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六十二章、我們回家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家閨女真是太讓人操心了

  吃過午飯,方城早早來到了余謙家。

  院子里,余謙和郭德剛兩人坐在桌子旁閑聊著,看到方城來了,立馬招手讓方城坐了下來。

  余謙給方城倒了一杯茶,三人就這樣閑聊起來。

  問了幾句家長里短,郭德剛找準機會說道:“你上午那首探清水河改編的挺好的,這首歌要是能搬到舞臺上去,或許……”

  話說得很婉轉。

  方城猜出了郭德剛想說什么,直接笑道:“郭老師喜歡的話,盡管拿到你們德云社的舞臺上唱好了。”

  現在德云社雖然也有名氣,但是方城知道再過幾年會更火。

  如果現在能和郭德剛余謙打好關系,那就相當于在京津多了一條人脈,錢對自己來說已經不重要了,人脈卻不管怎么樣都是重要的。

  如果一首探清水河就能拉進和郭德剛之間的關系,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郭德剛和余謙一聽完,相視一笑,前者連忙道:“那我真得謝謝您了,聽謙哥說,你也喜歡聽相聲,這樣吧,以后你要是去德云社聽相聲,不論什么場次,不論什么時間,都給你免費,座位隨便你選。”

  這話說出來,郭德剛也只是想表達一下自己的真誠。

  畢竟對于方城來說,也不可能會有那么多時間去京城聽相聲,不過方城聽完還是感謝了兩句。

  這之后,郭德剛便很少再說話,和臺上那個說話停不下來的他完全不同,就像是一個有孤僻癥的人一樣。

  余謙和方城倒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起了有關相聲的趣事。

  等話題聊得差不多了,院子里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安靜。

  但在這個時候,郭德剛突然哼唱起了上午方城唱的那首探清水河,聲音不大,但極具個人特色。

  方城笑道:“郭老師你別藏著捏著呀,給我們也來一段唄。”

  “我詞還不熟。”

  “您要是哪段不記得,我給你提個醒啊。”

  郭德剛笑了笑,果真唱了起來。

  他的嗓音洪亮,帶有一種濃重的戲腔,唱法也沒有那么多修飾,斬釘截鐵的,跟方城唱的風格完全不一樣。

  (大家也可以去聽一下郭德剛版本的探清水河,真的不同哦。)

  原原本本地唱了一遍,中間就有一個地方忘了詞,但是你要知道,方城才只唱過一遍,這種天賦,實在讓方城都覺得有些驚訝。

  眼前這個小黑胖子,真的生來就是吃這碗飯的啊。

  一下午的悠閑時光匆匆過去。

  第二天下午再去余謙家的時候,郭德剛已經走了。

  時間流逝,一天又一天。

  來這個村子也已經到了第十九天了,按照節目組的說法,明天再錄一天,整個節目也就圓滿結束了。

  一想到明天就要離開這個地方,方城心里還稍稍有點舍不得。

  “老婆,你今天晚上就把用不上的東西先收拾好吧,明天傍晚我們就回魔都了。”

  “好。”

  楊悅悅答應一聲,就跑到樓上收拾行李去了。

  晴晴和小魚兒坐在方城兩邊,頭埋在肩膀上,看著電視里正在播放的動畫片,等看完一集后,小魚兒打了個哈欠,小聲問道:“叔叔,我們明天就回家了嗎?”

  “嗯。”

  方城很是好奇地反問道:“爸爸問你們,你們是更喜歡這里啊,還是更喜歡我們自己的家啊?”

  小魚兒忸怩道:“叔叔阿姨在哪里,我就喜歡哪里。”

  晴晴舉起小手道:“我也是。”

  方城哈哈一笑,伸手握住了兩個小姑娘的小腳,感覺到一絲涼意后,起身到樓上找了兩雙襪子下來,蹲在沙發前,給兩個小姑娘穿上了。

  方城抬頭問道:“晚上想吃什么呀?”

  “面條。”

  “小魚兒你呢?”

  “我和晴晴一樣。”

  方城心里清楚,小魚兒其實并不喜歡吃面條,做家長的,怎么可能連這一點都發現不了。

  小魚兒之所以說和晴晴一樣,應該也是不想讓自己麻煩吧。

  想到小魚兒這么小,就這么懂事,方城心里又是一陣感慨。

  方城擠出笑容,揉了揉小魚兒的小腦袋,起身往廚房煮面條去了,面條里還放了幾個餃子,是方城特意給小魚兒留的。

  半個小時后。

  楊悅悅收拾好東西,終于從樓上下來了,而這個時間,方城也做好了面條。

  “來吃飯了。”

  有了上一次的經歷,這次方城只是喊了一句,兩個小姑娘便立馬跑過來了。

  晴晴面前是滿滿一碗面條。

  而小魚兒碗里只有上面一層是面條,下面都是晴晴喜歡吃得餃子。

  小魚兒挑了兩口,發現下面都是餃子的時候,下意識地抬頭看了一眼方城,然后又一聲不響地吃了起來。

  “你去帶她們洗澡吧,我來收拾衛生。”

  “嗯。”

  楊悅悅擦了擦手,正準備帶兩個小姑娘去樓上浴室洗澡。

  晴晴卻纏著方城,嘟著小嘴巴道:“我要爸爸給我洗。”

  方城扭過頭來笑道:“不可以哦,晴晴已經長大了,只能媽媽給你洗。”

  晴晴抬起腦袋,眼神單純地問道:“為什么啊?”

  “因為晴晴是女孩子,洗澡是很隱私的一件事,所以不能讓男孩子看到的。”

  晴晴更不懂了:“可小時候不都是爸爸給我洗的嗎?”

