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一十五章:虎牢關決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六百一十五章:虎牢關決議  虎牢關,將軍府中,嬴淮一臉疲憊的坐在主位之上,麾下大將沈知、朱括、景路、武從、陳廣等人,這些除了沈知之外,大多都是嬴淮多年來的嫡系人馬。

  秦國自從王楓失勢之后,軍中實力主要分為了五大勢力,

  王楓、嬴淮、耿躍、白騏還有以沈知、袁不破等人為首的少壯派,而其中勢力最強的無疑就是白騏的了,只不過由于不受秦皇信任,因此一直被其他實力打壓,而原本王楓的勢力排行第二,但是后來王楓長平亭慘敗之后,

  王楓失勢,勢力遭受重創,變成了最弱。

  各大勢力的領軍人物都是秦國軍方首屈一指的大將,

  各自都有著不少追隨的將領。

  “將軍,我軍與鄧軍鏖戰兩月,傷亡很大,如果再沒有援兵的話,恐怕虎牢關也撐不了多久。”沈知對嬴淮說道。

  秦國兵馬不多,在得知鄧軍進犯關中的意圖之后,秦國就集結了二十五萬大軍布置在四方邊境,用以抵御鄧軍的進犯,而這二十五萬兵馬,已經是秦國超過八成的兵馬了,可是開戰至今,王楓戰死滎陽城、耿躍戰死郿縣,二十五萬大軍已去其三,其余的兵馬都各自有著重任,根本不可能支援虎牢關。

  現在嬴淮唯一能夠調動的兵馬就只有事先駐扎在洛陽城的兩萬精銳,由嬴淮的心腹大將嬴湯率領,

  但是也只有兩萬人,就算全部調到虎牢關也只不過是暫時擋住鄧軍而已,根本不能長久,更何況這兩萬兵馬是嬴淮準備的后手,非到萬不得已不會輕動的,要知道虎牢關一旦失守,首當其沖的就是重鎮洛陽,洛陽城是先秦時期,周朝都城,城池規模不小,盡管經過了兩百多年的風吹雨打,城池模樣不復當年,但是也不是一座小城能夠比擬的,想要靠兩萬人馬守住洛陽城根本不可能。

  而這兩萬人馬駐扎在洛陽城的目的是為了一旦虎牢關守不住,這些兵馬就會接應虎牢關兵馬往函谷關撤退。

  函谷關是關中四塞最重要的一道關卡,當年強秦就是靠著這一道雄關將東方六國死死擋住,也是嬴淮為秦國挑選抵御鄧軍的最后一座堡壘。

  而除了洛陽城里面的兩萬精銳之外,秦國在西涼還有五萬精銳,不過想要將這五萬精銳調入關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來時間上不允許,二來郿縣已經失守,鄧軍駐軍郿縣,

  就算西涼的五萬大軍全部入關,也很難突破鄧軍的封鎖,來到虎牢關的。

  “沈將軍,李如秉現在在哪里?”嬴淮向沈知詢問李如秉的所在,嬴淮很清楚,現在秦國已經沒有太多的兵馬可以讓自己調動了,現在唯一能夠救虎牢關的就只有李如秉麾下的十萬趙軍精銳了。

  沈知回道:“回將軍,李如秉率領十萬大軍還在滎陽城,據聞趙軍已經向滎陽城發動了好幾次攻勢,但是仍未能破城,反而自身損失不小,現在趙軍正在滎陽城下囤兵。”

  “這李如秉的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一定要跟滎陽城過不去呢?從趙國到虎牢關又不是非得又滎陽城,從溫縣南渡黃河,便可直達洛陽,頃刻之間便可以抵達虎牢關,為什么一定要從滎陽城過呢?”朱括惱火道,在他看來,李如秉囤兵滎陽城完全沒有任何必要,從趙國到虎牢關,又不是只有滎陽一條路,趙軍完全可以西進河內郡,從溫縣南渡黃河的。

