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四十二章:趙國拒救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六百四十二章:趙國拒救秦  天統五年,四月初八日,慕容恪統率十萬大軍攻克華陽,秦國函谷關主將嬴淮得知鄧軍放棄進攻長安的計劃,轉而攻打弘農郡,意圖與東邊鄧軍兩面夾攻函谷關后,大驚失色,在大將沈知的獻計之下,命沈知統率一萬兵馬駐防黽池,拖延慕容恪大軍東進之速度,意圖為趙軍南下爭取時間。

  天統五年,四月初九日,沈知率領大軍抵達黽池城,一進城,沈知便派人接管了整座城池的防務,同時大肆征發百姓協助守城,另外,還派人在城內城外收集滾木、巨石等守城物資。

  而沈知則是直奔縣衙而去,找到了黽池縣令,一開口就問道:“可知鄧軍現在到哪里了?”

  縣令本來還打算跟沈知打個招呼的,誰知道沈知如此急躁,幸好自己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但是對于鄧軍的動向還是有一些了解的,于是回道:“回沈將軍,據下官派出去的探子回報的消息可知,如今鄧軍應當已經攻克了湖縣,向弘農城而去,而弘農城只有不到一千守軍,想必鄧軍不需要兩日便可拿下,按照鄧軍進軍的速度,七日之內定可抵達黽池。”

  “哦?你叫什么名字?身為一個文官,居然能對鄧軍的動向如此了解?”聽到縣令的回答,沈知頓時有些驚訝了,在沈知看來,這個縣令能夠知道鄧軍現在在哪里已經很難得的了,可是沒想到他居然連鄧軍的行軍速度還有多久能夠抵達黽池城都有獨特的見解,這就很難得了,由此可見,眼前這個縣令絕不是一般的文官。

  縣令靦腆的笑了笑,回道:“回將軍,下官名叫閻雄,自幼對軍事比較有興趣,也多有涉獵,但是因為體弱,無法從軍,遂棄武從文。”

  “那也十分難得了!本將此來黽池,只帶了兩名副將,軍中主簿一個都沒帶,既然閻縣令對于軍中之事頗有興趣,那就勞煩閻縣令暫時兼任本將軍中主簿,待擊退鄧軍之后,本將定當上表朝廷,為閻縣令請功。”沈知贊嘆道,同時讓閻雄兼任自己的主簿,畢竟自己這一次來得太過匆忙,除了兩名副將外,軍中一個文官都沒有,很多事都很難處理,既然閻雄有如此見識,沈知干脆交給閻雄了。

  “喏!謝將軍看重!”閻雄高興道,他也知道,沈知實在拉壯丁,但是這也是一個機會,閻雄可不甘心只當一個小小的縣令,沈知可是秦國未來的中流砥柱,能夠與沈知結一個善緣,對未來的仕途很有幫助的。

  “甚好,那便拜托閻縣令了!”沈知笑著點了點頭,說道。

  “敢不從命?”閻雄應道。

  與此同時,被秦帝嬴莊派遣出使晉陽求援的秦國丞相李游也來到了趙國都城晉陽城,但是他在鴻臚寺表明來意之后,趙國君臣并沒有第一時間接見他,因為事到如今,趙國上下已經對與秦國之間的盟約是否需要保留產生了不同的意見了。

  趙國皇宮,承乾殿偏殿中,趙國太皇太后宋氏、趙國丞相莊平、司徒林清風、司空左盛、宗正張楹幾人齊聚一堂,趙國五大輔臣,除了大將軍李如秉正在帶兵在北疆與胡人交戰之外,全部都在這里了,在李游走進晉陽城之后,宋氏便將這群大臣都找來了,雖然趙國名義上是小皇帝張淵臨朝,太皇太后宋氏、皇太后孟氏攝政,五大輔臣輔政,但是真正的大權卻在宋氏手中的,小皇帝和孟氏只是一個擺設的吉祥物而已。

