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九章土地流轉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佬從養豬開始

因為有了村長的警告  村里的環境衛生,很快就有了巨大的改變,游客們的投訴也少了很多。

  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要不是村長讓大家做好準備,估計就要被上面的督查組打個措手不及。

  因為就在大家整改完的第二天,縣里的聯合督查組就來到了張家灣,調查游客投訴的環境污染問題。

  由于村長的提前安排,調查組不僅沒有調查到張家灣的污染問題,反而臨走前還表揚了張家灣一番。

  調查組走后,村民們都還心有余悸。

  “我去,真是太嚇人了!”

  “真不曉得是哪個生兒子沒屁眼的,居然舉報咱們!!”

  “那還用說,肯定是城里來的游客唄!!”

  對于舉報者,大家心里都有所猜測,因為張家灣這里有個風景不錯的楊柳湖,所以城里的游客經常到這里旅游休閑,甚至不少退休老人,每天都到這里來散步,釣魚等等。

  “一下就來了十幾個人啊,你說要是我們沒整改好,這不要要倒霉了嗎?”

  “確實很驚險啊!”想想大家都還心有余悸。

  不過經過這事后,村民們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都更加重視環保的問題,不敢在像以前那樣,亂排亂放。

  ………………

就在村民們冒冷汗,感覺逃過一劫的時候  張海呆在山神養豬場里,就跟沒事人一樣,因為他的養豬場,環保設施完備,完全不怕對方調查。

  “老板環境督查組的人走了!”得到督查組一行離開張家灣的消息后,楊嘉就來向張海匯報這個消息。

  “走了就走了!反正我們養殖場又沒什么問題!”張海不太在意的,因為他二伯就是環保局的領導,只要自己不作死,對方也不會主動找自己麻煩。

  “對了老板,還有幾天就月底了,咱們還要向幾個大型養豬場支付百分之十的買豬款呢!”楊嘉看著張海。

  “知道了,待會兒你就通知他們,三十號下午兩點,我們會準時把錢款打到他們賬戶上!”張海點點頭,心里已經有了計較,因為股票賬號里的錢,要二十九號下午六點左右,才能轉到自己的銀行卡上。

  “好的老板!!”楊嘉點點頭,知道老板有錢付款,他心里就放心了。

  因為上次已經買了一萬頭豬,一共花了九百多萬,按照合同約定,第一次付款的日期就在這個月月底,也就是六月三十號,需要支付總額的百分之十,一共是九十多萬。

  對于這點錢,張海毫無壓力,因為就在這短短十多天的時間里,他買的股票已經大漲了百分之五十,利潤達到了一千多萬。

  而且北方稀土的股價,還將繼續上漲,他只需耐心的等待,等到月底再將股票賣掉,利潤還能上漲七八百萬。

  最終的利潤將達到兩千多萬!!有了這么多錢自己該怎么花??

  錢還沒到賬,張海已將開始考慮這筆錢的用途!

  要繼續養豬嗎??

  張海立馬搖搖頭,否定了繼續養豬的念頭,而且即使要養,也不能養在村里,需要另找場地才行。

  想到這里,張海打開了土流網,開始尋找附近的土地流轉信息。

  因為移村并戶和移民搬遷的原因,青山縣很多的偏遠農村都荒廢下來。

  龍洞村,就是移民搬遷留下來的偏遠無人村。

  這個村子不大,最多的時候不過二十來戶人家,一百來人。

  因為人均耕地面積少,而且土地貧瘠,村民們不得不響應國家號召,搬遷到了城里,到城里去討生活。

  因此龍洞村的百十畝地和幾千畝的山林也都漸漸荒廢下來。

  經過政府的一番整理,這些土地和山林就被掛到了土流網上。

  “一百塊一畝!”張海看了下價格,覺得自己還能接受,而且簽約時間也是很靈活,不僅有三年五年等選項,還能一次就簽十年。

  隨后張海又看了龍洞村山林的流轉價格,八千畝山林,整體承包價為每年一萬元。

  價錢很便宜,相當的便宜,但這片山林的信息掛在網上已經一年多了,依舊無人問津。

  張海想了想,覺得這應該還是和青山人不擅長創業有關,因為當地人都比較保守,不喜歡冒險。

  而像隔壁的川省人和南湖人,他們那些地方就有創業的氛圍,或是賣小吃,或是搞展銷,即使是換個銻鍋茶壺,都能帶動很多老鄉一起干。

  更不要說東部沿海的人,那些家伙搞的幾乎都是大生意,各種商幫、團伙,在華夏市場上搞風搞雨,叱咤風云。

  因此,張海覺得創業經商的氛圍,對地區的經濟發展真的很重要。

  除了龍洞村外,張海找到了好幾個當地的流轉地塊。

  比如干海村的地塊也不錯,掛牌流轉的土地面積有五百畝,荒山一萬五千畝,承包價格和龍洞村相差不大。

  而且根據介紹,這個村子和龍洞村一樣,不僅通水通電,汽車也能直接開到村里,非常的方便。

  “龍洞村、干海村……”

  關上網頁,張海嘴里念叨著,因為這兩個村子剛好挨在一起,對自己來說相當的重要。

  第二天,張海將養殖場和農場的事情安排好,騎著摩托就向龍洞村趕去,準備親自考察一番。

  龍洞村位于青龍山脈東北部,

  距離張家灣也并不遠,只有五公里左右的路程,因為村子邊上有個龍王洞而得名。

  十多分鐘后,張海騎著摩托車來到了龍洞村外。

  感覺太安靜了,眼前的小村莊,毫無生氣,許多房子因為每人打理,已經搖搖欲墜。

  全村二十多戶人家,完全看不到一處炊煙。

  張海觀察了一會兒,又繼續前進,將車直接開到村子的中央停了下來。

  “你是干嘛的?”

  突然一陣聲音從身后傳來,嚇了張海一跳,轉過身來才發現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老人身后還牽著一頭大黃牛。

  看到老人張海立馬鎮定下來,然后笑著回答道:“我是張家灣的,來這里找同學,周天文家是這里吧?”

  “他家早搬了,現在住在城里的移民搬遷小區!”老人一聽張海是張家灣的,臉上的神色就緩和下來。

  隨后張海就和老大爺聊了起來,據他介紹,現在整個村子只剩下兩戶人家,一共就三口人,村里的土地也全都撂荒了,只有他和另外一個大爺,一人還種了兩畝玉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