  “呵呵,李如秉不會這么做的!”嬴淮笑了笑,說道:“鄧國雖然集結了五六十萬精銳攻打我大秦,但是為了防備趙國,在中原還是留下了十幾萬精銳,如果李如秉繞開滎陽城,從溫縣南下,難道他就不怕鄧軍直撲懷縣嗎?與虎牢關相比,肯定是趙國腹地更為重要了,他李如秉又怎么會舍本逐末呢?滎陽城一日不下,李如秉都不可能來虎牢關的。”

  說到這里,嬴淮心里就感到一陣悲戚,秦國什么時候淪落到如此地步了?四年前,如果不是秦國出兵中原,他李如秉能不能活著回到晉陽城還是一個問題呢?可是四年過去了,風水輪流轉,現在到了秦國看他李如秉的臉色了,真是諷刺啊。

  “那怎么辦?長安已經沒有援軍了,李如秉又不肯來虎牢關,難道我們真的要將洛陽城的兩萬兵馬都調過來嗎?”景路說道。

  “洛陽的兵馬絕不能動,這是我軍的后手,也是日后死守函谷關的資本,如果沒了這兩萬兵馬,一旦虎牢關失守,我們將再也沒有能力阻擋鄧軍進軍關中了。”沈知說道,無論如何,洛陽的兵馬都不能動。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我們就只能在虎牢關等死嗎?”武從抱怨道,李如秉不肯來,長安派不出援兵,洛陽的兵馬又不能動,這仗還怎么打啊?

  “沈將軍,不知你對當前的形勢有何看法?”嬴淮向沈知問道。

  沈知想了想,說道:“將軍,現在形勢對我軍來說十分不利,強行死守虎牢關,也守不了太長時間,而且一旦虎牢關失守,我們這數萬精銳恐怕十不存一,因此依末將所見,我軍不如放棄河南郡,全力退守函谷關。”

  “退守函谷關?”嬴淮眉頭緊鎖說道。

  沈知點了點頭,說道:“沒錯,苦戰兩月,我軍五萬精銳現今只剩下三萬多人,當然,末將相信鄧軍的損失必定在我軍之上,但是鄧軍在關外坐擁數十萬精銳,這點損失對于鄧軍來說微不足道,而且現在的形勢是,就算我們將這最后的三萬多人全部搭在虎牢關,也不見得能夠守住虎牢關,而且如果沒有了虎牢關的兵馬,單憑洛陽城的兩萬精銳又如何能夠守得住函谷關呢?”

  沈知的這一番話等到了所有人的認同,五萬人都守不住一座虎牢關,區區兩萬人,又怎么可能守得住函谷關呢?

  “相反。”沈知見沒有人反駁自己的話,便繼續說道:“如果我們放棄河南郡,便可以帶著虎牢關和洛陽城的兵馬退守函谷關,雖然面對數十萬鄧軍勝算還是微乎其微,但是函谷關背靠關中,我們能夠得到支援就更大,而且如果我們放棄了河南郡,就等于將趙國南境全部暴露在鄧軍的眼皮子底下,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邊境的安危,趙國就必須調動更多的兵馬南下,畢竟誰也不知道,如果鄧軍攻打函谷關受阻,會不會調轉槍頭攻打趙國的,而有了趙國兵馬的壓力之下,鄧軍攻打函谷關的力度也會有所減弱,這對我軍守衛函谷關有很大的好處。”

  “可是河南郡是我大秦歷經千辛萬苦才拿到手的,如果就這樣放棄,就算我們日后能夠擊退鄧軍,也很難再拿回來了!”嬴淮十分猶豫,當年為了得到河南郡,秦國可是和趙國你來我往的打了好幾場硬仗,損失了數萬精銳和數員大將才從趙國手里將河南郡奪過來的,現在就這樣放棄,嬴淮心中十分不舍啊。

