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787 青芹園之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諸天之我是沙悟凈

  駱天明在溪谷鎮隱居,這個消息在荊州不是秘密。

  按理說,這樣一個大才就在身邊,劉表作為荊州之主,怎么也該表示表示,試著請他來輔佐。

  然而劉表竟然一直視而不見,全當他不存在,除了一開始讓蒯越給他們找了個安身之地,其他時間根本不聞不問。

  但其他人沒法當做不存在,一開始是擔心駱天明跑到荊州來搶地盤,禍害這里的世家;后來見駱天明很老實,就有人忍不住想要接觸接觸。

  畢竟駱天明的戰績太嚇人了,以區區六萬人馬,打的三十萬西涼軍分崩離析,簡直是神跡!

  尤其是荊州有個類似讀書會的小團體,里面的人個個都是人才,更是對駱天明很關注。

  這個小團體沒有名字,為首的人是龐德公和司馬徽,司馬徽有個別號,叫做水鏡先生。

  小團體里還有很多年輕人,跟隨他們兩位學習,但卻不以師生相稱,而是以互相交流的名義聚會。

  其中有諸葛亮、龐統、崔州平、石韜、孟建、徐庶等等大才。

  這些人研究的不是什么儒學,也不談玄論道,反而更注重施政、律法、兵法、天下大勢等等,研究的都是實務。

  既然研究實務,在知道附近住了個兵法大家之后,當然不會錯過。

  于是,有兩個膽大的家伙,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突然來溪谷鎮造訪。

  駱天明聽說來的人叫龐統、徐庶,整個人都呆了一下,沒想到自己還能吸引到這兩位。

  這兩位可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大能,駱天明當然要好好招待,特意設宴款待他們。

  龐統和徐庶有大才,駱天明也不差。

  駱天明經歷的太多了,不但在用兵上有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解,在正治、經濟、民生、科技、文化等等方面,都造詣極高,任何話題都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龐統和徐庶簡直成了兩個小學生,在駱天明面前只能乖乖聽課,偶爾插話也是提出疑問,根本沒法和駱天明探討。

  這讓兩個自以為學究天人的大才,都對駱天明佩服的五體投地,才知道世間還有如此神人,簡直不可思議。

  兩人在溪谷鎮住了一個多月,怕家人擔心,才不得不離開。

  可是才走了半個月,就再次回來了,而且還帶來了諸葛亮、崔州平等一大堆人。

  從這以后,這幫人就經常跑到溪谷鎮來,甚至有把這里當成常駐據點的意思。

  到了最后,連龐德公和司馬徽也忍不住了,都跑到溪谷鎮來,和駱天明討論天下大勢、施政要領、軍事兵法、立法執法、民生發展等等問題。

  這些人都喜歡來溪谷鎮,不只是因為有駱天明在,還因為這里的生活設施非常方便,讓他們過的很舒服。

  什么自來水、下水道、浴池、游泳池、各大菜系的美食、新式的衣服等等,都讓他們都樂不思蜀。

  既然這些人都愿意在溪谷鎮常駐,駱天明索性就專門給他們劃出一個院落。

  孔融喜歡起名字的癖好又發作了,專門給這個院落寫了個牌匾,叫做“青芹園”。

  芹,有美好的意思,也可以用來稱贊人才,同時又有微薄之意,大概就是,芹菜這種東西,好吃但是不值什么錢。

  這個院落叫青芹園,寓意是,這里的人都有才華,同時又自謙只是一般人才而已。

  駱天明對此的評價是,自夸還要謙虛,你得多擰巴?

  當然了,這話他絕不會說出口,其他人都對這個名字很滿意,那就隨他們吧。

  或許是因為自從定居溪谷鎮之后,駱天明就從來沒出去過,所以荊州人都對他放心了,來青芹園交流學習的人也就越來越多,讓青芹園的名聲越來越大。

  本來龐德公、司馬徽算是荊州人才庫的導師,沒想到他們在青芹園的時間多起來之后,竟然被外界默認為他們都是青芹園的人,而且駱天明還躍居兩人之上,成為三駕馬車之首。

  至于孔融,不好意思,那就是個學者而已,而不是治民治軍的人才,被排除在外。

  既然青芹園的名聲漸漸大起來,來求學的人也就多了,慢慢的增加到數百人之多。

  這些人各有各的擅長,駱天明就按照他們擅長的方面盡量挖掘,至少讓他們成為某個方面的專才。

  如果他們還有多余的精力,當然也可以學習其他方面,成為全才也不是不可能。

  比如諸葛亮和龐統這兩個家伙,智商都高出天際,什么學問都能一聽就懂、一懂就精,然后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但駱天明卻更喜歡徐庶,因為徐庶會武藝。

  徐庶當年是個游俠兒,因為替朋友報仇而被官府抓捕,不得已逃到荊州,不知道怎么突然開始好學了,和諸葛亮、龐統等人成了同學。

  他既然能報仇殺人,武藝當然是有些的,可他學了謀略、兵法之后,居然轉職成了謀士,這就有些可惜了。

  所以駱天明甚至親自教他武藝,想讓他成為文武雙全的智將。

  在青芹園學習的這些人當中,雖然從沒有考試排名過,但諸葛亮和龐統在各方面都出類拔萃,被公認為最強的兩人。

  徐庶雖然也不差,可總歸比他們差了點。

  現在徐庶在駱天明的教導下,武藝突飛猛進,終于有了超越同躋的長處,自然要好好顯擺一下。

  沒想到由此引發了眾人學武的熱情,連諸葛亮、龐統都開始跟著駱天明鍛煉。

  駱天明看著一幫謀士練武的場景,心中忍不住暢想,將來這幫人若是出仕,和武將發生矛盾時,突然挽起文士長袍的袖子,把武將干趴下了,畫面得有多美?

  可惜事實證明,術業有專攻是有道理的。

  一幫以智商吃飯的謀士,想要改行當武將,先天條件就不允許。

  駱天明很快就摸清了這些人在武藝上的潛力,除了徐庶能達到一流之外,其他人頂多就是二流,更多的是在三流以外晃蕩。

  好在他們就算在武藝上潛力不高,可鍛煉了總比不鍛煉強,起碼不至于某一天被一個小兵追殺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那就死的太憋屈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