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邀請我去普林斯頓深造?”
蘇航看著紅黑色主調的封面,上面印著PRINCETONUNIVERSITY,還有一個小小的盾牌模樣的校徽。
這著實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是的。”
董利老師點點頭。
“他們應該也給你發郵件了,你看看郵箱有沒有?”
蘇航掏出手機。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忙著解析小C,沒有關注郵箱。
再者,蘇航還不太適應用郵件交流信息。
“他們確實給我發了郵件,上周就發來了,不過我沒有查看郵箱的習慣。”
郵件確實是科研工作者交流的傳統方式了。
相比于即時通訊軟件,郵件承載的信息量確實更大。
蘇航大概掃了眼郵件內容。
大概意思就是邀請蘇航去那邊交流學習,屆時會安排數學家會議以及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然后又表達了一下對蘇航成果的高度贊賞,以及希望蘇航可以盡快回復,他們好安排時間。
但是沒想到蘇航根本沒有定期查看郵箱的習慣,也就一直沒有得到蘇航的回復。
這讓普林斯頓那邊有點納悶,授予榮譽博士,這絕對算是一種榮耀了啊,怎么連回復都沒有?
相比于蘇航是一個不同人情的怪胎,他們還是認為,蘇航只不過是沒有看到這封郵件罷了。
所以這一次不僅跨國寄來了紙質邀請函,還向學校發送了交流邀請。
原本是希望蘇航可以來交流學習半個學年,然后授予榮譽博士,現在是先來授予榮譽博士稱號,再交流學習以及參加一下數學家會議。
所謂榮譽博士學位,不同于攻讀性的博士學位。
它的評價標準也不在于是否經過了嚴格的學術訓練,更多的是依據聲譽和學術成就。
大概就像是漢朝的孝廉、秀才一樣。
不過評選比較嚴格,不會有什么名額限制,但也絕對不多。
要是沒有符合要求的人選,可能幾年也不頒發榮譽博士學位,要是群星璀璨,也可能一次性多發。
比如蘇航,并沒有在普林斯頓大學進修過,甚至在漢城大學也還沒有完成本科階段的學習,但是只要學術成就和聲譽足夠,就可以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蘇航,你這下可成了我們學校的第一人了。”
董利老師笑呵呵地說道。
出了一個人才,他這個老師也跟著風光。
雖然他不是蘇航的導師,甚至不是蘇航學院的老師,不過世人只知有一個蘇航在數學領域上成就極大,以及數學上的老師——董利,卻忽視了蘇航其實原本是土木院的……
想到這里,董利教授的笑容更盛。
邊上的劉明教授也附和道。
“本科沒畢業,就已經是榮譽博士了,別說咱們學校,就是全國也就你這獨一份了。”
“怎么樣,想出去深造一年嗎?”
“可以看看異域風情、不同的思維方式,順帶可以思考一下人生。”
劉明教授笑著說道。
“董利他當年每天兼職回來都是一副思考人生的樣子。”
兩位年過半百的老師似乎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斑白的頭發微微顫抖,皺紋又深了一點。
蘇航則開始思考自己出去留學的可能性。
說實話,作為科研人員向往更好的科研環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雖然國內的科研環境相比五十年前已經有了很大改變。
但是很多技術還是處于閉鎖狀態。
如果出去偷學,然后帶回來……
想啥呢,真正要封鎖的技術哪里能學得到,要么學會了就別想回來了。
無關崇洋媚外的說,對比國內外,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
功利一點的說,國外研究生學制短,有的甚至只有一年時間就可以拿到碩士學位,相比于國內的三年,加上積累的人脈資源,真的血賺。
而且,有了留洋經歷,在國內的大學里面,很多政策就可以 不過,蘇航覺得這件事情還是得慎重。
畢竟他已經打算進祝慶田即將成立的新研究所了,留學大可不必,去交流學習倒是可以考慮。
“我暫時還沒有出國留學的打算,不過,出去交流一個星期倒是可以考慮。”
“那你來回復他們吧。”
蘇航點點頭,開始編輯郵件。
先是道歉,因為自己沒有及時查看郵件而耽誤了時間,然后同意了對方的邀請。
其實這種邀請都是默認同意的,白給的學位,誰閑著和世界一流學府過不去?
