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一十一章:求援晉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召喚之天下歸一

第(1/2)頁第六百一十一章:求援晉陽  天統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李嗣業率領的西路大軍,經過十數日的狂轟亂炸,終于是敲開了郿縣的大門,郿縣秦軍潰敗,副將袁不破力戰而亡,

  主將耿躍城頭自刎殉國,一萬五千秦軍,戰死萬人,數千人放下兵器投降。

  李嗣業率軍走進郿縣,所到之處,皆是殘垣敗瓦,郿縣只不過是一座縣城,

  城內儲存的物資畢竟有限,耿躍以一萬五千人力扛近十萬鄧軍十多日的猛攻,為了獲取更多的守城物資,拆除民屋是必不可少。

  走在郿縣街頭,李嗣業長嘆一口氣,對一旁的蘇云說道:“蘇軍師,這郿縣日后也是我大鄧之土了,城內的百姓一定要妥善處置,安排人協助百姓重建家園,一定要在最快的時間內使郿縣恢復往昔的繁榮。”

  蘇云點了點頭,說道:“大將軍放心,屬下這就傳令下去,一定在最快的時間內收拾好郿縣的殘局。”

  這時,鄧忠帶著人過來,對李嗣業說道:“大將軍,所有秦軍尸體已經收斂好了,其中包括秦軍主將耿躍、副將袁不破,具體要怎么處置,還請大將軍明示!”

  李嗣業想了想,

  說道:“雖然我軍與秦軍之間血戰多時,但是也只不過是各為其主,并沒有太多的深仇大恨,況且人死為大,有什么恩怨也該煙消云散了,將秦軍將士的尸體好生掩埋,立碑,至于耿躍、袁不破二人,堅守郿縣,忠勇可嘉,雖然是敵人,但是也是值得敬佩的,好生安葬。”

  “喏!”鄧忠應道。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鄧軍都留在郿縣休整,一來是需要幫助百姓重建家園,二來郿縣攻防戰,鄧軍的損失太大了,戰死的將士就不多說了,受傷的將士也是需要時間休養的,

  雖然李嗣業很想盡快的進軍長安,

  但是也無可奈何,

  只好等軍隊休養完之后再做打算。

  天統四年,四月二十六日,郿縣失守的消息傳到長安,秦國朝野震動,事實上,在鄧軍突破秦川,進入關中之后,秦國君臣就一直提心吊膽的,三處防線,在秦國君臣看來,最堅固的無疑就是秦川防線了,八百里秦川,乃是不可逾越的天塹,雖然幾十年前,鄧軍就曾強度秦川,肆虐關中,但是那是因為漢國太過自大罷了,而這一次秦國將身段放到了最低,力圖堅守,可是誰能料到,最堅固的防線卻是最快被攻破的,而且還是在如此短的時間。

  在耿躍退守郿縣之后,長安雖然說抽不出兵馬增援,但是也派出了五千架殲星弩前去支援,可是還沒等到殲星弩,鄧軍就將郿縣團團圍困了,而從長安前去郿縣支援的五千架殲星弩只好停留在武功縣。

  現在郿縣失守,再加上散關精銳被擋在陳倉(長安方向還不清楚散關秦軍已經被擊敗),因此整個西線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攔鄧軍進軍長安了,除非是從西涼調兵,可是西涼精銳想要進入關中,沒有半個月時間根本來不及,而且也很難突破鄧軍的封鎖來長安。

  幸運的是,鄧軍在郿縣一戰中傷亡慘重,急需休整,短時間不可能達到長安,還有時間調整。

  在得到郿縣失守的消息之后,秦皇嬴莊第一時間召集群臣議事,但是面對如此困局,秦國朝堂里面的那些大臣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都說話啊!怎么了?都啞了嗎?”見群臣沉默不語,嬴莊也急了,鄧軍眼看著就要打到長安了,現在居然連一個拿得出手的辦法也沒有,難道真的眼看著國破家亡嗎?

  其實秦國一眾大臣也是很無奈,想要對付鄧軍,談何容易呢?首先要有兵馬啊,但是秦國的精銳都派出去了,現在整個長安城,包括周邊城池,能夠拿得出來兵馬只有一萬五千人,這還是加上了之前從子午道撤回來的兵馬,但是關中腹地何等遼闊,又豈是區區一萬五千人就能夠守得住的呢?