  “諸卿,秦國丞相李游親自前來晉陽,看來秦國已經到了生死關頭了,我大趙該何去何從呢?”宋氏問道。

  以往秦趙兩國雖然是盟友,但是彼此之間的來往只是相互派出一個使者而已,從未試過派出一國丞相出使,而現在秦國居然讓一國丞相親自來晉陽,可見秦國的處境有多么的糟糕了。

  “確實如此!”司徒林清風點了點頭,說道:“據中原探子回報,鄧軍已經拿下了武功縣以西之地,不日便可兵臨長安城,而鄧國車騎大將軍慕容恪也殺入關中,正在攻打弘農郡,意圖與關外的薛仁貴所部夾攻函谷關,一旦函谷關失守,關外的數十萬鄧軍便可以大舉進入關中,到那時候,數十萬鄧軍圍攻長安城,秦國就回天乏術了。”

  雖然這一次大戰在關中爆發,但是鄧國乃是秦趙共同的敵人,秦國一旦被鄧國滅亡了,對趙國而言,只有壞處,沒有任何的好處的,所以趙國早就派出無數探子深入關中之地,密切關注著鄧秦之間的戰事。

  “太皇太后,如今鄧國勢大,臣以為,趙秦乃是唇齒相依,正所謂唇亡齒寒,倘若坐視鄧國滅秦,他日鄧軍兵臨大趙之時,恐大趙獨木難支,所以臣奏請太皇太后,派兵求援秦國。”宗正張楹出列說道。

  張楹的想法是趙國絕大部分的大臣的想法,自從數年前中原慘敗之后,鄧國就是一塊壓在趙國胸口的大石,為了抗衡強大的鄧國,趙國不惜與昔日的仇敵秦國結為盟友,如果這一次眼睜睜的看著鄧國滅亡秦國,囤兵關中之地,到那時候鄧國就會更加的強大,一旦鄧國徹底消化了關中之地之后,肯定就是出兵趙國的,到那時候,實力本就不如鄧國,有沒有任何盟友的趙國,如何與鄧國抗衡呢?所以秦國不能亡。

  “呵呵!派兵?”聽聞張楹的話,丞相莊平冷笑道:“宗正大人說得輕巧,派多少兵?哪來的兵?我大趙五十萬精銳,有三十萬隨大將軍征戰北疆,與胡人大軍正在焦灼著,短時日內根本無法分出勝負,其余兵馬又需要坐鎮晉陽和各地,哪里還能抽得出兵馬?再說了,就算我大趙派兵南下,那需要派多少兵呢?以鄧軍如今的實力,想要救秦國,我大趙南下之兵,斷然不能少于二十萬,難不成為了救一個秦國,我大趙要出傾國之兵嗎?”

  “莊相,那你的意思是不救秦國了?那我且問你,一旦秦國被鄧國吞并,他日鄧軍大兵壓境,我大趙如何抵擋?”張楹反問道。

  “都別吵了!”宋氏見莊平和張楹二人又吵起來了,連忙制止,然后看向林清風,問道:“林司徒,不知你如何看呢?”

  五大輔臣中,莊平和李如秉可是有著一籮筐的黑歷史,宋氏壓根不怎么信任他們,而其他三人里面,張楹能力有限,如果不是宗室領袖的身份,根本沒有任何資格成為輔政大臣的,而左盛和林清風,宋氏最為信任的就是林清風了,畢竟在林清風沒來晉陽之前,左盛完全斗不過莊平和李如秉二人,但是自從林清風來了晉陽之后,形勢便轉變過來了,再說了,宋氏之所以能夠獨攬大權,都是全賴林清風的支持和謀劃。

  林清風緩緩出列,拱手說道:“太皇太后,宗正大人說得很對,趙秦如今乃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唇亡齒寒,秦國滅亡,對大趙而言并沒有任何好處,然莊相所言的,卻是我大趙如今的窘境,想要救秦國,就必須能夠有與鄧軍想抗衡的力量,據臣所知,如今圍攻關中的鄧軍足足有七十萬之眾,而秦軍如今只剩下十余萬,如此一來,要救秦國,我大趙起碼要出動三四十萬兵馬,以大趙如今的實力,根本做不到,可如果沒有這么多兵馬,就算派兵南下,面對七十萬鄧軍,都只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的,還不如保全實力,以應對強大的鄧國,所以不是大趙不救秦國,而是大趙雖有心,卻無力啊!”

