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五十章:鄧尊、鄧輔的未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六百五十章:鄧尊、鄧輔的未來  遷都的留言在整個宛城鬧得沸沸揚揚,引起了各方勢力的關注,其中就以鄧氏宗室最為關心,畢竟鄧氏宗室在宛城、南陽扎根了快三百年了,一旦遷都,就意味著大批宗室都要離開宛城前往新都,多年的經營瞬間就會毀于一旦。

  對于各方勢力的反應,鄧昇也是密切關注的,他密令明鏡對各方勢力進行監視,這不,一眾宗室剛剛在長沙郡王府開完會,明鏡明首姚廣孝就立馬進宮去見鄧昇了。

  “陛下,近日遷都的留言在宛城流傳開來之后,各方勢力涌動,不過暫時還沒有什么大的動作,另外今日一眾宗室齊聚長沙郡王府。”乾陽宮中,姚廣孝拱手說道。

  “怎么這么快就按捺不住了呢?都有些什么人?”鄧昇嘆了一口氣,說道,他沒想到最先有動作的居然是宗室。

  姚廣孝說道:“有上庸郡王鄧涇、武陵郡王鄧瞳、長信侯鄧原、清寧侯鄧辟、長興侯鄧柱等人。”

  “可知他們都談論了些什么?”鄧昇問道,雖然這些宗室談話的地方是在長沙郡王府,一般人進不去,但是明鏡監察天下,只要明鏡想知道的,整個鄧國就沒有不知道的。

  姚廣孝說道:“一眾宗室談話的核心就是近日來坊間有關于遷都的流言,并且上庸郡王一度請長沙郡王勸說陛下,打消遷都的念頭,不過被長沙郡王以尚未確實為由給拒絕了。”

  “呵呵,朕這個四哥也是學聰明了啊!”鄧昇聞言,呵呵笑了起來,自己這個四哥是最清楚不過的了,年輕的時候性格沖動,沒想到臨到老了倒也學聰明了。

  “另外,一眾宗室還談論了一件事,那就是近年來宗室人才凋零,故而長沙郡王提議提拔南海太守鄧頌、會稽太守鄧備,眾人談話結束之后,武陵郡王便去了東宮。”姚廣孝又講另外一件事說了出來。

  鄧昇聞言后,頓時一陣沉默,鄧頌、鄧備這兩個人鄧昇都記得,當年還是自己欽點的太守呢,自己當初還稱贊過兩人有擔當,畢竟作為宗室,舍棄富貴,遠赴南海郡、會稽郡這兩個蠻荒之地,勇氣可嘉啊,一去就是十幾年了,也著實不容易,也是時候提拔了,雖然兩人能力不算頂尖,但是出身宗室,天然就比其他人有優勢,而且鄧昇自己也經常感嘆宗室人才不足。

  “嗯,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記住,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明鏡一定要將宛城看好了,如果出了什么紕漏,就莫怪朕不講情面了。”鄧昇說道。

  “喏!”姚廣孝應道。

  另一方面,武陵郡王鄧瞳也來到了尚理宮,聽聞鄧瞳到來,鄧灝連忙出來迎接,同時也感到很奇怪,自己這些叔叔可從來沒有主動到尚理宮找自己的,今日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臣拜見太子殿下!”鄧瞳向鄧灝行禮道。

  鄧灝連忙扶起鄧瞳,說道:“皇叔不必多禮!”

  “謝殿下!”鄧瞳起身謝道。

  “皇叔今日前來可是有什么要事?”鄧灝問道,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自己這幾個皇叔可從來沒有主動來過尚理宮的,鄧灝可不相信鄧瞳今日是來看望自己的。

  鄧瞳說道:“是有一件事想與殿下說的。”

  “不知何事?皇叔但說無妨,只要本宮能夠辦到的,本宮自會盡力。”鄧灝說道。

  鄧瞳說道:“殿下,近年來我宗室之中,可用之才寥寥無幾,南海太守鄧頌、會稽太守鄧備乃是我宗室難得的人才,當年越地初定,滿朝文武皆不愿前往此等蠻荒之地,他們二人挺身而出,為國分憂,可見其心,而今他們二人在兩郡已經十幾年了,臣今日來是想求殿下一個恩典,。”

