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0560章 ?張氏駕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第一敗家子

  隨即,朱祁鎮轉頭看向錢錦鸞,開口道:“皇后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就問紫芙就行了!朕要去上朝了!”

  “嗯!”錢錦鸞乖巧的點了點頭。

  十月十八日早朝,朱祁鎮正在聽朝中重臣的日常匯報。

  突然,一陣急切的腳步聲傳來,很快,王彥便一臉焦急的走到朱祁鎮身邊,俯身稟道:“陛下,皇太后娘娘急召您去清寧宮!”

  “清寧宮?”朱祁鎮一愣,隨即像是想到了什么,面色猛然大變,猛地站起身,絲毫不顧殿中上百文武百官的注視,徑直走下丹畢,匆匆返回后宮。

  朱祁鎮的異樣使得滿殿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覷,紛紛相互探聽著,究竟出了什么事,會使得一向冷靜的皇帝面色突變,連滿殿的文武百官都顧不得,就匆匆離開了。

  已經卸任了北方總督的太師、英國公張輔和楊士奇、楊溥、胡濙三人遙遙相望,均一臉凝色,顯然,他們心中都知道,即將有大事發生。

  皇帝雖然匆匆離去,但卻并沒有下旨退朝,所以,他們都在殿中等著。

  另一邊,朱祁鎮出了朝堂,便對王彥開口詢問道:“皇祖母的情況如何了?”

  王彥臉色一變,急忙拉過一名小太監,厲聲喝道:“皇爺問你話呢!”

  王彥可是很清楚太皇太后在朱祁鎮心中的地位的,如今太皇太后病危,一旦皇帝知道了這個消息,盛怒之下,難免會找個替罪羊泄憤,他可不想挨板子!

  那名清寧宮的小太監滿是惶恐的回道:“回皇爺,太皇太后病危,恐怕…”

  小太監心中顯然和王彥一樣的想法,所以,只是說了病危,并沒有蓋棺定論,免得皇帝秋后算賬。

  登上御攆,心中焦急的朱祁鎮連連催促著,一行浩浩蕩蕩的略顯混亂的朝后宮行去。

  這要是在平時,這些奴婢定然會被嚴懲,可如今事起緊急,在朱祁鎮的連連催促下,他們自然管不得這么多。

  很快,朱祁鎮就來到了清寧宮,還未進宮,宮內就已然傳出微弱的哭泣聲,這讓心情本就焦急的朱祁鎮一陣心煩意亂,當即對王彥吩咐道:“傳旨,再有擅哭者,一律杖斃!”

  “是!”王彥怯怯的應道。

  很快,隨著王彥將朱祁鎮旨意傳達下去,剛進入宮殿的朱祁鎮便聽不到哭泣聲了。

  來到內殿,卻見內殿鳳榻前早已人滿為患,朱祁鎮一到,除卻張氏和胡氏之外,其余眾人紛紛見禮。

  朱祁鎮此時哪有時間搭理他們,徑直擺了擺手,三步并作兩步來到張氏的鳳榻前跪下,看著躺在床上雙眼緊閉、氣息微弱的張氏,朱祁鎮眼含淚光,下意識的伸手握住張氏那干枯的手掌,輕輕出聲道:“祖母,孫兒來了!”

  聽到朱祁鎮的聲音,張氏緊閉的雙眼緩緩睜開,露出那雙渾濁的雙目,聲若蚊蟲:“皇帝來了。”

  朱祁鎮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這些年和張氏在一起的場景,泣道:“皇祖母,不孝孫兒來了!”

  先不說他這具身體里現在究竟是程云還是朱祁鎮,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正是因為有張氏在后面默默支持著他,他才能掌握軍隊大權、震懾朝中的一群歷經數朝的重臣,還搞出這么多事情!

  原本歷史上,也正是因為張氏駕崩,大明朝政才開始被深受朱祁鎮信重的王振把持,從而造成了土木堡之敗,連大明皇帝都淪為俘虜,也為后來的奪門之變、于謙之死埋下了伏筆!

  由此可見,張氏對大明帝國的重要性,猶如定海神針一般。

  最重要的是,張氏用行動延續了后宮不得干政的禁令,將朝政托付于三楊!

  “你們都先出去吧,哀家和皇帝說說話!”張氏聲音太小,使得殿內眾人根本就聽不到。

  朱祁鎮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孫氏,道:“母后,皇祖母有話說與兒臣交代,還請母后移駕稍待!”

  孫氏看了一眼張氏,點了點頭,轉身走出了內殿。

  待得所有人都出去后,內殿中僅剩下朱祁鎮和躺在床上氣息微弱的張氏。

  “孫兒恭聆皇祖母訓示!”

  張氏聲音微弱的道:“孫兒業已長大成人,祖母本無憂慮,只是,皇帝還需甚起兵戈,與民休息才是,萬不可窮兵黷武、濫……”

  話尚未說完,張氏便連嘴都無法張開了,漸漸的,在朱祁鎮的注視下,張氏那微睜的雙眼也閉了起來。

  朱祁鎮見此,不禁悲從心起,叩首微泣道:“請祖母放心,孫兒必當謹記!”

  隨即,朱祁鎮便對外喝道:“來人!”

  殿外等待的王彥急忙進入內殿,對朱祁鎮躬身一禮:“皇爺!”

  “宣喪吧!”朱祁鎮情緒低沉的道。

  “是!”王彥躬身一禮,而后扯子沙啞而尖銳的嗓子高喊道:“太皇太后駕崩了”

  在殿外等候的眾人聞言,齊齊快步入殿,然后紛紛跪在張氏的鳳榻前,哭成一片。

  很快,消息傳遍整個后宮,往日莊嚴肅穆的后宮之中,此時卻是悲聲沖天。

  緊接著,便是鐘聲響起。

  還等候在朝堂上的眾文武官員聞聲,均是身軀一震,一名太監疾步至殿中,高聲道:“太皇太后遺詔!”

  群臣聞言,齊齊跪地伏首。

  只聽太監宣道:“吾自洪武中,配仁宗皇帝三十余年,為未亡人十有八年,今命止,此得全歸,以從先帝于地下,足矣!允惟國家重事存沒在念,皇帝聰明孝敬、仁厚剛果,爾內外文武群臣宜盡誠輔導。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軍民者,祖宗之軍民;惟愛人,為保國之本;惟施仁,為愛人之道;爾群臣咸佐皇帝惇行仁政,各秉公忠誠,勤慎不懈,庶幾克濟!”

  “宮中庶務,悉取皇太后處分;諸后妃家,并須遵奉皇祖訓誡‘不許干預國政’!吾素無德,及下身沒之后,喪服悉遵仁宗皇帝遺詔,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哭臨三日即止,君臣皆同,不得故違。皇帝宜念萬機之重,群臣當共慰勉,毋得過哀!成服三日后即聽政!”

  “天地、宗廟、社稷之祭不可以卑廢,尊及百神之祀,皆循常勿停!宗室諸王,藩屏為重,毋輙離本國,但遣人進香,不必送葬。諸子先有君命召者,以君命為重,仍聽赴京!在外大小文武衙門并免進香;中外臣民之家并勿禁音樂、嫁娶!悉遵行之,勿違!”

  群臣叩首:“臣等謹遵大行太皇太后遺詔!”

  十月十九日,命禮部定大行太皇太后喪服禮儀!

  十月二十日,禮部進大行太皇太后喪禮儀注表!

  命如儀行之!

  給文武百官衰服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