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幾天  村民們紛紛展開行動,爭先恐后的向張海訂購羊羔。
  全村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三五歲的小孩都知道今年養羊能賺錢。
  這不,就連小猴子都打算養兩只羊。
  “海子哥,你賣兩只小羊給我養好不好?”
  “不過我現在沒錢,等我把羊養長大,賣了賺了錢,再還你,可以嗎?”
  看到小家伙那么天真的眼神,張海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沒想到這家伙真是想‘空手套白羊’。
  “你不上學了?還想養羊?”
  “上啊,我不在家的時候,我媽媽可以幫我喂呀!”
  原來小猴子早已經想好了應對辦法。
  張海心想那這樣是你養羊還是你媽媽養羊?真當你媽媽是楊白勞?
  “得了吧?你現在就是要好好學習,要是這個學期拿不到獎狀,你看你爹不抽死你。”張海搖頭笑道。
  “唉,那倒也是哦!”小家伙一臉愁容的點點頭。
  看到小猴子這一本正經的樣子,張海忍不住笑了起來。
  等小家伙一臉不開心的離開后,張海搖搖頭也向家里走去。
  還沒走進院子,隔老遠就又聽到了小多多的哭聲。
  “媽,小多多這是怎么了?”
  張海走進院子里,看到老媽正在石桌邊上抱著小妞妞,于是他好奇的問到。
  “找打唄,這小東西一從外面玩回來,就非要在柳樹這里做一個秋千,你說他能做嗎?”王桂蘭一臉的平靜的搖搖頭。
  知道小家伙的想法,張海也笑著搖搖頭。
  做秋千雖然不難,但對三四歲的小孩來說卻不是那么簡單。
  “怎么不會,很簡單的好不好?今天我們都在村口那邊做了一個秋千了呢!”小家伙一臉不服氣的說道。
經過張海和老媽的盤問才知道  原來今天小家伙們在村口蕩了一上午的秋千。
  而且那秋千就是他們自己做的。
  做法也非常簡單,和張海他們小時候的做法一脈相承。
  那時大家一起山上放牛,
  經常在大樹下面做一個秋千,然后在樹林里蕩秋千玩。
  其實做法也挺簡單,首先找一根粗壯且接近水平的樹丫,然后將兩根繩子綁在上面,
  下面坐的地方也十分簡單,就是綁上一根較粗的木棍,
  大家坐在木棍上,雙手拉著繩子,后邊的人一推,就開始蕩起秋千來。
  這樣的秋千雖然簡陋,但小時候,大家每次都玩的不亦樂乎,
  雖然偶爾也會摔得屁股開花,但大家依舊樂此不彼。
  “行了,別哭了,舅舅幫你做一個好不好?”
  看到小家伙哭的那么傷心和委屈,張海笑著安慰道。
  “你別慣著他,在家里還蕩什么秋千,要是摔下來怎么辦?”
  聽到張海準備給兒子做秋天,大姐立馬走了出來。
  “姐沒事,小孩子貪玩不是很正常么。”張海笑著解釋道。
  聽到他這話,大姐無奈的搖搖頭。
  “嘻嘻,舅舅你真好!”
  小多多終于破泣為笑,高興的跑了過來。
  “怎么?不幫你做秋千舅舅就不好了么?”張海笑問道。
  “才不是哩,舅舅一直都很好!”小家伙們趕緊拍馬屁到。
  “那還差不多!”張海滿意的點點頭。
  “舅舅我來幫你!”
  看到張海向雜物間走去,小多多連忙屁顛屁顛的跟了上去。
  繩子家里倒是有不少,張海隨便找了兩根,又找了一塊長半米、寬十五厘米左右的木板。
  張海用鑿子在木板的兩端各鑿了兩個小洞,這是用來串繩子用的,弄好木板后,他就將梯子搭在柏樹的樹丫上,
  然后將兩根繩子緊緊地系在上面,并且打了死結,確定已經拴穩了,張海才爬下來,將兩根繩子系在早已準備的木板上。
  確定兩根要一樣長,保持木板的平衡,這樣人坐在上面才不歪,
  蕩秋千的時候才會受力均勻,不會出現偏斜的情況。
  “好!終于搞定!!”
  張海弄好后和小多多相視而笑,看到已經完工的秋千,小家伙眼睛都快笑沒了。
  雖然這秋千也很簡陋,但也家里材料不足,再加上自己技術有限,也只能做成這樣了。
  張海趕緊將工具收好,剛打掃完地上的垃圾就迫不及待的坐上秋千,腳用力一蹬身體就隨著秋千在空中蕩漾。
  “呼!……哈哈……哈哈……”
  “呼………哈哈……哈哈……”坐在秋千上就如在空中飛舞一樣,這種感覺棒極了。
  大姐聽到院子里的動靜,走出來一看,看到弟弟居然在蕩秋千,而且像小孩是的玩的不亦樂乎,微微一笑隨后搖了搖頭。
  “舅舅到我了吧?”
  “舅舅讓我也試試好不好?”
  “好好好……”
  不一會兒,院子里就想起了小家伙們開心的笑聲,
  就連小妞妞也被張海抱著體驗了一把蕩秋千,小丫頭剛開始還有些緊張,
  但之后坐上去就不想在離開,要不是大姐拉著衣架走出來,小丫頭估計還要賴在秋千上。
  “小海?小海在家么?”
  就在張海和兩個小家伙在院子里蕩秋千的時候,大伯突然找來。
  “在呢,大伯快進屋坐,小多多快給你大外公搬張凳子來。”張海連忙招呼大伯,然后向小多多吩咐到。
  “不用麻煩,我就座這里就行。”大伯擺擺手,一屁股就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
  “大伯喝杯茶!”大姐聽到外面的動靜,端著一杯茶走了出來。
  大伯喝了一口茶,就向張海說明了今天的來意。
  “小海,今年我想多養一些羊,一百只左右,你覺得怎么樣?”
  “我覺得養羊的前景挺好,但一下養這么多,大伯您能照顧的過來么?”張海有些擔心大伯的身體受不受得了。
  “呵呵,我和你大伯母身體都好著呢,特別是喝了你釀的藥酒,就跟五十歲的時候一樣。”大伯已經六十多歲的人了,但身體依然很好。
  “而且還有你華哥呢,他一年也就忙那么兩三個月,剩下的時間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多養點羊賺點錢呢!”大伯繼續解釋到。
  聽到大伯這么說張海也點了點頭。
  因為他知道老一輩的農民就是如此,活到老干到老,從來沒有退休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