  林清風的一番話,道出了趙國如今的窘境,在場的幾人都無言以對,就算是主張出兵的張楹,此刻也是無話可說了,畢竟以趙國現今的實力,根本救不了秦國的,如果沒有北疆戰事,或許還能拼上一拼,但是現在的情況并不允許,如果強行派兵南下,中原的十幾萬鄧軍就有可能大舉北上,到那時候,恐怕還不等鄧軍攻破長安城,趙國的晉陽城就被鄧軍攻破了。

  宋氏想了想,對莊平說道:“莊相,以大趙如今的現狀,對于秦國之事,實在是無能為力了,就勞煩你去見一見李游,告訴他,讓他回去吧!”既然已經決定不派兵支援秦國了,那宋氏自然沒有必要見李游了,但是李游既然來了,如果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就將人攆走,著實不好,畢竟秦趙之間還有一紙盟約呢,思來想去,讓莊平這個趙國丞相去打發李游是最好的了。

  “喏!”莊平應了一聲,頓時臉色變得苦澀,這可不是一個好差事啊,李游千里迢迢而來,又豈是三言兩語就能夠打發的,但是李游身為一國丞相,宋氏不見他,能夠與其對話的就只有身為趙國的丞相的自己了,所以就算莊平再不情愿,也得去見一見李游的。

  承乾殿偏殿議事結束之后,李游便來到了鴻臚寺,派人請來李游。

  李游得知莊平來了,頓時心里涼了一截,畢竟如果宋氏要見自己,只需要派一個小吏或者是一名內侍來通傳就可以,哪里用得上莊平這個趙國丞相呢?而現在莊平來了,就意味著,趙國很大可能不會出兵了,但是李游卻不愿意就此放棄,趙國可是秦國最后的希望,因為如果趙國不出兵,那就算神奇如白騏,也無法挽狂瀾于既倒的,唯有趙國出兵南下,秦國方有一線生機。

  “見過莊相!”李游見到莊平之后,第一時間就是行禮,態度十分端正,畢竟有求于人嘛。

  “李相有禮了,請坐!”莊平應了一聲。

  兩人相對而坐之后,莊平率先開口,說道:“李相此來晉陽的目的,本相也是了解一二的,可是貴國如今面臨的局面,我大趙也無能為力,還請李相見諒!”

  如果說來之前,李游的心只是涼了半截的話,現在聽完莊平的話,李游的心就全涼了,如果莊平只是委婉的拒絕的話,那還有一絲希望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他,但是現在莊平直接拒絕,就意味著,這個決定在趙國朝堂已經是達成了共識了,想要趙國出兵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李游卻不想就此放棄,因為這是秦國最后的希望了,于是帶著懇求的語氣對莊平說道:“莊相,鄧國之強大,想必莊相也是十分清楚的唯有貴我兩國合力方能與之抗衡,貴我兩國已經是唇齒相依的關系了,一旦大秦亡了,貴國也難以獨善其身的,救秦就是救趙,這個道理莊相不會不明白的,還請莊相好生勸說太皇太后,拜托了!”

  莊平聞言,搖了搖頭,說道:“李相所言,本相又豈能不知呢?但是如今我大趙六成之精銳都隨李如秉大將軍征戰北疆,以大趙國內的兵馬,實難相救,還請李相理解,倘若貴國能夠撐到李如秉大將軍結束北疆戰事,本相倒可以與太皇太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是現在,不行!”