  這時,當朝丞相李游出列說道:“啟稟陛下,為今之計,只好請外援了!”

  “外援?”嬴莊詫異的說道。

  李游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就是請外援,如今我大秦所有的兵馬都布置在邊境,想要抵御西線鄧軍的進攻,除非抽調各地的兵馬,但是無論是南線還是東線的鄧軍,都是來勢洶洶的,如果強行抽調兵馬前來駐防京兆之地,勢必會讓鄧軍有機可趁的,所以只能是請趙軍入長安了。”

  “可是長安乃是我大秦都城,關中也是我大秦腹地,請趙軍進來合適嗎?朕就怕到時候請神容易送神難。”嬴莊皺著眉頭說道,請趙軍入關中很容易,但是到時候擊退了鄧軍之后,想要請趙軍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再說了,長安是秦國都城,請外兵入都城,秦國什么臉都丟光了。

  “陛下心中的憂慮,臣也是明白,但是現在國難當前,如果沒有趙軍相助,我大秦很難擋得住鄧軍,如果從東線和南線抽調兵馬,萬一被鄧軍突破,那長安就得面臨鄧軍的三面合圍,想要取勝就更加難上加難了。”李游嘆了一口氣說道,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李游也不會同意請趙軍入關中的,關中乃是秦國的基本盤,請外兵入駐,算什么事啊,但是事到如今,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了,除非秦國能夠不顧東線和南線,全力防御京兆了。

  “請趙軍來不是不行,但是時間上來得及嗎?要知道鄧軍近在咫尺,就算再郿縣一戰中有所損失,需要休整,但是十日時間怎么也夠了,而趙國盡管能夠出兵救援,但是沒有半月以上的時間根本來不了長安的,如果真的要等那么長時間,恐怕等趙軍來到,長安城早就被鄧軍攻破了。”嬴莊說道。

趙軍入長安是需要時間的,從長安派人去晉陽,趙國調兵遣將,等趙軍來到長安,半個月已經很快了,如果稍微耽擱一下,用上一個月也不是不可能的,而鄧軍最多十日就可以進軍長安,就算在遠途消耗一點時間,但是也不會比趙軍慢的,萬一等趙軍來到之前,鄧軍就攻破了長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安城,那請趙軍來還有什么意義呢?

  “所以必須要拖延鄧軍來長安的時間。”這時,御史大夫百里進說道:“如今自郿縣至長安,防備力量最強的就是武功縣了,那里有五千架殲星弩,只不過兵馬不多,只有不足千人,臣提議再從長安抽調五千精銳和五千架殲星弩前去武功縣,直接在武功縣擺開殲星弩陣,不求能夠遏制鄧軍攻勢,只需要盡可能的拖住鄧軍,等到趙軍來了,長安城便可無恙。”

  殲星弩陣是秦國最后壓箱底的利器了,當年秦軍入關,之所以能夠如此快的擊破數十萬漢軍,殲星弩居功至偉,盡管殲星弩從來沒有用在守城之上,但是事已至此,秦國人能夠想到就是殲星弩陣了。

  嬴莊遲疑片刻,點了點頭,說道:“秦平聽令!”

  “臣在!”這時,殿中一名將領出列應道。

  “朕命你率領五千精銳,帶上五千架殲星弩前往武功縣駐守!”嬴莊說道。

  “喏!”秦平沒有遲疑,應道。

  嬴莊看著秦平,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愧疚,因為此去武功縣,可謂是九死一生,于是對秦平說道:“秦平,此去武功縣,可謂是九死一生,朕知道這對你來說有些不公平,但是國難當前,朕希望你能夠擔起重任,你還有什么不放心,大可以說出來,朕能夠滿足的,一定會滿足。”

  秦平笑了笑,說道:“陛下放心,武功縣現在是怎么一個情況,臣自然是清楚的,但是臣身為大秦武將,世受國恩,保家衛國是我輩的職責,如果可以的話,假如臣真的死在了武功縣,希望陛下能夠看在臣為國盡忠的份上,代為照料家小。”秦平當然清楚一旦去了武功縣,能夠活著回來的幾率很低,但是世代將門,秦平還是義無反顧的前去。

  “秦將軍放心!”嬴莊點了點頭,說道:“將軍的家小自有朝廷照料,朕向將軍承諾,如果此戰過后,我大秦還在的情況下,將軍便是我大秦的侯爺!”為了讓秦平放心,嬴莊不惜許諾一個侯爵。

