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80章 豎琴手之殤(2)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古神養育者

  瓦爾半島周圍的農田已經收割完畢,由于普及了堆肥技術,并引入了化肥、農藥、現代農業機械和工具。最主要是引入了高產的作物“雜交水稻”的關系,今年的糧食的產量相當的可觀。

  可惜吃慣了小麥的當地人對于稻米這種食物并不是十分接受。只有少量的米粉制品還算受歡迎,稻米的產量雖然比小麥高得多,但是相應的單位重量的淀粉含量也要低一些,并且營養價值也略低一些。

  不過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有吃的就不錯了。

  之所以讓他們大量改種水稻,主要是對大夏對于當地的農業水平非常的不滿。當地明明河流密集,水量充沛,還有最好的水稻土,卻偏偏抱著小麥不放。

  明明是個最適合種小麥的地方,你們卻偏偏跑去種小麥!種小麥也就算了,偏偏還特碼種不好!你們這特么也叫種田?就算是把一頭猩猩教一個月,也比你們種得好。

  盡管大夏的專家們對當地的農業橫看豎看都不順眼,但是事實上,瓦爾的農業雖然不算蔚藍世界最發達的,但橫向比較也在及格線上。只是這種事情要看和誰比。

  瓦爾半島位于大陸南方,氣溫和日照都是相當適合水稻生長,一年至少可以種兩季。

  不過出于考慮到當地人的技術水平,大夏也就只安排了一季,另一季就種小麥。用稻麥輪作這種比較簡單的操作。

  “稻麥輪作”真的很簡單,至少對于大夏來說是這樣,他們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在南方地方普及“稻麥輪作”技術了。

  晚稻播種一般在6月底7月初,11月收獲。收割完冬小麥后,剛好可以趕上晚稻插秧,晚稻收割后又正值小麥播種,兩種作物無縫對接,實行輪作可以充分發揮冬季農田的最大效益。

  當然,前提是要保持土壤的肥料和有機質,否則幾輪下來,這塊地就廢了。如果是以前,當地人肯定不敢這么玩,他們都是三圃制呢。不過現在有大夏的技術支持,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當地從前年開始,就在大夏的專家指點下,開始該種水稻,經過兩年的普及和培養,現在已經在“黃金都帕”全國鋪開。凡是有條件改稻田的,都改成了稻田。

  至于當地人的習慣問題,那是另一回事了。

  過去的都帕三國盡管在大陸算是有錢的,糧產量也不算低,但是“好日子”也僅限于與上層社會和部分富裕中層,對于絕大多數的下層平民甚至奴隸來說,這日子并不好過。

  別忘了,都帕三國特別是原黃金瓦爾和都帕共和國都是資本主義初級階段,這種形態的國家的下層生活更苦,比封建社會甚至奴隸社會還苦。

  有一個簡單的數據可以說明,比如地球上的英國吧,據專家考證,奴隸社會時的人均壽命是30歲左右,而在千年之后的維多利亞時代,人均壽命是多少呢?是22歲!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在這種資本主義初級階段,對于下層平民才是真正的黑暗時代,日子過得還不如奴隸社會時的奴隸。畢竟奴隸也是財產,只要不是特別變態的奴隸主,是會照顧和保護自己財產的。至少會讓他們吃飽,也不會讓他們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奴隸死了就是奴隸主的損失啊。

  但是資本家就不一樣啊,雇工死掉一批對于他們根本沒影響。有的是無地失業的農民,死了再招一批,照樣的007。

  所以所謂的習慣也就是對中上層而言,對于食不果腹的下層平面,有吃的就不錯了,那有那么多的飲食習慣啊。能吃大米總比沒得吃好吧。

  大米飯能有多難吃,難道還比不得“黑面包”?

