,就多學多試唄,為了配一鍋好的湯底,我用的材料是同行的好幾倍,成本老貴了……”

  “兢兢業業,一絲不茍。”

  “……”

  在你問我答中,采訪圓滿完成,過程并沒有林小建想象中的高大上。就是在簡陋的攤子下面,沒有攝像機,沒有漂亮的助理小姐姐,就是打開了手機的錄音功能,問了些很基礎的問題,完全沒什么深度。

  他發現自己的交流能力并不差,偶爾還能開幾個玩笑,把張記者都逗樂了。大概是這一兩年深居簡出,太宅了,跟人的溝通太少,潛移默化就認為自己有社交恐懼,不喜歡跟人交流。

  想想自己還在讀書的時候,好歹是班上的翹楚,經常上臺朗誦作文的,當時都沒覺得自己是個內向的人啊。

  在夢中的那個平行世界,林小建僅僅是在林思思面前有些靦腆,大學生涯里朋友還是交了不少的。只是手頭拮據,沒法跟普通大學生那樣經常參加各類活動,顯得不太合群而已。

  隨著錢包逐漸厚實起來,他的自信心慢慢恢復。俗話說“錢是男人膽”,絕大部分問題,都可以用錢來解決。能解決問題的男人,就是好男人。

  “好了,謝謝林老板的配合。”

  “我加下你的微信吧,等報紙發表了,我給你發個電子版的。”

  張吟客氣的說。

  “好好,你掃我。”

  林小建聞言連忙打開自己的微信二維碼,雙手捧平,恭敬的請他掃一掃。

  這是林小建在短視頻上看來的一個段子,說是商場上互相交換名片的時候,要用雙手遞過去,這樣才有禮貌,顯得你重視對方。互聯網時代,名片用的不多了,取而代之的互加微信。那么請人掃碼的時候雙手奉上,這樣的細節才能體現修養。

  林小建從小在窮山村里自由散漫的生長,父母都是農民,哪有想過教這些。拜短視頻所賜,經常看到一些有趣的段子,到底真的假的也不知道,反正聽上去挺有道理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