  鄧灝聞言,思緒很快又回到了十四年前,正是他向鄧昇舉薦鄧頌和鄧備的,沒想到一轉眼就十四年了。

  不過鄧灝此時也有些為難了,說道:“皇叔,兩位兄長為國牧守一方,兢兢業業十數年,提拔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這件事本宮可做不了主,官員的升遷與提拔,朝廷自有章程,更何況關乎宗室之事,還需父皇點頭才行。”

  “殿下,如今大鄧定鼎天下在即,正是我等宗室之人為國效力的時候,殿下須知,這天下是鄧家的,沒有比鄧家人對它更加上心的了。”鄧瞳說道。

  鄧灝想了想,說道:“皇叔,實不相瞞,這件事本宮確實做不了主,但是本宮會和父皇說的,至于能不能成,就看父皇的意思了。”

  “謝殿下!”鄧瞳高興道,雖然鄧灝說得并不是準話,但是作為一國太子,而且近年來鄧昇都在致力于提高鄧灝的聲望,所以一般鄧灝提出來的建議,只要不是太過分,鄧昇都會同意的。

  “好了,皇叔你先回去,本宮這就去見父皇。”鄧灝說道。

  “那便有勞殿下了,臣這就告退!”既然鄧灝已經答應下來了,鄧瞳自然也不愿意多待了,畢竟作為宗室,特別是當年和鄧昇搶過王位的宗室,每一次進宮都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的。

  鄧瞳離開之后,鄧灝便第一時間來到乾陽宮找鄧昇。

  “兒臣拜見父皇!”鄧灝行禮道。

  “起來吧!”鄧昇點了點頭,說道:“你六叔去找你了?”

  鄧灝有些奇怪了,他知道鄧瞳來找自己肯定瞞不過鄧昇的,但是這未免也太快了,鄧瞳在尚理宮待了也沒有半個時辰,而自己也是第一時間開找鄧昇,前后還不到一個時辰,鄧昇這么快就知道了。

  “父皇明見萬里!”鄧灝恭維道。

  “呵呵!”鄧昇笑了笑,說道:“是不是很奇怪朕怎么會這么快知道?其實也不用奇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這大鄧,只要是朕想知道的,就沒有不知道的,莫要驚訝,說吧,你六叔求你辦什么事?”

  鄧灝說道:“父皇還記得鄧頌、鄧備二人嗎?”

  鄧昇點了點頭,說道:“朕記得,當年平定越地之后,還是你親自向朕舉薦他們二人,讓他們南下南海郡、會稽郡擔任太守的。”

  “皇叔這一次來找兒臣,是希望兒臣能夠向父皇進言,提拔一下他們二人,兒臣心想,他們二人擔任兩郡太守已經十幾年了,兢兢業業,政績彪炳,也是時候提拔了。”鄧灝說道。

  鄧昇皺著眉頭,說道:“提拔他們二人倒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以他們二人的能力,在中央任職略顯不足,而他們都是太守,提拔要么平調,要么擔任一道刺史,可是現在可沒有空缺啊。”

  鄧灝想了想,說道:“父皇,如今關中即將拿下,還有西涼八郡之地,所需的官員甚多,可平調至關中,另外荊北道刺史蔡杰多次上書請求致仕,兒臣以為他們二人足以擔任荊北道刺史一職。”

  荊北道刺史蔡杰,是已故蔡國公蔡封之子,皇后蔡琰的親哥哥,當初蔡封致仕之后,鄧昇便任命其為南郡太守,后來設立一道刺史之后,念及蔡家后繼無力,鄧昇便任命其為荊北道刺史,只不過蔡杰能力不算太強,在群星璀璨的鄧國朝堂之中,根本得不到機會,因此這個太守一當就是十幾年了,也差不多到了致仕的年紀了。

  鄧昇仔細想了想,然后說道:“也罷,鄧頌、鄧備二人也該到了提拔的時候了,而且還是宗室,這件事你不用管,是平調還是升遷,朕自有主張。”

  “喏!”鄧灝應道,既然鄧昇都這樣說了,那鄧頌和鄧備肯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的。