  哦,當地下層的“黑面包”可不是某些人想象中的“全麥面包”,那玩意兒里面可不是只有小麥,還有至少一半的木屑、秸稈、草籽,以及黏土、沙子啥的。

  當然必須承認,現在半島上蓬勃發展的修雪教會在推廣大米的事情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用行政命令強行要當地人改變主食吃飯,并不是一個好主意。但如果是有教會帶頭,那就不一樣了。

  在專家團的策劃下,稻米成為修雪教會大量消耗的谷物之一。

  首先是用來釀造甜米酒供給教會的儀式和祭典使用,大部分的稻米都被教會收購起來作為原料儲備,加工成米粉和年糕等易于保存的食物。

  其中年糕和米粉作為教會的圣餐和救濟食品發放,一部分則用于食品儲備存放,而米酒則是獻祭專用的飲品。

  修雪是擁有美食神職的,她的圣職者也掌握了“美食”領域的神術和技能,再加上大夏供應的各種廚具、食材、調料、菜譜,其伙食自然是沒得說。

  如果僅僅從伙食的角度來看,修雪教會的圣職者們的飲食品質簡直堪比當地國王的程度,算是提前享受到了集權大帝國的宮廷飲食待遇。

  現在是仲冬節前的最后一次常規祭禮,農夫們進獻了當季的貢品,主要是臘腸雞蛋和調味品作物。同樣,教會也回賜了一些年糕之類的東西,看上去其樂融融。

  在儀式結束之后,就是正式的進餐時間,作為仲冬節前的最后一次圣餐,教會把準備仲冬節的食材之外的那些不適合保存的食物全部拿出來做成了食物,這算是教會這邊的大祭禮之一了。

  首先呈上來的是不是人吃的食物,是一塊直徑三米,高度接近于三米的超級肉醬千層餅。

  用米粉兌水晾出來的河粉皮一層層堆疊,每一圓形層之間都有一層壓實的肉醬,和少量調味的水果和蔬菜碎塊。

  一位膀大腰圓的半巨人見習牧師走了過來,他身上穿著“廚師制服”(其實修雪教會的圣職者往往都兼職了廚師,而廚師服差不多都能看做他們的常服了。),手里端著一大盆濃稠的肉汁。

  這肉汁看起來很正常,還有好看的琥珀色,但是如果感知高的人就會感到,這盆肉醬正散發混亂而邪惡的氣息。

  沒錯,這是教會常用的“深淵肉醬”。材料基本上都是那些被套娃召喚忽悠過來的中下階惡魔,它們的肉質遠不如巴洛炎魔之類的高階惡魔,而且肉少,所以修雪很少用它們直接做成菜。

  不過為了節約高階惡魔的消耗,大家就發明了這種用各種低階惡魔的肉混合絞成餡,然后做成各種肉醬,這樣一來修雪就會吃了。

  半巨人見習牧師走到千層餅旁邊,將大盆濃稠的肉汁從頂端澆下,由宛如琥珀色的瀑布般順著這座肉山滾落在下方的游泳池一樣的盆子里面)……”蒼藍色的龍神端坐在室外的祭壇上,等待著這份熱氣騰騰的“深淵肉醬千層餅”做好,然后幾口就給消滅得干干凈凈。

  這是屬于修雪的專享食品,添加米粉皮和“深淵肉醬”的目的就是減少高階惡魔肉類的消耗,人家巴洛炎魔也不是發豆芽啊,那有那么多?當然,這種程度的谷物制品對于修雪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除此之外,就是冬日必備之火鍋,修雪的那份她自己解決,教會只給她準備好了大量的肉類和魚類,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腌制的肉醬和各種蘸料,讓她自己處理燙食。嗯,火鍋這種東西,自己動手也是美食享受的一部分。