如果不是蘇航沒有看郵件,現在應該已經在大洋彼岸接受學位了。
“那我什么時候過去的好?”
蘇航看向兩位老師,不出意外,老師應該也會去吧。
“他們會先來我們學校拜訪一下,然后你可以和他們的訪華團一起回去,也好直接報銷路費。”
蘇航點點頭,表示明白了。
接下來,學校應該也會發布消息,這都沒什么關系了,不過即將到來的數學會議倒是需要準備一下。
這次會議不過是美國部分地區的數學家聚會,聚在一起討論一些學術問題,像這樣的會議,國內也有許多。
邀請自己,既是恰逢其會,也有一些互相交流學習的意味在里面。
走在回去的路上,蘇航開始思考這一次的會議要準備些什么。
要他真是個經過嚴格的學術訓練的數學專業人士,那他也不必如此擔心。
因為數學方面的知識太多太廣了。
僅數論一塊,蘇航就可以作出無數文章。
就拿上一次的孿生素數證明,其中他也可以再挑幾個關鍵節點出來講講。
不過,蘇航不愿意。
這對自己的要求未免太低了吧。
然而時間就那么點,要真準備什么也來不及。
蘇航踩著梧桐落葉,清脆的枯葉碎裂聲在寧靜的道路上響起。
深秋,梧桐葉已經落盡,蔚藍色的天空倒映在水面上,鑒心湖面微微泛起漣漪,云卷云舒。
蘇航一個激靈。
上次系統獎勵的那個“孿生素數證明”方法還沒看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系統為鑒,可以拓思路、開視野。
點開獎勵界面。
忽視了那個基礎科技突破,蘇航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最后一個每周獎勵。
系統先是更新了一次方法,然后蘇航就看到了系統的證明過程。
和蘇航的純數論方法不同,這一次,它還引入了圖形輔助證明。
用高中的話講,就叫數形結合。
不過,這需要龐大的算力支持。
果然,系統也是個計算機嗎?證明過程這么粗暴的嗎?
不對,不能這樣想,畢竟不能選擇我那種取巧的方式,靠蠻力反而很好使。
從描述上來看,原本的獎勵就是自己的證明方法。
蘇航蹲在湖水旁邊細細思考。
理解了這個證明方式,自己的思路更加開闊了呢。
對于新技術的使用,物理始終走在所有科學的前排,而數學卻不是那么積極。
甚至很多時候,數學家靠著一支筆就能打天下。
這在申請經費的時候尤其吃虧。
不過好在數學交叉融合的多,所以批經費的路子也多。
系統的方式就用上了強大的科技力量。
正常來講,計算機除了窮舉外,還可以自動驗證一個提供的證明過程是否正確。
從這個角度來看,計算機其實可以通過組合現有已知的的公理和定理,來“搜索”出一個證明過程。
對于有限集合內的問題可以窮舉,對于無限集合的則是這樣搜索。
如果孿生素數可以用現有的已知公理和定理解決證明,那么計算機在遍歷所有組合后就一定可以得到證明過程。
不過這樣的話,計算量將會非常大。
而且顯得很沒有技術含量。
就像青巖寫了一本書,你會說,嗯寫的不錯。
但是理論上講,無數只猴子隨機敲擊鍵盤打字也有概率得到一篇文章,甚至比一個叫青巖的人寫的還要好。
假如數量足夠多,甚至還能爆更。
但是這樣的效率會非常低。
根本不如青巖自己來寫。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當人類的算力足夠的時候,該不會連這個猜想都沒有證明吧。
更何況,導入的公理、定理還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完全正確。
如此下來,這個技術也多是用于一些已知約束較多,或者用以驗證證明過程是否正確的工具。
否則就像是戴森球技術一樣,能建的看不上,看上的建不起。
能證明的用不上,證明不了的也用不起。
不過系統給出的這個證明過程,引用了更多的限制條件和方向性約束,讓這一個“搜索”過程更加的有效率。
蘇航大概看完了,以目前公開的計算機水平,應該是沒指望了。
不過……正是沒指望才更好拿出來到會議上談不是嗎?
蘇航重新理了理思路,緩緩站起身。
日漸西沉,暮光灑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好一番美景。
是時候回去了,晚上給爸媽打個電話,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
對了,還有胡菲菲,順便也和她說一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