  “那不知李大將軍何時能夠擊敗胡人,回師晉陽呢?”李游仿佛捉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追問道,如果李如秉能夠在短時間內結束與胡人的戰事,秦國還是能夠撐得住的,畢竟現在長安城還有數萬精銳,又有名將白騏,支撐兩三個月不是問題的。

  莊平搖了搖頭,說道:“本相不知,這一次南下,胡人準備了許久,現如今李如秉大將軍正率軍與之僵持著,具體什么時候能夠結束,本相也說不好,快也兩三月,慢則一年半載,誰說得準呢?”

  一年半載,秦國早就涼透了,李游聞言,悲戚道:“也就是說,貴國說什么也不會出兵了?”

  莊平聞言,解釋道:“李相,不是我們不想出兵,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有區別嗎?無論是存心不出兵,還是真的有心無力,對秦國來說都沒有任何區別,因為趙軍不來,長安城破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本相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本相便不在晉陽多逗留了,這就告辭!”說罷,李游便起身,準備離開了。

  “李相且慢!”突然,莊平叫住了李游。

  “莊相還有什么事嗎?”李游有些奇怪的問道,既然趙國已經打定主意不會出兵相救秦國的了,那莊平叫住自己到底還有什么事。

  莊平說道:“李相,我大趙與貴國之間還是盟友,雖然大趙無力出兵相救貴國,但是也不會坐視盟友落難的,倘若長安真的不幸陷落,貴國君臣大可以北上大趙避難,日后合力擊敗鄧國之后,大趙完全可以相助秦國復國的。”

  雖然秦國滅亡的結果改變不了,但是趙國還是希望秦國君臣能夠審時度勢,北上趙國,畢竟秦國還有不少的人才的,例如李游、百里進、白騏、嬴淮等人,如果都能夠來趙國,那絕對能夠令趙國的實力大增的,特別是號稱天下第二的白騏,那可是比李如秉還要厲害得多的名將,如果能夠加入趙國,與李如秉合力,未嘗不能與鄧國諸名將抗衡的,畢竟相比于鄧秦之間懸殊的實力差距,趙國還是有能力與鄧國一戰的,唯獨缺乏的就是能夠與鄧國諸名將抗衡的絕世統帥,倘若有白騏加入,趙國的底氣就足了很多了,面對鄧國也不至于沒有還手的能力。

  李游又豈能不知道莊平心里的小九九的,莊平明顯是看中了秦國的文武,至于日后幫助秦國復國,這些話,李游是一句都不會相信的,且不說以趙國的實力,能否擊敗鄧國,就說能夠擊敗鄧國,趙國又怎么會這么好心的幫助秦國復國呢?這不是平白給自己培養一個對手嗎?

  于是李游搖了搖頭,說道:“不必了,我等身為秦人,在大秦危難之際,理應與大秦共存亡,又豈能棄祖宗基業于不顧呢?如果這樣做,就算最后能夠茍存性命,日后也沒有顏面去見先輩,我大秦之人雖然不能挽狂瀾于既倒,但是這點骨氣還是有的,多謝莊相好意了!”

  說罷,李游便離開了,當日,李游便離開了晉陽城,南下長安而去,對于李游來說,這一次來晉陽城無功而返,也就意味著秦國的結局已經判定了,問題是,處于絕境的秦國到底能夠支撐多久了。

  而李游離開之后,在林清風、左盛等人的諫言之下,趙國太皇太后宋氏下詔,將河北精銳調動南下,駐防黃河一線,以應對滅秦之后的鄧國,至于黃河以南的地盤,說實話,趙國已經不存任何幻想了,一旦鄧軍大舉北上,這些地方肯定守不住的,既然注定守不住了,那又何必浪費實力呢,所以趙軍索性放棄這些地方,在黃河北岸沿線布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