  “那是因為晴晴還小啊。”

  “那好吧。”晴晴很輕松地就妥協了。

  方城看著母女三人的背影笑了笑,繼續刷起了碗筷。

  一夜無事,次日一早。

  方城來到郎亮亮家里,看到夫妻兩個正在收拾行李,正想找個理由離開時,卻被郎亮亮挽留下來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我們有始有終,上完最后一節課吧。”

  “好。”

  方城又開始跟著郎亮亮學習起了鋼琴的技巧,一個小時后,郎亮亮提議道:“要不我們再來合作一次。”

  “怎么合作。”

  “我彈你唱,就唱你專輯里的那首晴天怎么樣?”

  “好啊。”

  郎亮亮在鋼琴面前坐了下來,方城站在旁邊。

  兩個人很有默契地表演起來。

  伴隨這悠揚的琴聲,方城終于唱了起來:

  “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著。”

  “童年的蕩秋千,隨記憶一直晃到現在。”

  “刮風這天,我試過握著你手。”

  “但偏偏雨漸漸。”

  “大到我看你不見。”

  “還要多久,我才能在你身邊。”

  “等到放晴的那天。”

  “也許我會比較好一點。”

  一首晴天唱完,就連在一旁的跟拍導演都忍不住鼓起掌來。

  郎亮亮感慨道:“真沒想到二十天竟然過的這么快啊。”

  “是啊,就好像我們才剛來一樣。”

  愛麗絲端著兩樣點心走過來,遞給了方城,方城吃了兩塊,靈機一動道:“跟著郎老師學了這么久的鋼琴,我也彈首曲子送給你們吧,就當是結課作業。”

  “好啊。”

  郎亮亮起身把位置讓給了方城。

  夫妻兩個就站在一旁,拭目以待。

  方城雙手放在了鋼琴上,回想了一陣后,雙手開始在琴鍵上彈奏起來。

  交錯的黑白琴鍵在按下去的同時發出美妙的聲音,當他們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更像是人間天籟,悠揚的像是夢境中山泉、浪花,偶爾又會碰到岸邊上的石頭,激昂澎湃一陣后,又回歸于平靜。

  郎亮亮一雙眼睛瞪著大大地看著方城。

  因為這首曲子他之前從未聽過,但是這么好聽的曲子,他作為鋼琴大師又怎么可能會沒聽過。

  如果真有這種可能的話,那原因只有一個。

  ——這首曲子是方城原創的。

  當這個想法在郎亮亮腦海中迸發出來的時候,郎亮亮整個人如遭雷擊。

  僅僅是自學一段時間時間的鋼琴,再加上這不到二十天時間的學習,就能創造出一首如此動聽的鋼琴曲。

  這樣的人,還是人嗎?

  方城停了下來,發現旁邊的人都一臉呆滯地看著自己的時候,方城自己也傻住了。

  他想了兩秒鐘,突然反應過來。

  不會吧。

  不會吧。

  不會這個世界真的沒有《致愛麗絲》這首曲子吧。

  這不科學啊。

  方城偷偷拿出手機,把這四個字輸入進去,相關詞條一出來,方城懵了。

  真的沒有這首鋼琴曲!!!

  “方城,這首曲子是你自己編的?”

  方城硬著頭皮,恬不知恥地點頭承認了。

  郎亮亮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方城看向郎亮亮的老婆愛麗絲,假裝隨意道:“就叫……《致愛麗絲》好了。”

  愛麗絲聽到方城以自己的名字給這首曲子命名,激動地給了方城一個大大的擁抱。

  方城沒敢在這里再呆下去,說了句再見后,匆忙離開了。

  郎亮亮愣愣道:“老婆,你知道這首曲子意味著什么嗎?”

  愛麗絲呆萌搖頭。

  從郎亮亮離開后,方城又去了余謙家。

  剛把門打開,余謙就笑道:“你來的正好,我正要去找你們呢,你們中午都來我這里吃飯,咱們有始有終。”

  “好咧,我這就回家喊我老婆閨女去。”

  “早點過來啊。”

  “放心吧,馬上就來。”

  回到家,楊悅悅已經基本把東西都收拾好了。

  方城又檢查了一遍,發現沒有遺漏后,就帶著楊悅悅和兩閨女來到了余謙家里。

  三家人再次聚到了一起。

  飯桌上。

  郎亮亮對方城在鋼琴上的天賦是贊不絕口,余謙也同樣附和著。

  方城就這樣成了被眾人夸贊的對象,最后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忙笑道:“謙哥,郎哥你們就別夸我了,走一個走一個。”

  方城很成功的就把話題給轉移了。

  “真沒想到這二十天竟然過的這么快。”

  “是啊,要是有機會真想再來一次。”

  “有相遇就會有離別,有離別就有會下一次相遇,來,敬幸福三重奏,敬這二十天的幸福生活。”

  “干杯。”

  一頓酒喝完,三家人各回各家。

  節目組工作人員拿了便簽過來,讓方城和楊悅悅都寫幾句離別語。

  方城拿起筆就寫道:送別的今日,多少有些不舍和留戀,唯有深深的祝愿,愿大家一路順風,生活永安。

  楊悅悅則寫道:感謝相識,感謝相遇,感謝相知,愿今后還能相逢。

  把便簽貼在門口。

  下午四點,方城拉著行李箱,楊悅悅牽著兩個小姑娘,一家四口走出了這里的‘家’,在門口深情凝望好一會后,便慢步離開了村子。

  晚上八點。

  商務車停下了小洋樓門口。

  方城打開車門,有些激動地喊道:“孩兒們,我們回家咯。”

  “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