  “還有一事,朕想與你商議一下。”鄧昇說道。

  “何事?還請父皇明示!”鄧灝問道。

  “就是老四和老五,他們的年紀也不小了,你與老二、老三在他們這個年紀,早就已經嶄露頭角了,也是時候讓他們動一動了。”鄧昇說道。

  老四鄧尊、老五鄧輔都是乾元十一年出生的,今年都二十二歲了,鄧灝在這個年紀的時候,早就已經從政好幾年了,而老二鄧瀚、老三鄧裕也從軍多年,先后參加了平越、滅南之戰,鄧尊和鄧輔這個年紀已經很晚了。

  鄧灝聞言,頓時眉頭緊皺,老五鄧輔他一點都擔心,老五醉心武藝,一身武藝在整個大鄧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論起理政,鄧輔連一個縣令都不如,關鍵是老四鄧尊,這個弟弟一直以來都是鄧灝重點關注的,小的時候還不覺得什么,但是隨著年歲漸長,鄧灝漸漸發現,這個弟弟文韜武略都要勝過自己,因此鄧灝不禁對他有了提防,當然,也只是提防而已,并不是什么生死大敵,一來鄧尊從未表示過要與自己爭奪,二來,自己當了十幾年的太子了,在朝中有了一定的威望,儲君之位雖然說不上穩如泰山,但是也不是現在的鄧尊可以撼動的。

  “不知父皇打算讓兩位弟弟從軍還是從政呢?”鄧灝問道。

  “你這兩個弟弟的能力和性格你也是很清楚的,先說老五吧,老五就是一個武夫,你讓他整日泡在政務文書里面,你還不如殺了他,朕打算讓他前往軍中效力,待過幾年,給他一衛精銳,鎮守一方。”鄧昇想了想,說道。

  當初鄧昇給鄧輔植入的靈魂就是南宋岳家軍猛將高寵的四維,妥妥的武將模板,而且還是猛將,所以可以說一開始鄧昇就是打算讓他去打仗用的。

  鄧灝想了想,覺得也沒有什么問題,自從鄧瀚、鄧裕領軍之后,鄧國便開了皇子領軍的先例了,鄧輔獨領一軍也不是什么大事。

  “至于尊兒,朕有些為難啊!”到了鄧尊這里,鄧昇便開始有些為難了,當初鄧尊出生的時候,由于系統突然出錯,讓鄧尊直接植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潛力,曾經一度讓鄧昇有了立鄧尊為太子的想法,并且為了實現這一個想法,鄧昇還壓著不立太子很多年,直到長孫鄧桓出生之后。鄧昇才下定決心立鄧灝為太子,一來是因為那個時候國本不正,朝臣一再提議立儲,鄧昇沒理由撐到鄧尊長大再立太子的,二來鄧灝無論是能力還是評價在朝野都是有口皆碑的,在嫡長子如此優秀的情況下,鄧昇似乎找不到理由拒絕。

  而自從立了鄧灝為太子之后,鄧昇便開始重點培養鄧灝,并且在為鄧尊選媳婦的時候,拒絕了崔浩之女,選了黃登的女兒,為的就是不讓鄧尊有威脅到鄧灝地位的實力。

  “你也知道,尊兒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在諸子中也是佼佼者,無論是獨領一軍還是主政一方都綽綽有余,正是如此,才讓朕為難啊!”鄧昇說道。

  “那父皇可有問過四弟的意思?”鄧灝問道。

  鄧昇點了點頭,說道:“朕問過了,尊兒說任憑朕做主,朕思來想去,決定讓其從政,瀚兒、裕兒、輔兒皆從軍,你的身邊缺少一個幫手,因此朕便打算讓尊兒從政。”

  “那不知父皇打算如何安置四弟?”鄧尊從政,鄧灝反而沒那么擔心,因為鄧灝當太子這么多年了,在朝堂中的威望,不是鄧尊能夠比擬的,而且只要自己不出什么大錯誤,鄧尊毫無機會。

  鄧昇想了想,說道:“如今關中定鼎在即,急需安撫,而且遷都洛陽勢在必行,關中的穩定就更加的重要了,因此朕打算任命尊兒為關中宣撫使,主政關中。”

