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一十章梧州講武堂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永歷十四年

  李興返回梧州后,便立即召錢安寧會同宋廣坤商議籌建講武堂事宜。

  按李興的意思,這個講武堂主要是培養基層軍官以及部分地方行政方面的人才如果有成績優異者則可酌情使用。

  漢人千年以來只遵循一條能夠出人頭地的道路路,那便是走科舉之道。有明以來,“文貴武賤”思想越發深入人心,以致于考秀才,當舉人,中進士再做官成了漢人百姓唯一望子成龍的途徑。

  富人家的子弟還好些,真是走不了科舉之路也另有謀生手段,家中尚有錢財供養,而窮人家的孩子想出人頭地,只能是讀書考科舉,要不然只能和父母一樣繼續貧窮下去。

  所以對于李興要成立講武堂,將軍中子弟送入學堂學習,成績優秀者即可為官,錢安寧大是不解。

  “大帥,這講武堂顧名思義就是學習軍旅戰陣之道,這不學四書五經,不通君臣大義,如何為官?”

  李興知道,現在他不可能改變這千年以來這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數百年后,無數的家長不還是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所以面對錢安寧的疑問,李興很坦然地跟他解釋,講武堂的目的主要是培養軍官,至于行政方面,目前只限于地方上的鄉、村之間。

  聽到李興無意改動千年以來的科舉制度,錢安寧和宋廣坤等軍帥府屬官也是松了一口氣,斷人前途,如同殺人父母,若是大帥自己準備培養地方官員的話,那天下的士紳還不嘩然。

  清軍入關以后,洪承疇,范文程等人建議廣開科舉,同時加封曲埠孔家以籠絡漢人士紳,多爾袞深以為然,欣然采納,順治三年即在京會試,此舉令得北中國迅速安定下來。

  大量本不甘當亡國奴的讀書人在發現清朝和明朝一樣是重視儒家圣教的異族王朝,反而和明朝一樣給予他們晉身做官機會,于是,在圣人圣教大旗下,大量讀書人重新拿起書本埋頭于滿清朝廷的科舉考試之中。

  那刻,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在新政權立足,而不是想著我是漢人,這朝廷卻是建奴,將那圣人之訓,華夷之防拋諸于腦后。

  所以李興只能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來慢慢改變,用新生的利益群體來取代那些腐朽的士紳階層,鄉、村就是滋生士紳的土壤,將土壤控制在手中,何愁不能將那些士紳鏟除。

  不涉及科舉,自然不會引起什么騷亂,加上學員皆是軍中子弟,梧州講武堂的設立,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

  至于講武堂的選址,李興屬意在白云山紀念碑處,第一那里是無數漢家兒郎的埋骨之處,在那里建立學堂,就是要讓這些軍中子弟不忘國仇家恨,第二那里地形開闊,山水縱橫正適合這些軍中子弟學習訓練。

  校舍的建設則以水泥磚石為主,這些不需要李興操心,自有梧州知府錢安寧統籌。

  而學員則優先在陣亡將士的子弟中選拔,軍帥府下了令,凡軍中子弟九至十五者皆可報名,入學后不光食宿全免每個月還有一錢銀子,課程以軍事訓練和學習為主,同時還輔以文化課程。

  李興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講武堂的設立在靖南軍中引起了轟動,更使得無數靖南軍歸心。

  誰也沒有想到大帥能夠讓他們這些廝殺漢的子弟們能夠得到免費的教育,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讀書識字,是他們想也不敢想的事,而且大帥發了話,只要成績優異就能做官,這無疑是給了他們家庭一個希望。

  第一鎮、第二鎮、新一鎮……各鎮的撫軍使這幾日是忙的不可開交,報名的人太多了,至各鎮統計結束后,足齡的軍中子弟足有上萬人。

  當梧州知府錢安寧抱著尺許厚的花名冊來向李興抱怨時,李興大手一揮,擴建就是了,反正他這次端了廣州兩座王府,弄了數百萬兩金銀,在李興看來現在就這兩廣之地沒有誰能比他更有錢了,加上還有鄭成功這次的巨額訂單。

  但是錢安寧又提了一個問題,學員的教官怎么弄。

  李興笑著說道:“軍中格殺可選拔一部分傷兵作為教員,而于佑明和秦風二人此刻正在梧州,他們可以指導這些軍中子弟的軍陣隊列以及訓練問題,而自己也可以抽空到軍中教習,文化方面可從軍帥府抽掉部分書辦。”

  看到李興對興辦講武堂頗為用心,軍帥府的一眾文官哪個不是人精,梧州知府錢安寧當即提議,由李興擔任這講武堂的祭酒,也就是后世的校長。

  “大帥做祭酒,則可安我靖南軍之軍心,這些軍中子弟皆是大帥的門生,那他們的父兄則可死心塌地為我靖南軍死戰,卑職敢請大帥不辭勞苦,使我靖南軍上下一心。”

  看著面前慷慨激昂的錢安寧,李興心中一動,后世那個光頭不就是依靠一個軍校整合了兩廣之力,方才有后面的北伐之功。

  “好,那本帥就勉為其難,權且領了這個職司,只不過本帥公務繁忙,洪承疇又虎視眈眈,只怕沒有多少時間呀。”

  “這些事何須大帥親力親為,卑職只希望大帥能夠在適當的時間,經常到學堂走一走,看一看,讓將士們知道大帥很重視他們。”

  李興不由地看向面前的錢安寧,這貨居然猜到自己欲憑借講武堂,收攏將士之心,心中一嘆,這是真不能小瞧這些古人呀。

  “錢知府說的好,就按你的意思來吧,記住所有軍務以及政務方面的教案以及講武堂的條例由你和于佑明以及秦將軍共同協商,交本帥定奪。”

  “卑職謹遵大帥令諭!”錢安寧連忙躬身行禮,他心中也是歡喜,看來今天自己的建議,大帥很是認可。

  如今大帥占了兩廣,兵強馬壯,這老朱家的永歷皇帝早就跑到緬甸那旮旯去了,能不能回來還是兩回事,說不得哪一天大帥就來個黃袍加身,只要自己抱緊大帥的大腿,將來就是巡撫、尚書都是唾手可得。

  錢安寧雖然已經五十三了,但是他依然有一顆上進的心,他覺得自己還年輕,還能為大帥的事業添磚加瓦,當年嘉靖朝首輔嚴嵩可是干到八十歲的,錢安寧雖然不認為自己能干到八十,但是勉強干到七十五還是能夠的。

  關注公眾號:投資好文,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這時門外王忠忽然來報,說是韶州義軍頭目于世忠來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