  “謝陛下!”秦平跪下叩拜道。

  次日,秦平率領五千精銳,帶上五千架殲星弩走出長安城,往武功縣而去,秦國丞相李游和御史大夫百里進代表秦皇嬴莊親自送行,與此同時,秦國派往趙國的使臣也在第一時間出發了。

  天統四年,五月初一,秦國使臣來到了趙國都城晉陽城,見到了趙國的掌權人兩宮太后,將秦國請趙軍入關中的請求如盤托出。

  面對秦國的請求,趙國也是很為難,因為趙國在四年前的中原一戰,折損了太多的精銳,至今還沒有恢復元氣,去年,在面對鄧國如此大的動作之后,趙國已經緊急的調動了大批精銳布置在南境,因為不清楚鄧國具體的目標,所以只能是被動的防備著,后來鄧軍攻打秦國之后,趙國也稍稍松了一口氣,但是畢竟秦趙之間是盟友,趙國沒理由看著秦國挨打的,所以為了支援秦國,趙國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之下,也聚集起了十萬精銳,在大將軍李如秉的率領之下,準備南下滎陽。

  趙國北有胡人,南有強敵鄧國,能夠抽出十萬精銳已經十分不容易了,別看鄧國調動了五六十萬大軍攻打秦國,但是以鄧國的實力,在攻打秦國的同時,在抽調幾十萬大軍攻打趙國也不是做不到的,盡管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趙國不能冒這個險啊。

  “諸卿,秦國所請,我大趙該如何應對啊?”趙國太皇太后宋氏問道,趙國雖然現在是兩宮太后攝政,五大輔臣輔政,但是真正能夠做主的唯有太皇太后宋氏。

  “太皇太后,趙秦乃是同盟,如果坐視秦國戰敗,對我大趙來說沒有任何好處,現在秦國的情形已經是顯而易見了,根本沒有太多的兵馬對付鄧軍,所以入關中支援秦國是勢在必行的。”丞相莊平說道。

  “入關中救援秦國,說得輕巧,但是做起來又談何容易呢?北境胡人蠢蠢欲動,南境鄧軍虎視眈眈,我大趙能夠抽調十萬大軍南下中原已經實屬不易了,哪里還有兵馬入關中呢?”宗正張楹說道。

  “那宗正大人的意思是眼睜睜的看著鄧軍攻破長安城,滅亡秦國了?本相倒想問問宗正大人,一旦秦國亡于鄧國之手,我大趙拿什么與鄧國抗衡?”見張楹出言反駁,莊平也是毫不客氣的懟道,自從經歷了皇位之爭之后,以張楹為首的宗室和莊平等人已經是勢成水火了,所以雙方互懟起來,也是毫不客氣的。

  “莊相慎言,我可沒有說過要放棄支援秦國,但是事實就擺在眼前,我大趙已經沒有多余的兵馬入關中了。”張楹說道。

  “好了,都別吵了!”見兩人又懟起來了,宋氏真是一個頭兩個大,連忙制止,然后對當朝司徒林清風說道:“林司徒,不知你有何見解呢?”

  林清風出列說道:“回太皇太后,莊相言之有理,先不說趙秦乃是同盟,單單是單憑我大趙,根本無力抗衡鄧國,我大趙就不能坐視鄧軍攻破長安,但是宗正大人說得也是事實,我大趙目前實在無力抽調太多兵馬入關中。”

  “那以林司徒的意思是?”林清風的話看似在和稀泥,但是宋氏很清楚,林清風肯定有主意的。

  林清風說道:“盡管我大趙兵馬不多,無法抽調太多兵馬救援秦國,但是據聞鄧國西路大軍兵力并不是太多,而且郿縣一戰中傷亡也是頗大的,而且我軍入關中,也無需與鄧軍死磕,只需要協助秦國守住長安城便可以了,只要等到東線和南線戰事出結果,西線的鄧軍自會退卻,所以趁以為我大趙派三萬精銳入關中便可,晉陽附近有駐軍五萬,抽調三萬人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

  “爾等以為如何?”宋氏詢問眾人意見。

  眾人想了想,都覺得沒有問題,于是紛紛附議。

  于是宋氏便做主拍板,從晉陽附近抽調三萬精銳,由已故軍神趙信之子趙闊率領,自上郡南下馳援長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