  “父皇,不知四弟這個宣撫使可掌兵權?”鄧灝連忙問道,讓鄧尊主政關中,如果只是統領政務倒也不妨,就怕鄧昇將關中兵權都給了鄧尊,那就不一樣了,一旦鄧尊掌握了關中軍政大權,那關中儼然就成了國中之國了,這個權力,鄧昇在的時候倒也沒什么,但是一旦鄧昇不在,鄧灝登基之后,鄧尊心有不甘,盡起關中兵馬造反,那就不是開玩笑的了。

  鄧昇何許人?執掌一國多年,又豈能看不出鄧灝的心思呢?他是擔心鄧尊掌握關中的軍政大權,日后會起兵與他爭奪啊。

  于是嘆了一口氣,說道:“你不用擔心,朕既然選擇了你,就不會輕易動搖的,尊兒主政關中,只是統領政務,至于軍隊,朕自由安排,你不用擔心尊兒日后會對你不利的。”

  “父皇誤會了,兒臣不是這個意思。”見自己的心思被鄧昇看破了,鄧灝連忙說道。

  “事實也好,誤會也罷,既然朕選了你這個太子,只要你自己沉得住氣,就不會有人能夠動搖你的地位,你先回去吧!”鄧昇說道。

  “喏!兒臣告退!”鄧灝應了一聲便離開了。

  看著鄧灝離去的背影,鄧昇喃喃道:“灝兒,難道在你心里,朕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嗎?還有,尊兒對你的威脅就真的這么大嗎?”

  隨著鄧尊的長大,鄧灝便變得越來越不自信了,就是不想鄧灝多想,鄧昇一直都壓著鄧尊,但是鄧尊也長大了,總不能一直待在宛城,什么事都不干的。

  鄧灝離開之后,鄧昇便對桂祥說道:“桂祥,擬旨,嶺南道刺史荀彧任職嶺南道多年,政績彪炳,調回宛城,入吏部,擔任吏部左侍郎,會稽太守鄧備升任嶺南道刺史,荊北道刺史蔡杰,主政荊北道多年,兢兢業業,造福一方,今年事已高,準其致仕,封爵萊國公,襲三代,南海太守鄧頌升任荊北道刺史,南海郡、會稽郡兩郡太守之職,著吏部挑選官員出任。”

  鄧備、鄧頌二人能力雖然有限,但是畢竟是宗室,離開了南海郡和會稽郡之后,肯定是升遷的,單單平調可滿足不了那些宗室,而且鄧昇也希望宗室之中出現幾個扛鼎之人,軍方有鄧艾、鄧羌、鄧忠、鄧平幾人,政壇也需要有人才行。

  桂祥將鄧昇所說的話都記錄下來,等會會送到中書省擬旨,然后送到門下省審核,最后送到尚書省執行。

  “再擬旨,關中、西涼之地久為漢秦治下,初入大鄧,恐心有疑慮,著齊王鄧尊為關中宣撫使,主政關中,統領關中政務,都督扶風郡、京兆郡、馮翊郡、河南郡、弘農郡、河東郡六郡諸政務,關中六郡、西涼八郡太守,著吏部挑選官員出任,令楚王鄧輔赴長安,效力于薛仁貴麾下。”鄧昇說道。

  桂祥記錄完之后,便開口問道:“陛下,還有嗎?”

  鄧昇想了想,發現沒什么紕漏,便搖了搖頭,說道:“就這些,你發往中書省吧。”

  “喏!”桂祥應道。

  圣旨一下,頓時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陣騷動,楚王鄧輔從軍,入薛仁貴麾下效力倒也沒什么,畢竟當初晉王鄧瀚和魏王鄧裕也是這么過來的,但是齊王鄧尊主政關中就不一樣了,現在關中還沒有完全平定,但是關中六郡,肯定是要設道府的,但是現在卻直接讓齊王鄧尊主政關中,豈不是日后無論關中設立多少個道府,都得聽齊王鄧尊的?

  于是便有有心之人猜想,是不是鄧昇對太子鄧灝有什么不滿,打算扶持鄧尊,所以在圣旨一出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東宮,然而發現東宮居然沒有任何動作,因此很多人便不再關注,但是卻有一些人對此上了心。

  天才一秒:2mcnn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