  秦國從西涼入關,看似大殺四方,一舉拿下了關中、漢中郡、河南郡、河內郡和半個上黨郡,但是其中的艱辛,只有嬴淮這些大將才知曉,當年王楓兵敗長平亭,導致秦國一下子丟了南上黨和河內郡,已經讓秦國元氣大傷了,如果再放棄河南郡,那秦國想要恢復元氣,就真的是癡心妄想了,而且以鄧國的實力,就算秦軍真的能夠擊退鄧軍,也對鄧國的實力造不成太大的損失,這就意味著,一旦河南郡落到鄧國手中,除非秦國能夠對鄧國形成壓倒性的優勢,不然想拿回來那就真的是難如登天了。

  “將軍,末將也知道河南郡對于我大秦的重要性,可是有舍才有得,以我軍當下的實力,想要保住河南郡難度非常大,搞不好,我們這數萬精銳就真的要全部葬送在這河南郡了,河南郡雖好,但是這些兵馬更為重要,沒了這些兵馬,不說河南郡了,就連關中,我們能不能保住還是一個問題,將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這個時候,不能夠猶豫。”沈知見嬴淮有些猶豫,連忙說道。

  嬴淮聞言,沉思良久,最后咬了咬牙,說道:“好,沈將軍說得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河南郡不可熟已成事實,我們繼續在虎牢關和鄧軍死磕也是無濟于事的,與其在這里徒耗兵力,還不如集中全部力量,死守函谷關,給洛陽嬴湯傳令,命其將洛陽城的兵馬、糧草輜重全部撤到函谷關,另外告訴嬴湯,本將會在虎牢關為他爭取十日的時間,十日之內,讓他將洛陽附近的百姓能夠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將這些百姓全部安置到關中各地。”

  秦國從西涼入關之后,國力一直難以發展,并不是因為缺少地盤,雖然論地盤,秦國是繞過最小的,但是論起富庶程度,秦國一點也不弱,關中沃野千里,足以養活數十萬精銳,秦國之所以一直在三國里面處于吊車尾的存在,就是因為人口不多,秦國和當年盤踞關中的漢國你來我往的打了兩百多年,關中百姓一直都十分仇視秦國,而當年秦國入關之后,為了盡快的穩定關中局勢,對關中的百姓,只要是不從者都大肆殺戮,導致關中人口銳減,盡管二十多年過去,關中百姓對秦國的仇視也漸漸減弱,可是損失了的人口可不是這短短二十年就可以完全恢復過來,所以人口問題一直都是制約秦國發展的最大因素。

  所以嬴淮才會讓嬴湯盡可能的將河南郡的百姓帶到關中,城池可以不要,但是百姓可不能不要,為此,嬴淮不惜在虎牢關為嬴湯爭取十日的時間。

  “喏!”沈知應道,他知道嬴淮這也做的意圖在哪,盡管這樣會讓虎牢關的壓力很大,可是沈知也認為很有必要這么去做,洛陽城一帶一直都是河南郡最繁華的地方,全郡超過五成的百姓都集中在洛陽附近,滿打滿算也有三四十萬人,就算只帶走一半,對關中的發展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另外!”嬴淮繼續說道:“一旦我軍撤離虎牢關,鄧軍必然會從后追擊,因此我們必須留下一部人馬在虎牢關,為我軍退往函谷關爭取時間!”說罷,嬴淮便看向眾人。

  感受到嬴淮的目光,所有人都垂下了頭,不敢說話,因為誰都知道,留在虎牢關斷后,可以說是九死一生,甚至是必死無疑的,人都是惜命的,雖然能夠從軍之人,大多都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但是不怕死,不代表想死啊,能夠活著,誰想死呢?

  嬴淮也沒有點名,而是不停地打量著幾人,不過嬴淮也并沒有看向沈知,因為嬴淮深知,沈知是不可能留下的,他可是秦國年輕一代里面,除了白騏之外,最有能力的將領了,代表著秦國的未來,嬴淮可不會傻到讓沈知斷后的。

  天才一秒:2mcnn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