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10章 布迷局大龍入甕中(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第一杠精

  彼時的楊廣,其實心情還不錯。

  是真的不錯。

  你以為他在發脾氣?

  別鬧了!

  仗打輸了,亦或是有事情脫離了他的布局掌控,他才會發脾氣。眼下別看李密跳的歡,但占上風的仍是隋軍。

  既然占了上風,為啥還要發脾氣?

  生氣會傷肝的知道嘛!

  至于被人寫了檄文罵街這種事,老楊壓根就沒放在心上。

  自大業七年以來,寫文章罵他的人多了,李密算老幾!

  別以為一篇檄文把他干過沒干過的事全給抖摟了出來,就真能把他給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筆桿子要真這么有用,那華夏幾千年來無數帝王君主,都得在恥辱柱上掛著,誰也別想下來。

  除非成為贏家,才有實力把黑的說成白的。否則在后世人的眼中,這篇檄文便只是個笑話,是敗者羞惱的狂吠。

  就像劉皇叔的《伐吳檄文》,寫的那叫一個壯懷激烈。結果呢?后世人只記得這貨被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看的曹丞相直呼痛快。誰會去分辨真正的是非對錯呢?

  此刻,在心里輕哼小曲兒的皇帝陛下,正在仁壽殿看王世充的戰報。

  要說小王同學絕對是會做人的。

  從他帶兵南下開始,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前因后果,包括所得戰果都會以戰報的形式快馬呈送皇帝御覽。

  看不看那是楊廣的事,寫不寫是他的事。

  這么多前線統兵的大將,有功夫寫這玩意兒的,就他一個人。

  結果自然是楊廣對于他麾下的軍隊所在位置、兵力部署、戰損等都了如指掌,內心充滿了代入感,真正的“如朕親臨”。也就不難知曉,為何滿朝文武他唯獨瞧王世充順眼了。

  這會兒他正看到說南面的郝孝德北上響應李密,卻連一輪都沒撐過就被來護兒給吊打,便面露冷笑。

  “土雞瓦狗,也敢擋天兵討伐!”

  眼下的紫微城顯得有些冷清。

  除了調撥了一部分禁軍北上之外,也是因為最近在忙著搬家,大部分人都被分派去打包的緣故,便連隨侍的內侍宮女都少了許多。

  也正因如此,殿外自龍道旁小跑著奔來的翊衛顯得格外扎眼。

  “這王使君前封奏報才來多久,便又有消息遞來了?要說這大隋心系圣人的,王使君當是第一人啊!”

  守在殿外的幾個內侍笑瞇瞇的說著,權當是在練習拍馬屁。

  要說朝野動向風聲,她們看得未必準確。但要說皇帝喜歡誰,討厭誰,沒有比她們更了解的了。

  眼下拍王世充的馬屁,自然就是拍皇帝的馬屁。

  甚至于后者更喜歡聽她們拍前者。

  但可惜,這次拍歪了。

  能讓武安門的翊衛跑這么快的,哪能是王世充那種網速延遲超過三個時辰的戰況直播,根本就是八百里加急。

  “速稟陛下!函谷關急報!”

  “什么!”

  這邊內侍的驚呼還未落下,楊廣的聲音已是在殿內響起。待這翊衛送來的急報被呈進去之后,不到片刻,那耳熟的咆哮聲果然便傳了出來。

  一群內侍捂臉抱頭的從殿內奔出,又排著隊自門外戰戰兢兢的趴下跪好。

  “混賬!廢物!真是該死啊啊!”

  皇帝陛下這會兒已然有些抓狂了。

  這可真的是,容不得人家有一天的放松心情。每次只要他露出開心的神色,準又會在哪冒出點兒糟心事來捅到他面前。

  眼看著南面戰局已定,北面也堵住了李密的六萬大軍,一直安穩無虞的西面卻又出了幺蛾子。

  這封也不知具體出自誰手的奏報上說,一伙自崤山潰退至關下的西苑潰兵,以請求醫治軍中救下的西苑女眷為名騙開了關城。眼下函谷關已失,守將陳政失蹤,叛軍堵死了崤函通道。

  也就是說,河洛八關自此就只剩下一個看得見卻過不去的孟津關了。

  “來人!來人啊,得奪回來!得立刻奪回來!”

  楊廣把背著手自御案后面走來走去,盤算著手里還有多少能派出去的兵力和閑著的統兵將領。

  然而當有個內侍小心翼翼的自殿外進入,眼巴巴的等他說話時,他卻沒了下文了。

  這會兒的洛陽,還有個毛的兵啊。

  驍果軍和駐防府兵有一個算一個,全叫王世充給帶到偃師去了。總不能讓他把紫微城內的禁軍也派出去吧?