  “吸溜~~~”一大塊鯨肉脂肪迅速消失在修雪嘴里。

  修雪嘴里發出吧唧吧唧的咀嚼聲和吞咽聲。蒼藍色的龍尾盤在腳下,末端有節奏在地板上拍打著,發出砰砰砰的悶響聲,說明修雪現在的心情很好。

  “聽說修雪陛下喜歡吃辣,請嘗嘗這個,這是我專門制作的辣椒醬……”一只金發金眼,渾身金閃閃的老頭很恭敬獻上一個精致的食盒_)……是神馬?”修雪瞥了一眼。

  這家伙是來自巴哈姆特教會的外交官,其實他不是人,他是一頭金龍變的。

  一般來說,龍跑到修雪這里,就跟肉包子打狗差不多。但是丈育的修雪看不出這種特殊的變形術。

  下面有重復,請等會兒再刷新。

  不好意思,今天有事,但要趕上。

  瓦爾半島周圍的農田已經收割完畢,由于普及了堆肥技術,并引入了化肥、農藥、現代農業機械和工具。最主要是引入了高產的作物“雜交水稻”的關系,今年的糧食的產量相當的可觀。

  可惜吃慣了小麥的當地人對于稻米這種食物并不是十分接受。只有少量的米粉制品還算受歡迎,稻米的產量雖然比小麥高得多,但是相應的單位重量的淀粉含量也要低一些,并且營養價值也略低一些。

  不過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有吃的就不錯了。

  之所以讓他們大量改種水稻,主要是對大夏對于當地的農業水平非常的不滿。當地明明河流密集,水量充沛,還有最好的水稻土,卻偏偏抱著小麥不放。

  明明是個最適合種小麥的地方,你們卻偏偏跑去種小麥!種小麥也就算了,偏偏還特碼種不好!你們這特么也叫種田?就算是把一頭猩猩教一個月,也比你們種得好。

  盡管大夏的專家們對當地的農業橫看豎看都不順眼,但是事實上,瓦爾的農業雖然不算蔚藍世界最發達的,但橫向比較也在及格線上。只是這種事情要看和誰比。

  瓦爾半島位于大陸南方,氣溫和日照都是相當適合水稻生長,一年至少可以種兩季。

  不過出于考慮到當地人的技術水平,大夏也就只安排了一季,另一季就種小麥。用稻麥輪作這種比較簡單的操作。

  “稻麥輪作”真的很簡單,至少對于大夏來說是這樣,他們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在南方地方普及“稻麥輪作”技術了。

  晚稻播種一般在6月底7月初,11月收獲。收割完冬小麥后,剛好可以趕上晚稻插秧,晚稻收割后又正值小麥播種,兩種作物無縫對接,實行輪作可以充分發揮冬季農田的最大效益。

  當然,前提是要保持土壤的肥料和有機質,否則幾輪下來,這塊地就廢了。如果是以前,當地人肯定不敢這么玩,他們都是三圃制呢。不過現在有大夏的技術支持,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當地從前年開始,就在大夏的專家指點下,開始該種水稻,經過兩年的普及和培養,現在已經在“黃金都帕”全國鋪開。凡是有條件改稻田的,都改成了稻田。

  至于當地人的習慣問題,那是另一回事了。

  過去的都帕三國盡管在大陸算是有錢的,糧產量也不算低,但是“好日子”也僅限于與上層社會和部分富裕中層,對于絕大多數的下層平民甚至奴隸來說,這日子并不好過。

  別忘了,都帕三國特別是原黃金瓦爾和都帕共和國都是資本主義初級階段,這種形態的國家的下層生活更苦,比封建社會甚至奴隸社會還苦。

  有一個簡單的數據可以說明,比如地球上的英國吧,據專家考證,奴隸社會時的人均壽命是30歲左右,而在千年之后的維多利亞時代,人均壽命是多少呢?是22歲!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在這種資本主義初級階段,對于下層平民才是真正的黑暗時代,日子過得還不如奴隸社會時的奴隸。畢竟奴隸也是財產,只要不是特別變態的奴隸主,是會照顧和保護自己財產的。至少會讓他們吃飽,也不會讓他們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奴隸死了就是奴隸主的損失啊。

  但是資本家就不一樣啊,雇工死掉一批對于他們根本沒影響。有的是無地失業的農民,死了再招一批,照樣的007。

  所以所謂的習慣也就是對中上層而言,對于食不果腹的下層平面,有吃的就不錯了,那有那么多的飲食習慣啊。能吃大米總比沒得吃好吧。

  大米飯能有多難吃,難道還比不得“黑面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