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八章江南全線潰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永歷十四年

  鄭成功兵敗南都,使得江南的抗清形勢急轉直下。

  正在長江下游攻略各縣的張湟言聞得鄭軍在江寧大敗的消息,登時愣在當場,久久不敢相信。

  這一刻他只感覺,那八月的江風瞬間凜烈起來。

  此前鎮江大捷,張湟言曾力勸鄭成功當挾此大勝之余威,全軍立即進取南都,以成不世之功。

  為了配合鄭軍作戰他又請為先鋒,率本部三千余將士下船于兩岸蘆葦中晝夜牽纜,提前八天到達南京觀音門。

  然而鄭成功未采納張煌言及甘輝走陸路的建議,依舊乘海船從水路進發,致使張煌言部在南京城下孤立無援,被清軍以快船百余艘出上新河順流攔擊,

  張部兵少,雙方接戰之后,被清軍擊敗,幸虧清軍知道鄭成功大軍在后,未敢窮追猛打,張部方才逃脫。

  由于遲遲等不到鄭成功大軍,張煌言便集結所部兵船游弋于南京附近八卦洲江中,又派出大量使者招徠鄰近各州縣。

  至鄭成功船隊西下之時,張湟言便改駐軍于江北浦口,浦口城中的百余清軍騎兵不敢守城,竟從北門逃遁,張部十余名士卒即由南門入城,浦口光復。

  至鄭成功抵達南都后,張湟言便由浦口直擊太平,他一邊率軍突進,一邊以延平王鄭成功的名義傳檄各州縣。

  池州,蕪湖,太平,寧國等四州四十二縣官民士紳或是畏懼鄭軍兵威,或是心懷故國,紛紛獻城投降。

  至七月中旬,整個南都下游除安慶外所有城池皆落入張湟言之手,鄭成功以為下游諸城皆降,一則可以大張明軍聲勢,二則可以屏蕃南都外圍,防止湖北的清軍增援,便令張湟言總督上游戰事。

  此時張部由于收攏清軍降兵,加上抗清的軍民紛紛加入,兵力已經擴充至一萬余人。

  如此大好局面之下,只要南京一下,東南半壁便可盡數光復,他哪里想到延平王竟在南京被清軍擊潰,全軍撤退了。

  張煌言焦急萬分,鄭成功大軍一退,單他這萬余兵力怎么也是擋不住清軍的。可是現在池州、寧國等地皆已恢復,若是他再撤退,那天下心懷故國的抗清士紳豈不寒心。

  他只得去信鄭成功,力勸延平王扼守長江水路,以圖再戰。

  書云:

  “勝敗兵家常事,不異也。今日所恃者民心爾,況上游諸郡邑俱為我守,若能益百艘來助,天下事尚可圖也。儻遽舍之而去,其如百萬生靈何?”

  然而由于汛路不通,而鄭軍又是順流而下,速度奇快,待鄭成功收到消息時,船隊已至崇明。

  而且大軍新敗之后,均無戰心,鄭成功適逢大敗,方寸已亂,只得去信張湟言,令其相機從江西撤往浙江。

  浙軍諸將聞得鄭成功東去,紛紛大怒,我等正臨敵死戰,你鄭成功卻解圍退軍,致使我軍陷入危局之中,對鄭軍不顧盟友的做法表示不可理解。

  但是木已成舟,張湟言也是無可奈何,此刻鄭軍既退,清軍封鎖了江寧水路,浙軍無法從水路退軍。

  浙軍甫一撤退,蕪湖、寧國等新附州縣紛紛倒戈,張部困頓大江,所需錢糧軍械不得補充。

  張湟言只得下令全軍退往巢湖,準備在巢湖駐軍,繼續抗清,此時安慶,江寧清軍皆至,張部本是蟻聚之兵,一旦受挫,立時潰敗,當他趕至巢湖時,軍馬只剩三千余人。

  浙軍抵達巢湖后,魏大龍等浙軍將領觀察水文之后,認為巢湖入冬后水淺,根本不便停留海船,不如進入英霍山山區,那里從前有不少抗清義師的山寨,或許能夠立足。

  張煌言考慮之后采納了這個建議,毅然下令全軍棄船登陸趕往桐城,由桐城進入山區。

  此時清兩江總督郎廷佐卻是派人送來信使,直言張湟言志向高潔,滿清皇帝甚是看中,若全軍來降,大清當不吝封侯之賞。

  時張湟言由于屢遭敗績,而大好形勢毀于一旦,心憂成疾,左右不忍他再跋山涉水,苦勸其投降。

  然張湟言卻依舊咬牙堅持,誓死不渝,帶兵毅然轉入山區。

  英、霍山區屬于大別山系,正處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之交,山勢波瀾起伏,常年云霧縹緲,在安徽境內尤其險峻,陡崖、峽谷遍布,仍有一些抗清組織在山中筑寨。

  由于浙軍不少士兵的眷屬隨行,加上武器輜重,故而張行進速度很慢,六天之后才到達桐城。

  浙軍進入山區之后,不只跋山涉水,還需翻越險峰峻嶺,連騎兵都只能牽馬而行,而且絕大部分的士兵都來自沿海,缺乏登山的裝備和經驗,連續行軍之后,一個個疲憊不堪。

  原本浙軍的目標是陽山寨,一個位在山頂的村寨,可容納上萬人,一直是抗清的根據地。

  張煌言先通過山民聯絡,才得知陽山寨已接受清軍招撫,原因正是南京兵敗。

  張煌言大為憤怒,欲領兵攻擊,但慮及地勢險峻,仰攻不易,終究放棄,改往英山山區。

  豈料當他率軍抵達東溪嶺時,卻被清軍追至,雙方在東溪嶺決戰,由于浙軍俱是水軍,不善于陸上作戰,加之行軍疲憊,遂被清軍包圍。

  在危急關頭,張湟言并不氣餒,抱病督軍死戰,至第三日,浙軍終于彈盡糧絕,然而這些明軍依然死戰不退,他們用石頭,用木棍和清軍殊死博殺,然而清軍人多勢眾,最終攻克東溪嶺。

  參軍徐允耕,以及原清軍南陵副將張文勝皆力戰身亡,原定西侯張明振麾下參將魏大龍為了掩護張湟言突圍,拼死力戰,身中十余創,仍死戰不退,最終被清軍砍殺。

  張湟言突圍之后,所部人馬皆散,他只得換裝潛行,至高滸埠方為抗清的軍民認出,將其潛藏于家中,待傷好之后,張湟言不顧眾人勸阻,孤身上路,欲返回浙東,召集舊部重整旗鼓。

  至此鄭成功和浙江明軍籌備數年的北伐之戰宣告失敗。

  正是:

  長驅胡騎幾曾經,

  草木江南半帶腥。

  肝腦總拚涂舊闕,

  須眉誰復嘆新亭!

  鄭成功和張湟言兵敗之后,江南各地聞風而來的抗清義師頓時群龍無首,有的無奈投降,有的潛入山林大湖之中繼續抗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