  “嗯……倒也不是不行!”

  楊廣本來就是個膽大的主,覺得反正眼下也沒人來招惹他,禁軍閑著也是閑著,莫不如就派出去得了。

  “去把……張謹叫來!就說朕有旨意,許他復起帶兵!”

  擺了擺手,打發了那名小內侍,正掰著手指頭算讓張謹帶多少兵合適。卻聽殿外腳步聲響,那名內侍又面露倉惶的回來了。

  楊廣心說怎么著,你特么不認識路是吧?正要發火之際,卻是一眼看見門外又站著一名氣喘吁吁的翊衛。

  于此同時,城西示警的鐘聲也隱隱傳來。

  “稟陛下!”

  那名翊衛執手大喝:“嘉豫門外出現敵軍蹤跡,數量不名!臣請陛下詔令!”

  楊廣的表情僵在臉上,噗通一下跌坐回坐榻之上,背心霎時間就被冷汗沁透。

  上當了!

  前路未開,后路又失,這一下,賊軍可真的是關門打……咳,打龍了!

  “陛下?”

  那翊衛眼見皇帝呆愣愣的也不說話,卻是急得一臉冷汗,噗通一聲跪在門外,繼續喊道:“臣請陛下速做決斷!”

  決斷,怎么決斷?

  楊廣也知道救兵如救火,片刻也拖不得。可眼下除了死守,還能做別的決斷嗎?

  當然,他也可以立刻派人叫王世充回援,時間上也來得及。

  但托后者的福,他眼下對偃師的戰事比對洛陽門外的情況還清楚呢。好歹也是親自上過陣的人,哪敢叫王世充輕易撤退啊。一旦大軍被李密銜尾追殺,可就不是洛陽能不能保得住的問題了,而是他的性命還保不保得住。

  “唔,先叫……先叫張瑾總領皇城防御,詔幾位閣老即刻進宮……”

  遲疑著念了幾個名字,內侍伸長了脖子,待見他沒了下文,便急匆匆的跑去安排。

  真要說起來,洛陽西門出現的變故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盧明月眼饞洛陽是不假,但又不敢梭哈。便只派別將孟讓率一萬中軍精銳前來撿漏,自己則繼續按部就班的往襄城撤退。

  打下來最好,打不下來也無所謂。

  但不論是不是真打,這個姿態卻是很明顯的。哪怕只見到了這一萬先鋒兵馬,守軍也是如臨大敵。

  誰知道后面有沒有藏著大波敵軍?

  而就在這種局面下,來自北面的戰報卻還沒停。皇帝陛下伴著城西的喊殺聲,近乎是麻木的看著王世充的“戰況直播”。

  什么段達都打到城下了,卻害怕傷亡,功虧一簣啊。什么瓦崗出兵了,和來護兒你來我往,各有損傷啦。還有孟海公偷襲了段達后軍的糧草,被衛玄親率親衛所阻云云。

  原本堪比話本的精彩內容,此刻在重壓之下再看,就如同廢話了。

  特么的說來說去,就是誰也奈何不了誰,還在僵持唄!

  就這么恍惚著過了半日,眼見日頭偏西,內侍通稟之下,卻是又送來另外一人的奏報。

  “嗯?”

  皇帝陛下先是疑惑的瞧了一眼忽然變了口氣和字體的奏報,待看到落款宇文化及兄弟的名字,便心下一凜。

  可千萬別再出啥幺蛾子了!

  以往的經驗告訴他,越是這種時候,別人送來的奏報便越可能是壞消息。

  本來都不想看,但又怕真出了啥大事耽誤他決斷。皇帝陛下便懷著矛盾心理,幾乎是跳著瞥了幾眼關鍵字,然后便是一愣。再仔細看看,便忽地一下站了起來。

  “陛下?”

  有些煎熬的陪他待在武成殿的裴矩等人都被嚇了一跳,一個個出言相詢。

  楊廣卻是不理會他們,又從頭仔細的把奏報看了兩遍,便揮手命人去取洛陽周邊地勢的輿圖。

  待把宇文智及在奏報中所言與圖上一一對照,皇帝陛下懸著的心便終于有了著落。

  已經失去的退路,這會兒又有了。

  “原來如此!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好計策!端地好計策!”

  楊廣的笑意才剛浮到嘴角,忽又想到每次他一開心就沒好事,便急忙收斂情緒,揮手道:“來人啊!傳朕旨意……不!朕親寫密旨!”

  裴矩幾人還眼巴巴的看著呢,然而被各種意外搞怕了的皇帝陛下,這次卻是打定主意不讓他們參謀了。

  天降擦黑之際,數百禁軍出洛陽南門,帶著皇帝的密旨,快馬向偃師方向奔去。

  請:m.3zm.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